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絕句選《登鸛雀樓》《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楓橋夜泊》 (南一版B1L2)(重點填空講義第一回)

()精熟課文內容

1.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請回答有關這首詩的問題: 

(1) 是一首【  】起的【  】【    】

(2) 【  】組對句組成 

(3) 押的韻腳是【  】【  】 

(4) 作者是【      】,擅長【    】

(5) 選自【      】

(6)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句中作動詞用的有幾個字:【        】


2.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 「孤帆遠影碧山盡」句中哪一字是詩眼【  】

(2) 此詩中,何句點出了孟浩然要前往的目的地【              】 

(3)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現出何種情緒【    】

(4) 哪一句可以象徵離愁綿延不斷【              】

(5) 一、二句寫【      】的行動;三、四句寫【      】的心情

(6) 哪一個詞語描寫春日的美景【        】

(7) 「孤帆遠影碧山盡」句中,「孤」字的作用為何
 【                        】

(8) 是一首【  】【    】抒情詩


3.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請回答有關這首詩的問題:

(1) 哪兩句最能烘托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那種「孤單寂寞」的氣氛
  【                】、
            【                】

(2)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一句中,哪一詞語襯托出夜的寂靜【    】


() 字義: 
 
1. 白日依山「盡」:【    】

2. 山窮水「盡」:【    】

3. 孤帆遠影碧山「盡」:【    】

4. 人人「盡」說南好:【    】

5. 春蠶到死絲方「盡」:【    】

6. 人人的欣賞觀點不「盡」相同【    】  

7. 一定要「盡」心努力【    】 


() 絕句的格律: 

1. 一首有【  】

2. 一首五言絕句有【    】字,一首七言絕句有【    】

3. 【  】【  】句一定要押韻

4. 【    】


() 請填入適合的量詞:

1.【  】照片  

2.【  】新月

3.【  】扁舟  

4.【  】稿紙

5.【  】明月  

6.【  】弦月  

7.【  】布料

8.【  】帆船  

9.【  】臉孔


() 古人曾說,人生有四喜。請問有哪「四喜」: 
    【          】、【          】、  
      【          】、【          】
  


() 請寫出下列「」中的字的詞性:

1. 不『識』廬山真面目【  】

2.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3. 白日依山「盡」【  】

4. 煙花三月「下」揚州【  】

5. 只緣身在此山「中」【  】


() 桂/杏/菊/ ( 請擇一填入空格 )

1. 「採【  】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2. 「春物競相妒,【  】花應最嬌。」 

3. 「人閑【  】花落,夜靜春山空。」 

4. 「來日綺窗前,寒【  】著花未?」


() 太陽在不同文句中有哪些不同的說法,請依文意填入適當的說法:
1. 【    】依山盡

2. 【    】西落 

3. 滾著【      】回家了 

4. 【    】初升


() 請寫出下列使用「借代法」的文句,分別借代何物:

1. 孤「帆」遠影碧山盡:「帆」借代【    】

2. 自古「紅顏」多薄命:「紅顏」借代【    】 

3. 「白衣天使」借代【    】  

4. 「綠衣天使」借代【    】

5. 「巾幗」不讓鬚眉:「巾幗」借代【    】  

6. 化「干戈」為玉帛:「干戈」借代【    】

7. 三杯「黃湯」下肚:「黃湯」借代【    】


() 請寫出下列各首詩所表達的情感:

1.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2. 天寒遠山淨,日暮長河急。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    】

3.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

4.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十一詩仙」指的是【    】,「詩聖」指的是【    】「詩佛」指的是
                  【    】。


(十二) 「入聲」是古代四聲的一種,現已消失,但若以閩南語或客家語來念,讀音短而急
                       促,請問「山、低、白、黃」四個字,哪一個是「入聲」字【  】 


(十三) 請問下列文句分別描寫哪個季節: 

1.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季

2.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季

3.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季

4.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季

5.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季

6. 月落烏啼霜滿天【  】季

7. 江楓漁火對愁眠【  】季


(十四)「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
                    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這首詩描寫 之亂的情景,這是哪位詩人的作品
                【    】 


(十五) 長安市上酒家眠,醉後敢將天子傲。采石磯頭明月好,當年猶說謫仙歸。」,這是
                       哪位詩人的作品【    】


(十六)注音與國字: 

1.          隱「沒」:
2.          季「淩」
3.          「隴」西
4.          「更」上一層樓:
5.          「鸛」雀樓
6.          寬「闊」:
7.          「輾」轉:
8.          孟「浩」然
9.          王之「渙」
10.      「絳」郡
11.      玉「帛」:
12.      祖「籍」
13.      愁「緒」:
14.      難以成「眠」:
15.      「率」真:
16.      「孤」寂:
17.      故人西「辭」黃鶴樓
18.      唐「肅」宗
19.      飄「逸」:
20.      「揚」州
21.      「唯」見:
22.      「霜」滿天:
23.      「鋪」陳:
24.      孤「ㄈㄢˊ」:
25.      垂「ㄍㄨㄥˇ
26.      「ㄑㄧ」清:
27.      依依不「ㄕㄜˇ」:
28.      廣「ㄌㄧㄥˊ
29.      停「ㄅㄛˊ」:
30.      清「ㄒㄧ」:
31.      「ㄐㄩㄝˊ」句:
32.      雕「ㄓㄨㄛˊ」:
33.      邊「ㄙㄞˋ」:
34.      洋「ㄧˋ」:
35.      「ㄧㄢ」花:
36.      意境「ㄧㄡ」遠:
37.      「ㄏㄠˊ」放:
38.      天「ㄐㄧˋ」:
39.      青「ㄌㄧㄢˊ」居士
40.      寂「ㄌㄧㄠˊ」:
41.      「ㄩㄢ」博:
42.      黃「ㄏㄜˋ」樓
43.      胸「ㄐㄧㄣ」:
44.      短「ㄘㄨˋ」:
45.      巾「ㄍㄨㄛˊ」鬚眉:
46.      干「ㄍㄜ」:
47.      惆悵:
48.      「佇」立:
49.      遞「嬗」:
50.      登「ㄌㄢˇ」:
51.      「ㄈㄣ」圍:


(十七)注釋:

1.          白日依山「盡」:
2.          白日「依」山盡:
3.          欲窮千里目:
4.          欲「窮」千里目:
5.          故人:
6.          西「辭」黃鶴樓
7.          煙花:
8.          「下」揚州
9.          碧山:
10.      「江楓」漁火對愁眠:
11.      江楓「漁火」對愁眠:
12.      「夜半」鐘聲到客船:

13.         「唯」見: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請回答有關這首詩的問題: 

    (1) 是一首【 仄 】起的【 五 】言【 絕句 】

    (2) 由【 兩 】組對句組成 

    (3) 押的韻腳是【 流 】與【 樓 】 

    (4) 作者是【 王之渙 】,擅長【 邊塞 】詩

    (5) 選自【 全唐詩 】

    (6)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句中作動詞用的有幾個字:【 依、盡、入、流 】


    2.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 「孤帆遠影碧山盡」句中哪一字是詩眼:【 孤 】

    (2) 此詩中,何句點出了孟浩然要前往的目的地:【 煙花三月下揚州 】 

    (3)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現出何種情緒:【 離愁 】

    (4) 哪一句可以象徵離愁綿延不斷:【 唯見長江天際流 】

    (5) 一、二句寫【 遠行人 】的行動;三、四句寫【 送行者 】的心情。

    (6) 哪一個詞語描寫春日的美景:【 煙花三月 】

    (7) 「孤帆遠影碧山盡」句中,「孤」字的作用為何:【 描繪李白專心注目的神情 】

    (8) 是一首【 七 】言【 絕句 】抒情詩


    3.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請回答有關這首詩的問題:

    (1) 哪兩句最能烘托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那種「孤單寂寞」的氣氛:【 江楓漁火對愁眠 】、【 夜半鐘聲到客船 】

    (2)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一句中,哪一詞語襯托出夜的寂靜:【 烏啼 】

    (二) 字義: 

    1. 白日依山「盡」:【 隱沒 】

    2. 山窮水「盡」:【 極限 】

    3. 孤帆遠影碧山「盡」:【 隱沒 】

    4. 人人「盡」說江南好:【 全部 】

    5. 春蠶到死絲方「盡」:【 終止 】

    6. 人人的欣賞觀點不「盡」相同:【 完全 】

    7. 一定要「盡」心努力:【 竭盡 】


    (三) 絕句的格律: 

    1. 一首有【 四 】句

    2. 一首五言絕句有【 二十 】字,一首七言絕句有【 二十八 】字

    3. 第【 二 】、【 四 】句一定要押韻

    4. 是【 近體 】詩


    (四) 請填入適合的量詞:

    1.一【 幀 】照片 (ㄓㄥˋ,計算照片、字畫等的單位)

    2.一【 彎 】新月

    3.一【 葉 】扁舟 (小舟一艘)

    4.一【 刀 】稿紙

    5.一【 輪 】明月

    6.一【 彎 】弦月

    7.一【 匹 】布料

    8.一【 艘 】帆船

    9.一【 張 】臉孔


    (五) 古人曾說,人生有四喜。請問有哪「四喜」: 
    【 久旱逢甘霖 】、【 他鄉遇故知 】、【 洞房花燭夜 】、【 金榜題名時 】


    (六) 請寫出下列「」中的字的詞性:

    1. 不『識』廬山真面目:【 動 】詞

    2.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動 】詞

    3. 白日依山「盡」:【 動 】詞

    4. 煙花三月「下」揚州:【 動 】詞

    5. 只緣身在此山「中」:【 名 】詞


    (七) 桂/杏/菊/梅 ( 請擇一填入空格 )

    1. 「採【 菊 】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2. 「春物競相妒,【 杏 】花應最嬌。」 

    3. 「人閑【 桂 】花落,夜靜春山空。」 

    4. 「來日綺窗前,寒【 梅 】著花未?」


    (八) 太陽在不同文句中有那些不同的說法,請依文意填入適當的說法:
    1. 【 白日 】依山盡

    2. 【 金烏 】西落 

    3. 滾著【 火輪子 】回家了 

    4. 【 旭日 】初升


    (九) 請寫出下列使用「借代法」的文句,分別借代何物:

    1. 孤「帆」遠影碧山盡:「帆」借代【 船隻 】

    2. 自古「紅顏」多薄命:「紅顏」借代【 美女 】 

    3. 「白衣天使」借代【 護士 】  

    4. 「綠衣天使」借代【 郵差 】

    5. 「巾幗」不讓鬚眉:「巾幗」借代【 女子 】  

    6. 化「干戈」為玉帛:「干戈」借代【 戰爭 】

    7. 三杯「黃湯」下肚:「黃湯」借代【 酒 】


    (十) 請寫出下列各首詩所表達的情感:

    1.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思鄉 】

    2. 「天寒遠山淨,日暮長河急。解纜君已遙,望君猶佇立」:【 送別 】

    3.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懷人 】

    4.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寫景 】


    (十一) 「詩仙」指的是【 李白 】,「詩聖」指的是【 杜甫 】,「詩佛」指的是【 王維 】。


    (十二) 「入聲」是古代四聲的一種,現已消失,但若以閩南語或客家語來念,讀音短而急促,請問「山、低、白、黃」四個字,哪一個是「入聲」字:【 白 】 


    (十三) 請問下列文句分別描寫哪個季節: 

    1.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秋 】季

    2.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夏 】季

    3.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春 】季

    4.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冬 】季

    5. 煙花三月下揚州:【 春 】季

    6. 月落烏啼霜滿天:【 秋 】季

    7. 江楓漁火對愁眠:【 秋 】季


    (十四)「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這首詩描寫安 史之亂的情景,這是哪位詩人的作品:【 杜甫 】 


    (十五) 「長安市上酒家眠,醉後敢將天子傲。采石磯頭明月好,當年猶說謫仙歸。」,這是哪位詩人的作品:【 李白 】


    (十六)注音與國字: 

    1. 隱「沒」:ㄇㄛˋ
    2. 季「淩」:ㄌㄧㄥˊ
    3. 「隴」西:ㄌㄨㄥˇ
    4. 「更」上一層樓:ㄍㄥˋ
    5. 「鸛」雀樓:ㄍㄨㄢˋ
    6. 寬「闊」:ㄎㄨㄛˋ
    7. 「輾」轉:ㄓㄢˇ
    8. 孟「浩」然:ㄏㄠˋ
    9. 王之「渙」:ㄏㄨㄢˋ
    10. 「絳」郡:ㄐㄧㄤˋ
    11. 玉「帛」:ㄅㄛˊ
    12. 祖「籍」:ㄐㄧˊ
    13. 愁「緒」:ㄒㄩˋ
    14. 難以成「眠」:ㄇㄧㄢˊ
    15. 「率」真:ㄕㄨㄞˋ
    16. 「孤」寂:ㄍㄨ
    17. 故人西「辭」黃鶴樓:ㄘˊ
    18. 唐「肅」宗:ㄙㄨˋ
    19. 飄「逸」:ㄧˋ
    20. 「揚」州:ㄧㄤˊ
    21. 「唯」見:ㄨㄟˊ
    22. 「霜」滿天:ㄕㄨㄤ
    23. 「鋪」陳:ㄆㄨ
    24. 孤「ㄈㄢˊ」:帆
    25. 垂「ㄍㄨㄥˇ」:拱
    26. 「ㄑㄧ」清:淒
    27. 依依不「ㄕㄜˇ」:捨
    28. 廣「ㄌㄧㄥˊ」:陵
    29. 停「ㄅㄛˊ」:泊
    30. 清「ㄒㄧ」:晰
    31. 「ㄐㄩㄝˊ」句:絕
    32. 雕「ㄓㄨㄛˊ」:琢
    33. 邊「ㄙㄞˋ」:塞
    34. 洋「ㄧˋ」:溢
    35. 「ㄧㄢ」花:煙
    36. 意境「ㄧㄡ」遠:悠
    37. 「ㄏㄠˊ」放:豪
    38. 天「ㄐㄧˋ」:際
    39. 青「ㄌㄧㄢˊ」居士:蓮
    40. 寂「ㄌㄧㄠˊ」:寥
    41. 「ㄩㄢ」博:淵
    42. 黃「ㄏㄜˋ」樓:鶴
    43. 胸「ㄐㄧㄣ」:襟
    44. 短「ㄘㄨˋ」:促
    45. 巾「ㄍㄨㄛˊ」鬚眉:幗
    46. 干「ㄍㄜ」:戈
    47. 惆悵:ㄔㄡˊㄔㄤˋ
    48. 「佇」立:ㄓㄨˋ
    49. 遞「嬗」:ㄕㄢˋ
    50. 登「ㄌㄢˇ」:覽
    51. 「ㄈㄣ」圍:氛


    (十七)注釋:

    1. 白日依山「盡」:隱沒。
    2. 白日「依」山盡:靠著、倚傍。
    3. 欲窮千里目:想要看得更遠、更廣。
    4. 欲「窮」千里目:極盡。
    5. 故人:老朋友。
    6. 西「辭」黃鶴樓:告別。
    7. 煙花:形容春天百花盛開、如煙似霧的美景。
    8. 「下」揚州:順流而下。
    9. 碧山:青山。
    10. 「江楓」漁火對愁眠:江邊的楓樹。
    11. 江楓「漁火」對愁眠:漁船上的燈火。
    12. 「夜半」鐘聲到客船:半夜。
    13. 「唯」見:只有。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小詩選《風箏》《跳水》(翰林版第二冊第一課)國中國文重點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小詩選《風箏》《跳水》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風箏(課文) 跳水(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風箏》 (1) 《 風箏 》 一詩,「想與整座天空拔河」、「拉著天空      奔跑」兩句,透露出 【    】 的人生態度。 (2) 《 風箏 》 一詩中,哪一句使得全詩的意象開闊起來     : 【    】。   (3) 《 風箏 》 一詩中,何句表現出對人生的徹悟      : 【    】 。 (4)「扶搖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懸得多高呢」句中「小小      的希望」其實是寫出人心中的何種期望     :  【    】 。 (5)「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見了/沿著河堤,我開始      拉著天空奔跑」,由詩的內容可知人生就像放風箏,      想飛高或飛低,全由誰來掌控: 【    】 。 2.《跳水》:全詩【    】,【    】。 (1)《跳水》一詩中,「從十米高臺/陶醉於下面的湛      藍」是在描述跳水 【    】 的【    】與      【    】。 (2)《跳水》一詩中,「在跳板與水面之間/描畫出從容     的曲線」是在描述 【    】 。 (3)《跳水》一詩中,【    】一詞象徵著跳水者對     於所追求事物的熱愛。  (4)《跳水》一詩中,末兩句以【    】二字,展現     出跳水者的活力。  (5)《跳水》一詩中,何句最能展現出色彩畫面感      : 【    】 。   3.兩詩比較 (1) 《 風箏 》 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跳水》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2) 《 風箏 》 蘊含 【    】 的人生態度;      《跳水》描寫 【  ...

我所知道的康橋(康軒版第四冊第二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我所知道的康橋》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我所知道的康橋(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春!』這勝利的晴空彷彿在你的耳邊私語。」這句     話表達了尋春人的何種心 情:   【    】   2. 關於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 徐志摩 觀賞夕陽時所    看到的景物有 哪 些: 【    】   、 【    】 、          【    】。         3.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所寫的季節是     【    】,時間上採用「【    】敘    法」,  不是以 固定觀點敘 述,寫的是     【    】中的 康橋 ,而不是眼界中的 康橋    。     4.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中,「成絲的、成縷的、成      捲的,輕快的、遲重的,濃灰的  、淡青 的、慘白 的」      一段文字所描寫的主題為【    】。        5.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循著那錦帶似的林木想     像那一流清淺」的「清淺」是指 【    】。 6. 「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靜地,看天,聽     鳥,讀書。」此句在描寫 【    】的心境。       7. 「遠近的炊煙,成絲的、成縷的、成捲的,輕快的、     遲重的,濃灰的、淡青的 、慘白 的。」這 段描寫包括     炊煙的哪些方面:【    】、【    】     、 【    】     8.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中寫曙光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