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會考歷史科複習試題第二回(範圍:大航海時代的臺灣)(112學年)




可參考其他複習試題

會考歷史科複習試題第一回(範圍:史前臺灣與原住民族文化)(112學年)

會考歷史科複習試題第三回(範圍:清帝國時期的臺灣)(112學年)

會考歷史科複習試題第四回(範圍: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治時期的政治〉)(112學年)

會考地理科複習試題第一回(範圍:臺灣的位置與範圍)(112學年)

會考地理科複習試題第二回(範圍:臺灣的地形)(112學年)

會考地理科複習試題第三回(範圍:臺灣的海岸與離島)(112學年)

會考地理科複習試題第四回(範圍:臺灣的天氣與氣候)(112學年)

會考公民科複習試題第一回(範圍:自我發展與人性尊嚴、性別)(112學年)

會考公民科複習試題第二回(範圍:家庭)(112學年)

會考公民科複習試題第三回(範圍:校園生活與公共參與)(112學年)

會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一回(112學年)

會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二回(112學年)

會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三回(112學年)

會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四回(112學年)

會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五回(112學年)

會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六回(112學年)




各版本範圍

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第一冊第三課   原住民與外來者的接觸 

南一版:第一冊單元   大航海時代的政治

                第一冊單元   大航海時代的經濟與文化

翰林版:第一冊第章   大航海時代各方勢力的競逐

                第一冊第章   大航海時代臺灣原住民與外來

                                           者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東亞海上貿易的發展〉




1.千禧年為什麼不是顧名思義的以一千年為單位呢?因為

   在西曆裡,西元一年(A.D.1)才是第一年,沒有西元零

   ,因為西元一年的前一年就直接被視為是『西元前一

   (1 B.C.)』。所以西元一年就是第一個千禧年,當兩

   千年底慶祝的就是第三個千禧年(the third

    millennium)的到來。所以Happy New Millennium

   實是2000年底邁入2001年說的喔。



(1)西元2000年是西元【    】世紀,民國

     【    】年。



(2)西元2001年是西元【    】世紀,民國

     【    】年。



(3)西方世界是以何事作為西元紀年的開端

    :【    】。




2.明代所實施的海禁政策,使得東南沿海貿易幾乎停頓,

   進而迫使沿海居民成為海商,在臺灣海峽一帶從事走私

   貿易。17世紀前期,招募漢人來台開墾雲林、嘉義地

   ,掌握臺灣與中國東南沿海貿易的海商應是

   【    】【    】【    】




3.在歷史上,中國的統治政權(王朝)曾經多次實行「海

   禁政策」。14世紀後期,明朝政府在沿海地區實施海

   禁政策。請問:明朝實行的海禁政策主要是為了防範哪

   些對象【    】




4.【    】發現後,歐洲人為獲取亞洲的物品,紛紛

    東來。17世紀初,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分別

    以何地為基地來發展貿易【    】

    【    】【    】




5.17世紀初,歐洲一家公司專營亞洲貿易,該公司為維

     持航路暢通,不僅組織軍隊,也在各地設立據點。



(1)此公司名為【    】。



(2)此公司的縮寫為【    】,是【    】政府

    授權成立 




6.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亞洲最大的貿易總部,是在圖

    中何處:【    】。

〔臺北市立民族實驗國中段考試題〕

 

 


7. 16世紀初,葡萄牙人及西班牙人分別在東亞占領貿易

      據點與中國貿易,請問分別是下方地圖的何處

      :【    】【    】。


 〔嘉義市立北興國中段考試題〕

 



〈各方勢力在臺灣的競逐〉




1.臺灣在【    】世紀時出現了各國競爭的情況,西

   班牙以臺灣【    】部為發展中心,後被

   【    】驅逐而退出臺灣




2.荷蘭人來到臺灣之後,先在「大員」修築行政中心「熱

   蘭遮城」,作為統治臺灣的行政中心。



(1)「大員」是現在的【    】。



(2)「熱蘭遮城」是現在的【    】。




3.17世紀時西班牙原本占領臺灣北部,但自1640年代之

   後,卻減少駐臺守軍,其主要原因為

   「【    】




4.荷蘭統治臺灣期間,對漢人統治非常嚴格,因此常發生

   反抗事件。其中以何人號召的抗荷事件規模最大

   :【    】。




5.澎湖馬公天后宮存有一石碑,碑文為:「沈有容諭退紅

   毛番韋麻郎……等」,這一段碑文見證了澎湖在臺灣開

   發史上的重要性,且說明那一外國人的入侵

   :【    】。




6.1624 年,荷蘭船隊抵達大員,以此為基地與中國、日

   本和東南亞進行貿易,建立國際貿易的轉運站,獲利甚

   大,大員也逐漸被納入世界貿易的體系中,但荷蘭人最

   後被何人打敗而離開:【    】。




7.1626年,西班牙人占領臺灣作為貿易據點,請問:西

   班牙占據臺灣的目的為何:【    】。




8.荷蘭人治臺時期,將許多臺灣的物產出口到中國、 日

   本等地以賺取利潤,出口商品中包括【    】、

   【    】、【    】




9.1626年,瓦德斯率領艦隊從馬尼拉出發,沿著臺灣

   東海岸來到雞籠內的小島,並建立聖薩爾瓦多城作為統

   治中心。」 上述是哪一個國家的行動

   :【    】。




10.荷蘭人曾在臺灣積極推動轉口貿易,大量招募漢人來

     臺開墾,引進【    】,種植經濟價值高

     的【    】,加工後全數外銷,獲利甚豐。




11.十七世紀時,臺灣的梅花鹿大量被獵殺,主要是因為

     鹿皮的外銷量多,主要銷售到哪一國家

     :【    】。




12.下圖是十七世紀的台江內海形式圖。

〔臺北市立中山國中段考試題〕



(1)上圖中呈現與海水連接的潟湖區域,最有可能是現在

    的哪一行政區:【    】。



(2)荷蘭人首先在乙地築【    】(

   【    】)



(3)承上題,後在甲地建【    】(

   【    】)

 






〈鄭氏在臺灣的經營〉




1.就臺灣歷史的發展而言,鄭經對臺灣的統治的重要意義

   在於:在【    】的協助下,倡文教並設立全臺第

   座孔廟,將【    】的典章制度移植臺灣。




2.鄭氏在臺期間,除了推動拓墾活動外,還透過何種方式

   來維持財政需求:【    】。




3.鄭成功攻取臺灣後,為了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採取

   「分派【    】屯墾各地」的政策解決




4.鄭氏政權時期,為突破經濟封鎖,積極發展海外貿易。

   當時輸入臺灣的主要貨物為【    】。




5.鄭成功以【    】(【    】)為施政中心,

   在臺灣建立第一個【    】政權




6.鄭成功被封為「國姓爺」,是驅逐【    】人的民

   族英雄。




7.鄭氏治臺時期,曾有中部地區的原住民族以武力反抗鄭

   氏統治。請問:這是指哪一個原住民族群

   :【    】。



8.鄭成功縱橫於大陸東南沿海,在據有臺灣後積極從事反

   清復明的志願。為了籌措軍費,鄭成功會販售臺灣出產

   的哪些產品以增加軍事預算

   :【    】、【    】

 



9.下表是臺灣歷史兩個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比較:


(1)甲為【    】。



(2)乙為【    】。



(3)丙為【    】。



(4)丁為【    】。

 

 

 

10.依據下圖判斷,這些地名的設置,與鄭氏政權的

     「【    】政策有密切關係

〔桃園市立大成國中段考試題〕

 



11.下圖為臺灣史上某一場戰役的路線圖,將領搭船從金

     門出兵,算準季風風向讓臺灣本島上的殖民政權無法

     向其他地方傳達訊息。大軍上岸後立即包圍殖民政權

     在灣的統治中心熱蘭遮城,使其因孤軍無援,城內

     糧食飲水用盡而投降。這場戰役的勝利也開啟臺灣史

     上第一個漢人政權治臺的局面。

〔高雄市立大樹國中段考試題〕



(1)上文中「殖民政權」因為季風因素而無法順利向外求

    救,指的是向哪一個地方發出求救訊息

    :【    】。



(2)上文中帶領軍隊打贏這場勝利將領為

    :【    】。



(3)由圖中路線可看出,上文中所述的大軍應是由何處登

    陸:【    】。




12.附圖是鄭氏統治時期臺灣對外貿易示意圖。

〔彰化縣立埔心國中段考試題〕



(1)甲是【    】【    】



(2)乙、丙是指【    】

 



〈原住民與外來者的互動〉



1.荷蘭統治臺灣初期,曾經分別在各地成立

   「【    】」(Landdag),要求各社選出

   【    】,每年集會。其用意為作為

   【    】的機構



2.電視劇「斯卡羅」改編自記述羅妹號事件及南岬之盟的

   歷史小說《傀儡花》,劇名源自曾存在於臺灣南部恆春

   半島的原住民政權。請問:這個在恆春半島上的原住民

   政權名為【    】。



3.「新港文書」在今日被保存留下的數量大概有百餘件,

   其中包含的原住民部族語言有西拉雅新港語、大武壠語

   、馬卡道語等。因為語言的消失,所以臺灣史研究者在

   解讀上具有一定的困難度。



(1)新港文出現的背景,是基督教傳教士用

    「【    】拼寫【    】族」新港社的

    語言而成



(2)傳教士之所以協助原住民拼寫語言,其目的應該是

    「教導原住民閱讀【    】



(3)「新港文書」多數為【    】時期的雙語土

    地契約




4.荷蘭將原住民部落的貿易活動承包給【    】,並

   透過其向原住民收購【    】。




5.鄭氏政權在臺拓墾時,強調不得侵奪原住民土地,但由

   於來臺漢人持續增加,因此雙方仍不免發生衝突。當時

   鄭氏政權與原住民的互動包含:



(1)在原住民部落設立學校,教育原住民【    】

    文化」,取代「【    】文化



(2)要求原住民負擔【    】。



(3)面對反抗的原住民採【    】」的方式




6.日本人類學家在臺灣進行大規模的田野調查時,曾訪問

   一老者潘乾坤口述如下:「我們這一族原名為馬卡道,

   和臺南方面的平埔仔是同一祖先傳下來的。我們住在鳳

   山的平原。當時我們很繁榮,很多族人會駕獨木舟遠航

   到菲律賓貿易,帶回當地土著Karaya當奴隸。後來

   Karaya不肯被奴役而入山。在荷蘭人統治時,我們族

   中的一、兩個社,曾經接受教化,學會用羅馬拼音寫族

   語的方法。在鄭氏政權統治時,我們曾被討伐,在戰爭

   中,首領Sukune陣亡,由Maikui接替繼續率領族人。

   後來我們在清帝國時期歸化,族人分散成幾個社,最後

   遇到漢人的侵占,族人各自退到偏僻的地方生活。」請

   問:上文中提及的「臺南方面的平埔仔」應是指

   「【    】  




7.西班牙人在雞籠一帶傳布的是何種宗教

   :【    】。




8.「大肚王國奇遇記」歌舞劇2017年在大肚國小首演。

   劇中主角穿越時空回到400年前,被巴布拉2族人發現

   ,繼而和他們一起冒險,抵禦荷蘭人的不合理要求,最

   後為了解救部落的危難,頭目壯烈犧牲,而主角也回到

   現實世界。請問:上文中提到的原住民,應該在分布在

   附圖中的何處:【    】。

〔臺北市立新興國中段考試題〕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留言

  1. 〈鄭氏在臺灣的經營〉



    1.就臺灣歷史的發展而言,鄭經對臺灣的統治的重要意義在於:在【陳永華】協助下,倡文教並設立全臺第一座孔廟,將【漢人】的典章制度移植臺灣。



    2.鄭氏在臺期間,除了推動拓墾活動外,還透過何種方式來維持財政需求:【對外貿易】。



    3.鄭成功攻取臺灣後,為了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採取「分派【軍隊】屯墾各地」的政策解決。



    4.鄭氏政權時期,為突破經濟封鎖,積極發展海外貿易。當時輸入臺灣的主要貨物為【軍用物資】。



    5.鄭成功以【承天府】(今【臺南市】)為施政中心,在臺灣建立第一個【漢人】政權。



    6.鄭成功被封為「國姓爺」,是驅逐【荷蘭】人的民族英雄。



    7.鄭氏治臺時期,曾有中部地區的原住民族以武力反抗鄭氏統治。請問:這是指哪一個原住民族群:【大肚王】。



    8.鄭成功縱橫於大陸東南沿海,在據有臺灣後積極從事反清復明的志願。為了籌措軍費,鄭成功會販售臺灣出產的哪些產品以增加軍事預算:【蔗糖】、【樟腦】。



    9.下表是臺灣歷史兩個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比較:


    (1)甲為【荷蘭統治時期】。


    (2)乙為【鄭氏統治時期】。


    (3)丙為【軍事用品】。


    (4)丁為【英國】。



    10.依據下圖判斷,這些地名的設置,與鄭氏政權的「【軍屯】政策」有密切關係。


    〔桃園市立大成國中段考試題〕



    11.下圖為臺灣史上某一場戰役的路線圖,將領搭船從金門出兵,算準季風風向讓臺灣本島上的殖民政權無法向其他地方傳達訊息。大軍上岸後立即包圍殖民政權在台灣的統治中心熱蘭遮城,使其因孤軍無援,城內糧食飲水用盡而投降。這場戰役的勝利也開啟臺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治臺的局面。


    〔高雄市立大樹國中段考試題〕


    (1)上文中「殖民政權」因為季風因素而無法順利向外求救,指的是向哪一個地方發出求救訊息:【巴達維亞】。


    (2)上文中帶領軍隊打贏這場勝利將領為:【鄭成功】。


    (3)由圖中路線可看出,上文中所述的大軍應是由何處登陸:【鹿耳門】。




    12.附圖是鄭氏統治時期臺灣對外貿易示意圖。


    〔彰化縣立埔心國中段考試題〕


    (1)甲是【蔗糖】與【鹿皮】。


    (2)乙、丙是指【軍用物資】。

    回覆刪除
  2. 〈原住民與外來者的互動〉



    1.荷蘭統治臺灣初期,曾經分別在各地成立「【地方會議】」(Landdag),要求各社選出【長老】,每年集會。其用意為「作為【宣達政令】的機構」。



    2.電視劇「斯卡羅」改編自記述羅妹號事件及南岬之盟的歷史小說《傀儡花》,劇名源自曾存在於臺灣南部恆春半島的原住民政權。請問:這個在恆春半島上的原住民政權又名為【琅嶠十八番社】。



    3.「新港文書」在今日被保存留下的數量大概有百餘件,其中包含的原住民部族語言有西拉雅新港語、大武壠語、馬卡道語等。因為語言的消失,所以臺灣史研究者在解讀上具有一定的困難度。


    (1)「新港文」出現的背景,是基督教傳教士用「【羅馬字母】」拼寫「【西拉雅】族」新港社的語言而成。


    (2)傳教士之所以協助原住民拼寫語言,其目的應該是「教導原住民閱讀【聖經】」。


    (3)「新港文書」多數為「【清代】時期」的雙語土地契約。



    4.荷蘭將原住民部落的貿易活動承包給【漢人】,並透過其向原住民收購【鹿皮】。



    5.鄭氏政權在臺拓墾時,強調不得侵奪原住民土地,但由於來臺漢人持續增加,因此雙方仍不免發生衝 突。當時鄭氏政權與原住民的互動包含:


    (1)在原住民部落設立學校,教育原住民「【儒家】文化」,取代「【基督教】文化」。


    (2)要求原住民負擔【勞役】。


    (3)面對反抗的原住民採「【武力鎮壓】」的方式。



    6.日本人類學家在臺灣進行大規模的田野調查時,曾訪問一老者潘乾坤口述如下:「我們這一族原名為馬卡道,和臺南方面的平埔仔是同一祖先傳下來的。我們住在鳳山的平原。當時我們很繁榮,很多族人會駕獨木舟遠航到菲律賓貿易,帶回當地土著Karaya當奴隸。後來Karaya不肯被奴役而入山。在荷蘭人統治時,我們族中的一、兩個社,曾經接受教化,學會用羅馬拼音寫族語的方法。在鄭氏政權統治時,我們曾被討伐,在戰爭中,首領Sukune陣亡,由Maikui接替繼續率領族人。後來我們在清帝國時期歸化,族人分散成幾個社,最後遇到漢人的侵占,族人各自退到偏僻的地方生活。」請問上文中提及的「臺南方面的平埔仔」應是指「【西拉雅】族」。



    7.西班牙人在雞籠一帶傳布的是何種宗教:【天主教】。



    8.「大肚王國奇遇記」歌舞劇2017年在大肚國小首演。劇中主角穿越時空回到400年前,被巴布拉2族人發現,繼而和他們一起冒險,抵禦荷蘭人的不合理要求,最後為了解救部落的危難,頭目壯烈犧牲,而主角也回到現實世界。請問:上文中提到的原住民,應該在分布在附圖中的何處:【乙】。


    〔臺北市立新興國中段考試題〕


    回覆刪除
  3. 〈東亞海上貿易的發展〉


    1.千禧年為什麼不是顧名思義的以一千年為單位呢?因為在西曆裡,西元一年(A.D.1)才是第一年,沒有西元零年,因為西元一年的前一年就直接被視為是『西元前一年(1 B.C.)』。所以西元一年就是第一個千禧年,當兩千年底慶祝的就是第三個千禧年(the third millennium)的到來。所以Happy New Millennium其實是2000年底邁入2001年說的喔。


    (1)西元2000年是西元【20】世紀,民國【89】年。


    (2)西元2001年是西元【21】世紀,民國【90】年。


    (3)西方世界是以何事作為西元紀年的開端:【耶穌誕生的那一年】。



    2.明代所實施的海禁政策,使得東南沿海貿易幾乎停頓,進而迫使沿海居民成為海商,在臺灣海峽一帶從事走私貿易。17世紀前期,招募漢人來台開墾雲林、嘉義地區,掌握臺灣與中國東南沿海貿易的海商應是【李旦】、【顏思齊】、【鄭芝龍】。



    3.在歷史上,中國的統治政權(王朝)曾經多次實行「海禁政策」。14世紀後期,明朝政府在沿海地區實施海禁政策。請問:明朝實行的海禁政策主要是為了防範哪些對象:【倭寇】。



    4.【新航路】發現後,歐洲人為獲取亞洲的物品,紛紛東來。17世紀初,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分別以何地為基地來發展貿易:【巴達維亞】、【澳門】、【馬尼拉】。



    5.17世紀初,歐洲一家公司專營亞洲貿易,該公司為維持航路暢通,不僅組織軍隊,也在各地設立據點。


    (1)此公司名為【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2)此公司的縮寫為【VOC】,是【荷蘭】政府授權成立。


    6.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亞洲最大的貿易總部,是在圖中何處:【甲】。


    回覆刪除
  4. 〔臺北市立民族實驗國中段考試題〕



    7. 16世紀初,葡萄牙人及西班牙人分別在東亞占領貿易據點與中國貿易,請問分別是下方地圖的何處?:【甲】、【乙】。


    〔嘉義市立北興國中段考試題〕




    〈各方勢力在臺灣的競逐〉



    1.臺灣在【十七】世紀時出現了各國競爭的情況,西班牙以臺灣【北】部為發展中心,後被【荷蘭】驅逐而退出臺灣。



    2.荷蘭人來到臺灣之後,先在「大員」修築行政中心「熱蘭遮城」,作為統治臺灣的行政中心。


    (1)「大員」是現在的【安平】。


    (2)「熱蘭遮城」是現在的【安平古堡】。



    3.17世紀時西班牙原本占領臺灣北部,但自1640年代之後,卻減少駐臺守軍,其主要原因為「【日本實施鎖國政策】」。



    4.荷蘭統治臺灣期間,對漢人統治非常嚴格,因此常發生反抗事件。其中以何人號召的抗荷事件規模最大:【郭懷一】。



    5.澎湖馬公天后宮存有一石碑,碑文為:「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這一段碑文見證了澎湖在臺灣開發史上的重要性,且說明那一外國人的入侵:【荷蘭人】。



    6.1624 年,荷蘭船隊抵達大員,以此為基地與中國、日本和東南亞進行貿易,建立國際貿易的轉運站,獲利甚大,大員也逐漸被納入世界貿易的體系中,但荷蘭人最後被何人打敗而離開:【鄭成功】。



    7.1626年,西班牙人占領臺灣作為貿易據點,請問:西班牙占據臺灣的目的為何:【作為與日本貿易的據點】。



    8.荷蘭人治臺時期,將許多臺灣的物產出口到中國、 日本等地以賺取利潤,出口商品中包括【稻米】、【蔗糖】、【鹿皮】。



    9.「1626年,瓦德斯率領艦隊從馬尼拉出發,沿著臺灣東海岸來到雞籠內的小島,並建立聖薩爾瓦多城作為統治中心。」 上述是哪一個國家的行動:【西班牙】。



    10.荷蘭人曾在臺灣積極推動轉口貿易,大量招募漢人來臺開墾,引進「【黃】牛」,種植經濟價值高的「【甘蔗】」,加工後全數外銷,獲利甚豐。



    11.十七世紀時,臺灣的梅花鹿大量被獵殺,主要是因為鹿皮的外銷量多,主要銷售到哪一國家:【日本】。



    12.下圖是十七世紀的台江內海形式圖。


    〔臺北市立中山國中段考試題〕


    (1)上圖中呈現與海水連接的潟湖區域,最有可能是現在的哪一行政區:【臺南市安平區】。


    (2)荷蘭人首先在乙地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


    (3)承上題,後在甲地建「【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飛魚(翰林版第三冊第三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版講義: 飛魚(翰林版B4L7)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下)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飛魚(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根據 廖鴻基 《飛魚》一文的敘述, 【    】 是飛魚亢奮的藥引。 2.《飛魚》一文全文充滿 【    】 畫面,讓人彷彿 【        】 。 3.《飛魚》一文中,作者在 【    】 的過程中意外看到飛魚 。 4.《飛魚》一文中主要在描述阿美族人捕捉飛魚的過 程 與情景,東海岸阿美族人將捕獲的飛魚 視為 【        】。     5. 「我俯下舷邊,手臂伸進水裡,燈泡邊還在充電靜止 的飛魚,竟然允許我用指頭,如愛撫寵 物般 輕輕順撫 牠的頭。」這段話可以看出飛魚具有 【        】的特性。 6. 根據 《飛魚》 一文,可知阿美族男人積極去捕飛魚, 除了經濟因素外,還有什麼其他原因:   【            】。 7.《飛魚》一文是作者在進行 【    】的 生態調查而寫下的文章。       (二)字義: 1.日「暮」 【                  】 時分    /  「暮」 【        】 春三月  / 天寒歲「暮」 【        】     /  「夕陽薄暮」的「暮」 【                  】    /  「暮」 【      】 氣沉沉    2.「薄」 【      】 雲巖際出  / 夕陽「薄」 【    】 暮   / 出身微「薄」 【    】 /  日「薄」 【    】 西山  / 如履「薄」 【      】 冰  (三)修辭:    1. 燈火密密湧湧簡直如海上鬧市夜街: 【        】法  2.那真是賊頭賊腦的一群搞怪海豚: 【        】法  3.我也知道,那六頭精靈樣的虎鯨也和我們緊緊抱在一起: 【        】法  4.點點漁火熱鬧浮散在銀潔海面,天地宛如倒置,閃燦星辰全落在海面湧動:  【  

五柳先生傳(翰林版第二冊第七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五柳先生傳(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五柳先生傳 》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句中    的「去留」可換為 【    】 。 2. 《 五柳先生傳 》 中的哪段話最能表現 陶淵明 安於貧窮的    個性: 【    】 。 3. 《 五柳先生傳 》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這句話所呈現的精神,與 【    】 接近,這是呼應    了 五 柳 先生 【    】 的個性。 4. 《 五柳先生傳 》 一文最後以「 無懷 氏之民歟! 葛天 氏之    民歟!」作結尾,其用意是暗喻自己 【    】 ,有    如 【    】 的人。 5. 請完成下列對於 五柳先生 行事作為的說明:  (1)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到親友家做客 表露 【    】 的性格 。   (2) 好讀書,不求甚解 —— 讀書態度著重   【    】 、 【    】 。  (3)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 個性 【    】 ,不羨     慕 【    】 。  (4) 無懷 氏之民歟! 葛天 氏之民歟 —— 像 【    】     的人一樣。 6. 下列「 」中所指的對象均為 《 五柳先生傳 》 一文中的    人物,請寫出其所指的人物:   (1) 「茲」若人之儔乎: 【    】 。  (2) 極「其」言: 【    】 。  (3) 以樂「其」志: 【    】 。  (4) 「或」置酒而招之: 【    】 。 7. 《 五柳先生傳 》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    簞瓢屢空 —— 晏如也。」這是說 明 五柳 先生 處於貧困    卻 【    】 。 8. 《 五柳先生傳 》 為 陶淵明 的自況,但為何 陶淵明 不直接    寫自傳呢?因為以虛擬人物,寄託自我的理想較為    【    】 。 9. 請完成下列有關「茲若人之儔乎」的涵義: (1) 「若人」指的是 【    】 。  (2) 五柳先生 欣賞 黔婁 的 【    】 。  (3) 「茲」指的是 【    】 。  (4) 整句意思是: 【    】 。 10. 《 五柳先生傳 》 是採用 【    】 人稱的立場寫      成。   ( 二 ) 詞性: 編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