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中歷史科重點整理(B6)(2-1民族主義與新興民族國家)(康軒版)(111學年)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1.中南美洲又稱為「拉丁美洲」的原因,與

   「【    】」這一段歷史有關 


 

2.南美洲國家除了獨特的原住民文化之外,還具有濃厚南

   歐國家的風情,這是因為早期這些地區大多為

   【    】【    】這兩個國家的殖民地。



3.十九世紀統一前的義大利,曾經遭到【    】

   【    】【    】些國家勢力的干預與控

   制。



4.在義大利統一的過程中,「【    】國」扮演著領

   導者的角色,逐步統一義大利半島上的各邦國



5.十九世紀初期,「【    】」這位革命家趁

   「【    】」占領伊比利半島的時機,反抗在美洲

   的殖民統治,在美洲各地領導獨立戰爭,被譽為美洲的

   解放者這位革命家出生於委內瑞拉,帶領委內瑞拉、

   哥倫比亞、厄瓜多、祕魯和玻利維亞五國先後從殖民奴

   役中獨立出來。他的理想為統一整個拉丁美洲,建立一

   個免於殖民、奴役、團結且平等的國度。



6.十九世紀時德意志及義大利的統一,主要是

   「【    】」這一股思潮的表現這一股思潮是

   【    】以來的意識形態,通常是指一群人基於

   【    】【    】【    】

   【    】而產生的認同感,認為大家屬於同一個

   【    】。這一股思潮第一波出現在十九世紀的

   【    】



7. 【    】」這個地區在民族主義浪潮下,雖於十

    九世紀初獨立建國,至十九世紀末卻被

    「【    】」這個國家強行納入勢力範圍



8.【    】」是最後一任普魯士國王,在完成德意

   志地區的統一後,成為德意志帝國的首任皇帝。



9.十九世紀,拉丁美洲各國受到【    】

   【    】的影響展開獨立運動,歐洲列強企圖阻

   止。當時哪個國家的領導者發表聲明,反對歐洲國家

   干涉拉丁美洲的事務【    】



10.加富爾與俾斯麥在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本

     國也扮演重要關鍵角色,他們兩人的共同成就為

     【    】



11.普魯士王國曾倡導建立「【    】」這個組織,

     奠定日耳曼統一的經濟基礎



12.在義大利統一的過程中,「【    】」這位政治

     領袖相信要趕走義大利半島的外國勢力,必須依靠外

     來的援助,因此極力爭取英國的支持和法國的軍事支

     援。



13.西元1870年德法戰爭後,【    】

  【    】兩個國家獲得統一。



14.十九世紀的拉丁美洲、德意志、義大利等地均是

     「【    】」這個思想蓬勃發展的區域



15.【    】」這個思潮的興起,與拿破崙於歐洲

     各地的侵略占領有關,也是拿破崙失敗的最主要因素

     之一。



16.十九世紀初期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主要是趁著

     「【    】對外侵略並擴張勢力」而發起抗

     爭



17.現今的義大利共和黨起源於十九世紀的義大利統一運

     動。西元1831年,【    】成立「【    】

     黨」,以「【    】」為號召,主張取回

     【    】占領地,建立統一的國家



18.義大利建國三傑為【    】【    】

     【    】



19.西元1823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發表了

      「【    】」,強調美洲事務由美洲自行處理,

      歐洲國家勿干預中南美洲的獨立運動



20.在歐洲列強控制下,亞、非許多地區遲至二十世紀中

     後期才脫離殖民統治,但是拉丁美洲國家卻能在十九

     世紀初期獲得獨立,主要原因為「受【    】

     【    】影響」



21.德意志地區統一的核心是「【    】王國」。



22.「日耳曼之所期望於普魯士的,並不是它的自由主

     義,而是它的實力。當前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

      說或通過半數的投票所能決定的……,只能用鐵和

      血來解決。」


(1)上文是由【    】」這位政治家提出的


(2)「鐵」和「血」代表要用【    】的手段來解決

    問題。


(3)最終透過哪一場戰爭完成國家的統一

    :【    】



23.德國在統一之前,曾由境內三十多個說德語、用德文

     的邦國組成「【    】」,設置公會,由

     【    】擔任主席,【    】擔任副主席。

     上述情勢的形成,是「【    】會議」後產生的

     結果



24.西元1860年,民族運動將領【    】率千名紅衫

     軍南征,獲得民眾支持,迅速征服半島南部,驅逐

     【    】統治者,並將征服之地交給

     【    】國王。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留言


  1. 1.中南美洲又稱為「拉丁美洲」的原因,與「【大航海時代】」這一段歷史有關。

      
    2.南美洲國家除了獨特的原住民文化之外,還具有濃厚南歐國家的風情,這是因為早期這些地區大多為【西班牙】、【葡萄牙】這兩個國家的殖民地。


    3.十九世紀統一前的義大利,曾經遭到【法國】、【西班牙】、【奧地利】這些國家勢力的干預與控制。


    4.在義大利統一的過程中,「【薩丁尼亞王】國」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逐步統一義大利半島上的各邦國。


    5.十九世紀初期,「【玻利瓦】」這位革命家趁「【拿破崙】」占領伊比利半島的時機,反抗在美洲的殖民統治,在美洲各地領導獨立戰爭,被譽為美洲的解放者。這位革命家出生於委內瑞拉,帶領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祕魯和玻利維亞五國先後從殖民奴役中獨立出來。他的理想為統一整個拉丁美洲,建立一個免於殖民、奴役、團結且平等的國度。


    6.十九世紀時德意志及義大利的統一,主要是「【民族主義】」這一股思潮的表現。這一股思潮是【法國大革命】以來的意識形態,通常是指一群人基於【血緣】、【語言】、【文化】或【居住地】而產生的認同感,認為大家屬於同一個【民族】。這一股思潮第一波出現在十九世紀的【中南美洲】。


    7.「【拉丁美洲】」這個地區在民族主義浪潮下,雖於十九世紀初獨立建國,至十九世紀末卻被「【美國】」這個國家強行納入勢力範圍。


    8.「【威廉一世】」是最後一任普魯士國王,在完成德意志地區的統一後,成為德意志帝國的首任皇帝。


    9.十九世紀,拉丁美洲各國受到【啟蒙思想】及【美國獨立運動】的影響展開獨立運動,歐洲列強企圖阻止。當時哪個國家的領導者發表聲明,反對歐洲國家干涉拉丁美洲的事務:【美國】。


    10.加富爾與俾斯麥在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本國也扮演重要關鍵角色,他們兩人的共同成就為【促成國家的建國運動】。


    11.普魯士王國曾倡導建立「【關稅同盟】」這個組織,奠定日耳曼統一的經濟基礎。


    12.在義大利統一的過程中,「【加富爾】」這位政治領袖相信要趕走義大利半島的外國勢力,必須依靠外來的援助,因此極力爭取英國的支持和法國的軍事支援。


    13.西元1870年德法戰爭後,【德國】、【義大利】兩個國家獲得統一。


    14.十九世紀的拉丁美洲、德意志、義大利等地均是「【民族主義】」這個思想蓬勃發展的區域。


    15.「【民族主義】」這個思潮的興起,與拿破崙於歐洲各地的侵略占領有關,也是拿破崙失敗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16.十九世紀初期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主要是趁著「【拿破崙】對外侵略並擴張勢力」而發起抗爭。


    17.現今的義大利共和黨起源於十九世紀的義大利統一運動。西元1831年,【馬志尼】成立「【青年義大利】黨」,以「【恢復古羅馬光榮】」為號召,主張取回【奧地利】占領地,建立統一的國家。


    18.義大利建國三傑為【馬志尼】、【加富爾】、【加里波底】。


    19.西元1823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發表了「【《門羅宣言》】」,強調美洲事務由美洲自行處理,歐洲國家勿干預中南美洲的獨立運動。


    20.在歐洲列強控制下,亞、非許多地區遲至二十世紀中後期才脫離殖民統治,但是拉丁美洲國家卻能在十九世紀初期獲得獨立,主要原因為「受【啟蒙思想】與【民族主義】影響」。


    21.德意志地區統一的核心是「【普魯士】王國」。


    22.「日耳曼之所期望於普魯士的,並不是它的自由主義,而是它的實力。當前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或通過半數的投票所能決定的……,只能用鐵和血來解決。」

    (1)上文是由「【俾斯麥】」這位政治家提出的。

    (2)「鐵」和「血」代表要用【戰爭】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3)最終透過哪一場戰爭完成國家的統一:【德法戰爭】。


    23.德國在統一之前,曾由境內三十多個說德語、用德文的邦國組成「【日耳曼邦聯】」,設置公會,由【奧國】擔任主席,【普魯士】擔任副主席。上述情勢的形成,是「【維也納】會議」後產生的結果。


    24.西元1860年,民族運動將領【加里波底】率千名紅衫軍南征,獲得民眾支持,迅速征服半島南部,驅逐【西班牙】統治者,並將征服之地交給【薩丁尼亞】國王。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夏夜 (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上最新版《夏夜》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以「珍珠」比喻為 【      】 ,而以「銀幣」       比 喻為 【      】 。 (2) 把夏夜 【      】 的感覺描繪出來 。 (3)  這是 【      】 的景象 。 (4) 用 【      】 法寫成的 。 (5)  寫的是 【      】 時節 。 2.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這是描寫何     種景象: 【      】 3.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伸長了藤蔓輕     輕地往屋頂上爬。」這顯現出夏夜的 【      】      4. 「來了!來了!/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所     指為 【      】 , 此 句含有 【      】 的 語氣     。 5.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表現出了     【      】 的滿足和 【      】 的 心境 。 6.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這句除了最先     正面點出 【      】 的意思 外,還 給人     【      】 的感覺。 7. 螢火蟲的旅行:呈現夏夜的 【      】 。 8.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 「只有綠色的     小河還醒著」 、 「只有夜風還醒 著」。以 上這些     「只有」和「醒著」連用三次,作者如此寫作有幾     項用意: (1) 為靜謐安詳的夏夜增添無限 【      】 。 (2) 意境同「   【      】   」 。 (3) 增強了深夜 【      】 的效果 。 9. 「旬」是 中國 古代傳統的時間單位,每 【      】    天 叫做一旬,這個概念從 夏朝 就開始存 在, 請問 夏 ...

一顆珍珠(南一版第三冊自學三)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一顆珍珠(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一顆珍珠》一文中提到小小的蚌被沙礫入侵,牠忍著    痛苦包容這個苦難,最後形成美麗的珍珠。有哪些成語    可以用來形容這個過程:【    】、【    】    、【    】。  2.《一顆珍珠》:「當小小的蚌安詳地憩歇在海底,突然    一個打擊臨到牠。」這段話意近於【    】、    【    】。 3.《一顆珍珠》:「蚌強忍著撕裂一般的痛苦,一點點分    泌出光滑的真珠質來層層包容侵入牠生命中的沙礫,最    後終成渾圓美麗的珍珠。」這段話意近於【    】    。   4.《一顆珍珠》:「年年歲歲,漫長的忍耐,無盡的辛    酸,那一粒醜陋的沙礫已變成美麗的珍珠。」 (1)這段話的主旨是「經過漫長的【    】終究能成      就美麗的【    】」。 (2)這段話意近於【    】、     【    】、【    】。 5.《一顆珍珠》:「眼淚化作歡笑,痛苦的代價成就了榮    耀的光彩。」這段話意近於【    】。 6.《一顆珍珠》:「他有強烈的求知欲,卻受不能閱讀之    困。」這段話意指「路易斯因無法【    】而不得    其門而入的困境」。 7.《一顆珍珠》:「他一再的研究試驗,忍受無數的失敗    挫折。」這段話呼應第【    】段的內容,生成珍    珠的過程,同樣也經歷了【    】。 8.《一顆珍珠》:「同樣是一根針,曾經使他失去光明,    卻也因此帶給億萬盲人光明和希望,多麼奇妙的轉變!     」 (1)透過同一根針加以說明【    】。 (2)這段話意近於【    】。 9.《一顆珍珠》:「很多時候,我們只看見不幸的表面,    流血的創口,受傷的心,我們只會埋怨、訴苦、哀憐不    滿。」 (1)這...

古詩選《慈烏夜啼》《迢迢牽牛星》(翰林版B3L2)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上)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慈烏夜啼 》 : (1) 《 慈烏夜啼 》 是一首 【    】 詩,藉此詩表達 「 【              】 」的遺憾,並勸諭世人力行 【    】 。 (2) 《 慈烏夜啼 》一詩中敘述「 烏鴉尚有反哺之恩,羔羊且知跪乳之意, 【    】 的不孝,連禽獸都不如。 」 (3) 請完成關於 《 慈烏夜啼 》一詩中的 「 代詞 」 所指稱的人、事、物 : (A) 聞「者」為沾襟 :【  】 。 (B) 「其」心不如禽 :【    】 。 (C) 慈烏失「其」母 :【    】 。 (D) 嗟哉「斯」徒輩 :【                】 。 (4) 《 慈烏夜啼 》一詩中 以 吳起 為例來諷刺哪種人 : 【                      】 。 (5) 白居易 在 《 慈烏夜啼 》 一詩中,斥責 吳起 不孝的主要原因是 【                】 。 (6) 《 慈烏夜啼 》 一詩中,「夜夜夜半啼」一句,朗誦音節應作 「 【      】 / 【      】 」 。 (7) 《 慈烏夜啼 》 一詩藉 「 夜夜啼叫的慈烏 」 來諷諭 【                      】 。 (8) 《 慈烏夜啼 》 一詩主旨為傳達 【        】 。 (9) 《 慈烏夜啼 》 詩中提及 【    】 ,是孝子的典範。 (10) 《 慈烏夜啼 》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此二句所表達的意涵與 【                            】 相同。 出處:素養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2. 《 迢迢牽牛星 》 (1) 《 迢迢牽牛星 》 一詩中, 織女 本應善織,為何「札札弄機杼」,卻又「終日不成 章」呢 : 【                              】 。 (2) 請完成關於 《 迢迢牽牛星 》一詩的 特色 敘述 : (A) 善用詩歌中的 【    】 技巧 。 (B) 善用 【    】 ,增添節奏感及音韻之美,反覆吟詠,餘味無窮 。 (C) 【  】 近 【  】 遠, 【  】 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