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翰林版第五冊第九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智鬥書生」一章中敘寫【    】背著身受重傷的

   【    】上山,欲尋求隱居的【    】醫治,

   卻遭其弟子阻撓。



2.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黃蓉對曰:

   「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1)這暗中嘲諷的對象是【    】。


(2)「四小鬼各自肚腸」其實暗指【    】。


(3)黃蓉用意為【    】。



3.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若是在平地之上

   ,尺許小徑又算得了什麼,可是這石梁下臨深谷,

   別說行走,只望一眼也不免膽戰心驚。」這段話說

   明走過石梁的困難點可能在於【    】」。



4.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黃蓉嘆道:

   「這位段皇爺藏得這麼好,就算誰和他有潑天仇恨,

   找到這裡,也已先消了一半氣。」她這麼說的原因為

   【    】。



5.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書生所提的

   字謎:「完名直待掛冠歸,本來面目君知否」其涵義

   為【    】」。



6.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寬約尺許的石梁,

   橫架在兩座山峰之間,雲霧籠罩,望不見盡處。」上

   文說明石梁所在之地狀況為【    】」。



7.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若要縱躍而過,原

   亦不難,只是這書生占住了衝要,除了他所坐之處,

   別地無可容足。」上文是為了點出【    】

   原因」。



8.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我們可以用

   「【    】來形容「書生」這位守關關主



9.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書生心中嘆

   服「文不如這少女」,原因為【    】」。



10.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郭靖黃蓉

     到最後是否有通過書生的考驗:【    】。



11.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郭靖背著

     求見一燈大師是為了【    】。



12.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正在讀經書

     的書生是【    】擋住此二人去路



13.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藉漁人之言

     證實一燈大師【    】」。



14.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中,書生對於郭靖

     的話「充耳不聞」,他們又礙於「有求於人」及「地

     形險惡」不便動手,於是黃蓉以機智判斷,用

     「【    】」的方法使書生開口。



15.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以第【    】

     人稱的敘事觀點推展情節



16.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透過【    】

      及【    】,讓讀者一窺鬥智的內外交鋒



17.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的鬥智過程主要由

     【    】主導,藉以烘托【    】的機智形

     象,以【    】的態度轉變點出鬥智的最終結果

    。



18.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以

      「【    】」為主軸,以【    】代替

      【    】,藉由【    】【    】

      【    】等內容,凸顯人物形象。



19.射鵰英雄傳一書的作者為【    】,本名

     【    】,其小說善於將【    】

     【    】結合。



20.射鵰英雄傳一書以【    】

    【    】【    】三國對峙作為背景,主

    角【    】因救助【    】而受賞識,被封

    為「【    】」。



21. 【    】個性忠厚老實,練武資質雖然魯鈍,但

      在【    】等人的教導下,陸續習得

      【    】【    】等武學,因而成為絕頂

      高手。

 

   

22. 【    】貌若天仙、聰明伶俐,但個性刁鑽古

      怪。曾向父親習得【    】術、【    】

      及部分武學。後拜【    】為師,並繼承其

      【    】幫主之位。



23. 【    】本名段智興,身負絕學

      「【    】」,被譽為「天下五絕」裡的

      「【    】」。後退位出家為僧,當時四

      名大臣也追隨他隱居,扮作「【    】

    【    】【    】【    】

      隨侍在側。




()注音:



1.作「揖」:



2.「逞」強:



3.魑「魅」魍魎:



4.「查」良鏞



5.浴乎「沂」



6.「魑」魅魍魎:



7.嘲「諷」:



8.棕「櫚」:



9.「殆」哉:



10.「捻」鬚:



11.「頦」下:



12.「曲」解:



13.斷「崖」:



14.「縝」密:



15.私「塾」:



16.不「中」聽:



17.搪「塞」:



18.「皺」眉:



19.「棘」手:




()國字:



1.牽強「ㄈㄨˋ」會:



2.「ㄊㄤˊ」塞:



3.「ㄒㄧˊ」擊:



4.「ㄈㄨˋ」馬:



5.「ㄩㄣˋ」藉:



6.邂「ㄏㄡˋ」:



7.半「ㄕㄤˇ」:



8.魯「ㄉㄨㄣˋ」:



9.「ㄍㄞˋ」幫



10.「ㄉㄧㄢˋ」定:



11.「ㄓㄣˇ」密:



12.折「ㄉㄧㄝˊ」:



13.捻「ㄒㄩ」:



14.魑魅魍「ㄌㄧㄤˇ」:



15.理「ㄘㄞˇ」:



16.打躬作「ㄧ」:



17.連「ㄗㄞˋ」:



18.「ㄘㄨˋ」眉:



19.高潮「ㄉㄧㄝˊ」起:



20.驚「ㄜˋ」:



21.「ㄋ一ㄢˇ」鬚:



22.「ㄩㄢ」博:



23.舞「ㄩˊ」:



24.心肌「ㄍㄥˇ」塞:



25.魑魅「ㄨㄤˇ」魎:



26.阻「ㄋㄠˊ」:



27.「ㄏㄠˋ」上半天:



28.「ㄧㄚˇ」然失笑:



29.「ㄉㄧㄠ」鑽古怪:




()注釋:



1.提縱術:



2.浴乎「沂」:



3.殆哉:



4.「登」感不知所措:



5.蹙眉:



6.「風」乎舞雩:



7.風乎「舞雩」:



8.中式:



9.潑天:



10.半晌:



11.搪塞:



12.辛未:



13.履險如夷:



14.「掉」幾句夫子的話:



15.微言大義:



16.風乎舞雩:



17.留難:



18.魑魅魍魎:



19.浴乎



20.履險如「夷」:



21.出個「絕對」:



22.未擅勝場:



23.頦:



24.衝要: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智鬥書生」一章中敘寫【郭靖】背著身受重傷的【黃蓉】上山,欲尋求隱居的【一燈大師】醫治,卻遭其弟子阻撓。


    2.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黃蓉對曰:「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1)這暗中嘲諷的對象是【漁樵耕讀四人】。

    (2)「四小鬼各自肚腸」其實暗指【各有心機】。

    (3)黃蓉用意為【暗諷四名弟子各懷心機,刻意刁難來訪客人】。


    3.《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若是在平地之上,尺許小徑又算得了什麼,可是這石梁下臨深谷,別說行走,只望一眼也不免膽戰心驚。」這段話說明走過石梁的困難點可能在於「【畏懼高度】」。


    4.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黃蓉嘆道:「這位段皇爺藏得這麼好,就算誰和他有潑天仇恨,找到這裡,也已先消了一半氣。」她這麼說的原因為【路途跋涉耗費氣力】。


    5.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書生所提的字謎:「完名直待掛冠歸,本來面目君知否」其涵義為「【暗指黃蓉不知自己真實身分】」。


    6.《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寬約尺許的石梁,橫架在兩座山峰之間,雲霧籠罩,望不見盡處。」上文說明石梁所在之地狀況為「【視野不佳】」。


    7.《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若要縱躍而過,原亦不難,只是這書生占住了衝要,除了他所坐之處,別地無可容足。」上文是為了點出「【必須與書生正面相遇難以避開】的原因」。


    8.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我們可以用「【坦蕩正直,才高量深】」來形容「書生」這位守關關主。


    9.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書生心中嘆服「文不如這少女」,原因為「【數次與黃蓉賭試文才,最後拜服】」。


    10.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郭靖和黃蓉到最後是否有通過書生的考驗:【是】。


    11.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郭靖背著黃蓉求見一燈大師是為了【求醫】。


    12.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正在讀經書的書生是「【故意】」擋住此二人去路。


    13.根據《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藉漁人之言證實一燈大師「【未死】」。


    14.《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中,書生對於郭靖的話「充耳不聞」,他們又礙於「有求於人」及「地形險惡」不便動手,於是黃蓉以機智判斷,用「【出言相激】」的方法使書生開口。


    15.《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以第【三】人稱的敘事觀點推展情節。


    16.《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透過【人物對話】及【內心獨白】,讓讀者一窺鬥智的內外交鋒。


    17.《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的鬥智過程主要由【書生】主導,藉以烘托【黃蓉】的機智形象,以【書生】的態度轉變點出鬥智的最終結果。


    18.《射鵰英雄傳——智鬥書生》一文以「【鬥智】」為主軸,以【智取】代替【力敵】,藉由【對話】、【猜謎】、【對句】等內容,凸顯人物形象。


    19.《射鵰英雄傳》一書的作者為【金庸】,本名【查良鏞】,其小說善於將【虛構人物】與【歷史傳說】結合。


    20.《射鵰英雄傳》一書以【宋】、【金】、【蒙古】三國對峙作為背景,主角【郭靖】因救助【成吉思汗】而受賞識,被封為「【金刀駙馬】」。


    21.【郭靖】個性忠厚老實,練武資質雖然魯鈍,但在【洪七公】等人的教導下,陸續習得【《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等武學,因而成為絕頂高手。


    22.【黃蓉】貌若天仙、聰明伶俐,但個性刁鑽古怪。曾向父親習得【奇門遁甲】術、【五行八卦】陣及部分武學。後拜【洪七公】為師,並繼承其【丐幫】幫主之位。


    23.【一燈大師】本名段智興,身負絕學「【一陽指】」,被譽為「天下五絕」裡的「【南帝】」。後退位出家為僧,當時四名大臣也追隨他隱居,扮作「【漁】、【樵】、【耕】、【讀】」隨侍在側。


    回覆刪除

  2. (二)注音:


    1.作「揖」:ㄧ


    2.「逞」強:ㄔㄥˇ


    3.魑「魅」魍魎:ㄇㄟˋ


    4.「查」良鏞:ㄓㄚ


    5.浴乎「沂」:ㄧˊ


    6.「魑」魅魍魎:ㄔ


    7.嘲「諷」:ㄈㄥˋ


    8.棕「櫚」:ㄌㄩˊ


    9.「殆」哉:ㄉㄞˋ


    10.「捻」鬚:ㄋㄧㄢˇ


    11.「頦」下:ㄏㄞˊ


    12.「曲」解:ㄑㄩ


    13.斷「崖」:ㄧㄞˊ


    14.「縝」密:ㄓㄣˇ


    15.私「塾」:ㄕㄨˊ


    16.不「中」聽:ㄓㄨㄥˋ


    17.搪「塞」:ㄙㄜˋ


    18.「皺」眉:ㄓㄡˋ


    19.「棘」手:ㄐㄧˊ


    回覆刪除

  3. (三)國字:


    1.牽強「ㄈㄨˋ」會:附


    2.「ㄊㄤˊ」塞:搪


    3.「ㄒㄧˊ」擊:襲


    4.「ㄈㄨˋ」馬:駙


    5.「ㄩㄣˋ」藉:蘊


    6.邂「ㄏㄡˋ」:逅


    7.半「ㄕㄤˇ」:晌


    8.魯「ㄉㄨㄣˋ」:鈍


    9.「ㄍㄞˋ」幫:丐


    10.「ㄉㄧㄢˋ」定:奠


    11.「ㄓㄣˇ」密:縝


    12.折「ㄉㄧㄝˊ」:疊


    13.捻「ㄒㄩ」:鬚


    14.魑魅魍「ㄌㄧㄤˇ」:魎


    15.理「ㄘㄞˇ」:睬


    16.打躬作「ㄧ」:揖


    17.連「ㄗㄞˋ」:載


    18.「ㄘㄨˋ」眉:蹙


    19.高潮「ㄉㄧㄝˊ」起:迭


    20.驚「ㄜˋ」:愕


    21.「ㄋ一ㄢˇ」鬚:捻


    22.「ㄩㄢ」博:淵


    23.舞「ㄩˊ」:雩


    24.心肌「ㄍㄥˇ」塞:梗


    25.魑魅「ㄨㄤˇ」魎:魍


    26.阻「ㄋㄠˊ」:撓


    27.「ㄏㄠˋ」上半天:耗


    28.「ㄧㄚˇ」然失笑:啞


    29.「ㄉㄧㄠ」鑽古怪:刁


    回覆刪除

  4. (四)注釋:


    1.提縱術:指透過運氣,讓身子騰躍而行。


    2.浴乎「沂」:河流名。


    3.殆哉:危險了。


    4.「登」感不知所措:隨即。


    5.蹙眉:皺眉。


    6.「風」乎舞雩:在此作動語用,指乘涼。


    7.風乎「舞雩」:原指祭天求雨的儀式,此指祭天求雨的地方。


    8.中式:此指合格。


    9.潑天:形容極大、極多。


    10.半晌:一會兒、片刻。


    11.搪塞:敷衍。


    12.辛未:即辛未年,古人以天干地支來紀年。


    13.履險如夷:走險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難或本領高強。


    14.「掉」幾句孔夫子的話:賣弄。


    15.微言大義:精微的語言中所隱含的深奧意義。


    16.風乎舞雩:到祭天求雨的地方去乘涼。


    17.留難:故意刁難。


    18.魑魅魍魎:原指傳說中害人的鬼怪,後比喻各式各樣的壞人。


    19.浴乎沂:在沂水邊洗浴。


    20.履險如「夷」:平坦。


    21.出個「絕對」:難得的絕妙對句。


    22.未擅勝場:指未能勝過對方。


    23.頦:下巴。


    24.衝要:形勢險要的主要通道。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心囚(翰林版B1L7)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上)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最新版《心囚》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心囚(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心囚》一文所要傳達的意旨為【                】。 2.杏林子認為一個人只要能突破心靈的枷鎖,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什麼能困得住他    了。可知杏林子希望人如何自處:【        】。 3.《心囚》:「有些人看似生活得繁華熱鬧,卻往往是天底下最寂寞的人。」這是因     為【                    】。 4.從《心囚》一文中可以知道,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在於    【        】。 5.在《心囚》一文中,作者讓人體會到:人生究竟是充滿希望,或者是失望頹喪,其    結果是取決於【    】。 6.《心囚》全文以第【  】人稱的觀點寫成,採【        】的結構方式    寫成,透過【        】的手法,使主題分外凸顯。 7.《心囚》:「世上多的是身體健康,卻心理不健全的人;多的是表面歡樂,卻心中    痛苦的人; 多的是行動自如,卻找不到一條正確人生方向的人。」這段話意近於   【                        】。 8.《心囚》:「比起我,到底誰更像是囚犯呢?」作者以反問手法作結,其作用為  【          】。 9.《心囚》一文中,「心囚」意指【        】,全文主旨在說明    「【  】,才是一切的主宰」。  10.《心囚》一文中提到「任何疾病、痛苦、挫敗都不能真正限制、困住一個人,除      非他的心先被 【        】所囚禁 」。作者以【    】為例,將      她的【        】化為文字,激勵人心。 (二)國字及注音: 1.沉「溺」: 2.「ㄌㄤˊ」鐺入獄: 3.鎖「ㄌㄧㄢˋ」: 4.「ㄅㄛ」奪: 5.「ㄕˋ」好: 6.「ㄩˋ ㄩˋ」寡歡: 7.「ㄈㄢˊ」華熱鬧: 8.嚴刑「ㄎㄠˇ」打: 9.「ㄒㄧㄥˊ」具: 10.「ㄌㄧˊ」患: 11.伊「甸」園: 12.創作不「ㄔㄨㄛˋ」: 13.病痛「ㄔㄢˊ」身: 14.「ㄘㄤ」白: 15.禁「ㄍㄨˋ」: 16.「悶悶」不樂:  17.字跡「ㄌㄧㄠˊ」草: 18.水庫枯「ㄏㄜˊ」: 19.桎「ㄍㄨˋ」: 20.憂「ㄩˋ」: 21.「ㄐㄧˊ」寞: 22.主「宰」: 23.沉「

論語選(康軒版第一冊第五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3學年)

  康軒版第一冊其他選文: 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 夏夜 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生之歌選《手的故事》《一顆珍珠》 康軒版第一冊第三課 吃冰的滋味 康軒版第一冊第四課 差不多先生傳 康軒版第一冊第六課 那默默的一群 康軒版第一冊第七課 兒時記趣 康軒版第一冊第八課 紙船印象 康軒版第一冊第九課 下雨天 真好 康軒版第一冊第十課 鬧元宵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一 善用時間的方法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二 拄拐杖的小男孩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三 曹操掉下去了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一部分:閱讀策略)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二部分:資料檢索)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並時常     【    】 是令人 【    】 的。 (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句中的「說」指的是     【    】 的喜悅。 (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說明     「 【    】 」與「 【    】 」兩者相輔相     成。 (4)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與【    】的     朋友互相切磋學習之樂 。 (5)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別人不知道我的     【    】,我卻不【    】、    【    】 。 (6)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君子」是     指 【    】 的人 。 (7)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與     「 【    】 」相近。 (8) 上文中連用三個 「 【    】 問」,用意 是     【    】、【    】 。 (9) 上文中 從學習「 【    】 ( 【    】 )」、     「 【    】 ( 【    】 )」與     「 【    】 ( 【    】 )」,說明人之     【    】 的重要。 (10) 上文中, 孔子 敘說 【    】 能提升自我,所以內       心喜悅;與 【    】 的朋友相聚切磋,令人心情       愉悅。 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