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九年級會考最後衝刺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三回(110下)


想要複習其他1-6冊的題目

可以參考下列試題:

九年級會考最後衝刺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二回(110下)

九年級會考最後衝刺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一回(110下)

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三回(B1-B5) 

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二回(B1-B5)(110下)

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一回(B1-B5)(110下)

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三回(B1-B4)

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二回(B1-B4)

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國文科複習試題第一回(B1-B4)

備戰會考,必讀重點(國文第一回)(B1-B5)(109下)

備戰會考,必讀重點(國文第二回)(B1-B5)(109下)

國文填空練習第八回(B3-B4)

國文聚焦,最後衝刺(年齡代稱、中國小說、標點符號篇)(B1-B2)

國文聚焦,最後衝刺(國字篇)(B1-B2)

國文聚焦,最後衝刺(注音篇)(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七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六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五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四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三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二回(B1-B2)

國文填空練習第一回(B1-B2)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上文中的

         「」字是用來計算容量的單位詞

 



()請將下列句子改寫成合乎邏輯、無

    冗言贅字的句子:



1.你可在會議上展開一場簡報說明的動作

   :【    】。



2.這是我自己的人生,任憑誰能決定我的未來

   :【    】



3.昨天晚會能夠順利成功,都要歸咎於她的主持功力

   :【    】



4.因為你不去,我還是要去【    】

 



()請從下列的疊字中,選出「狀聲

    詞」:【    】


「侃侃」而談的官員、蛺蝶「翩翩」


馬「啾啾」好鳥「嚶嚶」


「聲聲」叮嚀的母親、飢腸「轆轆」


「涓涓」細流「滔滔」江水


「嘖嘖」稱奇激水「泠泠」

 



()請寫出下列各句中的「主語」:



1.群魔亂舞【    】



2.百年樹人【    】



3.物產豐富【    】



4.四海昇平【    】



5.氣焰囂張【    】

 



()請從下列的句子中,選出「偏義複

    詞」:【    】



1.「勝敗」乃兵家常事,勝不驕,敗不餒,要能坦然面對

   才好



2.凡事能分辨「是非」,才不會受外在誘惑影響,而能做

   出正確的判斷



3.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4.「忘記」個人的恩怨,才能促進團體的和諧



5.向銀行「借貸」金錢,必須負擔一大筆利息

 



()年齡代稱:



1.「及笄」之年:【    】歲。



2.「花信」之年:【    】歲。



3.「總角」之年:【    】歲。



4.「強仕」之年:【    】歲。

 



()句型判斷:



1.餐廳的招牌荷花凍,上層白盈,下層紅艷

   :【    】句。



2.京都的夜晚有一種榻榻米的稻香:【    】句。



3.那些雨滴有的落在屋簷上,有的撒在田野裡,有的掛在

   了樹枝上:【    】句。



4.綠水青山,桃紅柳綠的大地,是我們人類珍貴的資產

   :【    】句。

 



()注音:



1.

(1)「委」曲求全【    】


(2)虛與「委」蛇【    】



2.

(1)減輕生產痛苦,有些產婦選擇無痛分「娩」

    :【    】 


(2)救援投手獨撐全局,力「挽」狂瀾【    】



3.

(1)籠鳥「檻」猿【    】


(2)前車之「鑑」【    】



4.

(1)「塑」造【    】


(2)「溯」源【    】



5.

(1)風聲鶴「唳」【    】


(2)暴「戾」之氣【    】

 



()國字



1. (改錯)【    】



2. (改錯)朝廷缺乏忠直諫爭之士,國君就容易産生驕縱荒

  逸之心【    】



3. (改錯)我看妳不如一股作氣,在暑假中將所有科目複習

  完,開學之後才能專注在新的學習上【    】



4. (改錯)試目以待【    】

 



()請將不分軒輊首屈一指為虎

    作倀望塵莫及破鏡重圓望其

    項背死有餘辜」等成語,依照文

    意填入下列空格中



1.這個國家長期暗中援助恐怖分子,無異

   「【    】



2.我的作文功力和銘威差不多,可以說是【    】

   宗康的表現更好,我只能勉強【    】;而祐銘

   作文的常勝軍,和他比的話我就【    】了!



3.我是勸合不勸離,希望你們夫妻「【    】



4.這間大學在天文學方面的研究,可是「【    】

   的



5.他為人作惡多端,今日落得如此下場,真是

   「【    】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39764420692


 

留言

  1. (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上文中的「石」字是用來計算【容量】的單位詞。



    (二)請將下列句子改寫成合乎邏輯、無冗言贅字的句子:


    1.你可在會議上展開一場簡報說明的動作:【你可在會議上展開一場簡報說明】。


    2.這是我自己的人生,任憑誰能決定我的未來:【這是我自己的人生,沒有誰能決定我的未來】。


    3.昨天晚會能夠順利成功,都要歸咎於她的主持功力:【昨天晚會能夠順利成功,都要歸功於她的主持功力】。


    4.因為你不去,我還是要去:【儘管你不去,我還是要去】。



    (三)請從下列的疊字中,選出「狀聲詞」:【啾啾、嚶嚶、轆轆、嘖嘖、泠泠】。
    「侃侃」而談的官員、蛺蝶「翩翩」、胡馬「啾啾」、好鳥「嚶嚶」、「聲聲」叮嚀的母親、飢腸「轆轆」、「涓涓」細流、「滔滔」江水、「嘖嘖」稱奇、激水「泠泠」



    (四)請寫出下列各句中的「主語」:


    1.群魔亂舞:【群魔】。


    2.百年樹人:【X,省略主語】。


    3.物產豐富:【物產】。


    4.四海昇平:【四海】。


    5.氣焰囂張:【氣焰】。



    (五)請從下列的句子中,選出「偏義複詞」:【禍福、忘記】。


    1.「勝敗」乃兵家常事,勝不驕,敗不餒,要能坦然面對才好。


    2.凡事能分辨「是非」,才不會受外在誘惑影響,而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3.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4.「忘記」個人的恩怨,才能促進團體的和諧。


    5.向銀行「借貸」金錢,必須負擔一大筆利息。



    (六)年齡代稱:


    1.「及笄」之年:【女子15】歲。


    2.「花信」之年:【女子24】歲。


    3.「總角」之年:【男女7、8】歲。


    4.「強仕」之年:【男子40】歲。



    (七)句型判斷:


    1.餐廳的招牌荷花凍,上層白盈,下層紅艷:【表態】句。


    2.京都的夜晚有一種榻榻米的稻香:【有無】句。


    3.那些雨滴有的落在屋簷上,有的撒在田野裡,有的掛在了樹枝上:【敘事】句。


    4.綠水青山,桃紅柳綠的大地,是我們人類珍貴的資產:【判斷】句。



    (八)注音:


    1.
    (1)「委」曲求全:【ㄨㄟˇ】。

    (2)虛與「委」蛇:【ㄨㄟ】。


    2.
    (1)為減輕生產痛苦,有些產婦選擇無痛分「娩」:【ㄇㄧㄢˇ】。 

    (2)救援投手獨撐全局,力「挽」狂瀾:【ㄨㄢˇ】。


    3.
    (1)籠鳥「檻」猿:【ㄐㄧㄢˋ】。

    (2)前車之「鑑」:【ㄐㄧㄢˋ】。


    4.
    (1)「塑」造:【ㄙㄨˋ】。

    (2)「溯」源:【ㄙㄨˋ】。


    5.
    (1)風聲鶴「唳」:【ㄌ一ˋ】。

    (2)暴「戾」之氣:【ㄌ一ˋ】。



    (九)國字:


    1. (改錯)得隴忘蜀:【望】。


    2. (改錯)朝廷缺乏忠直諫爭之士,國君就容易産生驕縱荒逸之心:【諍】。


    3. (改錯)我看妳不如一股作氣,在暑假中將所有科目複習完,開學之後才能專注在新的學習上:【鼓】。


    4. (改錯)試目以待:【拭】。



    (十)請將「不分軒輊、首屈一指、為虎作倀、望塵莫及、破鏡重圓、望其項背、死有餘辜」等成語,依照文意填入下列空格中:


    1.這個國家長期暗中援助恐怖分子,無異「【為虎作倀】」。


    2.我的作文功力和銘威差不多,可以說是【不分軒輊】;宗康的表現更好,我只能勉強【望其項背】;而祐銘是作文的常勝軍,和她比的話我就【望塵莫及】了!


    3.我是勸合不勸離,希望你們夫妻「【破鏡重圓】」。


    4.這間大學在天文學方面的研究,可是「【首屈一指】」的。


    5.他為人作惡多端,今日落得如此下場,真是「【死有餘辜】」。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論語選(康軒版第一冊第五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3學年)

  康軒版第一冊其他選文: 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 夏夜 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生之歌選《手的故事》《一顆珍珠》 康軒版第一冊第三課 吃冰的滋味 康軒版第一冊第四課 差不多先生傳 康軒版第一冊第六課 那默默的一群 康軒版第一冊第七課 兒時記趣 康軒版第一冊第八課 紙船印象 康軒版第一冊第九課 下雨天 真好 康軒版第一冊第十課 鬧元宵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一 善用時間的方法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二 拄拐杖的小男孩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三 曹操掉下去了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一部分:閱讀策略)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二部分:資料檢索)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並時常     【    】 是令人 【    】 的。 (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句中的「說」指的是     【    】 的喜悅。 (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說明     「 【    】 」與「 【    】 」兩者相輔相     成。 (4)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與【    】的     朋友互相切磋學習之樂 。 (5)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別人不知道我的     【    】,我卻不【    】、    【    】 。 (6)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君子」是     指 【    】 的人 。 (7)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與     「 【    】 」相近。 (8) 上文中連用三個 「 【    】 問」,用意 是     【    】、【    】 。 (9) 上文中 從學習「 【    】 ( 【    】 )」、     「 【    】 ( 【    】 )」與     「 【    】 ( 【    】 ...

夏夜(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在 《 夏夜 》 一 詩 中, 【    】 上 承第一節 夏夜 的    富麗之美, 【    】 為下文的「綠色的 小河」、    「夜風」埋 下伏 筆,是《 夏夜 》   一詩的主旨 ,且具 有    承上啟下的作用。        2. 在 《 夏夜 》 一詩中,「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     著」、「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 著」、「只有 夜風還     醒著」。作者反覆使用「只有……還醒著」的句法    ,主要是 想表達 【    】 。 3. 請寫出 《 夏夜 》 這首新詩中「顏色」所要呈現的意境 : (1) 「綠色的小河」表現 【    】 的感受。 (2) 「銀幣」表現 夏夜【    】之感 。 (3) 「火紅的太陽」表現 【    】 感。 (4) 「藍色的大海」表現 【    】 、 【    】      的意境。      4.由 《 夏夜 》 一詩的 內容,可看出其主要是描寫夏天的哪     個時 段 : 【    】 到 【    】 。 5. 《 夏夜 》: 「小雞和小鴨們關在欄裡睡了。 /聽完了    老祖母的故事, /小弟弟和小妹 妹也闔上眼 睛走向夢    鄉了。」這段詩句中,作者寫動物與人都 沉 睡了,主    要的用意是「凸顯夏夜   的 【    】 與    【    】 」。           6. 在 《 夏夜 》 一詩中,最具有「生活感」的詩句是     【    】 。 7. 《 夏夜 》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上文所描寫的夜空景象,最適合用      【    】 來形容。  (2) 上文 呈現夏夜 【    】 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