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九年級會考最後衝刺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二回(110下)

 

想要複習其他1-6冊的題目

可以參考下列試題:

九年級會考最後衝刺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三回(110下)

九年級會考最後衝刺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一回(110下)

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三回(B1-B5) 

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二回(B1-B5)(110下)

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一回(B1-B5)(110下)

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三回(B1-B4)

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二回(B1-B4)

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一回(B1-B4)

備戰會考,必讀重點(國文第一回)(B1-B5)(109下)

備戰會考,必讀重點(國文第二回)(B1-B5)(109下)

國文填空練習第八回(B3-B4)

國文聚焦,最後衝刺(年齡代稱、中國小說、標點符號篇)(B1-B2)

國文聚焦,最後衝刺(國字篇)(B1-B2)

國文聚焦,最後衝刺(注音篇)(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七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六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五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四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三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二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一回(B1-B2)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注音



1.

(1)一語成「讖」:【    】。


(2)「纖」介之患:【    】。



2.

(1)令人「咋」舌:【    】。


(2)「乍」看之下:【    】。



3.韓愈幼年失,卻能力爭上游,魚

   門:【    】、【    】。



4.

(1)皮開肉「綻」:【    】。


(2)口服藥「錠」:【    】。



5.

(1)青雲直「上」:【    】。


(2)平「上」去入:【    】。

 



()標點符號



1.我寧願去品嘗辛辣的憤怒,憤怒潑辣中仍不失狂放的熱

   情【    】我也寧願去深深咀嚼苦味,苦味中還有

   深沉的傷痛與悲哀,可以痛定思痛,有猛省的作用

   【    】唯獨酸腐,只有餿臭敗壞一途,是生命最

   無意義的浪費啊【    】



2.在國內的醫療系統,所謂的安寧照護還是偏重於生理層

   面【    】如何讓一個人在生病與往生過程中不要

   受到太多生理折磨。然而,一個即將往生【    】

   面臨生命最後一段歲月的人,他們的心理狀態是如何?

   我們如何從身心靈成長的角度幫助這樣的人?這種心  

   面上的考慮更是必要。



 

()詞性



1.「只要腳踏實地工作,才能獲得最後成功。」 句中的

   「才」應改為「【    】」。



2.「古老智慧之謎可解於此」



(1)」是【    】。 



(2)」是【    】

 



()請將無忝所生落落大方夙興夜寐」等成語,依

      照文意填入下列空格中



1.為了購屋,他「【    】」,焚膏繼晷努力工作



2.金曲獎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樂團獎的團員各個喜極而

   泣,樂團主唱說起選擇非主流音樂型態在樂壇上一路走

   來的艱辛,如今獲獎,終於可以【    】,無

    辱社會,無愧個人。



3.全國大専院校舞蹈作品發表會上,主持人展現了

   「【    】」的大將之風

 



()國字:



1. (改錯)他倆研究方法不同,卻殊徒同歸,得出相同的結

   論:【    】。



2. (改錯)桀鰲不馴:【    】。



3. (改錯)這門技術的專業性很高,你既然誠心誠意的問我

   其中的竅門,我便直言不韙了:【    】。



4. (改錯)這款保養品的效果極佳,才剛上市,名聲便不逕

   而走:【    】。

 



()()義:



1.

(1)遙夜一美人,羅衣霑秋

    :【    】。


(2)五月思貂裘,謂言秋

    :【    】。


(3)家國身猶負,星「霜」鬢已侵

    :【    】。


(4)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

    :【    】。


(5)心隨朗日高,志與秋

    :【    】。

 


2.

(1)子之姓為「誰」,還得報子之厚

    德:【    】。


(2)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    】。


(3)可憐天下父母心,為誰辛苦為「誰」

    忙:【    】。


(4)「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    】。


(5)壹動而五業附,陛下「誰」憚而久不為

    此:【    】。

 


3.母親不「厭」其煩地試圖說服我不可對金錢貪得無

  「厭」:【    】、【    】。

 


4.

(1)這套衣服「顏色」的搭配很搶眼:【    】。


(2)不給他點「顏色」瞧瞧,他絕不服氣

    :【    】。

 


5.

(1)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


(2)有不「如」法者,以付廷尉,依律治之

    :【    】。


(3)「如」期完成:【    】。


(4)坐須臾,沛公起「如」廁:【    】。


(5)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



 

()句子與用詞:



1.請將下列句子改寫成合乎邏輯、無冗言贅字的句子:


(1)比賽中,只見每位選手們各個摩拳擦掌,準備贏得勝

    利:【    】或【    】。


(2)宗康是科技公司裡管理經營帳目的四大會計之

    一:【    】。


(3)人生的際遇好比像似潮水般起起落落:【    】

    或【    】。

 


2.「本屆文學獎得獎名單業已出爐,各獎項得獎人名單經

   主辦單位詳加複核後,將與作品臚列於網站上公告,以

   儆效尤。」


請寫出上列文句中錯誤使用的詞語:【    】。

 



()請將身手青睞身首」等語,依照文意填入下

      列空格中



1.擅長語文演說的同學,在辯論比賽時獲得評審們的

   「【    】



2.【    】」矯捷的他,如今竟然因車禍而

   「【    】」異處

 



()季節判斷:



1.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

   草深無處不鳴蛙:【    】季。



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季。



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季。

 



()六書



1. 山:【    】字。



2. 【    】字。



3. 肉:【    】字。



4. 牛:【    】字。




(十一)書信

臺北小姐要以下列信封寄信給高雄先生:

下列四個選項,如果敘述符合正確書信格式,請在空格

中填入「o」,若有需要修正地方,請在後面的空格中

寫出錯誤之處,並修正之:



1.左右欄書寫的地址應對調:【    】。



2.中欄的啟封詞「大啟」應改為「敬啟」

   :【    】。



3.郵票應貼在信封右上角:【    】。



4.左欄的「王緘」二字應改為「王寄」

   :【    】。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39764420692



留言

  1. (一)注音:


    1.
    (1)一語成「讖」:【ㄔㄣˋ】。

    (2)「纖」介之患:【ㄒㄧㄢ】。


    2.
    (1)令人「咋」舌:【ㄗㄜˊ】。

    (2)「乍」看之下:【ㄓㄚˋ】。


    3.韓愈幼年失「怙」,卻能力爭上游,魚「躍」龍門:【ㄏㄨˋ】、【ㄩㄝˋ】。


    4.
    (1)皮開肉「綻」:【ㄓㄢˋ】。

    (2)口服藥「錠」:【ㄉ一ㄥˋ】。


    5.
    (1)青雲直「上」:【ㄕㄤˋ】。

    (2)平「上」去入:【ㄕㄤˇ】。



    (二)標點符號


    1.我寧願去品嘗辛辣的憤怒,憤怒潑辣中仍不失狂放的熱情【;】我也寧願去深深咀嚼苦味,苦味中還有深沉的傷痛與悲哀,可以痛定思痛,有猛省的作用【。】唯獨酸腐,只有餿臭敗壞一途,是生命最無意義的浪費啊【!】


    2.在國內的醫療系統,所謂的安寧照護還是偏重於生理層面【——】如何讓一個人在生病與往生過程中不要受到太多生理折磨。然而,一個即將往生【、】面臨生命最後一段歲月的人,他們的心理狀態是如何?我們如何從身心靈成長的角度幫助這樣的人?這種心理層面上的考慮更是必要。



    (三)詞性:


    1.「只要腳踏實地工作,才能獲得最後成功。」 句中的「才」應改為「【就】」。


    2.「古老智慧之謎可解於此」

    (1)「之」是【助】詞。
     
    (2)「此」是【代】詞。



    (四)請將「無忝所生、落落大方、夙興夜寐」等成語,依照文意填入下列空格中:


    1.為了購屋,他「【夙興夜寐】」,焚膏繼晷努力工作。


    2.金曲獎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樂團獎的團員各個喜極而泣,樂團主唱說起選擇非主流音樂型態在樂壇上一路走來的艱辛,如今獲獎,終於可以「【無忝所生】」,無辱社會,無愧個人。


    3.全國大専院校舞蹈作品發表會上,主持人展現了「【落落大方】」的大將之風。



    (五)國字:


    1. (改錯)他倆研究方法不同,卻殊徒同歸,得出相同的結論:【途】。


    2. (改錯)桀鰲不馴:【驁】。


    3. (改錯)這門技術的專業性很高,你既然誠心誠意的問我其中的竅門,我便直言不韙了:【諱】。


    4. (改錯)這款保養品的效果極佳,才剛上市,名聲便不逕而走:【脛】。



    (六)字(詞)義:


    1.
    (1)遙夜一美人,羅衣霑秋「霜」:【秋天的霜】。

    (2)五月思貂裘,謂言秋「霜」落:【秋天的霜】。

    (3)家國身猶負,星「霜」鬢已侵:【形容鬢髮變白】。

    (4)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形容鬢髮變白】。

    (5)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比喻節操清高峻嚴】。


    2.
    (1)子之姓為「誰」,還得報子之厚德:【何,什麼】。

    (2)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何,什麼】。

    (3)可憐天下父母心,為誰辛苦為「誰」忙:【何人】。

    (4)「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何人】。

    (5)壹動而五業附,陛下「誰」憚而久不為此:【難道】。


    3.母親不「厭」其煩地試圖說服我不可對金錢貪得無「厭」:【憎惡】、【滿足】。


    4.
    (1)這套衣服「顏色」的搭配很搶眼:【色彩】。

    (2)不給他點「顏色」瞧瞧,他絕不服氣:【厲害的手段】。


    5.
    (1)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及、比得上】。

    (2)有不「如」法者,以付廷尉,依律治之:【順從、依照】。

    (3)「如」期完成:【順從、依照】。

    (4)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往、至】。

    (5)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然」,表情形或狀況】。



    (七)句子與用詞:


    1.請將下列句子改寫成合乎邏輯、無冗言贅字的句子:

    (1)比賽中,只見每位選手們各個摩拳擦掌,準備贏得勝利:【比賽中,只見選手們各個摩拳擦掌,準備贏得勝利】或【比賽中,只見每位選手各個摩拳擦掌,準備贏得勝利】。

    (2)宗康是科技公司裡管理經營帳目的四大會計之一:【宗康是科技公司裡管理帳目的四大會計之一】。

    (3)人生的際遇好比像似潮水般起起落落:【人生的際遇好比潮水般起起落落】或【人生的際遇似潮水般起起落落】或【人生的際遇像潮水般起起落落】。


    2.「本屆文學獎得獎名單業已出爐,各獎項得獎人名單經主辦單位詳加複核後,將與作品臚列於網站上公告,以儆效尤。」
    請寫出上列文句中錯誤使用的詞語:【以儆效尤】。



    (八)請將「身手、青睞、身首」等詞語,依照文意填入下列空格中:


    1.擅長語文演說的楊同學,在辯論比賽時獲得評審們的「【青睞】」。


    2.「【身手】」矯捷的他,如今竟然因車禍而「【身首】」異處。



    (九)季節判斷:


    1.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夏】季。


    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春】季。


    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春】季。



    (十)六書:


    1. 山:【象形】字。


    2. 末:【指事】字。


    3. 肉:【象形】字。


    4. 牛:【象形】字。



    (十一)書信:
    臺北的王小姐要以下列信封寄信給高雄的陳先生:

    下列四個選項,如果敘述符合正確書信格式,請在空格中填入「o」,若有需要修正地方,請在後面的空格中寫出錯誤之處,並修正之:

    1.左右欄書寫的地址應對調:【o】。


    2.中欄的啟封詞「大啟」應改為「敬啟」:【啟封詞平輩用「臺啟、大啟」,不必修改】。


    3.郵票應貼在信封右上角:【郵票應貼在信封左上角,不必修改】。


    4.左欄的「王緘」二字應改為「王寄」:【緘封詞平輩用「緘」,不必修改】。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論語選(翰林版第一冊第四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學年)

  第二次段考其他選文: 翰林版B1L5背影 翰林版B1L6心囚 翰林版B1自學二:貪睡的長頸鹿 翰林版B1語文常識二:閱讀導航與資訊檢索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論語 》 (1) 《 論語 》 是由 孔子 的 【    】 和 【    】記      述編輯而成,全書共 【    】 篇。          (2) 《 論語 》 的主要內容是 孔子 與弟子及時人談論、應答      的 【    】 。 (3) 《 論語 》是 【    】家的經典代表著作 。 (4) 《 學而 》 、 《 子罕 》 等篇名是否能表明篇章的內容      : 【    】。 (5) 「四書」是 【    】 、 【    】 、     【    】 、 【    】 的 合稱。          (6) 《 論語 》一 書中呈現了 孔子 注重 【    】 的觀      念。 (7) 《 論語 》 各篇常以 【    】 為篇名。 (8) 《 論語 》 的中心思想是「 【    】」 。   2. 孔子 (1) 孔子,名 【    】,字 【    】 ,    【    】國人。 (2) 孔子是 中國 古代傑出的 【    】 思想家。 (3) 孔子被後世尊稱為 【    】、 【    】。   3.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    地,雖覆一簣,進,吾往 也。」       (1) 「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這是用來強      調為學應該要有 【    】、 【    】的 態度      。              (2) 「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這句話是說      明 「 只有 【    】能決 定前進與...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夏夜 (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上最新版《夏夜》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以「珍珠」比喻為 【      】 ,而以「銀幣」       比 喻為 【      】 。 (2) 把夏夜 【      】 的感覺描繪出來 。 (3)  這是 【      】 的景象 。 (4) 用 【      】 法寫成的 。 (5)  寫的是 【      】 時節 。 2.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這是描寫何     種景象: 【      】 3.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伸長了藤蔓輕     輕地往屋頂上爬。」這顯現出夏夜的 【      】      4. 「來了!來了!/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所     指為 【      】 , 此 句含有 【      】 的 語氣     。 5.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表現出了     【      】 的滿足和 【      】 的 心境 。 6.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這句除了最先     正面點出 【      】 的意思 外,還 給人     【      】 的感覺。 7. 螢火蟲的旅行:呈現夏夜的 【      】 。 8.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 「只有綠色的     小河還醒著」 、 「只有夜風還醒 著」。以 上這些     「只有」和「醒著」連用三次,作者如此寫作有幾     項用意: (1) 為靜謐安詳的夏夜增添無限 【      】 。 (2) 意境同「   【      】   」 。 (3) 增強了深夜 【      】 的效果 。 9. 「旬」是 中國 古代傳統的時間單位,每 【      】    天 叫做一旬,這個概念從 夏朝 就開始存 在, 請問 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