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朋友相交(翰林版第一冊第八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學年)

 



第三次段考其他選文:

翰林版B1L7 兒時記趣

翰林版B1L9 音樂家與職籃巨星

翰林版B1L10 藍色串珠項鍊

翰林版B1自學選文 行動的水滴才能匯流大河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朋友相交(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朋友相交》一文中談論交友之道,貴在

   【    】。文中除了談到朋友的類型外,並提出

   擇友當以【    】為據。



2.朋友相交的表述方式以【    】為主,但作者

   採【    】筆調、【    】的口吻來談論朋友

   相交之道,別具特色。



3.朋友相交作者為【    】,創作以

   【    】見長,寫情【    】,用字

   【    】



4.朋友相交一文中,作者以李白黃鶴樓送孟浩

   然之廣陵起筆,作為朋友間深厚情意的寫照,代入「

   【    】」的主題。這種寫作手法採【    】

   的筆調,再帶入【    】的主題,較不

   【    】。



5.朋友相交「朋友相交,貴在誠信。」這句話與

   「【    】相呼應



6.遇到直、諒、多聞的朋友,作者希望自己「更傾心以

   交,願能潛移默化」。請問這樣的行為,可用

   【    】【    】,見【    】

   【    】」來表示



7.朋友相交「若心中有所求,即使近在咫尺,也有

   若千里之遙」、「小人則綢繆甜蜜,遮掩偽飾,一心只

   求目的的達成,無所不用其極,誠信俱可拋。」我們可

   以用君子【    】,小人【    】」來表達

   這兩句話的意涵。



8.朋友相交》一文,【    】手法論述

   【    】【    】交友之異。



9.朋友相交「其實朋友相交,也是緣分。但願今生

   能多結好緣,彼此以誠信交往,共此有情天地。」作者

   所要表達的想法是心存【    】,共結

   【    】



10.朋友相交「和朋友來往,我喜歡簡單,談得來

     便多談,談不來則緘默。」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與

     「【    】少,話【    】接近



11.朋友相交一文中,作者認為朋友之間交往,最重

     要的態度與遵守【    】就像保衛你的

     【    】一樣

 

 


()請依解釋寫出其對應的交情狀況:



1.比喻朋友相交不分貴賤:【    】之交



2.從小便相契要好的朋友:【    】之交



3.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之交



4.相互交換手帕,古代女子的手帕為私密物品,互相交換

   作為信物,指關係很好的女子義結金蘭【    】

   之交



5.從小便相契要好的朋友:【    】之交



6.不拘形跡、身分的好朋友:【    】之交



7.心意相投、至好無嫌的朋友【    】之交



8.稱結拜為異姓兄弟姐妹的朋友:【    】之交



9.貧賤時所交往的朋友。或比喻患難知己的朋友

   :【    】之交



10.只有見過一次面的交情。比喻相交不深

     :【    】之交



11.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    】之交

 

 


()請寫出「」中的語詞所借代之人事

      物:



1.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2.孤「帆」遠影碧山盡:【    】



3.杏壇:【    】。



4.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5.「杏林」:【    】



6.「回祿」肆虐:【    】



7.無「絲竹」之亂耳:【    】



8.「巾幗」不讓「鬚眉」

   :【    】、【    】



9.化「干戈」為玉帛:【    】



10.幾杯「黃湯」下肚:【    】



11.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一人留客午飯,其客已啖盡一碗,不見添飯。客

欲主人知之,乃佯言曰:『某家有住房一所要賣。』故

將碗口向主人曰:『椽子也有這樣大。』主人見碗內無

飯,急呼使童添之。因問客曰:『他要價值幾何?』客

曰:『於今有了飯吃,不賣了。』」(笑林廣記


(椽子:支撐房頂與屋瓦的木條)

 

請問:文中主人的態度可用【    】形容。

 

 


()康有為:「人情孤獨則懶惰,易觀摩則奮力生。置

諸眾正友之中,則寡失德;置諸多聞人之中,則不寡陋

。故輔仁之功,取友為大。」

 

請問:這段話主要在傳達交友以【    】」的觀點。

 

 


() 字〈詞〉義:



1.

(1)「緘」默:【    】。


(2)「緘」札:【    】。



2.

(1)相距何以「道」里計:【    】。


(2)朝聞「道」,夕死可矣:【    】。



3.

(1)便「下」襄陽洛陽:【    】。


(2)禮賢「下」士:【    】。


(3)煙花三月「下」揚州:【    】。


(4)今既「下」廷尉:【    】。


(5)「下」筆如有神:【    】。



4.

(1)旗鼓「相」當:【    】。


(2)「相」得益彰:【    】。


(3)守望「相」助【    】。


(4)「相」夫教子:【    】。



5.

(1)學而時習「之」:【    】。


(2)久「之」,以為行已過:【    】。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4)物外「之」趣:【    】。


(5)吾欲「之」南海:【    】。

 

 


()注音:



1.

(1)「裨」益:


(2)口「碑」載道:



2.「潛」能:



3.「緘」默:



4.虛「偽」矯飾:



5.隱「沒」:



6.不「著」痕跡:



7.



8.

(1)面貌「姣」好:


(2)個性「狡」猾:


(3)水中「蛟」龍:  


(4)庸中「佼佼」:

 


9.「磊」落:



10.「雋」永:



11.友「誼」:



12.「咫」尺:



13.一見「傾」心:



14.

(1)「寥寥」無幾:


(2)同心「戮」力:


(3)行事乖「謬」:



15.

(1)反「詰」語氣:


(2)聰明慧「黠」:


(3)歷久「彌」新:


(4)煙霧「瀰」漫:



16.

(1)濫「竽」充數:   


(2)燙手山「芋」:



17.

(1)「慕」名而來: 


(2)「驀」然回首:

 

 


()國字:



1.

(1)履「ㄌ一ˋ」表:


(2)ㄌㄧˋ久彌新:


(3)行事ㄌㄧˋ


(4)ㄌㄧˋ」「ㄌㄧˋ在目:


(5)「ㄌ一ˋ」久不衰:


(6)嘔心「ㄌ一ˋ」血:



2.歷久「ㄇ一ˊ」新:



3.「ㄎㄨㄞˋ」炙人口:



4.歡喜稱「ㄙㄨㄥˋ」:



5.

(1)煙波「ㄏㄠˋ」渺:


(2)「ㄏㄠˋ」劫重生:


(3)聲勢「ㄏㄠˋ」大:



6.憂「ㄑ一」:



7.「ㄅㄟˋ」感溫馨:



8.

(1)未雨「ㄔㄡˊ」繆:


(2)綾羅「ㄔㄡˊ」緞:


(3)地狹人「ㄔㄡˊ」:



9.

(1)江水「ㄊㄠ ㄊㄠ」:


(2)「ㄊㄠ」天大罪:



10.偽「ㄕˋ」:



11.

(1)貧富「ㄒㄩㄢˊ」殊:


(2)際遇「ㄒㄩㄢˊ」殊:



12.

(1)「一ㄣ」切期盼:


(2)猛獻「ㄧㄣ」勤:


(3)「ㄧㄣ」憂啟聖:



13. 真「ㄓˋ」:



14.

(1)不「ㄩˊ」規矩:


(2)「ㄩˊ」時不候:


(3)至死不「ㄩˊ」:



15.「ㄨㄟˇ ㄨㄟˇ」道來:



16.人「ㄧㄤˇ」馬翻:



17.

(1)「ㄕㄨ」離:


(2)才「ㄕㄨ」學淺:


(3)實力懸「ㄕㄨ」:



18.仰「ㄇㄨˋ」:



19.

(1)未雨綢「ㄇㄡˊ」:


(2)小人則綢ㄇㄡˊ甜蜜:


(3)ㄇㄧㄡˋ


(4)ㄌㄧㄠˊ」「ㄌㄧㄠˊ無幾:


(5)ㄌㄧㄠˊ


(6)差以毫釐,ㄇㄧㄡˋ以千里:


(7)「ㄌ一ㄠˊ」若晨星:


(8)「ㄌ一ㄠˊ」表心意:



20.終身遺「ㄏㄢˋ」:



21.

(1)「ㄉㄤˋ」然無存:


(2)ㄉㄤˋ


(3)ㄉㄤˋ鞦韆:


(4)ㄊㄤˋ手山芋:


(5)街頭遊ㄉㄤˋ



22.「ㄕㄜˋ」世未深:



23.

(1)ㄐㄧㄢ其口:


(2)老少ㄒㄧㄢˊ宜:


(3)ㄓㄣ言:編號:011917



24.

(1)嶔崎「ㄌㄟˇ」落:


(2)壁「ㄌㄟˇ」分明:

 

 


()注釋: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課名:朋友相交

知識向度:正確用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11918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課名:朋友相交

知識向度:正確用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11898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課名:朋友相交

知識向度:正確用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11905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課名:朋友相交

知識向度:正確用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11901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課名:朋友相交

知識向度:正確用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11919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課名:朋友相交

知識向度:易誤讀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11907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課名:朋友相交

知識向度:正確用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11912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課名:朋友相交

知識向度:正確用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1.傾心:



2.友直、友諒、友多聞:



3.無所不用其極:



4.坦蕩磊落:



5.不逾規矩:



6.君子:



7.殷殷:



8.「緘」默:



9.有若日月之蝕,人人得而見之:



10.緘默:



11.不「逾」規矩:



12.莫逆於心:



13.咫尺:



14.憂戚與共:



15.歷久而「彌」新:



16.相交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17.憂「戚」與共:



18.潛移默化:



19.浩浩蕩蕩:



20.綢繆:



21.規矩:



22.孟浩然「之」廣陵



23.相距何以道里計:



24.歷久而彌新: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https://reurl.cc/rLYMZy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朋友相交》一文中談論交友之道,貴在【誠信】。文中除了談到朋友的類型外,並提出擇友當以【品德】為據。


    2.《朋友相交》的表述方式以【議論】為主,但作者採【抒情】筆調、【親切】的口吻來談論朋友相交之道,別具特色。


    3.《朋友相交》作者為【琹涵】,創作以【散文】見長,寫情【自然真切】,用字【平易近人】。


    4.在《朋友相交》一文中,作者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起筆,作為朋友間深厚情意的寫照,代入「【朋友相交貴在誠信】」的主題。這種寫作手法採【抒情】的筆調,再帶入【說理】的主題,較不【嚴肅】。


    5.《朋友相交》:「朋友相交,貴在誠信。」這句話與「友【諒】」相呼應。


    6.遇到直、諒、多聞的朋友,作者希望自己「更傾心以交,願能潛移默化」。請問這樣的行為,可用「見【賢】思【齊】,見【善】則【遷】」來表示。


    7.《朋友相交》:「若心中有所求,即使近在咫尺,也有若千里之遙」、「小人則綢繆甜蜜,遮掩偽飾,一心只求目的的達成,無所不用其極,誠信俱可拋。」我們可以用「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來表達這兩句話的意涵。


    8.《朋友相交》一文,以【對比】手法論述【君子】【小人】交友之異。


    9.《朋友相交》:「其實朋友相交,也是緣分。但願今生能多結好緣,彼此以誠信交往,共此有情天地。」作者所要表達的想法是「心存【善念】,共結【善緣】」。


    10.《朋友相交》:「和朋友來往,我喜歡簡單,談得來便多談,談不來則緘默。」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與「酒【逢知己千鍾】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接近。


    11.《朋友相交》一文中,作者認為朋友之間交往,最重要的態度與「遵守【諾言】就像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二)請依解釋寫出其對應的交情狀況:


    1.比喻朋友相交不分貴賤:【杵臼】之交。


    2.從小便相契要好的朋友:【總角】之交。


    3.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刎頸】之交。


    4.相互交換手帕,古代女子的手帕為私密物品,互相交換作為信物,指關係很好的女子義結金蘭:【手帕】之交。


    5.從小便相契要好的朋友:【總角】之交。


    6.不拘形跡、身分的好朋友:【忘形】之交。


    7.心意相投、至好無嫌的朋友:【莫逆】之交。


    8.稱結拜為異姓兄弟姐妹的朋友:【八拜】之交。


    9.貧賤時所交往的朋友。或比喻患難知己的朋友:【布衣】之交。


    10.只有見過一次面的交情。比喻相交不深:【一面】之交。


    11.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忘年】之交。



    (三)請寫出「」中的語詞所借代之人事物:


    1.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平民】。


    2.孤「帆」遠影碧山盡:【船】。


    3.「杏壇」:【教育界】。


    4.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


    5.「杏林」:【醫界】


    6.「回祿」肆虐:【火災】


    7.無「絲竹」之亂耳:【樂器】。


    8.「巾幗」不讓「鬚眉」:【女子】、【男子】。


    9.化「干戈」為玉帛:【戰爭】。


    10.幾杯「黃湯」下肚:【酒】。


    11.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亮】。



    (四)「一人留客午飯,其客已啖盡一碗,不見添飯。客欲主人知之,乃佯言曰:『某家有住房一所要賣。』故將碗口向主人曰:『椽子也有這樣大。』主人見碗內無飯,急呼使童添之。因問客曰:『他要價值幾何?』客曰:『於今有了飯吃,不賣了。』」(《笑林廣記》)
    (椽子:支撐房頂與屋瓦的木條)

    請問:文中主人的態度可用「【勢利】眼」形容。



    (五)康有為:「人情孤獨則懶惰,易觀摩則奮力生。置諸眾正友之中,則寡失德;置諸多聞人之中,則不寡陋。故輔仁之功,取友為大。」

    請問:這段話主要在傳達「交友以【進德】」的觀點。



    (六) 字〈詞〉義:


    1.
    (1)「緘」默:【封閉】。

    (2)「緘」札:【書信】。


    2.
    (1)相距何以「道」里計:【道路】。

    (2)朝聞「道」,夕死可矣:【真理】。


    3.
    (1)便「下」襄陽向洛陽:【順流而下】。

    (2)禮賢「下」士:【謙抑、謙讓】。

    (3)煙花三月「下」揚州:【順流而下】。

    (4)今既「下」廷尉:【交付】。

    (5)「下」筆如有神:【從事、使用】。


    4.
    (1)旗鼓「相」當:【彼此,強調雙方比較後的差異】。

    (2)「相」得益彰:【交互,指兩方面都進行的】。

    (3)守望「相」助:【交互,指兩方面都進行的】。

    (4)「相」夫教子:【輔佐、幫助】。


    5.
    (1)學而時習「之」:【學過的內容】。

    (2)久「之」,以為行已過:【助詞,無義】。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往、去】。

    (4)物外「之」趣:【的】。

    (5)吾欲「之」南海:【往、去】。



    (七)注音:


    1.
    (1)「裨」益:ㄅ一ˋ

    (2)口「碑」載道:ㄅㄟ


    2.「潛」能:ㄑ一ㄢˊ


    3.「緘」默:ㄐㄧㄢ


    4.虛「偽」矯飾:ㄨㄟˋ


    5.隱「沒」:ㄇㄛˋ


    6.不「著」痕跡:ㄓㄨㄛˊ


    7.「琹」涵:ㄑ一ㄣˊ


    8.
    (1)面貌「姣」好:ㄐㄧㄠˇ

    (2)個性「狡」猾:ㄐㄧㄠˇ

    (3)水中「蛟」龍:ㄐㄧㄠ

    (4)庸中「佼佼」:ㄐㄧㄠˇ


    9.「磊」落:ㄌㄟˇ


    10.「雋」永:ㄐㄩㄢˋ


    11.友「誼」:一ˋ


    12.「咫」尺:ㄓˇ


    13.一見「傾」心:ㄑ一ㄥ


    14.
    (1)「寥寥」無幾:ㄌ一ㄠˊ

    (2)同心「戮」力:ㄌㄨˋ

    (3)行事乖「謬」:ㄇㄧㄡˋ


    15.
    (1)反「詰」語氣:ㄐㄧㄝˊ

    (2)聰明慧「黠」:ㄒㄧㄚˊ

    (3)歷久「彌」新:ㄇㄧˊ

    (4)煙霧「瀰」漫:ㄇㄧˊ


    16.
    (1)濫「竽」充數:ㄩˊ

    (2)燙手山「芋」:ㄩˋ


    17.
    (1)「慕」名而來:ㄇㄨˋ

    (2)「驀」然回首:ㄇㄛˋ



    (八)國字:


    1.
    (1)履「ㄌ一ˋ」表:歷

    (2)「ㄌㄧˋ」久彌新:歷

    (3)行事「ㄌㄧˋ」:曆

    (4)「ㄌㄧˋ」「ㄌㄧˋ」在目:歷歷

    (5)「ㄌ一ˋ」久不衰:歷

    (6)嘔心「ㄌ一ˋ」血:瀝


    2.歷久「ㄇ一ˊ」新:彌


    3.「ㄎㄨㄞˋ」炙人口:膾


    4.歡喜稱「ㄙㄨㄥˋ」:頌


    5.
    (1)煙波「ㄏㄠˋ」渺:浩

    (2)「ㄏㄠˋ」劫重生:浩

    (3)聲勢「ㄏㄠˋ」大:浩


    6.憂「ㄑ一」:戚


    7.「ㄅㄟˋ」感溫馨:倍


    8.
    (1)未雨「ㄔㄡˊ」繆:綢

    (2)綾羅「ㄔㄡˊ」緞:綢

    (3)地狹人「ㄔㄡˊ」:稠


    9.
    (1)江水「ㄊㄠ ㄊㄠ」:滔

    (2)「ㄊㄠ」天大罪:滔


    10.偽「ㄕˋ」:飾


    11.
    (1)貧富「ㄒㄩㄢˊ」殊:懸

    (2)際遇「ㄒㄩㄢˊ」殊:懸


    12.
    (1)「一ㄣ」切期盼:殷

    (2)猛獻「ㄧㄣ」勤:殷

    (3)「ㄧㄣ」憂啟聖:殷


    13. 真「ㄓˋ」:摯


    14.
    (1)不「ㄩˊ」規矩:逾


    (2)「ㄩˊ」時不候:逾


    (3)至死不「ㄩˊ」:渝


    15.「ㄨㄟˇ ㄨㄟˇ」道來:娓


    16.人「ㄧㄤˇ」馬翻:仰


    17.
    (1)「ㄕㄨ」離:疏

    (2)才「ㄕㄨ」學淺:疏

    (3)實力懸「ㄕㄨ」:殊


    18.仰「ㄇㄨˋ」:慕


    19.
    (1)未雨綢「ㄇㄡˊ」:繆

    (2)小人則綢「ㄇㄡˊ」甜蜜:繆

    (3)荒「ㄇㄧㄡˋ」:謬

    (4)「ㄌㄧㄠˊ」「ㄌㄧㄠˊ」無幾:寥寥

    (5)寂「ㄌㄧㄠˊ」:寥

    (6)差以毫釐,「ㄇㄧㄡˋ」以千里:謬

    (7)「ㄌ一ㄠˊ」若晨星:寥

    (8)「ㄌ一ㄠˊ」表心意:聊


    20.終身遺「ㄏㄢˋ」:憾


    21.
    (1)「ㄉㄤˋ」然無存:蕩

    (2)坦「ㄉㄤˋ」:蕩

    (3)「ㄉㄤˋ」鞦韆:盪

    (4)「ㄊㄤˋ」手山芋:燙

    (5)街頭遊「ㄉㄤˋ」:蕩


    22.「ㄕㄜˋ」世未深:涉


    23.
    (1)三「ㄐㄧㄢ」其口:緘

    (2)老少「ㄒㄧㄢˊ」宜:咸

    (3)「ㄓㄣ」言:箴


    24.
    (1)嶔崎「ㄌㄟˇ」落:磊

    (2)壁「ㄌㄟˇ」分明:壘



    (九)注釋:


    1.傾心:盡心、誠心。


    2.友直、友諒、友多聞:此指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博學多聞的朋友。


    3.無所不用其極:用盡一切手段以達到目的。


    4.坦蕩磊落:胸襟開闊,心地光明。


    5.不逾規矩:指遵守禮法。


    6.君子:指才德出眾的人。


    7.殷殷:情意深厚的樣子。


    8.「緘」默:封閉。


    9.有若日月之蝕,人人得而見之:就像日蝕、月蝕的變化,眾人皆能清楚看見。


    10.緘默:閉口不說話。


    11.不「逾」規矩:越過。


    12.莫逆於心:彼此心意契合,交誼深厚。


    13.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14.憂戚與共:一起承受憂愁、哀傷。


    15.歷久而「彌」新:更加。


    16.相交滿天下,知心有幾人:感慨朋友雖多,真正知心的卻沒有幾個。


    17.憂「戚」與共:憂傷。


    18.潛移默化: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因受各種因素影響,無形中起了變化。


    19.浩浩蕩蕩:水勢盛大壯闊的樣子。


    20.綢繆:緊密纏繞,此指關係親密。


    21.規矩:指法度、準則。


    22.送孟浩然「之」廣陵:往、去。


    23.相距何以道里計:兩者之間的距離,怎麼可以用道路的里程來計算?表示兩者的差距非常大。


    24.歷久而彌新:經歷長久的時間,不但沒有陳舊衰敗,反而更新更好。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劉墉寓言作品集《天堂與地獄》《隔山打牛》(南一版B2L9)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第三次段考其他選文: 南一版B2L7 謝天 南一版B2L8 視力與偏見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劉墉寓言作品集(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一〉 《 天堂與地獄 》 1. 《 天堂與地獄 》 :「因為玩得太多,我已經提不起什     麼興趣;吃得太飽,使我身體不斷發胖;睡得太久,     頭腦又變得遲鈍。」上文所表達的意涵是「人類過度     追求身體的 【    】 ,反而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 2.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中的主角來到地獄後,每天「吃     完就睡,睡夠就玩,邊吃邊玩」,又說「三個月下來     ,他漸漸覺得有點不是滋味。」 (1) 上文 前後文意在於主角心境產生變化,無法只滿足     【    】 的身體需求。 (2) 「吃完就睡,睡夠就玩,邊吃邊玩。」這段話表達主     角 【    】 的生活態度。 3. 根據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所謂的「天堂」應該要是   「 【    】 」 、 「 【    】 」 、   「 【    】 」的 樣子。 4. 根據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天堂」與「地獄」之間的    分界線是 【    】。 5.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中,哪一句話最能表現主角瀕臨崩    潰的心境 :【    】。 6.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中,作者所欲表達的主旨為 「 追求    【    】 遠比 【    】 更為重要 」 。 7. 請完成關於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的說明與寫作手法:   (1) 故事透過 【    】 和 【    】 的對話,讓人     一窺 【    】 的世界。  (2) 文末才點出主角就是身處 【    】 ,使文章產生     令人驚訝的效果。 (3) 作者善用 「 【    】 」 的方式凸顯主角前後情緒     的起伏。     〔甲〕 主角一開始只想要「 【    】 」,後來只想   ...

溪頭的竹子(南一版B2L6)國中國文填空講義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溪頭 的竹子:「 溪頭 是一簇迷人的風景,而擁簇在這裡的        那些茂密的竹林,乃是風景中的風景。」         這段話所要表達的意思是「 【            】 是        溪頭 最美的景致」。   2. 溪頭 的竹子與其他地方的竹子有什麼不同:特別         【      】 、 【      】 而講究 【      】 。   3. 溪頭 的竹子一文想要表達的意涵是描述竹子的蓬勃        【        】 ,並以之蘊含 【      】 。  4. 從 溪頭 的竹子一文中可知,作者對竹子抱有        【      】 的態度。  5. 溪頭的竹子 一文中使用了 【      】 修辭展現作       者眼裡的風景,再搭配 【      】 法使溪頭竹 子       在讀者面前呈現生動的形象。 6. 溪頭的竹子 中作者在第三段形容竹子「它們在這裡        創造了一種罕見的姿態」,請問「罕見的姿態」 是指      【                  】。     7. 溪頭的竹子 : 「而這裡的竹子不同,它們除了專心專        意地生長,再也不懂其他的了,那種急著生 長的樣子         ,看上去有些近乎痴傻。」  (1) 以「痴傻」形容竹子,使竹子 【      】 化 。   (2) 呼應前一段所說的「 【      】 比賽」 。   (3) 「急著生長」使竹子出現 【      】 感 。   8. 溪頭的竹子 一文中,哪一段文句屬於作者對於 溪頭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