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猴王(康軒版B3L2)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上)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美猴王    作者:吳承恩


第一段  石猴的不凡出世

        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

山。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

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

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第二段 群猴無憂無慮的生活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

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

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玩耍。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

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哪裡的水。我們今日趕

閒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

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

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

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

進去!」



第三段(1)  石猴尋得水簾洞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逕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

波,明明朗朗的一座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

水,沖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

個好所在。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

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第三段(2) 

        石猴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

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裡面怎麼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

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

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

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

『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

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第四段  石猴高登王位,稱美猴王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

身,往裡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

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

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

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

,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

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

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

了,遂稱美猴王。




(一)精熟課文內容:

1.美猴王一文中石猴引孔子所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用意在提醒眾猴
【        】,要拜他為【  】

2.「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

承恩以此開頭的用意為:為美猴王的出生渲染【    】氛圍。

3.美猴王一文藉由描述石猴勇闖水簾洞,凸顯其【        】

4.美猴王一文藉由描述石猴自仙石風化而成,顯示其【        】,為後來成為美猴

【        】。 
  

5.「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這段文句旨在說明

石猴吸收【        】,出身不凡。

6.「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上述表現出猴

群 【        】的神態。

7.「石猴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

大造化!』」根據上文,石猴為何會說「大造化」:【              】

8.「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一句中的「老天

之氣」所指為【        】、【        】

9.「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句表現出猴子的生活 

 【        】、【        】

10.「見那股澗水奔流,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哪裡的水。我們今日趕閒無事,順澗邊往

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根據上文,表現出眾猴【    】心。


(二)請寫出下列解釋所對應的成語:

1.退縮藏躲,卻又忍不住好奇窺探的樣子:【        】

2.自然生成的。形容人或事物彼此配合得自然得體,渾然天成:【        】

3.按年齡大小排列順序:【        】

4.日與月的精氣:【        】

5.比喻人有勇而無謀:【        】


(三)修辭: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法

2.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    】法

3.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法

4.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法

5.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    】法


(四)請寫出替換後不改變句意的字:

1.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  】

2.橋下之水,沖灌於石「竅」之間:【  】

3.「瞑」目蹲身,將身一縱:【  】

4.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  】


(五)請寫出下列書籍創作的朝代:

1.西遊記:【    】

2.論語:【    】

3.說文解字:【    】

4.杜工部集:【    】


(六)「觀看、迸裂、跳躍、頑劣、追逐」請寫出上述何者為同義複詞: 
  
  【                】


(七)請寫出下列各句的詞性結構:

1.伸頭縮頸:【        】

2.力倦神疲:【        】

3.天造地設:【        】

4.拱伏無違:【        】

5.行走跳躍:【        】


(八)請寫出下列文句的語氣:

1.大造化!大造化:【    】語氣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語氣

3.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    】語氣

4.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    】語氣


(九)請寫出下列文句的語氣:

1.正是猴性「頑」劣 :【    】

2.拱「伏」無違 :【    】

3. 感之「既」既久:【    】

4. 耍子去「耶」:【    】

5. 「逕」跳入瀑布泉中:【    】


(十)「穿起古時的衣裳/遂成遠戍人的心情/江南的每條河上都有船隻/各向上游或下游尋去

/呼喚魂隨水散的故人」這首詩所歌詠的是哪一位古人:【    】

 
(十一)注音國字:

1.「ㄒㄩㄢ」鬧:【  】

2.眾猴擁「ㄉㄞˋ」:【  】

3.「嫉」惡如仇:【  】

4.百折不「ㄋㄠˊ」:【  】

5.個性直「率」:【  】

6.「ㄔㄢˊ」鬥:【  】

7.「ㄒㄩㄢˋ」染:【  】

8.抓耳「撓」腮:【  】

9.詼「ㄒㄧㄝˊ」風趣:【  】

10.「雋」永:【  】

11.「ㄓㄤ」頭鼠目:【  】

12.「ㄆㄨˊ」薩心腸:【  】

13.石「竅」:【  】

14.「頹」廢:【  】

15.石「碣」:【  】

16.占「ㄗㄠˋ」爭床:【  】

17.心悅「ㄔㄥˊ」服:【  】

18.「瞑」目蹲身:【  】

19.高「ㄌㄧㄤˊ」酒:【  】

20.「搔」癢:【  】

21.「鐫」刻:【  】

22.長途「ㄅㄚˊ」涉:【  】

23.採花「ㄇㄧˋ」果:【  】

24.開天「ㄆㄧˋ」地:【  】

25.
(1)「ㄓㄥ」睛觀看:【  】

(2)ㄓㄥ」脫束縛:【  】

(3)你「ㄓㄥ」我奪:【  】

26.玩「ㄕㄨㄚˇ」:【  】

27.引人入「ㄕㄥˋ」:【  】

28.妙趣「橫」生:【  】

29.耍子去「耶」:【  】

30.進「ㄓㄨˋ」水簾洞:【  】

31.聰「ㄏㄨㄟˋ」好學:【  】

32.將身一「縱」:【  】

33.拱「ㄈㄨˊ」無違:【  】

34.拍手稱「ㄧㄤˊ」:【  】

35.桌椅板「ㄉㄥˋ」:【  】

36.被人「誣」告:【  】

37.猴性頑「ㄌㄧㄝˋ」:【  】

38.喜不自「勝」:【  】

39.
(1)和「ㄒㄧㄝˊ」:【  】

(2)「ㄎㄞˇ」書大字:【  】

(3)白頭「ㄒㄧㄝˊ」老:【  】

40.玄「奘」:【  】

41.
(1)聽「說」:【  】

(2)遊「說」:【  】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42.松「陰」之下:【  】

43.
(1)星「宿」:【  】

(2)朝餐夜「宿」:【  】

(3)一「宿」無話:【  】

44.上「溜」頭:【  】

45.
(1)明明「ㄌㄤˇ ㄌㄤˇ」:【  】

(2)「ㄌㄤˊ ㄌㄤˊ」上口:【  】

(3)「ㄌㄤˊ」蟲為伴:【  】

46.
(1)參「與」:【  】

(2)給「與」:【  】

(3)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47.「迸」裂:【  】

48.「僥」倖:【  】

49.一「撚」土:【  】


(十二)注釋:

1.「逕」跳入瀑布泉中:

2.日精月華:

3.上溜頭:

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5.拱伏:

6.瞑目:

7.開闢:

8.松「陰」:

9.石「竅」:

10.伸頭縮頸:

11.天真地秀:


12.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13.「迸」裂:

14.石碣:

15.將身一「縱」:

16.鐫:

17.大造化:

18.序齒排班: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美猴王一文中石猴引孔子所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用意在提醒眾猴【 說話算

     話 】,要拜他為【 王 】。


    2.「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

     山。」吳承恩以此開頭的用意為:為美猴王的出生渲染【 神異 】氛圍。


    3.美猴王一文藉由描述石猴勇闖水簾洞,凸顯其【 膽識非凡 】。


    4.美猴王一文藉由描述石猴自仙石風化而成,顯示其【 出身不凡 】,為後來成為美猴

     王【 埋下伏筆 】。


    5.「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這段文句旨

     在說明石猴吸收【 天地精華 】,出身不凡。


    6.「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上述表

     現出猴群【 躊躇不決 】的神態。


    7.「石猴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

      造化!大造化!』」根據上文,石猴為何會說「大造化」:【 發現水簾洞洞天 】


    8.「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一句中的

     「老天之氣」所指為【颳風下雨 】、【 打電閃電 】。


    9.「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句表現出猴子的生活【 逍遙自在 】、

     【 快樂無比 】。


    10.「見那股澗水奔流,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哪裡的水。我們今日趕閒無事,順

      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根據上文,表現出眾猴【 好奇 】心。



    (二)請寫出下列解釋所對應的成語:


    1.退縮藏躲,卻又忍不住好奇窺探的樣子:【 伸頭縮頸 】


    2.自然生成的。形容人或事物彼此配合得自然得體,渾然天成:【 天造地設 】


    3.按年齡大小排列順序:【 序齒排班 】


    4.日與月的精氣:【 日精月華 】


    5.比喻人有勇而無謀:【 暴虎馮河 】



    (三)修辭: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引用 】法


    2.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 頂真 】法


    3.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引用 】法


    4.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對偶 】法


    5.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 對偶 】法



    (四)請寫出替換後不改變句意的字:


    1.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 給 】


    2.橋下之水,沖灌於石「竅」之間:【 洞 】


    3.「瞑」目蹲身,將身一縱:【 閉 】


    4.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 搔 】



    (五)請寫出下列書籍創作的朝代:


    1.西遊記:【 明代 】


    2.論語:【 東周 】


    3.說文解字:【 東漢 】


    4.杜工部集:【 唐代 】



    (六)「觀看、迸裂、跳躍、頑劣、追逐」請寫出上述何者為同義複詞:

      【 觀看、迸裂、跳躍、追逐 】



    (七)請寫出下列各句的詞性結構:


    1.伸頭縮頸:【 動名動名 】


    2.力倦神疲:【 名形名形 】


    3.天造地設:【 名動名動 】


    4.拱伏無違:【 動動副動 】


    5.行走跳躍:【 動動動動 】



    (八)請寫出下列文句的語氣:


    1.大造化!大造化:【 興奮 】語氣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假設 】語氣


    3.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 祈求 】語氣


    4.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 讚揚 】語氣



    (九)請寫出下列文句的語氣:


    1.正是猴性「頑」劣 :【 形容 】 詞


    2.拱「伏」無違 :【 動 】 詞


    3. 感之「既」既久:【 副 】 詞


    4. 耍子去「耶」:【 助 】 詞


    5. 「逕」跳入瀑布泉中:【 副 】 詞



    (十)「穿起古時的衣裳/遂成遠戍人的心情/江南的每條河上都有船隻/各向上游或下

      游尋去/呼喚魂隨水散的故人」這首詩所歌詠的是哪一位古人:【 屈原 】


     
    (十一)注音國字:


    1.「ㄒㄩㄢ」鬧:喧


    2.眾猴擁「ㄉㄞˋ」:戴


    3.「嫉」惡如仇:ㄐㄧˊ


    4.百折不「ㄋㄠˊ」:撓


    5.個性直「率」:ㄕㄨㄞˋ


    6.「ㄔㄢˊ」鬥:纏


    7.「ㄒㄩㄢˋ」染:渲


    8.抓耳「撓」腮:ㄋㄠˊ


    9.詼「ㄒㄧㄝˊ」風趣:諧


    10.「雋」永:ㄐㄩㄢˋ


    11.「ㄓㄤ」頭鼠目:獐


    12.「ㄆㄨˊ」薩心腸:菩


    13.石「竅」:ㄑㄧㄠˋ


    14.「頹」廢:ㄊㄨㄟˊ


    15.石「碣」:ㄐㄧㄝˊ


    16.占「ㄗㄠˋ」爭床:灶


    17.心悅「ㄔㄥˊ」服:誠


    18.「瞑」目蹲身:ㄇㄧㄥˊ


    19.高「ㄌㄧㄤˊ」酒:粱


    20.「搔」癢:ㄙㄠ


    21.「鐫」刻:ㄐㄩㄢ


    22.長途「ㄅㄚˊ」涉:跋


    23.採花「ㄇㄧˋ」果:覓


    24.開天「ㄆㄧˋ」地:闢


    25.
    (1)「ㄓㄥ」睛觀看:睜


    (2)ㄓㄥ」脫束縛:掙


    (3)你「ㄓㄥ」我奪:爭



    26.玩「ㄕㄨㄚˇ」:耍


    27.引人入「ㄕㄥˋ」:勝


    28.妙趣「橫」生:ㄏㄥˊ


    29.耍子去「耶」:ㄧㄝˊ


    30.進「ㄓㄨˋ」水簾洞:駐


    31.聰「ㄏㄨㄟˋ」好學:慧


    32.將身一「縱」:ㄗㄨㄥˋ


    33.拱「ㄈㄨˊ」無違:伏


    34.拍手稱「ㄧㄤˊ」:揚


    35.桌椅板「ㄉㄥˋ」:凳


    36.被人「誣」告:ㄨ


    37.猴性頑「ㄌㄧㄝˋ」:劣


    38.喜不自「勝」:ㄕㄥ


    39.
    (1)和「ㄒㄧㄝˊ」:諧


    (2)「ㄎㄞˇ」書大字:楷


    (3)白頭「ㄒㄧㄝˊ」老:偕


    40.玄「奘」:ㄗㄤˋ


    41.
    (1)聽「說」:ㄕㄨㄛ


    (2)遊「說」:ㄕㄨㄟˋ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ㄩㄝˋ


    42.松「陰」之下:ㄧㄣˋ


    43.
    (1)星「宿」:ㄒㄧㄡˋ


    (2)朝餐夜「宿」:ㄙㄨˋ


    (3)一「宿」無話:ㄒㄧㄡˇ


    44.上「溜」頭:ㄌㄧㄡˋ


    45.
    (1)明明「ㄌㄤˇ ㄌㄤˇ」:朗


    (2)「ㄌㄤˊ ㄌㄤˊ」上口:琅


    (3)「ㄌㄤˊ」蟲為伴:狼


    46.
    (1)參「與」:ㄩˋ


    (2)給「與」:ㄩˇ


    (3)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ㄩˊ


    47.「迸」裂:ㄅㄥˋ


    48.「僥」倖:ㄐㄧㄠˇ


    49.一「撚」土:ㄋㄧㄢˇ


    (十二)注釋:


    1.「逕」跳入瀑布泉中:直接。


    2.日精月華:日與月的精氣。


    3.上溜頭:河流的上游。


    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就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5.拱伏:拱手行禮,伏拜在地,表示服從。


    6.瞑目:閉眼。


    7.開闢:開天闢地,指天地的創始。


    8.松「陰」:通「蔭」,樹下的陰影。


    9.石「竅」:洞穴。


    10.伸頭縮頸:退縮藏躲,卻又忍不住好奇窺探的樣子。


    11.天真地秀:天地間的靈秀之氣。


    12.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山居生活沒有年月可分,寒冬已過,不覺又過了一年。


    13.「迸」裂:裂開。


    14.石碣:圓頂的石碑。


    15.將身一「縱」:跳躍。


    16.鐫:雕刻。


    17.大造化:好運氣。


    18.序齒排班:按年齡大小排列順序。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心囚(翰林版B1L7)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上)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最新版《心囚》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心囚(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心囚》一文所要傳達的意旨為【                】。 2.杏林子認為一個人只要能突破心靈的枷鎖,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什麼能困得住他    了。可知杏林子希望人如何自處:【        】。 3.《心囚》:「有些人看似生活得繁華熱鬧,卻往往是天底下最寂寞的人。」這是因     為【                    】。 4.從《心囚》一文中可以知道,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在於    【        】。 5.在《心囚》一文中,作者讓人體會到:人生究竟是充滿希望,或者是失望頹喪,其    結果是取決於【    】。 6.《心囚》全文以第【  】人稱的觀點寫成,採【        】的結構方式    寫成,透過【        】的手法,使主題分外凸顯。 7.《心囚》:「世上多的是身體健康,卻心理不健全的人;多的是表面歡樂,卻心中    痛苦的人; 多的是行動自如,卻找不到一條正確人生方向的人。」這段話意近於   【                        】。 8.《心囚》:「比起我,到底誰更像是囚犯呢?」作者以反問手法作結,其作用為  【          】。 9.《心囚》一文中,「心囚」意指【        】,全文主旨在說明    「【  】,才是一切的主宰」。  10.《心囚》一文中提到「任何疾病、痛苦、挫敗都不能真正限制、困住一個人,除      非他的心先被 【        】所囚禁 」。作者以【    】為例,將      她的【        】化為文字,激勵人心。 (二)國字及注音: 1.沉「溺」: 2.「ㄌㄤˊ」鐺入獄: 3.鎖「ㄌㄧㄢˋ」: 4.「ㄅㄛ」奪: 5.「ㄕˋ」好: 6.「ㄩˋ ㄩˋ」寡歡: 7.「ㄈㄢˊ」華熱鬧: 8.嚴刑「ㄎㄠˇ」打: 9.「ㄒㄧㄥˊ」具: 10.「ㄌㄧˊ」患: 11.伊「甸」園: 12.創作不「ㄔㄨㄛˋ」: 13.病痛「ㄔㄢˊ」身: 14.「ㄘㄤ」白: 15.禁「ㄍㄨˋ」: 16.「悶悶」不樂:  17.字跡「ㄌㄧㄠˊ」草: 18.水庫枯「ㄏㄜˊ」: 19.桎「ㄍㄨˋ」: 20.憂「ㄩˋ」: 21.「ㄐㄧˊ」寞: 22.主「宰」: 23.沉「

論語選(康軒版第一冊第五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3學年)

  康軒版第一冊其他選文: 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 夏夜 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生之歌選《手的故事》《一顆珍珠》 康軒版第一冊第三課 吃冰的滋味 康軒版第一冊第四課 差不多先生傳 康軒版第一冊第六課 那默默的一群 康軒版第一冊第七課 兒時記趣 康軒版第一冊第八課 紙船印象 康軒版第一冊第九課 下雨天 真好 康軒版第一冊第十課 鬧元宵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一 善用時間的方法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二 拄拐杖的小男孩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三 曹操掉下去了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一部分:閱讀策略)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二部分:資料檢索)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並時常     【    】 是令人 【    】 的。 (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句中的「說」指的是     【    】 的喜悅。 (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說明     「 【    】 」與「 【    】 」兩者相輔相     成。 (4)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與【    】的     朋友互相切磋學習之樂 。 (5)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別人不知道我的     【    】,我卻不【    】、    【    】 。 (6)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君子」是     指 【    】 的人 。 (7)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與     「 【    】 」相近。 (8) 上文中連用三個 「 【    】 問」,用意 是     【    】、【    】 。 (9) 上文中 從學習「 【    】 ( 【    】 )」、     「 【    】 ( 【    】 )」與     「 【    】 ( 【    】 )」,說明人之     【    】 的重要。 (10) 上文中, 孔子 敘說 【    】 能提升自我,所以內       心喜悅;與 【    】 的朋友相聚切磋,令人心情       愉悅。 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