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請完成關於《史記》一書的敘述:
(1)《史記》記載由【 】到【 】之間的
歷史。
(2)根據《史記》一書的編寫體例:「【 】」記
載帝王;「【 】」描寫諸侯;
「【 】」則記各方面人物;「【 】」
記典章制度的沿革;「【 】」則分年略記世
代。
(3)承上題,張釋之的故事歸類於【 】,秦始
皇、項羽的事蹟歸類於【 】,老子、莊子
的事蹟歸類於【 】。
2.《張釋之執法》一文中,文帝情緒變化的順序應為
「【 】à【 】à【 】」。
3.《張釋之執法》一文中,張釋之敢與皇帝據理力爭,是
因為文章中的哪一句話說明「審判應依據律法」
:【 】。
4.《張釋之執法》:「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主張
法律不能任意變動,由此句話可看出法律與人民的關係
是【 】。
5.《張釋之執法》:「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
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上文中,哪
一個字最能表現出漢文帝不滿輕判犯蹕者的語氣
:【 】。
6.《張釋之執法》:「釋之治問。曰:『縣人來,聞蹕,
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已過,即出,見乘輿車騎即走耳
。』」
(1)以迫促、簡短的語氣,呈現縣人【 】、
【 】的表情。
(2)使縣人【 】的形象,躍然紙上。
(3)司馬遷掌握了「【 】」的原則,烘托出縣人
的心理狀態。
7.請完成關於《張釋之執法》一文的敘述:
(1)就寫作的方法而言,是採取【 】敘的方式。
(2)巧妙運用【 】以凸顯不同觀點。
(3) 【 】、【 】、【 】、
【 】都交代得十分清楚。
(4)
事件描述【 】,人物亦【 】。
8.《張釋之執法》一文中,張釋之在辦案的過程中所強調
的原則是【 】。
9.從《張釋之執法》一文中的哪一段話,可看出專制時代
君主握有生殺大權:【 】。
10.由《張釋之執法》一文判斷,張釋之能夠得到文帝敬
重的主要原因為【 】。
11.根據《張釋之執法》一文中對漢文帝的描述,
可知他是一個【 】的君主。
(二)古代帝王的「自稱
詞」:【 】、【 】、
【 】、【 】
、【 】。
(三)請從「成見、巨擘、名筆、風範、
覬覦、賣弄、陛下」中,選出「貶
義詞」:【 】。
(四)成語:
1.比喻空幻不實在:【 】。
2.稱揚著名作品、作家或寫作才能極高:【 】。
3.清晰明白有脈絡可尋:【 】。
4.形容一個人嘴巴說得好聽,而內心險惡、處處想陷害
人:【 】。
5.比喻不朽的著述:【 】。
6.脫離俗世而獨自生存:【 】。
7.比喻言談不凡或文詞優美:【 】。
8.沒有證據,不能使人相信:【 】。
9.形容舉止慌亂,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
:【 】。
10.自恃有才華、才能,放任其意氣:【 】。
11.比喻為過時的事物:【 】。
(五)請寫出「」中的詞語所借代的人事
物:
1.孤「帆」遠影碧山盡:【 】。
2.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
3.唯「陛下」察之:【 】。
4.這個月我接到五封「紅色炸彈」,都快破產了
:【 】。
5.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
6. 唯有「杜康」,可以解憂:【 】。
7. 化「干戈」為玉帛:【 】。
8. 一路秋山「紅葉」:【 】。
9.「綠衣天使」背負著許多人的期待:【 】。
10. 愛情早已自「柴米油鹽」中一點一滴的剝損殆盡
:【 】。
11. 袒腹「東床」:【 】。
12. 何予恩家遭「祝融」肆虐,家具全付之一炬
:【 】。
(六)字(詞)義:
1.
(1) 「唯」陛下察之:【 】
(2) 「唯」見長江天際流:【 】
2.
(1) 「出入」公共場所,要注意安全:【 】
(2) 他的話和事實「出入」甚多:【 】
3.
(1) 「於」是使騎捕:【 】
(2) 是法不信「於」民也:【 】
(3) 不戚戚「於」貧賤:【 】
(4) 生,「於」我乎館:【 】
(5) 得之「於」人者太多:【 】
(6) 舜發「於」畎畝之中:【 】
(7) 一生之計在「於」勤:【 】
4.
(1)「為」人師表:【 】
(2) 「為」善最樂:【 】
(3) 「為」民前鋒:【 】
(4) 「為」人民謀福利:【 】
(5) 釋之「為」廷尉:【 】
(6) 皆「為」輕重:【 】
5.
(1) 久「之」,以為行已過:【 】
(2) 大去「之」期:【 】
(3) 廷尉,天下「之」平也:【 】
(4) 蓮「之」愛:【 】
(5) 屬「之」廷尉:【 】
(6) 唯陛下察「之」:【 】
(七)注音國字:
1.防水「ㄘㄨㄛˋ」施:
(1)如「ㄕˋ」重負:
(2)手不「ㄕˋ」卷:
(1)銷聲「ㄋㄧˋ」跡:
(2)「ㄋㄧˋ」稱:
(1) 不「ㄓˋ」之症:
(2)妨礙「ㄓˋ」安:
43.她的別墅依山「傍」(【 】)水,每到「傍」
(【 】)晚時分,風景尤佳。
(八)注釋:
1.立「誅」之:
2.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
3. 縣人:
4. 上行:
5. 既「下」廷尉:
6. 陛下:
7. 屬「之」廷尉:
8. 「上」行:
9. 民安所錯其手足:
10. 「令」他馬:
11. 廷尉「乃」當之罰金:
12. 治問:
13. 用法皆為輕重:
14. 安所:
15. 屬之廷尉:
16. 天下之平:
17. 「唯」陛下察之:
18. 奏當:
19. 天下之「平」也:
20. 「方」其時:
21. 從橋下「走」出:
22. 令他馬:
23. 乘輿:
24. 「錯」其手足:
25. 以為「行」已過:
26. 「賴」柔和:
27. 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
28. 皆為輕重:
29. 聞「蹕」:
30. 廷尉:
31. 「固」不敗傷我乎:
32. 吾馬賴柔和:
33. 「屬」之廷尉:
34. 「陛」下:
35. 用法:
36. 上「行」,出中渭橋:
37. 皆「為」輕重:
38. 方其時:
39. 廷尉奏「當」:
40. 立誅之: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39764420692
回覆刪除(一)精熟課文內容:
1.請完成關於《史記》一書的敘述:
(1)《史記》記載由【黃帝】到【漢武帝】之間的歷史。
(2)根據《史記》一書的編寫體例:「【本紀】」記載帝王;「【世家】」描寫諸侯;「【列傳】」則記各方面人物;「【書】」記典章制度的沿革;「【表】」則分年略記世代。
(3)承上題,張釋之的故事歸類於【列傳】,秦始皇、項羽的事蹟歸類於【本紀】,老子、莊子的事蹟歸類於【列傳】。
2.《張釋之執法》一文中,文帝情緒變化的順序應為「【驚嚇】【大怒】【平和】」。
3.《張釋之執法》一文中,張釋之敢與皇帝據理力爭,是因為文章中的哪一句話說明「審判應依據律法」:【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
4.《張釋之執法》:「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主張法律不能任意變動,由此句話可看出法律與人民的關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5.《張釋之執法》:「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上文中,哪一個字最能表現出漢文帝不滿輕判犯蹕者的語氣:【乃】。
6.《張釋之執法》:「釋之治問。曰:『縣人來,聞蹕,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已過,即出,見乘輿車騎即走耳。』」
(1)以迫促、簡短的語氣,呈現縣人【誠惶誠恐】、【緊張害怕】的表情。
(2)使縣人【其情可憫】的形象,躍然紙上
(3)司馬遷掌握了「【氣急則辭促】」的原則,烘托出縣人的心理狀態。
7.請完成關於《張釋之執法》一文的敘述:
(1)就寫作的方法而言,是採取【順】敘的方式。
(2)巧妙運用【對話】以凸顯不同觀點。
(3)【案情經過】、【時間】、【地點】、【人物】都交代得十分清楚。
(4)事件描述【歷歷如繪】,人物亦【栩栩如生】。
8.《張釋之執法》一文中,張釋之在辦案的過程中所強調的原則是【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9.從《張釋之執法》一文中的哪一段話,可看出專制時代君主握有生殺大權:【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
10.由《張釋之執法》一文判斷,張釋之能夠得到文帝敬重的主要原因為【依法斷案】。
11.根據《張釋之執法》一文中對漢文帝的描述,可知他是一個【明白事理】的君主。
(二)古代帝王的「自稱詞」:【朕】、【孤】、【寡人】、【不穀】、
【予一人】。
(三)請從「成見、巨擘、名筆、風範、覬覦、賣弄、陛下」中,選出「貶義
詞」:【成見、覬覦、賣弄】。
(四)成語:
1.比喻空幻不實在:【鏡花水月】。
2.稱揚著名作品、作家或寫作才能極高:【大筆如椽】。
3.清晰明白有脈絡可尋:【班班可考】。
4.形容一個人嘴巴說得好聽,而內心險惡、處處想陷害人:【口蜜腹劍】。
5.比喻不朽的著述:【名山事業】。
6.脫離俗世而獨自生存:【遺世獨立】。
7.比喻言談不凡或文詞優美:【咳唾成珠】。
8.沒有證據,不能使人相信:【無徵不信】。
9.形容舉止慌亂,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手足無措】。
10.自恃有才華、才能,放任其意氣:【負才使氣】。
11.比喻為過時的事物:【明日黃花】。
(五)請寫出「」中的詞語所借代的人事物:
1.孤「帆」遠影碧山盡:【船】。
2.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孝子】。
3.唯「陛下」察之:【天子、皇帝】。
4.這個月我接到五封「紅色炸彈」,都快破產了:【喜帖】。
5.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少年】。
6. 唯有「杜康」,可以解憂:【酒】。
7. 化「干戈」為玉帛:【戰爭】。
8. 一路秋山「紅葉」:【楓葉】。
9.「綠衣天使」背負著許多人的期待:【郵差】。
10. 愛情早已自「柴米油鹽」中一點一滴的剝損殆盡:【生活】。
11. 袒腹「東床」:【女婿】。
12. 何予恩家遭「祝融」肆虐,家具全付之一炬:【火災】。
回覆刪除(六)字(詞)義:
1.
(1) 「唯」陛下察之:【希望的語氣】
(2) 「唯」見長江天際流:【只】
2.
(1) 「出入」公共場所,要注意安全:【進出】
(2) 他的話和事實「出入」甚多:【差別】
3.
(1) 「於」是使騎捕:【因此,表承上啟下的連詞】
(2) 是法不信「於」民也:【被】
(3) 不戚戚「於」貧賤:【對於】
(4) 生,「於」我乎館:【在】
(5) 得之「於」人者太多:【從】
(6) 舜發「於」畎畝之中:【從】
(7) 一生之計在「於」勤:【在】
4.
(1)「為」人師表:【做、當】
(2) 「為」善最樂:【行】
(3) 「為」民前鋒:【做、當】
(4) 「為」人民謀福利:【替】
(5) 釋之「為」廷尉:【做、當】
(6) 皆「為」輕重:【因為】
5.
(1) 久「之」,以為行已過:【助詞,表順適語氣】
(2) 大去「之」期:【助詞,的】
(3) 廷尉,天下「之」平也:【助詞,的】
(4) 蓮「之」愛:【助詞,表賓語提前】
(5) 屬「之」廷尉:【代詞,指人犯】
(6) 唯陛下察「之」:【代詞,指此事】
(七)注音國字:
1.防水「ㄘㄨㄛˋ」施:措
2. 「ㄅㄧˋ」下:陛
3. 「ㄕㄣˇ」理案件:審
4. 自「ㄨㄣˇ」烏江:刎
5. 「屬」之廷尉:ㄓㄨˇ
6. 「ㄅㄧㄢˋ」才無礙:辯
7. 有容「ㄋㄞˇ」大:乃
8. 叮「ㄓㄨˇ」:囑
9. 聞「蹕」:ㄅㄧˋ
10. 上「行」,出中渭橋:ㄒㄧㄥˊ
11. 口「ㄓㄨ」筆伐:誅
12. 「ㄍㄜˊ」樓:閣
13. 廷「ㄨㄟˋ」當是也:尉
14. 以為「行」已過:ㄏㄤˊ
15. 「ㄆㄢˋ」決:判
16. 貴「ㄍㄥ」:庚
17. 「ㄔㄨˋ」犯法律:觸
18. 發「ㄈㄣˋ」著述:憤
19. 觸「ㄈㄢˋ」法律:犯
20.
(1)如「ㄕˋ」重負:釋
(2)手不「ㄕˋ」卷:釋
21.
(1)銷聲「ㄋㄧˋ」跡:匿
(2)「ㄋㄧˋ」稱:暱
22. 三令五「ㄕㄣ」:申
23. 重作「馮」婦:ㄈㄥˊ
24. 廷尉「奏當」:ㄗㄡˋ;ㄉㄤ
25. 明「ㄔㄚˊ」秋毫:察
26. 直言抗「ㄅㄧㄢˋ」:辯
27. 乘「ㄩˊ」馬驚:輿
28. 「ㄆㄛˇ」為可觀:頗
29. 釋之「為」廷尉:ㄨㄟˊ
30. 「著」述:ㄓㄨˋ
31. 「ㄒㄩˇ ㄒㄩˇ」如生:栩
32. 典「ㄈㄢˋ」:範
33. 「ㄩˊ」論:輿
34. 使騎「ㄅㄨˇ」:捕
35. 「ㄑㄧㄥ」國「ㄑㄧㄥ」城:傾
36. 「ㄐㄧˋ」然如此:既
37. 遺聞「ㄧˋ」事:軼
38. 「ㄖㄨˋ」罵:辱
39. 「貽」笑大方:ㄧˊ
40. 證「ㄐㄩˋ」:據
41. 「ㄍㄨˋ」不敗傷我乎:固
42.
(1) 不「ㄓˋ」之症:【治】。
(2)妨礙「ㄓˋ」安:【治】。
43.她的別墅依山「傍」(【ㄅㄤˋ】)水,每到「傍」(【ㄅㄤ】)晚時分,風景尤佳
(八)注釋:
1.立「誅」之:殺。
2.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偏斜不正。
3. 縣人:縣民,此為人犯自稱。
4. 上行:皇上出巡。
5. 既「下」廷尉:指上位者交付任務給下位者。
6. 陛下:古代臣民對天子的敬稱。
7. 屬「之」廷尉:他,指人犯。
8. 「上」行:皇上,此指漢文帝。
9. 民安所錯其手足:指人民將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10. 「令」他馬:假使。
11. 廷尉「乃」當之罰金:竟、居然。
12. 治問:審問。
13. 用法皆為輕重:指執法時都因此變得不公正。
14. 安所:何處、哪裡。
15. 屬之廷尉:把他交給廷尉。
16. 天下之平:天下執法的標準。
17. 「唯」陛下察之:這裡是表示希望的語氣。
18. 奏當:向皇上報告判決結果。
19. 天下之「平」也:標準。
20. 「方」其時:正當。
21. 從橋下「走」出:奔跑。
22. 令他馬:假使別的馬。
23. 乘輿:君王坐的車子。
24. 「錯」其手足:通「措」,安放。
25. 以為「行」已過:隊伍。
26. 「賴」柔和:憑藉、依靠,引申有「幸虧」的意思。
27. 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是天子要跟天下人共同遵守的。
28. 皆為輕重:都因為這樣而或輕或重。
29. 聞「蹕」:古代帝王出巡時,禁止人車通行的交通管制。
30. 廷尉:漢代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31. 「固」不敗傷我乎:豈、難道。
32. 吾馬賴柔和:幸虧我的馬性情柔順溫和。
33. 「屬」之廷尉:通「囑」,交付。
34. 「陛」下:天子宮殿堂前的臺階。
35. 用法:依法斷罪。
36. 上「行」,出中渭橋:出巡。
37. 皆「為」輕重:因為。
38. 方其時:當那個時候。
39. 廷尉奏「當」:判決。
40. 立誅之:立刻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