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中公民科重點整理(B6)(1-1科技發展的應用與影響)(翰林版)(111學年)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1.在資訊氾濫的現代,我們除了應強化【    】

   的能力,也應善用【    】系統,以免成為錯

   誤訊息的傳遞者



2.資訊科技不僅打破國與國的界線,也改變人與人的

   【    】方式,讓世界各地人們溝通無國界。



3.網路學習讓身處不同地區的師生【    】互動,也

   可以幫助學生【    】學習。



4.無論是個人的金融交易、醫療紀錄,或是企業與政府資

   料的電子化,都高度依賴網路。若無法強化

   【    】的防護,可能導致【    】外洩,對

   民眾的【    】【    】構成威脅。



5.為了抵禦傳染疾病的病毒,科學家研發讓人體產生抵抗

   力的疫苗,這是屬於【    】科技的發展



6.現代科技突飛猛進,更廣泛應用於社會中,影響人類的

   生活模式。其中以【    】科技的發展最為顯

   著。



7.【    】科技的運用,使我們透過各種電子商

   務系統,不用外出也能處理生活事務。



8.國中生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應善用科技,以讓社會變得

   更好的心態參與【    】,透過社群媒體,學習與

   其他人理性討論社會議題。



9.民眾刷卡消費,信用卡遭側錄盜刷,這顯示在科技發達

   的同時,【    】也成為新興社會問題。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留言



  1. 1.在資訊氾濫的現代,我們除了應強化「【媒體識讀】」的能力,也應善用「【資訊查證】系統」,以免成為錯誤訊息的傳遞者。


    2.資訊科技不僅打破國與國的界線,也改變人與人的【互動】方式,讓世界各地人們溝通無國界。


    3.網路學習讓身處不同地區的師生【即時】互動,也可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4.無論是個人的金融交易、醫療紀錄,或是企業與政府資料的電子化,都高度依賴網路。若無法強化【資訊安全】的防護,可能導致【個人資料】外洩,對民眾的【隱私】與【財產】構成威脅。


    5.為了抵禦傳染疾病的病毒,科學家研發讓人體產生抵抗力的疫苗,這是屬於「【生物】科技」的發展。


    6.現代科技突飛猛進,更廣泛應用於社會中,影響人類的生活模式。其中以「【資訊】科技」的發展最為顯著。


    7.「【資訊】科技」的運用,使我們透過各種電子商務系統,不用外出也能處理生活事務。


    8.國中生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應善用科技,以讓社會變得更好的心態參與【公共事務】,透過社群媒體,學習與其他人理性討論社會議題。


    9.民眾刷卡消費,信用卡遭側錄盜刷,這顯示在科技發達的同時,【網路犯罪】也成為新興社會問題。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夏夜 (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上最新版《夏夜》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以「珍珠」比喻為 【      】 ,而以「銀幣」       比 喻為 【      】 。 (2) 把夏夜 【      】 的感覺描繪出來 。 (3)  這是 【      】 的景象 。 (4) 用 【      】 法寫成的 。 (5)  寫的是 【      】 時節 。 2.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這是描寫何     種景象: 【      】 3.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伸長了藤蔓輕     輕地往屋頂上爬。」這顯現出夏夜的 【      】      4. 「來了!來了!/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所     指為 【      】 , 此 句含有 【      】 的 語氣     。 5.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表現出了     【      】 的滿足和 【      】 的 心境 。 6.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這句除了最先     正面點出 【      】 的意思 外,還 給人     【      】 的感覺。 7. 螢火蟲的旅行:呈現夏夜的 【      】 。 8.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 「只有綠色的     小河還醒著」 、 「只有夜風還醒 著」。以 上這些     「只有」和「醒著」連用三次,作者如此寫作有幾     項用意: (1) 為靜謐安詳的夏夜增添無限 【      】 。 (2) 意境同「   【      】   」 。 (3) 增強了深夜 【      】 的效果 。 9. 「旬」是 中國 古代傳統的時間單位,每 【      】    天 叫做一旬,這個概念從 夏朝 就開始存 在, 請問 夏 ...

夏夜(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在 《 夏夜 》 一 詩 中, 【    】 上 承第一節 夏夜 的    富麗之美, 【    】 為下文的「綠色的 小河」、    「夜風」埋 下伏 筆,是《 夏夜 》   一詩的主旨 ,且具 有    承上啟下的作用。        2. 在 《 夏夜 》 一詩中,「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     著」、「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 著」、「只有 夜風還     醒著」。作者反覆使用「只有……還醒著」的句法    ,主要是 想表達 【    】 。 3. 請寫出 《 夏夜 》 這首新詩中「顏色」所要呈現的意境 : (1) 「綠色的小河」表現 【    】 的感受。 (2) 「銀幣」表現 夏夜【    】之感 。 (3) 「火紅的太陽」表現 【    】 感。 (4) 「藍色的大海」表現 【    】 、 【    】      的意境。      4.由 《 夏夜 》 一詩的 內容,可看出其主要是描寫夏天的哪     個時 段 : 【    】 到 【    】 。 5. 《 夏夜 》: 「小雞和小鴨們關在欄裡睡了。 /聽完了    老祖母的故事, /小弟弟和小妹 妹也闔上眼 睛走向夢    鄉了。」這段詩句中,作者寫動物與人都 沉 睡了,主    要的用意是「凸顯夏夜   的 【    】 與    【    】 」。           6. 在 《 夏夜 》 一詩中,最具有「生活感」的詩句是     【    】 。 7. 《 夏夜 》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上文所描寫的夜空景象,最適合用      【    】 來形容。  (2) 上文 呈現夏夜 【    】 的意象...

小詩選《風箏》《跳水》(翰林版第二冊第一課)國中國文重點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小詩選《風箏》《跳水》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風箏(課文) 跳水(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風箏》 (1) 《 風箏 》 一詩,「想與整座天空拔河」、「拉著天空      奔跑」兩句,透露出 【    】 的人生態度。 (2) 《 風箏 》 一詩中,哪一句使得全詩的意象開闊起來     : 【    】。   (3) 《 風箏 》 一詩中,何句表現出對人生的徹悟      : 【    】 。 (4)「扶搖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懸得多高呢」句中「小小      的希望」其實是寫出人心中的何種期望     :  【    】 。 (5)「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見了/沿著河堤,我開始      拉著天空奔跑」,由詩的內容可知人生就像放風箏,      想飛高或飛低,全由誰來掌控: 【    】 。 2.《跳水》:全詩【    】,【    】。 (1)《跳水》一詩中,「從十米高臺/陶醉於下面的湛      藍」是在描述跳水 【    】 的【    】與      【    】。 (2)《跳水》一詩中,「在跳板與水面之間/描畫出從容     的曲線」是在描述 【    】 。 (3)《跳水》一詩中,【    】一詞象徵著跳水者對     於所追求事物的熱愛。  (4)《跳水》一詩中,末兩句以【    】二字,展現     出跳水者的活力。  (5)《跳水》一詩中,何句最能展現出色彩畫面感      : 【    】 。   3.兩詩比較 (1) 《 風箏 》 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跳水》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2) 《 風箏 》 蘊含 【    】 的人生態度;      《跳水》描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