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紙船印象(南一版第一冊第三課)(康軒版第一冊第八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只盼望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摺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住風雨的船,如 
  
         此,便不致愧對紙船了。」這段話含有【    】語氣。
     

      2.「在童年的無三尺浪的簷下水道航行」:寫無憂無慮的【    】歲月。

      3.「禁得住風雨的船」:指可以承受挫折與苦難的【    】。

      4.「不致愧對紙船了」:表示不致辜負【    】的愛心。


 
   5.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些深淺不同的記憶。紙船印象可從哪一段話看出主旨: 
  
       【    】

      6.「曹操的戰艦──首尾相連」,是指歷史上哪一場戰役的場景: 
 
  【    】


      7.「甫經下水即遭沉沒者」是指【    】。

      8.「只盼望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摺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住風雨


   的船,如此,便不致愧對紙船了。」句中「禁得住風雨」意謂作者希望他的子女成長


   以後能夠如何:【    】
 


      9.描寫童年往事「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葉,像春花,也像秋草。」這意謂那些往事
  
   是 【    】


    10.紙船印象中由記敘(眷戀紙船)轉為抒情(懷念母愛)的轉折處,應是哪一文句:      
         【    】

    11.「不再是涎著臉要求母親摺紙船的年紀」,句中的「涎著臉」是指什麼意思:
    
      【    】

    12.「有些像是飛鳥掠過天邊,漸去漸遠。」是指有些事情會 
 
  【    】。 



 (二)填空:


       1.【  】開瓶蓋  /  【  】【  】 / 【  】
        
       (均為「 寧 」字邊)


(三)字義:「比」【    】照/自「比」【    】管仲  


      / 「比」【    】比皆是   / 天涯若「比」【    】鄰 


                  /  「比」【    】肩齊步


(四)「甫經下水即遭沉沒」的「甫」字可以代換為哪一個字:


       【  】、【  】、【  】


(五)請寫出下列年齡代稱所代表的實際年齡:


1.花甲之年:【    】


2.而立之年:【    】


3.二八年華:【    】


4.志學之年:【    】


5.始齔之年:【    】


(六)  古代中國婦女被期許應具有「三從四德」,所謂「三從」是指


  【    】【    】【    】


  「四德」則指【    】【    】 【    】【    】。 
       

(七) 《紙船印象》一文中:「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許多事,有些是過眼雲煙,倏忽即逝


  ;有些是熱鐵烙膚,記憶長存;有些像是飛鳥掠過天邊,漸去漸遠。而有一些事


  ,卻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葉,像春花,也像秋草,似無所見,又非視而不


  見。」這段文字使用哪些修辭:【    】【    】【    】。


 (八)詞性:


1.花色「斑雜」:【    】


2.連打「寒噤」:【    】


3.泥濘不「堪」:【    】


4.熱鐵「烙」膚:【    】


5.氣派「儼然」:【    】


6.「冷冽」的寒氣:【    】


 (九)《紙船印象》一文中,「熱鐵烙膚,記憶長存」是指記憶深刻的意思。請問哪些


  成語,也有此含義:【    】【    】【    】


 (十)「雨下了十天、半月,屋裡掛滿萬國旗似的溼衣服,牆壁地板都冒著溼氣,我也


  不抱怨。我愛雨不是為可撐傘兜雨、聽傘背滴答的雨聲,就只為了那下不完的雨


        天。」此段文章使用了哪種摹寫:【  】覺摹寫、【  】覺摹寫、


  【  】覺摹寫。
        

 (十一)注音、國字:


1.「摺」紙:


2.「甫」經:


3.熱鐵「烙」膚:


4.「熒」光:


5.千里單「騎」:


6.「涎」著臉:


7.顧「忌」:


8.「倏」忽:


9.黑面慶「仔」:


10.粗「糙」:


11.屋「簷」:


12.氣派「儼」然:


13.「蔚」為壯觀:


14.天「籟」:


15.「比」肩:


16.「漫」天飛舞:


17.「ㄧㄣˋ」象:


18.「ㄆㄢˋ」望:


19.簡「ㄌㄡˋ」:


20.戰「ㄐㄧㄢˋ」:


21.飛鳥「ㄌㄩㄝˋ」過:


22.「ㄍㄨㄚˋ」記:


23.「ㄌㄧˇ」直氣壯:


24.「ㄐㄩㄢˋ」戀:


25.追「ㄓㄨˊ」:


26.「ㄧㄢ」水:


27.泥濘不「ㄎㄢ」:


28.「ㄅㄢ」雜:


29.煩「ㄌㄨㄢˋ」:


30.「ㄎㄨㄟˋ」對:


31.過眼雲「ㄧㄢ」:


32.低「ㄞˇ」:


33.經濟「ㄕˊ ㄏㄨㄟˋ」:


34.弱「ㄍㄨㄢˋ」:


35.「ㄩˊ」味無窮:


36.年「ㄕˋ」稍長:


37.結著厚「ㄐㄧㄢˇ」的手:


38.歷歷如「ㄏㄨㄟˋ」:


39.燒「灼」:


40.「拈」花:


41.嘴「喙」:


42.「踰」矩:


43.「拂」過:


44.沉「沒」:


45.一「ㄉㄢˋ」:


46.「ㄆㄧㄝ」見:


47.「ㄆㄧㄢ」ㄆㄧㄢ起舞:



(十二) 注釋:


1.過眼雲煙:


2.倏忽:


3.熱鐵烙膚:


4.熱鐵「烙」膚:


5.掠:


6.歷歷如繪:


7.歷歷:


8.眷戀:


9.泥濘不「堪」:


10.斑雜:


11.氣派儼然:


12.氣派「儼」然:


13.「甫」經下水:


14.千里單騎:


15.比肩:


16.「比」肩:


17.年事:


18.而立:


19.涎著臉:


20.「涎」著臉:


21.粗糙:


22.厚「繭」:


23.蔚為壯觀:


24.「蔚」為壯觀:


25.理直氣壯: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只盼望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摺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住風雨的船,如
    此,便不致愧對紙船了。」這段話含有【 期望 】語氣。

    2.「在童年的無三尺浪的簷下水道航行」:寫無憂無慮的【 童年 】歲月。

    3.「禁得住風雨的船」:指可以承受挫折與苦難的【 人生 】。

    4.「不致愧對紙船了」:表示不致辜負【 母親 】的愛心。
     
      5.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些深淺不同的記憶。紙船印象可從哪一段話看出主旨: 
    【 紙船是有感情的,期盼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摺出禁得住風雨的船 】。

    6.「曹操的戰艦──首尾相連」,是指歷史上哪一場戰役的場景:【 赤壁之戰 】。

    7.「甫經下水即遭沉沒者」是指【 紙船 】。

    8.「只盼望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摺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住風雨的
    船,如此,便不致愧對紙船了。」句中「禁得住風雨」意謂作者希望他的子女成長以後
    能夠如何:【 承受生活的挫折和磨鍊 】。 

    9.描寫童年往事「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葉,像春花,也像秋草。」這意謂那些往事是
    【 深藏在記憶深處,一旦被觸動,則歷歷如繪 】。

    10.紙船印象中由記敘(眷戀紙船)轉為抒情(懷念母愛)的轉折處,應是哪一文句:  
    【 這些紙船都是有感情的 】。

    11.「不再是涎著臉要求母親摺紙船的年紀」,句中的「涎著臉」是指什麼意思:
    【 厚著臉皮 】。

    12.「有些像是飛鳥掠過天邊,漸去漸遠。」是指有些事情會【 隨時間而淡忘 】。 





    (二)填空:

    1.【 擰 】開瓶蓋 / 叮【 嚀 】 / 猙【 獰 】 / 泥【 濘 】
    (均為「 寧 」字邊)


    (三)字義:「比」【 依照 】照/自「比」【 媲美 】管仲 / 「比」【 每每 】比皆是

    / 天涯若「比」【 並列 】鄰 / 「比」【 並列 】肩齊步



    (四)「甫經下水即遭沉沒」的「甫」字可以代換為哪一個字:
    【 才 】、【 始 】、【 方 】



    (五)請寫出下列年齡代稱所代表的實際年齡:

    1.花甲之年:【 六十 】歲

    2.而立之年:【 三十 】歲

    3.二八年華:【 女子十六 】歲

    4.志學之年:【 十五 】歲

    5.始齔之年:【 約七、八 】歲



    (六) 古代中國婦女被期許應具有「三從四德」,所謂「三從」是指【 未嫁從父 】、
    【 出嫁從夫 】、【 夫死從子 】,「四德」則指【 婦德 】、【 婦言 】、
    【 婦容 】、【 婦功 】。


    (七) 紙船印象一文中:「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許多事,有些是過眼雲煙,倏忽即逝;
    有些是熱鐵烙膚,記憶長存;有些像是飛鳥掠過天邊,漸去漸遠。而有一些事,卻
    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葉,像春花,也像秋草,似無所見,又非視而不見。」這
    段文字使用哪些修辭:【 譬喻 】、【 類疊 】、【 排比 】。


    (八)詞性:

    1.花色「斑雜」:【 形容 】詞

    2.連打「寒噤」:【 名 】詞

    3.泥濘不「堪」:【 動 】詞

    4.熱鐵「烙」膚:【 動 】詞

    5.氣派「儼然」:【 形容 】詞

    6.「冷冽」的寒氣:【 形容 】詞



    (九)《紙船印象》一文中,「熱鐵烙膚,記憶長存」是指記憶深刻的意思。請問哪些成
    語,也有此含義:【 沒齒難忘 】、【 刻骨銘心 】、【 沁人肺腑 】。



    (十)「雨下了十天、半月,屋裡掛滿萬國旗似的溼衣服,牆壁地板都冒著溼氣,我也不
    抱怨。我愛雨不是為可撐傘兜雨、聽傘背滴答的雨聲,就只為了那下不完的雨
    天。」此段文章使用了哪種摹寫:【 視 】覺摹寫、【 聽 】覺摹寫、【 觸 】覺摹
    寫。 



    (十一)注音、國字:

    1.「摺」紙:ㄓㄜˊ

    2.「甫」經:ㄈㄨˇ

    3.熱鐵「烙」膚:ㄌㄠˋ

    4.「熒」光:ㄧㄥˊ

    5.千里單「騎」:ㄑㄧˊ

    6.「涎」著臉:

    7.顧「忌」:ㄐㄧˋ

    8.「倏」忽:ㄕㄨˋ

    9.黑面慶「仔」:ㄗˇ

    10.粗「糙」:ㄘㄠ

    11.屋「簷」:ㄧㄢˊ

    12.氣派「儼」然:ㄧㄢˇ

    13.「蔚」為壯觀:ㄨㄟˋ

    14.天「籟」:ㄌㄞˋ

    15.「比」肩:ㄅㄧˋ

    16.「漫」天飛舞:ㄇㄢˋ

    17.「ㄧㄣˋ」象:印

    18.「ㄆㄢˋ」望:盼

    19.簡「ㄌㄡˋ」:陋

    20.戰「ㄐㄧㄢˋ」:艦

    21.飛鳥「ㄌㄩㄝˋ」過:掠

    22.「ㄍㄨㄚˋ」記:掛

    23.「ㄌㄧˇ」直氣壯:理

    24.「ㄐㄩㄢˋ」戀:眷

    25.追「ㄓㄨˊ」:逐

    26.「ㄧㄢ」水:淹

    27.泥濘不「ㄎㄢ」:堪

    28.「ㄅㄢ」雜:斑

    29.煩「ㄌㄨㄢˋ」:亂

    30.「ㄎㄨㄟˋ」對:愧

    31.過眼雲「ㄧㄢ」:煙

    32.低「ㄞˇ」:矮

    33.經濟「ㄕˊ ㄏㄨㄟˋ」:實惠

    34.弱「ㄍㄨㄢˋ」:冠

    35.「ㄩˊ」味無窮:餘

    36.年「ㄕˋ」稍長:事

    37.結著厚「ㄐㄧㄢˇ」的手:繭

    38.歷歷如「ㄏㄨㄟˋ」:繪

    39.燒「灼」:ㄓㄨㄛˊ

    40.「拈」花:ㄋㄧㄢˊ

    41.嘴「喙」:ㄏㄨㄟˋ

    42.「踰」矩:ㄩˊ

    43.「拂」過:ㄈㄨˊ

    44.沉「沒」:ㄇㄛˋ

    45.一「ㄉㄢˋ」:旦

    46.「ㄆㄧㄝ」見:瞥

    47.「ㄆㄧㄢ」ㄆㄧㄢ起舞:翩



    (十二) 注釋:

    1.過眼雲煙:比喻事情消逝極快,不留痕跡。

    2.倏忽:很快的樣子。

    3.熱鐵烙膚:用燒熱的鐵塊灼傷皮膚,比喻感受十分深刻。

    4.熱鐵「烙」膚:燒灼。

    5.掠:輕輕拂過。

    6.歷歷如繪:像繪畫一樣清楚地展現在眼前。

    7.歷歷:清楚的樣子。

    8.眷戀:思慕、懷念。

    9.泥濘不「堪」:忍受。

    10.斑雜:色彩錯雜。

    11.氣派儼然:氣勢莊重的樣子。

    12.氣派「儼」然:莊重。

    13.「甫」經下水:剛剛。

    14.千里單騎:比喻長長的水道中,只有一艘紙船在漂行。

    15.比肩:肩並著肩。

    16.「比」肩:並列。

    17.年事:年齡。

    18.而立:指三十歲。

    19.涎著臉:厚著臉皮的意思。

    20.「涎」著臉:口水,這裡當動詞用,流口水。

    21.粗糙:不光滑、不細緻。

    22.厚「繭」:手腳因過度摩擦所生的厚皮。

    23.蔚為壯觀:聚集成壯盛的景觀。

    24.「蔚」為壯觀:本指草木茂盛的樣子,這裡是聚集的意思。

    25.理直氣壯:理由正當,氣勢壯盛。這裡指自然而然,毫無顧忌的樣子。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心囚(翰林版B1L7)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上)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最新版《心囚》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心囚(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心囚》一文所要傳達的意旨為【                】。 2.杏林子認為一個人只要能突破心靈的枷鎖,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什麼能困得住他    了。可知杏林子希望人如何自處:【        】。 3.《心囚》:「有些人看似生活得繁華熱鬧,卻往往是天底下最寂寞的人。」這是因     為【                    】。 4.從《心囚》一文中可以知道,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在於    【        】。 5.在《心囚》一文中,作者讓人體會到:人生究竟是充滿希望,或者是失望頹喪,其    結果是取決於【    】。 6.《心囚》全文以第【  】人稱的觀點寫成,採【        】的結構方式    寫成,透過【        】的手法,使主題分外凸顯。 7.《心囚》:「世上多的是身體健康,卻心理不健全的人;多的是表面歡樂,卻心中    痛苦的人; 多的是行動自如,卻找不到一條正確人生方向的人。」這段話意近於   【                        】。 8.《心囚》:「比起我,到底誰更像是囚犯呢?」作者以反問手法作結,其作用為  【          】。 9.《心囚》一文中,「心囚」意指【        】,全文主旨在說明    「【  】,才是一切的主宰」。  10.《心囚》一文中提到「任何疾病、痛苦、挫敗都不能真正限制、困住一個人,除      非他的心先被 【        】所囚禁 」。作者以【    】為例,將      她的【        】化為文字,激勵人心。 (二)國字及注音: 1.沉「溺」: 2.「ㄌㄤˊ」鐺入獄: 3.鎖「ㄌㄧㄢˋ」: 4.「ㄅㄛ」奪: 5.「ㄕˋ」好: 6.「ㄩˋ ㄩˋ」寡歡: 7.「ㄈㄢˊ」華熱鬧: 8.嚴刑「ㄎㄠˇ」打: 9.「ㄒㄧㄥˊ」具: 10.「ㄌㄧˊ」患: 11.伊「甸」園: 12.創作不「ㄔㄨㄛˋ」: 13.病痛「ㄔㄢˊ」身: 14.「ㄘㄤ」白: 15.禁「ㄍㄨˋ」: 16.「悶悶」不樂:  17.字跡「ㄌㄧㄠˊ」草: 18.水庫枯「ㄏㄜˊ」: 19.桎「ㄍㄨˋ」: 20.憂「ㄩˋ」: 21.「ㄐㄧˊ」寞: 22.主「宰」: 23.沉「

論語選(康軒版第一冊第五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3學年)

  康軒版第一冊其他選文: 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 夏夜 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生之歌選《手的故事》《一顆珍珠》 康軒版第一冊第三課 吃冰的滋味 康軒版第一冊第四課 差不多先生傳 康軒版第一冊第六課 那默默的一群 康軒版第一冊第七課 兒時記趣 康軒版第一冊第八課 紙船印象 康軒版第一冊第九課 下雨天 真好 康軒版第一冊第十課 鬧元宵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一 善用時間的方法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二 拄拐杖的小男孩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三 曹操掉下去了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一部分:閱讀策略)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二部分:資料檢索)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並時常     【    】 是令人 【    】 的。 (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句中的「說」指的是     【    】 的喜悅。 (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說明     「 【    】 」與「 【    】 」兩者相輔相     成。 (4)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與【    】的     朋友互相切磋學習之樂 。 (5)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別人不知道我的     【    】,我卻不【    】、    【    】 。 (6)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君子」是     指 【    】 的人 。 (7)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與     「 【    】 」相近。 (8) 上文中連用三個 「 【    】 問」,用意 是     【    】、【    】 。 (9) 上文中 從學習「 【    】 ( 【    】 )」、     「 【    】 ( 【    】 )」與     「 【    】 ( 【    】 )」,說明人之     【    】 的重要。 (10) 上文中, 孔子 敘說 【    】 能提升自我,所以內       心喜悅;與 【    】 的朋友相聚切磋,令人心情       愉悅。 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