可參考其他複習試題
會考歷史科複習試題第一回(範圍:史前臺灣與原住民族文化)(112學年)
會考歷史科複習試題第二回(範圍:大航海時代的臺灣)(112學年)
會考歷史科複習試題第四回(範圍: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治時期的政治〉)(112學年)
會考地理科複習試題第一回(範圍:臺灣的位置與範圍)(112學年)
會考地理科複習試題第三回(範圍:臺灣的海岸與離島)(112學年)
會考地理科複習試題第四回(範圍:臺灣的天氣與氣候)(112學年)
會考公民科複習試題第一回(範圍:自我發展與人性尊嚴、性別)(112學年)
會考公民科複習試題第三回(範圍:校園生活與公共參與)(112學年)
各版本範圍
康軒版:第一冊第四課 清帝國時期的行政治理
第一冊第五課 清帝國時期的農商發展
第一冊第六課 清帝國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南一版:第一冊單元四 清帝國時期的政治與經濟
第一冊單元五 清帝國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第一冊單元六 清帝國時期的原住民社會
翰林版:第一冊第四章 清帝國統治政策的變遷
第一冊第五章 清帝國時期農商業的發展
第一冊第六章 清帝國時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清初治臺政策與行政區劃〉
1.「臣奉命征討,親歷其地,備見野沃土膏,物產利溥,
耕桑並耦,漁鹽滋生。滿山皆屬茂樹,遍處俱植修竹。
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無所不有
。向之所少者布帛爾,茲則木棉盛出,經織不乏。且舟
帆四達,絲縷踵至,飭禁雖嚴,終難杜絕。實肥饒之區
,而險阻之域也。一旦納土歸命,此誠天以未辟之方輿
,資『皇上』東南之保障,永絕邊海之禍患,豈人力所
能致哉。」上文節錄自《陳臺灣棄留利害疏》。
(1)由文中看來,《陳臺灣棄留利害疏》作者對臺灣棄留
的態度為何:【 】。
(2)文中的「皇上」指的應是何人:【 】。
(3)文中指出臺灣的哪些優勢:【 】、
【 】、【 】。
2.全臺唯一的施琅廟(施公祠),位於澎湖天后宮旁,已有
三百多年的歷史,施公祠旁的一口井被稱為萬軍井,提
供當年施琅攻臺期間軍隊駐紮澎湖時的飲用水。請完成
下列關於施琅的敘述:
(1)施琅在臺灣棄留爭議中持「【 】臺」立場。
(2)施琅曾為【 】部下,後來投奔【 】
陣營。
(3)施琅攻臺時清廷正值「【 】皇帝」在位。
3.清領前期,清廷畫定漢番界線,禁止漢人侵入原住民地
界的原因為「【 】」、「【 】」。
4.清朝政府統治臺灣後,陸續調整臺灣的行政區劃,其主
要原因為「因應【 】與【 】」。
5.清朝巡撫吳士功的報告:「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至二十
四年十月,共盤獲偷渡人民二十五案,老幼男婦九百九
十九名口。內溺斃者男婦三十四名口,其餘均經訊明,
分別遞回原籍。其已經發覺者如此,其私自過臺在海洋
被害者,恐不知凡幾。」請問:上述現象應與臺灣當時
何項政策有關:【 】。
6.康熙時期將臺灣的行政區劃分為一府三縣,從其規畫的
方式,可看出「對臺灣【 】部的管理付之闕如
」的歷史現象。
7.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之後,設置臺灣府以為管理。請
問:當時臺灣府是隸屬於哪一行政單位管轄
:【 】。
8.臺北捷運淡水線有一站叫做石牌站,石牌的名稱由來,
據說與清廷在漢人的生活區域立碑為界有關,當時清政
府立碑的原因為「避免【 】衝突」。
9.由清代行政區的演變,可以顯示出臺灣的發展方向為
「由【 】向【 】,由【 】
向【 】」。
10.清廷於「【 】年間」在臺灣西部大甲溪與濁
水溪之間增設「彰化縣」。
〈晚清治臺與建設〉
1.秉彥在某本歷史書籍中看到一段文字「某一場戰役後,
臺灣從清國邊陲、福建附庸,一躍成為海防第一線,隔
年臺灣建省,政治中心由南北移,北臺灣的現代化建設
由此推展。」請問上文中的戰役所指為
「【 】」。
2.清朝末年中國的藩屬紛紛喪失,其中琉球是被哪一個國
家所併吞:【 】。
3.「牡丹社事件的發生是日本的漁民遭遇暴風漂流到臺灣
來被臺東牡丹社的原住民殺害,日本以懲辦兇手為藉口
出兵臺灣,最後,清日雙方簽訂和約,承認日本所做是
保民義舉,爾後日本就聲稱琉球是日本臣民。」請指出
上文錯誤處,並修正之:【 】。
4.小新參加八通關古道健行活動,沿途嚮導解說古道為沈
葆楨時期所開闢的,開闢此道路的目的為
「實施【 】政策」。
5.康熙末年李明華對好友說:「儘管官府頒布禁令,一定
要有證照才能到臺灣來,而且也不准攜家帶眷,但我想
有田可耕,讓一家大小有飯可吃,所以我還是決定帶著
妻小偷渡到臺灣來。」不過到了光緒初年張起雄對好友
說:「臺灣的官府鼓勵我們到臺灣打拼,凡是到臺灣開
墾者,都給船票、種子、牛隻等,雖然要離鄉背井,但
為了改善生活,我決定前往臺灣打拼。」請問清廷態度
由禁止到鼓勵,會有這種轉變,其關鍵因素是發生哪件
事:【 】。
6.清領時期,建造臺灣最早的火車隧道是「【 】
隧道」,位於哪個縣市:【 】。
7.鳴仁為撰寫臺灣歷史人物報告,上網查詢資料如下:
資料一:重視交通建設,開築基隆到臺北的鐵路。資
料二:重新丈量土地,讓隱田浮現,進而得罪地主。
資料三:設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育新式建設人才
。鳴仁的報告主題為「臺灣首撫【 】」。
8.張神童是清朝前期的臺灣人,有一次他從打狗到雞籠旅
遊,會經過(甲)淡水廳(乙)彰化縣(丙)鳳山縣(丁)諸羅縣
(戊)臺灣縣。請問其路線順序為:【 】。
9.臺灣在清朝統治時期,以「開港通商」作為前後期的分
界,請問:造成臺灣開港通商讓外國人來台臺做生意,
是因為哪一場戰爭導致的:【 】。
10.沈葆楨推動「開山撫番」的政策,開闢了三條通往臺
灣後山的道路。「後山」指的是臺灣
「【 】部」。
〈清帝國時期的農商業發展〉
1.清朝嘉慶年間,曾有何人率領漢人開墾蛤仔難 (今
【 】),使當地漢人移民增多,更使得後來清
政府於此地設置新的行政區:【 】。
2.根據你對清帝國時期這段歷史的了解,從福建來臺開墾
土地的漢人,有可能遇到的情況是「若欲開墾無主地,
可向政府申請【 】」。
3.「施世榜見到臺灣中部有高山,其水流落差大,水源充
沛到氾濫成災,但是到了乾季卻又沒水。於是開始建造
水圳,解決灌溉問題。自鼻仔頭(今彰化縣二水鄉)設圳
頭,挖掘渠道,引用濁水溪的水來灌溉農田。」
(1)上述文獻是在說明哪一個灌溉設施:【 】。
(2)清帝國時期,官民積極興建水圳的原因為「提高
【 】產量」。
4.一八六○年代以後,臺灣政治經濟重心逐漸由南部轉移
至北部,其主要原因為「北部發展【 】與
【 】,外銷貿易成長,經濟發展快速」。
5.「一府二鹿三艋舺」
(1)一府是【 】,二鹿是【 】,三艋舺
是【 】。
(2)反映臺灣當時的開發方向是「由【 】向
【 】」。
(3)這些城鎮聚集許多「【 】組織」。
(4)當時運輸仰賴【 】進行貿易。
6.清帝國初期,臺灣地區的主要作物為【 】、
【 】。
7.力宏是清帝國統治前期,居住在臺灣臺中一帶的農夫,
如果他要取用灌溉農地的水源,應該使用哪一個水圳會
比較方便:【 】。
8.清帝國統治臺灣以後,往來於中國大陸與臺灣兩岸的
人、船相當頻繁,為了管理方便,先後開放港口作為
兩岸間貿易往來的正式港口(又稱正口)。請問:臺
灣最早的「正口」應是【 】。
9.從荷治臺灣至清代開港通商前,一直是臺灣重要出口農
產品的是【 】。
10.李春生出生於清道光年間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14歲
時在基督教長老教會受洗,開始學習洋文,成為華人
與洋人之間的溝通橋樑,之後又在洋行任職,並勸農
植茶,焙製出「福爾摩沙烏龍茶」,而揚名國際。因
為他熟悉洋務,具備外語才能並且經商成功,在官商
之間影響力很大,被稱為「番勢李仔春」。
(1)「番勢」並不是說李春生是番人,而是指他依靠洋人
起家。請問,李春生的崛起主要是因為當時臺灣發生
了哪一事件:【 】。
(2)像李春生這類擔任華人與洋人之間的溝通橋樑,又熟
悉對外貿易,且在洋行任職的人,往往具備哪一種身
分:【 】。
(3)當時臺灣焙製出的烏龍茶,大多外銷到哪一個國家
:【 】。
(4)19世紀,大稻埕的李春生是當時臺灣的茶葉大王。請
問:李春生的茶葉在當時是經由哪個港口外銷美國和
東南亞:【 】。
11.「逛九份老街吃芋圓」、「到七股鹽田吃鹹冰棒」。
「九份」「七股」地名的由來,反映清帝國時期「漢
人採【 】經營方式拓墾土地」的現象。
12.小偉是清帝國時期,專門將臺灣稻米賣到泉州的商
人,為了和其他商人合作、保障貿易權利,他決定
加入公會組織,而小偉最可能加入的組織是
:【 】、【 】。
13.1878年起,臺灣對外貿易都呈現大量出超。這種現象
與「臺灣的【 】,貿易區域從中國大陸拓展
到【 】等地」有關。
14.清領前期,郊商在臺灣發展活躍,對於當時經濟的影
響極大,但後來郊商在臺灣的重要性逐漸降低而沒落
,其主要的原因是由於「【 】」的出現,逐
漸取代了郊商在臺灣的經濟地位。
〈清帝國社會文化的變遷〉
1.清朝頒定渡臺禁令後,對臺灣社會造成許多重大影響,
男女比例【 】,出現「有【 】,無
【 】」的諺語。
2.清朝統治時代的三大民變:(1)「【 】事件」
(2)「【 】事件」(3)「【 】事件」
3.來自宜蘭頭城的小嵐,介紹家鄉歷史的舊地名是頭圍,
「圍」的地名由來是指土堡築城建立的武裝村落,以防
禦當地原住民攻擊,見證了土地開發時族群衝突的歷史
。清代漢人入墾宜蘭時,當地原住民族應是
「【 】族」。
4.臺灣俗諺:「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六死三留
一回頭」、「過番剩一半,過臺灣沒得看」、「臺灣恰
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
(1)上述這些諺語描述的是清代「橫越【 】凶險
難測」的現象。
(2)「唐山」指的是哪個地方:【 】。
(3)此時期從中國冒險渡海來臺的漢人移民,以哪兩個省
籍的人士最多:【 】、【 】。
(4)面對渡過黑水溝的艱辛,當時漢人為祈求渡海平安,
特別虔誠信奉哪一神明:【 】。
(5)清帝國初期,促成許多漢人移民臺灣的主要動機為
「中國大陸【 】居民生活困難,紛紛到外
地發展」。
5.英國長老教會第一位駐臺傳教士【 】,在
【 】建立臺灣第一間西醫醫館。
6.馬偕博士(1844~1901)是蘇格蘭裔的加拿大人。他求學
時期就立志到海外傳教,來臺八年間開設二十所教會,
並翻山越嶺到宜蘭、花蓮傳教。馬偕娶臺灣女子張聰明
為妻,成為臺灣女婿後,蓋偕醫館(今馬偕醫院前身)與
女學堂,首開臺灣女子教育風氣之先。請問:馬偕的學
堂與醫館位於今日何處:【 】。
7.臺灣民間有句俗諺:「少年若無一次憨,路邊哪有有應
公?」。這句俗諺反應出清帝國時期的臺灣,哪種社會
現象:「生存【 】、【 】頻繁」。
8.劉小寧祖籍廣東潮州人,移民來臺的第十代子孫,家族
在1853年因「頂(泉郊)下(廈郊)郊拼」失敗而從艋舺移
居到大稻埕。劉小寧的祖先剛移民來臺時,可能先以三
國時代的劉備作為祭祀的對象,我們稱之為
「【 】」。
9.清代臺灣環境惡劣,漢原衝突嚴重,械鬥頻繁,人民為
求自保,常透過神明祭祀為媒介,形成以居住地域為範
圍的祭祀圈,而不同祖籍的移民,供奉神祇也不同。請
問:泉州移民供奉哪一位原鄉神明:【 】。
10.清代臺灣地區自嘉慶、道光年間考上舉人、進士的人
數逐漸增多。這樣的轉變與「民間出資設立
【 】」、「官方設置【 】」、「人
民【 】生活改善」有關。
11.清康熙末年,漳州府人馬保國渡海來臺開墾,經歷一
番顛沛流離、九死一生,最後馬保國決定落腳於今日
彰化縣二水鄉一帶,正式展開他的臺灣新生活。
(1)馬保國落腳彰化後,終日埋首墾荒拓殖,卻與鄰村徐
曉冬(泉州府人)等人因灌溉水源而發生激烈口角,對方
更仗著人多勢眾,不講武德、沒有誠信,讓馬保國決
定領率同鄉眾人殺到鄰村,給對方一點教訓。請問:
上述這場漳州人護漳、 泉州人護泉的糾眾武力械鬥,
是屬於「【 】」的性質。
(2)數十年之後,馬保國因病過世。他生前育有馬閃、馬
電、馬武、馬連、馬鞭共五子,馬家「閃電武連鞭」
五子約定將父親留下的三甲田地作為祭祀公業,由五
房輪流耕作。輪值耕作公田者,就負責該年清明節祭
祀祖先的各項花費。根據上文,馬家組織是屬於
「【 】」的祭祀組織。
12.清帝國統治時期,原住民與政府之間曾有多次武力衝
突。當時高山原住民與清廷之間的衝突事件包含
「【 】事件」、「【 】事件」。
13.新竹的「進士第」為第一位臺灣進士
「【 】」的府邸,近年準備進行古蹟修復。
14.大雄同學假日到嘉義公園參觀,他看到公園內有座
「福康安紀功碑」,據說,這是為表彰清代欽差大
臣福康安,在「某事件」中率軍平亂的功蹟。此後
,清廷便將諸羅縣改為嘉義縣。上述的「某事件」
應指「【 】事件」。
15.馬雅各與馬偕奠定基督教長老教會在臺的基礎,至今
仍信徒眾多。他們的傳教事業能獲得成功,與「結合
【 】與【 】傳教,博取民眾好感」
密切相關。
16.臺灣是一個擁有多元信仰的地方,有關信仰的俗諺也
非常多。有俗諺說:「三月瘋媽祖,四月迎王爺,五
月城隍生。」也有一說為:「北城隍、中媽祖、南王
爺。」請問:俗諺中提到一些神明,代表何種類型的
宗教信仰:「【 】信仰」。
https://reurl.cc/rLYMZy
〈清初治臺政策與行政區劃〉
回覆刪除1.「臣奉命征討,親歷其地,備見野沃土膏,物產利溥,耕桑並耦,漁鹽滋生。滿山皆屬茂樹,遍處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無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爾,茲則木棉盛出,經織不乏。且舟帆四達,絲縷踵至,飭禁雖嚴,終難杜絕。實肥饒之區,而險阻之域也。一旦納土歸命,此誠天以未辟之方輿,資『皇上』東南之保障,永絕邊海之禍患,豈人力所能致哉。」上文節錄自《陳臺灣棄留利害疏》。
(1)由文中看來,《陳臺灣棄留利害疏》作者對臺灣棄留的態度為何:【主張留臺】。
(2)文中的「皇上」指的應是何人:【康熙】。
(3)文中指出臺灣的哪些優勢:【戰略要地】、【交通方便】、【物產豐富】。
2.全臺唯一的施琅廟(施公祠),位於澎湖天后宮旁,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施公祠旁的一口井被稱為萬軍井,提供當年施琅攻臺期間軍隊駐紮澎湖時的飲用水。請完成下列關於施琅的敘述:
(1)施琅在臺灣棄留爭議中持「【留】臺」立場。
(2)施琅曾為【鄭成功】部下,後來投奔【清朝】陣營。
(3)施琅攻臺時清廷正值「【康熙】皇帝」在位。
3.清領前期,清廷畫定漢番界線,禁止漢人侵入原住民地界的原因為「【防止漢番勾結作亂】」、「【防止漢人侵占原住民土地】」。
4.清朝政府統治臺灣後,陸續調整臺灣的行政區劃,其主要原因為「因應【民變】與【外力入侵】」。
5.清朝巡撫吳士功的報告:「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至二十四年十月,共盤獲偷渡人民二十五案,老幼男婦九百九十九名口。內溺斃者男婦三十四名口,其餘均經訊明,分別遞回原籍。其已經發覺者如此,其私自過臺在海洋被害者,恐不知凡幾。」請問:上述現象應與臺灣當時何項政策有關:【渡臺禁令】。
6.康熙時期將臺灣的行政區劃分為一府三縣,從其規畫的方式,可看出「對臺灣【東】部的管理付之闕如」的歷史現象。
7.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之後,設置臺灣府以為管理。請問:當時臺灣府是隸屬於哪一行政單位管轄:【福建省】。
8.臺北捷運淡水線有一站叫做石牌站,石牌的名稱由來,據說與清廷在漢人的生活區域立碑為界有關,當時清政府立碑的原因為「避免【漢原】衝突」。
9.由清代行政區的演變,可以顯示出臺灣的發展方向為「由【南】向【北】,由【西】向【東】」。
10.清廷於「【雍正】年間」在臺灣西部大甲溪與濁水溪之間增設「彰化縣」。
〈晚清治臺與建設〉
回覆刪除1.秉彥在某本歷史書籍中看到一段文字「某一場戰役後,臺灣從清國邊陲、福建附庸,一躍成為海防第一線,隔年臺灣建省,政治中心由南北移,北臺灣的現代化建設由此推展。」請問上文中的戰役所指為「【清法戰爭】」。
2.清朝末年中國的藩屬紛紛喪失,其中琉球是被哪一個國家所併吞:【日本】。
3.「牡丹社事件的發生是日本的漁民遭遇暴風漂流到臺灣來被臺東牡丹社的原住民殺害,日本以懲辦兇手為藉口出兵臺灣,最後,清日雙方簽訂和約,承認日本所做是保民義舉,爾後日本就聲稱琉球是日本臣民。」請指出上文錯誤處,並修正之:【1.「日本的漁民」應修正為「琉球的漁民」2.「臺東牡丹社」應修正為「屏東牡丹社」。】。
4.小新參加八通關古道健行活動,沿途嚮導解說古道為沈葆楨時期所開闢的,開闢此道路的目的為「實施【開山撫番】政策」。
5.康熙末年李明華對好友說:「儘管官府頒布禁令,一定要有證照才能到臺灣來,而且也不准攜家帶眷,但我想有田可耕,讓一家大小有飯可吃,所以我還是決定帶著妻小偷渡到臺灣來。」不過到了光緒初年張起雄對好友說:「臺灣的官府鼓勵我們到臺灣打拼,凡是到臺灣開墾者,都給船票、種 子、牛隻等,雖然要離鄉背井,但為了改善生活,我決定前往臺灣打拼。」請問清廷態度由禁止到鼓勵,會有這種轉變, 其關鍵因素是發生哪件事:【牡丹社事件】。
6.清領時期,建造臺灣最早的火車隧道是「【獅球嶺】隧道」,位於哪個縣市:【基隆市】。
7.鳴仁為撰寫臺灣歷史人物報告,上網查詢資料如下: 資料一:重視交通建設,開築基隆到臺北的鐵路。 資料二:重新丈量土地,讓隱田浮現,進而得罪地主。 資料三:設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育新式建設人才。鳴仁的報告主題為「臺灣首撫【劉銘傳】」。
8.張神童是清朝前期的臺灣人,有一次他從打狗到雞籠旅遊,會經過(甲)淡水廳(乙)彰化縣(丙)鳳山縣(丁)諸羅縣 (戊)臺灣縣。請問其路線順序為:【丙戊丁乙甲】。
9.臺灣在清朝統治時期,以「開港通商」作為前後期的分界,請問:造成臺灣開港通商讓外國人來台臺做生意,是因為哪一場戰爭導致的:【英法聯軍】。
10.沈葆楨推動「開山撫番」的政策,開闢了三條通往臺灣後山的道路。「後山」指的是臺灣「【東】部」。
〈清帝國時期的農商業發展〉
回覆刪除1.清朝嘉慶年間,曾有何人率領漢人開墾蛤仔難 (今【宜蘭】),使當地漢人移民增多,更使得後來清政府於此地設置新的行政區:【吳沙】。
2.根據你對清帝國時期這段歷史的了解,從福建來臺開墾土地的漢人,有可能遇到的情況是「若欲開墾無主地,可向政府申請【墾照】」。
3.「施世榜見到臺灣中部有高山,其水流落差大,水源充沛到氾濫成災,但是到了乾季卻又沒水。於是開始建造水圳,解決灌溉問題。自鼻仔頭(今彰化縣二水鄉)設圳頭,挖掘渠道,引用濁水溪的水來灌溉農田。」
(1)上述文獻是在說明哪一個灌溉設施:【八堡圳】。
(2)清帝國時期,官民積極興建水圳的原因為「提高【稻米】產量」。
4.一八六○年代以後,臺灣政治經濟重心逐漸由南部轉移至北部,其主要原因為「北部發展【茶】與【樟腦】,外銷貿易成長,經濟發展快速」。
5.「一府二鹿三艋舺」
(1)一府是【府城】,二鹿是【鹿港】,三艋舺是【萬華】。
(2)反映臺灣當時的開發方向是「由【南】向【北】」。
(3)這些城鎮聚集許多「【行郊】組織」。
(4)當時運輸仰賴【海洋】進行貿易。
6.清帝國初期,臺灣地區的主要作物為【稻米】、【甘蔗】。
7.力宏是清帝國統治前期,居住在臺灣臺中一帶的農夫,如果他要取用灌溉農地的水源,應該使用哪一個水圳會比較方便:【猫霧捒圳】。
8.清帝國統治臺灣以後,往來於中國大陸與臺灣兩岸的人、船相當頻繁,為了管理方便,先後開放港口作為兩岸間貿易往來的正式港口(又稱正口)。請問:臺灣最早的「正口」應是【鹿耳門】。
9.從荷治臺灣至清代開港通商前,一直是臺灣重要出口農產品的是【蔗糖】。
10.李春生出生於清道光年間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14歲時在基督教長老教會受洗,開始學習洋文,成為華人與洋人之間的溝通橋樑,之後又在洋行任職,並勸農植茶,焙製出「福爾摩沙烏龍茶」,而揚名國際。因為他熟悉洋務,具備外語才能並且經商成功,在官商之間影響力很大,被稱為「番勢李仔春」。
(1)「番勢」並不是說李春生是番人,而是指他依靠洋人起家。請問,李春生的崛起主要是因為當時臺灣發生了哪一事件:【開港通商】。
(2)像李春生這類擔任華人與洋人之間的溝通橋樑,又熟悉對外貿易,且在洋行任職的人,往往具備哪一種身分:【買辦】。
(3)當時臺灣焙製出的烏龍茶,大多外銷到哪一個國家:【美國】。
(4)19世紀,大稻埕的李春生是當時臺灣的茶葉大王。請問:李春生的茶葉在當時是經由哪個港口外銷美國和東南亞:【淡水】。
11.「逛九份老街吃芋圓」、「到七股鹽田吃鹹冰棒」。「九份」「七股」地名的由來,反映清帝國時期「漢人採【合股】經營方式拓墾土地」的現象。
12.小偉是清帝國時期,專門將臺灣稻米賣到泉州的商人,為了和其他商人合作、保障貿易權利,他決定加入公會組織,而小偉最可能加入的組織是:【米郊】、【泉郊】。
13.1878年起,臺灣對外貿易都呈現大量出超。這種現象與「臺灣的【開港通商】,貿易區域從中國大陸拓展到【歐美】等地」有關。
14.清領前期,郊商在臺灣發展活躍,對於當時經濟的影響極大,但後來郊商在臺灣的重要性逐漸降低而沒落,其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洋行】」的出現,逐漸取代了郊商在臺灣的經濟地位。
〈清帝國社會文化的變遷〉
回覆刪除1.清朝頒定渡臺禁令後,對臺灣社會造成許多重大影響,男女比例【失衡】,出現「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諺語。
2.清朝統治時代的三大民變:(1)「【朱一貴】事件」(2) 「【林爽文】事件」(3) 「【戴潮春】事件」
3.來自宜蘭頭城的小嵐,介紹家鄉歷史的舊地名是頭圍,「圍」的地名由來是指土堡築城建立的武裝村落,以防禦當地原住民攻擊,見證了土地開發時族群衝突的歷史。清代漢人入墾宜蘭時,當地原住民族應是「【噶瑪蘭】族」。
4.臺灣俗諺:「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六死三留一回頭」、「過番剩一半,過臺灣沒得看」、「臺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
(1)上述這些諺語描述的是清代「橫越【臺灣海峽】凶險難測」的現象。
(2)「唐山」指的是哪個地方:【中國】。
(3)此時期從中國冒險渡海來臺的漢人移民,以哪兩個省籍的人士最多:【福建】、【廣東】。
(4)面對渡過黑水溝的艱辛,當時漢人為祈求渡海平安,特別虔誠信奉哪一神明:【媽祖】。
(5)清帝國初期,促成許多漢人移民臺灣的主要動機為「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居民生活困難,紛紛到外地發展」。
5.英國長老教會第一位駐臺傳教士【馬雅各】,在【臺南】建立臺灣第一間西醫醫館。
6.馬偕博士(1844~1901)是蘇格蘭裔的加拿大人。他求學時期就立志到海外傳教,來臺八年間開設二十所教會,並翻山越嶺到宜蘭、花蓮傳教。馬偕娶臺灣女子張聰明為妻,成為臺灣女婿後,蓋偕醫館(今馬偕醫院前身)與女學堂,首開臺灣女子教育風氣之先。請問:馬偕的學堂與醫館位於今日何處:【淡水】。
7.臺灣民間有句俗諺:「少年若無一次憨,路邊哪有有應公?」。這句俗諺反應出清帝國時期的臺灣,哪種社會現象:「生存【艱辛】、【械鬥】頻繁」。
8.劉小寧祖籍廣東潮州人,移民來臺的第十代子孫,家族在1853年因「頂(泉郊)下(廈郊)郊拼」失敗而從艋舺移居到大稻埕。劉小寧的祖先剛移民來臺時,可能先以三國時代的劉備作為祭祀的對象,我們稱之為「【唐山祖】」。
9.清代臺灣環境惡劣,漢原衝突嚴重,械鬥頻繁,人民為求自保,常透過神明祭祀為媒介,形成以居住地域為範圍的祭祀圈,而不同祖籍的移民,供奉神祇也不同。請問:泉州移民供奉哪一位原鄉神明:【清水祖師】。
10.清代臺灣地區自嘉慶、道光年間考上舉人、進士的人數逐漸增多。這樣的轉變與「民間出資設立【書院】」、「官方設置【全臺首學】」、「人民【經濟】生活改善」有關。
11.清康熙末年,漳州府人馬保國渡海來臺開墾,經歷一番顛沛流離、九死一生,最後馬保國決定落腳於今日彰化縣二水鄉一帶,正式展開他的臺灣新生活。
(1)馬保國落腳彰化後,終日埋首墾荒拓殖,卻與鄰村徐曉冬(泉州府人)等人因灌溉水源而發生激烈口角,對方更仗著人多勢眾,不講武德、沒有誠信,讓馬保國決定領率同鄉眾人殺到鄰村,給對方一點教訓。請問:上述這場漳州人護漳、 泉州人護泉的糾眾武力械鬥,是屬於「【祖籍】」的性質。
(2)數十年之後,馬保國因病過世。他生前育有馬閃、馬電、馬武、馬連、馬鞭共五子,馬家「閃電武連鞭」五子約定將父親留下的三甲田地作為祭祀公業,由五房輪流耕作。輪值耕作公田者,就負責該年清明節祭祀祖先的各項花費。根據上文,馬家組織是屬於「【開臺祖】」的祭祀組織。
12.清帝國統治時期,原住民與政府之間曾有多次武力衝突。當時高山原住民與清廷之間的衝突事件包含「【加禮宛】事件」、「【大港口】事件」。
13.新竹的「進士第」為第一位臺灣進士「【鄭用錫】」的府邸,近年準備進行古蹟修復。
14.大雄同學假日到嘉義公園參觀,他看到公園內有座「福康安紀功碑」,據說,這是為表彰清代欽差大臣福康安, 在「某事件」中率軍平亂的功蹟。此後,清廷便將諸羅縣改為嘉義縣。上述的「某事件」應指「【林爽文】事件」。
15.馬雅各與馬偕奠定基督教長老教會在臺的基礎,至今仍信徒眾多。他們的傳教事業能獲得成功,與「結合【醫療】與【教育】傳教,博取民眾好感」密切相關。
16.臺灣是一個擁有多元信仰的地方,有關信仰的俗諺也非常多。有俗諺說:「三月瘋媽祖,四月迎王爺,五月城隍生。」也有一說為:「北城隍、中媽祖、南王爺。」請問:俗諺中提到一些神明,代表何種類型的宗教信仰:「【共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