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中歷史科重點整理(B6)(1-3工業革命)(康軒版)(111學年)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1.工業革命之前是用【    】來從事商品的製作,為

   了讓產品產量可以提升,增加利潤,開始進行機具的改

   良,這最早是由「【    】業」為因應市場對產品

   的大量需求開始的



2.【    】」改良蒸汽機,製造出耗煤量低且運轉

   迅速的蒸汽機進而帶動工業革命的開展計算功率的

   單位(W) 也是以他而命名



3.為了解決工業革命帶來的種種問題,「【    】

   這種思潮的學說紛紛應運而生



4. 【    】世紀中葉以後,歐洲國家開始以

    【    】為動力,用以取代傳統的

    【    】,此過程稱之為工業革命



5.工業革命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包含:


(1)【    】差距擴大


(2)工業城鎮【    】敗壞


(3)【    】對立



6.十九世紀時,蒸汽機被運用在【    】

   【    】上,促成【    】的革新,也改變了

   世界原有的交通與貿易模式。



7.工業革命後,產生了諸多的社會問題,因此馬克思提出

   「【    】種思想,主張發動【    】,

   解決「貧富【    】「勞資【    】」的

   問題,以達到財產【    】消除

   【    】差異的目標。



8.工業革命首先發生於「【    】該國是十八世

   紀全世界主要的「【    】紡織」輸出國,國具

   有優於別處的條件,其中包含:


(1)【    】相對自由、安定。


(2)【    】礦豐富。


(3)最早通過【    】法。


(4)社會較【    】


(5)擁有長期【    】貿易經驗。



9.歐洲各國由於生產模式改變、生產效率提升,造成生產

   過剩與原料不足於十九世紀以後競相在亞、非兩洲爭

   奪【    】,以尋求更大的【    】與更多的

   【    】,許多國家難逃列強侵略的魔掌,列強向

   外擴張的原因,和「【    】這個歷史事件

   有關聯,也為【    】主義」發展產生了動力



10.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其中一項是「大型

     【    】」吸引大批人口前往就業,逐漸形成

     「新興【    】



11.工業革命後【    】就業機會多,人口大量

     由【    】【    】集中形成高度的

     「【    】化」



12.工業革命使【    】階級沒落,【    】階

     級增加,與【    】形成勞資對立。



13.十八世紀被稱為「革命的世紀」,此時代的革命包含

     【    】、【    】、【    】



14.「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鬥

     爭的歷史。……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

     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鬥爭

     ,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

    級)下解放出來。」


(1)此份宣言是由【    】與恩格斯提出的

   《【    】宣言》。


(2)「無產階級」指的是【    】。


(3)「資產階級」指的是【    】。


(4)宣言依據的理論【    】主義


(5)宣言內容強調以【    】的方式來改善社會問

    題。



15.工廠制度的產生也造成了【    】、

     【    】等的問題。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留言



  1. 1.工業革命之前是用【手工】來從事商品的製作,為了讓產品產量可以提升,增加利潤,開始進行機具的改良,這最早是由「【紡織】業」為因應市場對產品的大量需求開始的。


    2.「【瓦特】」改良蒸汽機,製造出耗煤量低且運轉迅速的蒸汽機,進而帶動工業革命的開展,計算功率的單位(W) 也是以他而命名。


    3.為了解決工業革命帶來的種種問題,「【社會主義】」這種思潮的學說紛紛應運而生。


    4.【十八】世紀中葉以後,歐洲國家開始以【蒸汽】為動力,用以取代傳統的【人力】,此過程稱之為工業革命。


    5.工業革命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包含:

    (1)【貧富】差距擴大。

    (2)工業城鎮【治安】敗壞。

    (3)【勞資】對立。


    6.十九世紀時,蒸汽機被運用在【汽船】與【火車】上,促成【交通運輸】的革新,也改變了世界原有的交通與貿易模式。


    7.工業革命後,產生了諸多的社會問題,因此馬克思提出「【共產主義】」這種思想,主張發動【革命】,解決「貧富【懸殊】」、「勞資【對立】」的問題,以達到「財產【公有】」與「消除【階級】差異」的目標。


    8.工業革命首先發生於「【英國】」,該國是十八世紀全世界主要的「【棉】紡織」輸出國,該國具有優於別處的條件,其中包含:

    (1)【政治】相對自由、安定。

    (2)【煤】礦豐富。

    (3)最早通過【專利】法。

    (4)社會較【自由】。

    (5)擁有長期【海外】貿易經驗。


    9.歐洲各國由於生產模式改變、生產效率提升,造成生產過剩與原料不足,於十九世紀以後競相在亞、非兩洲爭奪【殖民地】,以尋求更大的【市場】與更多的【原料】,許多國家難逃列強侵略的魔掌,列強向外擴張的原因,和「【工業革命】」這個歷史事件最有關聯,也為「【帝國】主義」發展產生了動力。


    10.工業革命後帶來的影響,其中一項是「大型【工廠】」吸引大批人口前往就業,逐漸形成「新興【巿鎮】」。


    11.工業革命後,【都市】的就業機會多,人口大量由【鄉村】向【都市】集中,形成高度的「【都市】化」。


    12.工業革命使【貴族】階級沒落,【中產】階級增加,與【勞工】形成勞資對立。


    13.十八世紀被稱為「革命的世紀」,此時代的革命包含【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


    14.「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鬥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

    (1)此份宣言是由【馬克思】與恩格斯提出的《【共產黨】宣言》。

    (2)「無產階級」指的是【勞工】。

    (3)「資產階級」指的是【老闆】。

    (4)宣言依據的理論為「【共產】主義」。

    (5)宣言內容強調以【階級鬥爭】的方式來改善社會問題。


    15.工廠制度的產生也造成了【童工】、【勞工生活環境惡劣】等的問題。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夏夜 (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上最新版《夏夜》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以「珍珠」比喻為 【      】 ,而以「銀幣」       比 喻為 【      】 。 (2) 把夏夜 【      】 的感覺描繪出來 。 (3)  這是 【      】 的景象 。 (4) 用 【      】 法寫成的 。 (5)  寫的是 【      】 時節 。 2.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這是描寫何     種景象: 【      】 3.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伸長了藤蔓輕     輕地往屋頂上爬。」這顯現出夏夜的 【      】      4. 「來了!來了!/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所     指為 【      】 , 此 句含有 【      】 的 語氣     。 5.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表現出了     【      】 的滿足和 【      】 的 心境 。 6.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這句除了最先     正面點出 【      】 的意思 外,還 給人     【      】 的感覺。 7. 螢火蟲的旅行:呈現夏夜的 【      】 。 8.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 「只有綠色的     小河還醒著」 、 「只有夜風還醒 著」。以 上這些     「只有」和「醒著」連用三次,作者如此寫作有幾     項用意: (1) 為靜謐安詳的夏夜增添無限 【      】 。 (2) 意境同「   【      】   」 。 (3) 增強了深夜 【      】 的效果 。 9. 「旬」是 中國 古代傳統的時間單位,每 【      】    天 叫做一旬,這個概念從 夏朝 就開始存 在, 請問 夏 ...

夏夜(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在 《 夏夜 》 一 詩 中, 【    】 上 承第一節 夏夜 的    富麗之美, 【    】 為下文的「綠色的 小河」、    「夜風」埋 下伏 筆,是《 夏夜 》   一詩的主旨 ,且具 有    承上啟下的作用。        2. 在 《 夏夜 》 一詩中,「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     著」、「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 著」、「只有 夜風還     醒著」。作者反覆使用「只有……還醒著」的句法    ,主要是 想表達 【    】 。 3. 請寫出 《 夏夜 》 這首新詩中「顏色」所要呈現的意境 : (1) 「綠色的小河」表現 【    】 的感受。 (2) 「銀幣」表現 夏夜【    】之感 。 (3) 「火紅的太陽」表現 【    】 感。 (4) 「藍色的大海」表現 【    】 、 【    】      的意境。      4.由 《 夏夜 》 一詩的 內容,可看出其主要是描寫夏天的哪     個時 段 : 【    】 到 【    】 。 5. 《 夏夜 》: 「小雞和小鴨們關在欄裡睡了。 /聽完了    老祖母的故事, /小弟弟和小妹 妹也闔上眼 睛走向夢    鄉了。」這段詩句中,作者寫動物與人都 沉 睡了,主    要的用意是「凸顯夏夜   的 【    】 與    【    】 」。           6. 在 《 夏夜 》 一詩中,最具有「生活感」的詩句是     【    】 。 7. 《 夏夜 》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上文所描寫的夜空景象,最適合用      【    】 來形容。  (2) 上文 呈現夏夜 【    】 的意象...

小詩選《風箏》《跳水》(翰林版第二冊第一課)國中國文重點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小詩選《風箏》《跳水》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風箏(課文) 跳水(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風箏》 (1) 《 風箏 》 一詩,「想與整座天空拔河」、「拉著天空      奔跑」兩句,透露出 【    】 的人生態度。 (2) 《 風箏 》 一詩中,哪一句使得全詩的意象開闊起來     : 【    】。   (3) 《 風箏 》 一詩中,何句表現出對人生的徹悟      : 【    】 。 (4)「扶搖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懸得多高呢」句中「小小      的希望」其實是寫出人心中的何種期望     :  【    】 。 (5)「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見了/沿著河堤,我開始      拉著天空奔跑」,由詩的內容可知人生就像放風箏,      想飛高或飛低,全由誰來掌控: 【    】 。 2.《跳水》:全詩【    】,【    】。 (1)《跳水》一詩中,「從十米高臺/陶醉於下面的湛      藍」是在描述跳水 【    】 的【    】與      【    】。 (2)《跳水》一詩中,「在跳板與水面之間/描畫出從容     的曲線」是在描述 【    】 。 (3)《跳水》一詩中,【    】一詞象徵著跳水者對     於所追求事物的熱愛。  (4)《跳水》一詩中,末兩句以【    】二字,展現     出跳水者的活力。  (5)《跳水》一詩中,何句最能展現出色彩畫面感      : 【    】 。   3.兩詩比較 (1) 《 風箏 》 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跳水》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2) 《 風箏 》 蘊含 【    】 的人生態度;      《跳水》描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