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兒時記趣(翰林版第一冊第七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學年)




第三次段考其他選文:

翰林版B1L8 朋友相交

翰林版B1L9 音樂家與職籃巨星

翰林版B1L10 藍色串珠項鍊

翰林版B1自學選文 行動的水滴才能匯流大河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兒時記趣(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兒時記趣一文節選自【    】所著的

   【    】一書。



2.兒時記趣一文作者是【    】,字三白,性格

   爽直,生活恬淡,能文善畫,與妻子陳芸【    】

   情深。公務之餘,撰寫自傳體散文【    】,文筆

   真切自然,深情動人。



3.兒時記趣》:「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作者在

   此表現出【    】的氣概。



4.兒時記趣》:「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可知作

  者在做事情時的態度是【    】。



5.兒時記趣》: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顯示作者當時

   的狀態為【    】。



6.兒時記趣》:蹲其身,使與臺齊藉以

   【    】。



7.兒時記趣》: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營造

   【    】【    】的效果



8.兒時記趣一文的寫作技巧:


(1)全文結構分明,文字簡潔生動,充滿了【    】

    與【    】之情。


(2)全文先點出童年的【    】,再分別敘述

    【    】


(3)以「【    】」為主軸,分別敘述觀察

  【    】【    】【    】

    ,以【    】等趣事,記敘生動,引

    人入勝。



(4)以「【    】」的筆法,鋪敘自得其樂的童年。


(5)作者運用【    】【    】的修辭法,令

    讀者閱讀完後印象深刻。


(6)本文採【    】敘寫法,再以【    】敘方

    式敘述癩蝦蟆一事。


(7)作者以敏銳的【    】力、豐富的【    】

    力,把尋常事物幻想成新奇的景象,因而增添了生活

    的樂趣。

 


 

()修辭:



1.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



2.沖煙飛鳴:【    】。



3.這人的熱情,足以將冰山融化:【    】。



4.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



5.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



6.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    】。



7.白衣天使:【    】。



8.怒髮衝冠:【    】。



9.年輕的魚兒都羞得躲起來了:【    】。



10.在電梯裡,只有我的手機不會睡著:【    】。

 



()請依解釋與文意寫出相對應的

      語



1.人類文明最珍貴的價值之一,在於從【    】

(比喻強者欺凌、吞併弱者)進化到「濟弱扶傾」。可

是人類一路走來,【    】(比喻強者欺凌、吞

併弱者)仍多過於濟弱扶傾。最可悲的是,過去的

【    】(比喻強者欺凌、吞併弱者)是為了生

存,今天卻多為了貪婪與權力。



2.文在寅若是在兩關係上虎頭蛇尾,整個總統生涯將會

黯然失色。陷入此【    】(比喻事情迫於情勢,

無法中止,只好繼續下去)的情勢中,文在寅不理美英

的外交抵制,出席2月份冬奧尋求中國大陸促成半島終戰

宣言絕不意外。



3. 南紡購物中心董事長暨財團法人侯永都社會福利慈善

事業基金會創辦人侯博明秉持【    】(比喻不

忘本)精神,特別回到故鄉北門區的二重港仁安宮,向

在地弱勢鄉親發放冬令慰問金,當天共發出534萬元慰

問金,合計共有2,421位弱勢民眾受惠,充分展現「取之

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企業家風範。



4. 每個市場都有每個市場的遊戲規則,一直抱怨市場機

制不公平,其實就像是【    】(比喻少見多怪)

,少見多怪,突顯自己的無知與缺乏改變的行動力。



5.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賣弄小聰明),難矣哉!

 



()字〈詞〉義:



1.

(1)「以」叢草為林:【    】。


(2)「以」國家為己任:【    】。


(3)徐噴「以」煙:【    】。



2.

(1)二蟲盡「為」所吞:【    】。


(2)「為」之怡然稱快:【    】。


(3)凹者「為」壑:【    】。


(4)他處事光明磊落,不「為」利誘,是大家的模

    範:【    】。


(5)以叢草「為」林:【    】。


(6)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苦口婆心勸他們要努力

    :【    】。


(7)項「為」之強:【    】。


(8)他身「為」政府官員,竟敢貪汙,真是辜負人民的期

    望:【    】。


(9)「為」善不欲人知,是大家可以仿效的美

    德:【    】。


(10)譬如「為」山,未成一簣:【    】


(11)好人「為」壞人所累:【    】



3.

(1)交友的好處是說不「盡」的:【    】。


(2)應有「盡」有:【    】。


(3)揮刀自「盡」:【    】。


(4)二蟲「盡」為所吞:【    】。


(5)白日依山「盡」:【    】。


(6)「盡」力而為:【    】。


(7)「盡」在不言中:【    】。



4.

(1)「蓋」一癩蝦蟆:【    】。


(2)覆天「蓋」地:【    】。



5.

(1)興味「索然」:【    】。


(2)「潸然」淚下:【    】。


(3)「嫣然」一笑:【    】。


(4)「悻悻然」:【    】。

 



()國字及注音:



1.「ㄅㄚˊ」山倒樹:



2. 觀察敏「銳」:



3.

(1)凹者為「壑」:


(2)「豁」達



4. 「ㄑㄩ」逐出境:



5. 「ㄇㄧㄠˇ」視他人:



6. 癩「蝦」蟆:



7. 「撰」寫:



8. 癩「ㄏㄚˊ」蟆:



9. 「ㄌㄞˋ」蝦蟆:



10. 鶼「ㄉㄧㄝˊ」情深:



11.

(1)私自比「擬」:


(2)「疑」問


(3)「凝」望:



12. 「ㄐㄧㄥ」恐不已:



13.

(1)脾氣倔「強」:


(2)項為之「強」:


(3)勉「強」:


(4)「強」弩:


(5)「強」迫:



14. 「ㄘㄨㄥˊ」生聚集:



15. 生活「ㄊㄧㄢˊ」淡:



16. 脖子「ㄐㄧㄤ」硬:



17. 「ㄉㄨㄣ」坐牆邊:



18. 「凹」凸不平:



19.

(1)大小石「礫」:


(2)閃「爍」:



20. 疲「憊」:



21. 「藐」小微物:



22. 「ㄅㄧㄢ」打:



23. 觀察敏「ㄖㄨㄟˋ」:



24. 癩蝦「‧ㄇㄚ」:



25. 生活「恬」淡:



26. 「呀」然驚恐:



27. 以叢草「為」林:



28. 「ㄒㄧㄤˋ」為之強:



29. 「興」正濃:



30. 「ㄤˊ」首觀之:



31. 「ㄆㄤˊ」然大物:



32. 青雲白「ㄏㄜˋ」:



33. 來勢「ㄒㄩㄥ ㄒㄩㄥ」:



34. 欲深谿「ㄏㄨㄛˋ」:



35. 童「稚」時期:



36. 「昂」首觀之:



37.

(1)「豪」氣


(2)絲「毫」



38. 明「ㄔㄚˊ」秋毫:



39. 幕「ㄌㄧㄠˊ」人員:



40. 明察秋「ㄏㄠˊ」:



41. 拔山「倒」樹:



42.

(1)風聲鶴「唳」:


(2)眼「淚」


(3)暴「戾」之氣:



43. 二蟲盡「為」所吞:



44. 土「ㄌㄧˋ」石塊:



45. 「ㄐㄧㄢ」鰈情深:



46. 洪水猛「ㄕㄡˋ」:



47.

(1)「龐」然大物:


(2)「籠」子



48.

(1)凹「凸」不平:


(2)「禿」頭:



49. 鶼「鰈」:



50. 「癩」蝦蟆:



51. 項「為」之強:



52. 「琉」球



53.

(1)「驅」除


(2)崎「嶇」


(3)「軀」體



54.

(1)「煙」火


(2)「堙」滅


 


()注釋:知識向度:易誤讀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1.秋毫:編號:011093



2.物外之趣:



3.項為之「強」:



4.鶴「唳」雲端:



5. 「徐」噴以煙:



6. 私擬: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知識向度:詞語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詞語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單字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單字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7. 「項」為之強:



8. 以叢草為林:



9. 神遊:



10. 呀然:



11. 土「礫」:



12. 盡為所吞:



13. 「怡然」稱快:



14. 夏蚊成雷:



15. 心之所「向」:



16. 留蚊於「素」帳中:



17. 徐噴以煙:



18. 怡然稱快:



19. 凹者為「壑」:



20. 項為之強:



21. 「盡」為所吞:



22. 徐噴「以」煙:



23. 龐然:



24. 項「為」之強:



25. 明察秋毫:



26. 昂首:



27.「蓋」一癩蝦蟆也:



知識向度:單字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詞語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詞語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詞語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單字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單字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詞語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詞語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單字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詞語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單字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知識向度:單字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28.「呀」然:



29.心之所向:



30.盡「為」所吞:



31.項為「之」強: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https://reurl.cc/rLYMZy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兒時記趣》一文節選自【沈復】所著的【《浮生六記》】一書。


    2.《兒時記趣》一文作者是【沈復】,字三白,性格爽直,生活恬淡,能文善畫,與妻子陳芸【鶼鰈】情深。公務之餘,撰寫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文筆真切自然,深情動人。


    3.《兒時記趣》:「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作者在此表現出【見義勇為】的氣概。


    4.《兒時記趣》:「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可知作者在做事情時的態度是【追根究柢】。


    5.《兒時記趣》:「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顯示作者當時的狀態為【樂在其中,專注忘我】。


    6.《兒時記趣》:「蹲其身,使與臺齊」藉以【便利觀賞】。


    7.《兒時記趣》:「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營造【聲勢浩大】與【懸疑】的效果。


    8.《兒時記趣》一文的寫作技巧:

    (1)全文結構分明,文字簡潔生動,充滿了【童趣】與【赤子】之情。

    (2)全文先點出童年的【物外之趣】,再分別敘述【童年所見的趣事】。

    (3)以「【物外之趣】」為主軸,分別敘述觀察【夏蚊】、【草石】、【蟲蟻】,以及【癩蝦蟆吞蟲】等趣事,記敘生動,引人入勝。

    (4)以「【虛實錯間】」的筆法,鋪敘自得其樂的童年。

    (5)作者運用【譬喻】和【誇飾】的修辭法,令讀者閱讀完後印象深刻。

    (6)本文採【順】敘寫法,再以【補】敘方式敘述癩蝦蟆一事。

    (7)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把尋常事物幻想成新奇的景象,因而增添了生活的樂趣。



    (二)修辭:


    1.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誇飾】。


    2.沖煙飛鳴:【摹寫】。


    3.這人的熱情,足以將冰山融化:【誇飾】。


    4.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誇飾】。


    5.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映襯、類疊】。


    6.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類疊】。


    7.白衣天使:【借代】。


    8.怒髮衝冠:【誇飾】。


    9.年輕的魚兒都羞得躲起來了:【轉化】。


    10.在電梯裡,只有我的手機不會睡著:【轉化】。



    (三)請依解釋與文意寫出相對應的「成語」:


    1.人類文明最珍貴的價值之一,在於從「【弱肉強食】(比喻強者欺凌、吞併弱者)」進化到「濟弱扶傾」。可是人類一路走來,「【弱肉強食】(比喻強者欺凌、吞併弱者)」仍多過於濟弱扶傾。最可悲的是,過去的「【弱肉強食】(比喻強者欺凌、吞併弱者)」是為了生存,今天卻多為了貪婪與權力。


    2.文在寅若是在兩韓關係上虎頭蛇尾,整個總統生涯將會黯然失色。陷入此「【騎虎難下】(比喻事情迫於情勢,無法中止,只好繼續下去)」的情勢中,文在寅不理美英的外交抵制,出席2月份冬奧尋求中國大陸促成半島終戰宣言絕不意外。


    3. 南紡購物中心董事長暨財團法人侯永都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創辦人侯博明秉持「【飲水思源】(比喻不忘本)」精神,特別回到故鄉北門區的二重港仁安宮,向在地弱勢鄉親發放冬令慰問金,當天共發出534萬元慰問金,合計共有2,421位弱勢民眾受惠,充分展現「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企業家風範。


    4. 每個市場都有每個市場的遊戲規則,一直抱怨市場機制不公平,其實就像是「【蜀犬吠日】(比喻少見多怪)」,少見多怪,突顯自己的無知與缺乏改變的行動力。


    5.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賣弄小聰明)」,難矣哉!」



    (四)字〈詞〉義:


    1.
    (1)「以」叢草為林:【把】。

    (2)「以」國家為己任:【把】。

    (3)徐噴「以」煙:【用】。


    2.
    (1)二蟲盡「為」所吞:【被】。

    (2)「為」之怡然稱快:【因為】。

    (3)凹者「為」壑:【當作】。

    (4)他處事光明磊落,不「為」利誘,是大家的模範:【被】。

    (5)以叢草「為」林:【當作】。

    (6)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苦口婆心勸他們要努力:【為了,表示行動的目的】。

    (7)項「為」之強:【因為】。

    (8)他身「為」政府官員,竟敢貪汙,真是辜負人民的期望:【擔任】。

    (9)「為」善不欲人知,是大家可以仿效的美德:【行、作】。

    (10)譬如「為」山,未成一簣:【堆成】。

    (11)好人「為」壞人所累:【被】。


    3.
    (1)交友的好處是說不「盡」的:【完】。

    (2)應有「盡」有:【全部】。

    (3)揮刀自「盡」:【死亡】。

    (4)二蟲「盡」為所吞:【全部】。

    (5)白日依山「盡」:【隱沒】。

    (6)「盡」力而為:【隱沒】。

    (7)「盡」在不言中:【全部】。


    4.
    (1)「蓋」一癩蝦蟆:【原來是】。

    (2)覆天「蓋」地:【遮蔽】。


    5.
    (1)興味「索然」:【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2)「潸然」淚下:【流淚的樣子】。

    (3)「嫣然」一笑:【嫵媚美好的樣子。多用以形容笑容】。

    (4)「悻悻然」:【怨恨憤怒的樣子】。



    (五)國字及注音:


    1.「ㄅㄚˊ」山倒樹:拔


    2.觀察敏「銳」:ㄖㄨㄟˋ


    3.
    (1)凹者為「壑」:ㄏㄨㄛˋ

    (2)「豁」達:ㄏㄨㄛˋ


    4. 「ㄑㄩ」逐出境:驅


    5. 「ㄇㄧㄠˇ」視他人:藐


    6. 癩「蝦」蟆:ㄏㄚˊ


    7. 「撰」寫:ㄓㄨㄢˋ


    8. 癩「ㄏㄚˊ」蟆:蝦


    9. 「ㄌㄞˋ」蝦蟆:癩


    10. 鶼「ㄉㄧㄝˊ」情深:鰈


    11.
    (1)私自比「擬」:ㄋㄧˇ

    (2)「疑」問:ㄧˊ

    (3)「凝」望:ㄋㄧㄥˊ


    12. 「ㄐㄧㄥ」恐不已:驚


    13.
    (1)脾氣倔「強」:ㄐㄧㄤˋ

    (2)項為之「強」:ㄐㄧㄤˋ

    (3)勉「強」:ㄑㄧㄤˇ

    (4)「強」弩:ㄑㄧㄤˊ

    (5)「強」迫:ㄑㄧㄤˇ


    14. 「ㄘㄨㄥˊ」生聚集:叢


    15. 生活「ㄊㄧㄢˊ」淡:恬


    16. 脖子「ㄐㄧㄤ」硬:僵


    17. 「ㄉㄨㄣ」坐牆邊:蹲


    18. 「凹」凸不平:ㄠ


    19.
    (1)大小石「礫」:ㄌㄧˋ

    (2)閃「爍」:ㄕㄨㄛˋ


    20. 疲「憊」:ㄅㄟˋ


    21. 「藐」小微物:ㄇㄧㄠˇ


    22. 「ㄅㄧㄢ」打:鞭


    23. 觀察敏「ㄖㄨㄟˋ」:銳


    24. 癩蝦「‧ㄇㄚ」:蟆


    25. 生活「恬」淡:ㄊㄧㄢˊ


    26. 「呀」然驚恐:ㄒㄧㄚ


    27. 以叢草「為」林:ㄨㄟˊ


    28. 「ㄒㄧㄤˋ」為之強:項


    29. 「興」正濃:ㄒㄧㄥˋ


    30. 「ㄤˊ」首觀之:昂


    31. 「ㄆㄤˊ」然大物:龐


    32. 青雲白「ㄏㄜˋ」:鶴


    33. 來勢「ㄒㄩㄥ ㄒㄩㄥ」:洶


    34. 欲深谿「ㄏㄨㄛˋ」:壑


    35. 童「稚」時期:ㄓˋ


    36. 「昂」首觀之:ㄤˊ


    37.
    (1)「豪」氣:ㄏㄠˊ

    (2)絲「毫」:ㄏㄠˊ


    38. 明「ㄔㄚˊ」秋毫:察


    39. 幕「ㄌㄧㄠˊ」人員:僚


    40. 明察秋「ㄏㄠˊ」:毫


    41. 拔山「倒」樹:ㄉㄠˇ


    42.
    (1)風聲鶴「唳」:ㄌㄧˋ

    (2)眼「淚」:ㄌㄟˋ

    (3)暴「戾」之氣:ㄌㄧˋ


    43. 二蟲盡「為」所吞:ㄨㄟˊ


    44. 土「ㄌㄧˋ」石塊:礫


    45. 「ㄐㄧㄢ」鰈情深:鶼


    46. 洪水猛「ㄕㄡˋ」:獸


    47.
    (1)「龐」然大物:ㄆㄤˊ

    (2)「籠」子:ㄌㄨㄥˊ


    48.
    (1)凹「凸」不平:ㄊㄨˊ

    (2)「禿」頭:ㄊㄨ


    49. 鶼「鰈」:ㄉㄧㄝˊ


    50. 「癩」蝦蟆:ㄌㄞˋ


    51. 項「為」之強:ㄨㄟˋ


    52. 「琉」球:ㄌ一ㄡˊ


    53.
    (1)「驅」除:ㄑㄩ

    (2)崎「嶇」:ㄑㄩ

    (3)「軀」體:ㄑㄩ


    54.
    (1)「煙」火:ㄧㄢ

    (2)「堙」滅:ㄧㄣ



    (六)注釋:


    1.秋毫:鳥獸在秋天新生的細毛。


    2.物外之趣:此指事物本身以外的樂趣。


    3.項為之「強」:僵硬。


    4.鶴「唳」雲端:鳥類高聲鳴叫。


    5. 「徐」噴以煙:緩慢。


    6. 私擬:私自比擬。


    7. 「項」為之強:脖子後面。


    8. 以叢草為林:把叢生的雜草當作樹林。


    9. 神遊:足跡未到,而心神已遊歷該處。


    10. 呀然:吃驚的樣子。


    11. 土「礫」:小石子。


    12. 盡為所吞:全部被(癩蝦蟆)吞食。


    13. 「怡然」稱快:喜悅的樣子。


    14.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成群飛鳴,嗡嗡聲像雷鳴似的。


    15. 心之所「向」:往、到。


    16. 留蚊於「素」帳中:白色的。


    17. 徐噴以煙:用煙慢慢地噴。


    18. 怡然稱快:高興叫好。


    19. 凹者為「壑」:山谷。


    20. 項為之強:脖子因此僵硬了。


    21. 「盡」為所吞:全部。


    22. 徐噴「以」煙:用。


    23. 龐然:巨大的樣子。


    24. 項「為」之強:因為。


    25. 明察秋毫:形容視力敏銳,能清楚地看見極細微的東西。


    26. 昂首:抬頭。


    27.「蓋」一癩蝦蟆也:這裡有「原來是」的意思。


    28.「呀」然:張口的樣子。


    29.心之所向:內心所想到的。


    30.盡「為」所吞:被。


    31.項為「之」強:此,指「抬頭看蚊子」這件事。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小詩選《風箏》《跳水》(翰林版第二冊第一課)國中國文重點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小詩選《風箏》《跳水》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風箏(課文) 跳水(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風箏》 (1) 《 風箏 》 一詩,「想與整座天空拔河」、「拉著天空      奔跑」兩句,透露出 【    】 的人生態度。 (2) 《 風箏 》 一詩中,哪一句使得全詩的意象開闊起來     : 【    】。   (3) 《 風箏 》 一詩中,何句表現出對人生的徹悟      : 【    】 。 (4)「扶搖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懸得多高呢」句中「小小      的希望」其實是寫出人心中的何種期望     :  【    】 。 (5)「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見了/沿著河堤,我開始      拉著天空奔跑」,由詩的內容可知人生就像放風箏,      想飛高或飛低,全由誰來掌控: 【    】 。 2.《跳水》:全詩【    】,【    】。 (1)《跳水》一詩中,「從十米高臺/陶醉於下面的湛      藍」是在描述跳水 【    】 的【    】與      【    】。 (2)《跳水》一詩中,「在跳板與水面之間/描畫出從容     的曲線」是在描述 【    】 。 (3)《跳水》一詩中,【    】一詞象徵著跳水者對     於所追求事物的熱愛。  (4)《跳水》一詩中,末兩句以【    】二字,展現     出跳水者的活力。  (5)《跳水》一詩中,何句最能展現出色彩畫面感      : 【    】 。   3.兩詩比較 (1) 《 風箏 》 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跳水》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2) 《 風箏 》 蘊含 【    】 的人生態度;      《跳水》描寫 【  ...

我所知道的康橋(康軒版第四冊第二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我所知道的康橋》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我所知道的康橋(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春!』這勝利的晴空彷彿在你的耳邊私語。」這句     話表達了尋春人的何種心 情:   【    】   2. 關於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 徐志摩 觀賞夕陽時所    看到的景物有 哪 些: 【    】   、 【    】 、          【    】。         3.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所寫的季節是     【    】,時間上採用「【    】敘    法」,  不是以 固定觀點敘 述,寫的是     【    】中的 康橋 ,而不是眼界中的 康橋    。     4.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中,「成絲的、成縷的、成      捲的,輕快的、遲重的,濃灰的  、淡青 的、慘白 的」      一段文字所描寫的主題為【    】。        5.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循著那錦帶似的林木想     像那一流清淺」的「清淺」是指 【    】。 6. 「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靜地,看天,聽     鳥,讀書。」此句在描寫 【    】的心境。       7. 「遠近的炊煙,成絲的、成縷的、成捲的,輕快的、     遲重的,濃灰的、淡青的 、慘白 的。」這 段描寫包括     炊煙的哪些方面:【    】、【    】     、 【    】     8.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中寫曙光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