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文複習試題第三回(FOR國中會考第一次模擬考)(108學年)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1.注音:



A.「哄」    堂大笑

/「哄」    騙小孩

           
B. 「塑」    
/「朔」    


C. 古木「參」    
/「參」    差不齊    

                    
D. 「簞」    食瓢飲
/簡「單」    
/「單」    先生
/「單」    



2.國字:


A. 三「ㄘㄨㄟ」    四請
/「ㄘㄨㄟ」    枯拉朽 

          
B. 李「ㄉㄞˋ     桃僵
/「ㄉㄞˋ     價而沽 


C. 含沙射「ㄧㄥˇ」    
/聰明「ㄧㄥˇ」      

                     
D. 「ㄐㄧㄝˊ」    誠歡迎
/腸枯思「ㄐㄧㄝˊ」    



3.字義


A. 己所不欲,勿施「於」    
/像祖母之「於」    我家


B. 不「蔽」    風日
/一言「蔽」    



4.請依據下列解釋寫出對應的成語:


A.勤勞努力不懈怠    


B.建立了功勞而不歸功於自己    


C.用黑色染料也染不黑。喻本質之好,不受惡劣環境影響
   :    

D.專心學習或工作以致忘記吃飯    



5.請完成下列關於「新詩」的問題:


A.完全開放自己,不要怕被太陽的熱情灼傷/擁抱紫外線,
   去霉除斑/難得從房間出走,要珍惜接近大自然的每分每
   秒:這首新詩的題目是    ,由
 【    可以看出。

   
B.徐志摩的〈難得〉:
 難得,夜這般的清靜,
      
      
        
      
       
  只靜靜的默數遠巷的更。
 
上述這首現代詩刻意安排重複的詞語,以顯現連綿不絕的
情意。請依據上述的想法,將下列五句分別填入上面空格
中:

A. 更是難得,無言的相對,一雙寂寞的靈魂

B. 只靜靜的坐對著一爐火

C. 難得,爐火這般的溫

D. 也不必籌營,也不必評論

E. 更沒有虛矯,猜忌與嫌憎



6.   

 
A.請寫出下列文句所使用的「修辭法」:

(A)鬆動的瓦片應聲脫落,使屋頂變得坑坑洞洞
     :        

(B)身材較胖的人,心眼比較小    

(C)新購置的豪宅,竟小到連螞蟻都擠不進去
     :    


B.請寫出下列使用轉品法」的語詞,是由原本的何種詞
   性轉變為何種詞性:

(A)紅紅的太陽滾著輪子回家了:」字由
   【    詞轉為    詞用。



7. 「人如果肯和大自然合作,配合時序,過著春耕夏耘秋
    收冬藏的生活,那就自然不會傷春悲秋,相反地是覺得
    『四時佳興與人同』了。」這段文字所要強調的意旨,
    最接近順應自然,便能享受四季美好的情致
 

A.順應自然可由原文中的哪段話證明:    


B.享受四季美好的情致可由原文中的哪段話證明
   :    



8. 「世上憐才休恨少,平生失學古來多;天公有意君知否
    ?大器還須小折磨。」這首詩最適合用在安慰考場失
   利的考生。由文中的哪一句最證明:    


 
9.請先參考解答將下列的空格完成,並在閱讀以下短文後
   回答下列問題:

    每次下課,那一長列    的大玻璃窗,
   【    的百葉窗簾,以及那一整片城市的風景,都
    在向我招手,吸引我流連眺望,不忍離去,並且,讓人
    自心底發出如此的浩嘆:這世界,怎麼會有這麼多屋頂
    呢?而每座屋頂下,如果都相處著一群人,一群來自東
    西南北、各個角落的人;那麼,到底是一隻怎樣
    【    的手,在支配著人間這    的聚
   散離合?真的,在這廣大的世界裡,究竟是一種怎樣
   【    的機緣,才使我們從千百萬人口中,游離
   出來,共聚在此屋頂下?
   (改寫自陳幸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98-1基測〉                                                                                                                                                                                                                                                                                                                          

A.本文的主旨:茫茫人海中,能共聚在同一個屋頂下,
    實在是難得的機緣。以上可以從本文中  的哪一段
    話得到證明:    



10.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下列問題:

       成都自上元至四月十八日,遊賞幾無虛辰。使宅後圃
西園,春時縱人行樂。
    初開園日,酒坊兩戶各求優人之善者,較藝於府會,
以骰子置於合子中撼之,視數多者得先,謂之「撼雷」。
自旦至暮,唯雜戲一色。坐於閱武場,環庭皆府官宅看棚
。棚外始作高凳,庶民男左女右,立於其上如山。每諢一
笑,須筵中鬨堂,眾庶皆噱者,始以青紅小旗各插於墊上
為記,至晚較旗多者為勝。若上下不同笑者,不以為數也



﹝注釋﹞

(1)上元: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2)辰:時光、日子。

(3)使宅:是否應為「史宅」之誤?

(4)優人:藝人。

(5)較藝:較,比賽也。

(6)諢:ㄏㄨㄣˋ,戲謔﹑逗趣的言辭。如:「插科打
           諢」。

(7)鬨堂:鬨,ㄏㄨㄥˋ。鬨堂,眾人同時大笑。

(8)噱:ㄐㄩㄝˊ,大聲的笑。如:「令人發


A.右圖是文中觀眾的座位配置,請問這樣的配置最可能是
   根據文中哪一段話    


B.請引用原文,證明下列關於本文之敘述:
 
(A)骰子「點數」多者先表演
    :     

(B)雜戲只在「初開園日」表演
    :        

(C)棚內棚外若未同笑則無法得旗
     :    

(D)只要使得坐在棚內的官人滿堂大笑,以及棚外的老百

     姓都放聲大笑,便得青紅小旗一面

     :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https://reurl.cc/rLYMZy




留言

  1. 1.注音:
    A. 「哄」(ㄏㄨㄥ)堂大笑/「哄」(ㄏㄨㄥˇ)騙小孩
    B. 「塑」(ㄙㄨˋ)膠/「朔」(ㄕㄨㄛˋ)月
    C. 古木「參」(ㄘㄢ)天/「參」(ㄘㄣ)差不齊
    D. 「簞」(ㄉㄢ)食瓢飲/簡「單」(ㄉㄢ)/「單」(ㄕㄢˋ)先生/「單」(ㄔㄢˊ)于

    2.國字:
    A. 三「ㄘㄨㄟ」(催)四請/「ㄘㄨㄟ」(摧)枯拉朽
    B. 李「ㄉㄞˋ 」(代)桃僵/「ㄉㄞˋ 」(待)價而沽
    C. 含沙射「ㄧㄥˇ」(影)/聰明「ㄧㄥˇ」(穎)悟
    D. 「ㄐㄧㄝˊ」(竭)誠歡迎/腸枯思「ㄐㄧㄝˊ」(竭)

    3.字義
    A. 己所不欲,勿施「於」(給)人/像祖母之「於」(對於)我家
    B. 不「蔽」(遮蓋)風日/一言「蔽」(概括)之

    4.請依據下列解釋寫出對應的成語:
    A.勤勞努力不懈怠:(孜孜矻矻)
    B.建立了功勞而不歸功於自己:(功成不居)
    C.用黑色染料也染不黑。喻本質之好,不受惡劣環境影響:(涅而不緇)
    D.專心學習或工作以致忘記吃飯:(發憤忘食)

    5.請完成下列關於「新詩」的問題:
    A.完全開放自己,不要怕被太陽的熱情灼傷/擁抱紫外線,去霉除斑/難得從房間出走,要珍惜接近大
    自然的每分每秒:這首新詩的題目是(棉被),由(擁抱紫外線,去霉除斑)可以看出。
    B.徐志摩的〈難得〉:
    「難得,夜這般的清靜,
    (難得,爐火這般的溫)
    (更是難得,無言的相對,一雙寂寞的靈魂)
    (也不必籌營,也不必評論)
    (更沒有虛矯,猜忌與嫌憎)
    (只靜靜的坐對著一爐火)
    只靜靜的默數遠巷的更。
    上述這首現代詩刻意安排重複的詞語,以顯現連綿不絕的情意。請依據上述的想法,將下列五句分別填入上面空格中:
    A. 更是難得,無言的相對,一雙寂寞的靈魂
    B. 只靜靜的坐對著一爐火
    C. 難得,爐火這般的溫
    D. 也不必籌營,也不必評論
    E. 更沒有虛矯,猜忌與嫌憎

    6.
    A.請寫出下列文句所使用的「修辭法」:
    (A)鬆動的瓦片應聲脫落,使屋頂變得坑坑洞洞:(摹寫)兼(類疊)法
    (B)身材較胖的人,心眼比較小:(映襯)法
    (C)老陳新購置的豪宅,竟小到連螞蟻都擠不進去:(誇飾)法
    B.請寫出下列使用「轉品法」的語詞,是由原本的何種詞性轉變為何種詞性?
    (A)紅紅的太陽滾著「火」輪子回家了:「火」字由(名)詞轉為(形容)詞用。

    7. 「人如果肯和大自然合作,配合時序,過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那就自然不會傷春悲秋,相反地是覺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了。」這段文字所要強調的意旨,最接近順應自然,便能享受四季美好的情致。

    A.順應自然可由原文中的哪段話證明:(和大自然合作,配合時序,過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
    B.享受四季美好的情致可由原文中的哪段話證明:(四時佳興與人同)

    8. 「世上憐才休恨少,平生失學古來多;天公有意君知否?大器還須小折磨。」這首詩最適合用在安慰考場失利的考生。由文中的哪一句最證明:(大器還須小折磨)。
     
    9.請先參考解答將下列的空格完成,並在閱讀以下短文後回答下列問題:

    每次下課,那一長列(明亮潔淨)的大玻璃窗,(淺綠整齊)的百葉窗簾,以及那一整片城市的風景,都在向我招手,吸引我流連眺望,不忍離去,並且,讓人自心底發出如此的浩嘆:這世界,怎麼會有這麼多屋頂呢?而每座屋頂下,如果都相處著一群人,一群來自東西南北、各個角落的人;那麼,到底是一隻怎樣(無形且神奇)的手,在支配著人間這(錯綜紛繁)的聚散離合?真的,在這廣大的世界裡,究竟是一種怎樣(微妙難解)的機緣,才使我們從千百萬人口中,游離出來,共聚在此屋頂下?
                            (改寫自陳幸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98-1基測〉
    A.本文的主旨:茫茫人海中,能共聚在同一個屋頂下,實在是難得的機緣。以上可以從本文中
    的哪一段話得到證明:(在這麼廣大的世界裡,究竟是一種怎樣微妙難解的機緣,才使我們從千百
    萬人口中,游離出來,共聚在此屋頂下?)

    10.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下列問題:

    成都自上元至四月十八日,遊賞幾無虛辰。使宅後圃名西園,春時縱人行樂。
      初開園日,酒坊兩戶各求優人之善者,較藝於府會,以骰子置於合子中撼之,視數多者得先,謂之「撼雷」。自旦至暮,唯雜戲一色。坐於閱武場,環庭皆府官宅看棚。棚外始作高凳,庶民男左女右,立於其上如山。每諢一笑,須筵中鬨堂,眾庶皆噱者,始以青紅小旗各插於墊上為記,至晚較旗多者為勝。若上下不同笑者,不以為數也。
    ﹝注釋﹞
    (1)上元: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2)辰:時光、日子。
    (3)使宅:是否應為「史宅」之誤?
    (4)優人:藝人。
    (5)較藝:較,比賽也。
    (6)諢:ㄏㄨㄣˋ,戲謔﹑逗趣的言辭。如:「插科打諢」。
    (7)鬨堂:鬨,ㄏㄨㄥˋ。鬨堂,眾人同時大笑。
    (8)噱:ㄐㄩㄝˊ,大聲的笑。如:「令人發噱」。

    A.右圖是文中觀眾的座位配置,請問這樣的配置最可能是根據
    文中哪一段話:(環庭皆府官宅看棚。棚外始作高凳,庶民
    男左女右)。



    B.請引用原文,證明下列關於本文之敘述:
    (A)骰子「點數」多者先表演:(以骰子置於合子中撼之,視數多者得先) 。
    (B)雜戲只在「初開園日」表演:(初開園日) 、(自旦至暮,為雜戲一色)。
    (C)棚內棚外若未同笑則無法得旗:(若上下不同笑者,不以為數也)。
    (D)只要使得坐在棚內的官人滿堂大笑,以及棚外的老百姓都放聲大笑,便得青紅小旗一面:(須筳
    中鬨堂,眾庶皆噱者,始以青紅小旗各插於墊上為記)。

    ﹝翻譯﹞
    成都從正月十五上元節起,到四月十八日,在這兒遊賞的人每天都非常多,幾無虛日,十分熱鬧。史宅的後花園,名叫「西園」,這個地方,春季就任人在此遊玩行樂。

    園子開放的頭幾天,酒館兩戶分別徵求藝人中才能優異的,在府會中比賽才藝。比賽方式是,先將骰子放盒子裡搖晃,然後看誰得到的點數多,誰就先出場表演,這個抽籤方式叫做「撼雷」。

    從白天到傍晚,就是一種雜戲。觀眾就坐在閱武場,整個場子四周,都是做官及富貴人家的看棚。在這些棚子外頭,才排列了高凳子,老百姓分男女,男左女右的站在上面看戲,人多得好像山一樣。

    比賽的計分方式,就是以每一個搞笑的表演,必須使得坐在棚內的官人滿堂大笑,以及棚外的老百姓都放聲大笑,這樣的表演,才用青色和紅色的小旗插在墊子上,作為得分記錄。這樣一直到傍晚,看哪得藝人得旗最多,就是得勝。如果官民不一起笑的,那就不算數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夏夜 (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上最新版《夏夜》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以「珍珠」比喻為 【      】 ,而以「銀幣」       比 喻為 【      】 。 (2) 把夏夜 【      】 的感覺描繪出來 。 (3)  這是 【      】 的景象 。 (4) 用 【      】 法寫成的 。 (5)  寫的是 【      】 時節 。 2.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這是描寫何     種景象: 【      】 3.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伸長了藤蔓輕     輕地往屋頂上爬。」這顯現出夏夜的 【      】      4. 「來了!來了!/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所     指為 【      】 , 此 句含有 【      】 的 語氣     。 5.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表現出了     【      】 的滿足和 【      】 的 心境 。 6.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這句除了最先     正面點出 【      】 的意思 外,還 給人     【      】 的感覺。 7. 螢火蟲的旅行:呈現夏夜的 【      】 。 8.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 「只有綠色的     小河還醒著」 、 「只有夜風還醒 著」。以 上這些     「只有」和「醒著」連用三次,作者如此寫作有幾     項用意: (1) 為靜謐安詳的夏夜增添無限 【      】 。 (2) 意境同「   【      】   」 。 (3) 增強了深夜 【      】 的效果 。 9. 「旬」是 中國 古代傳統的時間單位,每 【      】    天 叫做一旬,這個概念從 夏朝 就開始存 在, 請問 夏 ...

一顆珍珠(南一版第三冊自學三)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一顆珍珠(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一顆珍珠》一文中提到小小的蚌被沙礫入侵,牠忍著    痛苦包容這個苦難,最後形成美麗的珍珠。有哪些成語    可以用來形容這個過程:【    】、【    】    、【    】。  2.《一顆珍珠》:「當小小的蚌安詳地憩歇在海底,突然    一個打擊臨到牠。」這段話意近於【    】、    【    】。 3.《一顆珍珠》:「蚌強忍著撕裂一般的痛苦,一點點分    泌出光滑的真珠質來層層包容侵入牠生命中的沙礫,最    後終成渾圓美麗的珍珠。」這段話意近於【    】    。   4.《一顆珍珠》:「年年歲歲,漫長的忍耐,無盡的辛    酸,那一粒醜陋的沙礫已變成美麗的珍珠。」 (1)這段話的主旨是「經過漫長的【    】終究能成      就美麗的【    】」。 (2)這段話意近於【    】、     【    】、【    】。 5.《一顆珍珠》:「眼淚化作歡笑,痛苦的代價成就了榮    耀的光彩。」這段話意近於【    】。 6.《一顆珍珠》:「他有強烈的求知欲,卻受不能閱讀之    困。」這段話意指「路易斯因無法【    】而不得    其門而入的困境」。 7.《一顆珍珠》:「他一再的研究試驗,忍受無數的失敗    挫折。」這段話呼應第【    】段的內容,生成珍    珠的過程,同樣也經歷了【    】。 8.《一顆珍珠》:「同樣是一根針,曾經使他失去光明,    卻也因此帶給億萬盲人光明和希望,多麼奇妙的轉變!     」 (1)透過同一根針加以說明【    】。 (2)這段話意近於【    】。 9.《一顆珍珠》:「很多時候,我們只看見不幸的表面,    流血的創口,受傷的心,我們只會埋怨、訴苦、哀憐不    滿。」 (1)這...

古詩選《慈烏夜啼》《迢迢牽牛星》(翰林版B3L2)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上)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慈烏夜啼 》 : (1) 《 慈烏夜啼 》 是一首 【    】 詩,藉此詩表達 「 【              】 」的遺憾,並勸諭世人力行 【    】 。 (2) 《 慈烏夜啼 》一詩中敘述「 烏鴉尚有反哺之恩,羔羊且知跪乳之意, 【    】 的不孝,連禽獸都不如。 」 (3) 請完成關於 《 慈烏夜啼 》一詩中的 「 代詞 」 所指稱的人、事、物 : (A) 聞「者」為沾襟 :【  】 。 (B) 「其」心不如禽 :【    】 。 (C) 慈烏失「其」母 :【    】 。 (D) 嗟哉「斯」徒輩 :【                】 。 (4) 《 慈烏夜啼 》一詩中 以 吳起 為例來諷刺哪種人 : 【                      】 。 (5) 白居易 在 《 慈烏夜啼 》 一詩中,斥責 吳起 不孝的主要原因是 【                】 。 (6) 《 慈烏夜啼 》 一詩中,「夜夜夜半啼」一句,朗誦音節應作 「 【      】 / 【      】 」 。 (7) 《 慈烏夜啼 》 一詩藉 「 夜夜啼叫的慈烏 」 來諷諭 【                      】 。 (8) 《 慈烏夜啼 》 一詩主旨為傳達 【        】 。 (9) 《 慈烏夜啼 》 詩中提及 【    】 ,是孝子的典範。 (10) 《 慈烏夜啼 》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此二句所表達的意涵與 【                            】 相同。 出處:素養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2. 《 迢迢牽牛星 》 (1) 《 迢迢牽牛星 》 一詩中, 織女 本應善織,為何「札札弄機杼」,卻又「終日不成 章」呢 : 【                              】 。 (2) 請完成關於 《 迢迢牽牛星 》一詩的 特色 敘述 : (A) 善用詩歌中的 【    】 技巧 。 (B) 善用 【    】 ,增添節奏感及音韻之美,反覆吟詠,餘味無窮 。 (C) 【  】 近 【  】 遠, 【  】 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