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應用文:對聯(康軒版B5語文天地一)(南一版B5語文常識二)(翰林版B5語文常識)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應用文:對聯

(康軒版B5語文天地一)

(南一版B5語文常識二)

(翰林版B5語文常識)






(一)對聯的由來與注意事項:


1.對聯是由漢語【    】的特性所形成的獨特文學形式。


2.據傳是由中國民俗【    】演變而來,可用於很多場合中。


3.面對門口,上聯貼【    】邊,下聯貼【    】邊。

 
4.上聯末字為「【    】聲」,下聯末字為「【    】聲」,此原則為
【    】
 

5.上下兩聯必須【    】相等、【    】工整、【    】協調、

【    】相似、【    】相關。


6.對聯講究四聲,一般而言,【    】聲分陰陽,為國語一、二聲,【    】聲、 

  【    】聲約為國語三、四聲,【    】聲字分派入國語各聲中。



(二)寫出下列對聯適合使用的行業或店家:


1.學貫中西活人無數/術精內外濟世良多:【    】


2.生財有大道,信用得中孚:【    】

3.綠橘黃橙滋味妙/山瓜海梨珍品鮮:【    】


4.伴我遠征萬里路/隨君更上一層樓:【    】


5.大塊文章百城富有/名山事業千古永留:【    】


6.胸中存灼見/眼底辨秋毫:【    】


7.滄海月明藍田日暖/懷珠川媚韞玉山輝:【    】


8.還我廬山真面目/愛他秋水舊丰神:【    】


9.六書傳四海/一刻值千金:【    】


10.真工夫從頭上起/好消息從耳中來:【    】
 


(三)寫出下列對聯所描寫的人物:


1.青龍偃盡千秋月/赤兔追餘萬里風:【    】


2.是非不出聰明鑒/賞罰全由正直施:【    】

3.世上瘡痍 詩中聖哲/民間疾苦 筆底波瀾:【    】


4.心在漢室 原無分先主後主/名高天下 何必辨襄陽南陽:【    】


5.沒有幾文錢 你也求 他也求 給誰是好/不做半點事 朝也拜 夕也拜 叫我為

   難:【    】



(四)寫出下列對聯適合使用的婚喪喜慶場合:


1.音容宛在/笑貌長存:【    】


2.燕築新巢春正暖/鶯遷喬木日初長:【    】


3.慈顏已逝/風木與悲:【    】


4.竹院添丁草/蓮房得子多:【    】


5.椿萱欣並茂/松柏慶同春:【    】


6.今日喜生嫦娥女/他年笑看狀元郎:【    】



(五)寫出下列對聯適合貼出的節日:


1.綠艾懸門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

2.四海同心惠風和/萬民交慶舒日長:【    】


3.三五良宵開玉宇/大千世界拱冰輪:【    】


4.秀野踏青晨行早/芳草拾翠暮忘歸:【    】



(六)注音國字:


1.音容「宛」在:


2.「著」述:


3.「ㄓㄨㄢˋ」寫:


4.「ㄧˊ」笑大方:


5.哀「ㄉㄠˋ」:


6.鬱「壘」:


7.樓「閣」:


8.神「荼」:


9.「楹」聯:


10.光風「霽」月:


11.
(1)「乾」坤:


(2)「乾」燥:


12.「韶」華:


13.不「朽」:


14.「ㄑㄩ」鬼避邪:



(七)注釋:


1.名山事業:


2.光風霽月:


3.光風「霽」月:


4.大塊文章:


5.城隍:


6.百城富有:


7.春秋:


8.儀型:


9.懿範:


10.南北貨:


11.鑒:


12.「大塊」文章:


13.無雙士:






留言



  1. (一)對聯的由來與注意事項:


    1.對聯是由漢語【 單字單音 】的特性所形成的獨特文學形式。


    2.據傳是由中國民俗【 桃符 】演變而來,可用於很多場合中。


    3.面對門口,上聯貼【 右 】邊,下聯貼【 左 】邊。

     
    4.上聯末字為「【 仄 】聲」,下聯末字為「【 平 】聲」,此原則為【 仄起平收 】。 

    5.上下兩聯必須【 字數 】相等、【 對仗 】工整、【 平仄 】協調、【 結構 】相似、【意義】相關。


    6.對聯講究四聲,一般而言,【 平 】聲分陰陽,為國語一、二聲,【 上 】聲、

    【 去 】聲約為國語三、四聲,【 入 】聲字分派入國語各聲中。



    (二)寫出下列對聯適合使用的行業或店家:


    1.學貫中西活人無數/術精內外濟世良多:【 醫院 】


    2.生財有大道,信用得中孚:【 銀行業 】


    3.綠橘黃橙滋味妙/山瓜海梨珍品鮮:【 水果店 】


    4.伴我遠征萬里路/隨君更上一層樓:【 鞋店 】


    5.大塊文章百城富有/名山事業千古永留:【 書店 】


    6.胸中存灼見/眼底辨秋毫:【 眼鏡行 】


    7.滄海月明藍田日暖/懷珠川媚韞玉山輝:【 珠寶店 】


    8.還我廬山真面目/愛他秋水舊丰神:【 照相館 】


    9.六書傳四海/一刻值千金:【 刻印店 】


    10.真工夫從頭上起/好消息從耳中來:【 理髮店 】 



    (三)寫出下列對聯所描寫的人物:


    1.青龍偃盡千秋月/赤兔追餘萬里風:【 關羽 】


    2.是非不出聰明鑒/賞罰全由正直施:【 城隍爺 】


    3.世上瘡痍 詩中聖哲/民間疾苦 筆底波瀾:【 杜甫 】


    4.心在漢室 原無分先主後主/名高天下 何必辨襄陽南陽:【 諸葛亮 】


    5.沒有幾文錢 你也求 他也求 給誰是好/不做半點事 朝也拜 夕也拜 叫我為
    難:【 財神爺 】



    (四)寫出下列對聯適合使用的婚喪喜慶場合:


    1.音容宛在/笑貌長存:【 男女通用之輓聯 】


    2.燕築新巢春正暖/鶯遷喬木日初長:【 賀喬遷 】


    3.慈顏已逝/風木與悲:【 女喪 】


    4.竹院添丁草/蓮房得子多:【 賀生男 】


    5.椿萱欣並茂/松柏慶同春:【 祝雙壽 】


    6.今日喜生嫦娥女/他年笑看狀元郎:【 賀生女 】



    (五)寫出下列對聯適合貼出的節日:


    1.綠艾懸門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清明節 】


    2.四海同心惠風和/萬民交慶舒日長:【 元旦 】


    3.三五良宵開玉宇/大千世界拱冰輪:【 中秋節 】


    4.秀野踏青晨行早/芳草拾翠暮忘歸:【 端午節 】



    (六)注音國字:


    1.音容「宛」在:ㄨㄢˇ


    2.「著」述:ㄓㄨˋ


    3.「ㄓㄨㄢˋ」寫:撰

    4.「ㄧˊ」笑大方:貽


    5.哀「ㄉㄠˋ」:悼


    6.鬱「壘」:ㄌㄩˋ


    7.樓「閣」:ㄍㄜˊ


    8.神「荼」:ㄕㄨ


    9.「楹」聯:ㄧㄥˊ


    10.光風「霽」月:ㄐㄧˋ


    11.
    (1)「乾」坤:ㄑㄧㄢˊ


    (2)「乾」燥:ㄍㄢ


    12.「韶」華:ㄕㄠˊ


    13.不「朽」:ㄒㄧㄡˇ


    14.「ㄑㄩ」鬼避邪:驅


    (七)注釋:


    1.名山事業:比喻不朽的著述。


    2.光風霽月:原指雨過天晴後的明淨景象。後用以比喻人的胸懷坦蕩,品格高潔。


    3.光風「霽」月:雨雪停或雲霧散,引申為明朗。


    4.大塊文章:喻指篇幅長、內容豐富的文章。語出李白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大塊
    假我以文章。」意指大自然景物提供人寫作的材料。


    5.城隍:民間信仰中守護城池的神。


    6.百城富有:形容藏書豐富,有如坐擁百座城市一般。


    7.春秋: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用以寄託禮義,為儒家重要經典。


    8.儀型:楷模典範。


    9.懿範:良好的模範,用以稱讚女德。


    10.南北貨:南北各地來的各式各樣雜貨,後亦泛指各地的貨品。


    11.鑒:鏡子,引申有審察、視察之意。


    12.「大塊」文章:大自然。


    13.無雙士:獨一無二的優秀人才。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小詩選《風箏》《跳水》(翰林版第二冊第一課)國中國文重點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小詩選《風箏》《跳水》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風箏(課文) 跳水(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風箏》 (1) 《 風箏 》 一詩,「想與整座天空拔河」、「拉著天空      奔跑」兩句,透露出 【    】 的人生態度。 (2) 《 風箏 》 一詩中,哪一句使得全詩的意象開闊起來     : 【    】。   (3) 《 風箏 》 一詩中,何句表現出對人生的徹悟      : 【    】 。 (4)「扶搖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懸得多高呢」句中「小小      的希望」其實是寫出人心中的何種期望     :  【    】 。 (5)「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見了/沿著河堤,我開始      拉著天空奔跑」,由詩的內容可知人生就像放風箏,      想飛高或飛低,全由誰來掌控: 【    】 。 2.《跳水》:全詩【    】,【    】。 (1)《跳水》一詩中,「從十米高臺/陶醉於下面的湛      藍」是在描述跳水 【    】 的【    】與      【    】。 (2)《跳水》一詩中,「在跳板與水面之間/描畫出從容     的曲線」是在描述 【    】 。 (3)《跳水》一詩中,【    】一詞象徵著跳水者對     於所追求事物的熱愛。  (4)《跳水》一詩中,末兩句以【    】二字,展現     出跳水者的活力。  (5)《跳水》一詩中,何句最能展現出色彩畫面感      : 【    】 。   3.兩詩比較 (1) 《 風箏 》 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跳水》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2) 《 風箏 》 蘊含 【    】 的人生態度;      《跳水》描寫 【  ...

溪頭的竹子(南一版B2L6)國中國文填空講義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溪頭 的竹子:「 溪頭 是一簇迷人的風景,而擁簇在這裡的        那些茂密的竹林,乃是風景中的風景。」         這段話所要表達的意思是「 【            】 是        溪頭 最美的景致」。   2. 溪頭 的竹子與其他地方的竹子有什麼不同:特別         【      】 、 【      】 而講究 【      】 。   3. 溪頭 的竹子一文想要表達的意涵是描述竹子的蓬勃        【        】 ,並以之蘊含 【      】 。  4. 從 溪頭 的竹子一文中可知,作者對竹子抱有        【      】 的態度。  5. 溪頭的竹子 一文中使用了 【      】 修辭展現作       者眼裡的風景,再搭配 【      】 法使溪頭竹 子       在讀者面前呈現生動的形象。 6. 溪頭的竹子 中作者在第三段形容竹子「它們在這裡        創造了一種罕見的姿態」,請問「罕見的姿態」 是指      【                  】。     7. 溪頭的竹子 : 「而這裡的竹子不同,它們除了專心專        意地生長,再也不懂其他的了,那種急著生 長的樣子         ,看上去有些近乎痴傻。」  (1) 以「痴傻」形容竹子,使竹子 【      】 化 。   (2) 呼應前一段所說的「 【      】 比賽」 。   (3) 「急著生長」使竹子出現 【      】 感 。   8. 溪頭的竹子 一文中,哪一段文句屬於作者對於 溪頭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