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寄弟墨書》:「天下無田無業者多矣,我獨何人,貪
求無厭,窮民將何所措手足乎」這段話的涵義,所表現
的胸懷,接近於「【 】」。
2.《寄弟墨書》:「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
世。」意謂「【 】」。
3.《寄弟墨書》:「一捧書本,便想中舉人,中進士,作
官如何攫取金錢」是古代讀書人「【 】」的觀
念。
4.《寄弟墨書》:「工人制器利用,賈人搬有運無,皆有
便民之處,而士獨於民大不便,無怪乎居四民之末也。
」這段話的含義近於「批評士人無益於【 】,
只知營求【 】的心意」。
5.鄭燮在《寄弟墨書》一文中以為「士為四民之末」的原
因為「【 】」。
6.在《寄弟墨書》一文中,鄭燮認為當時讀書人受尊重的
程度不如以前,其主要原因為「讀書【 】不同
」。
7.《寄弟墨書》一文以【 】句表達對堂弟的叮
嚀。
8.《寄弟墨書》一文首尾寫【 】之事,相互呼
應,顯現作者立志「【 】」的決心,使文章
的結構完整。
9.《寄弟墨書》一文運用【 】手法烘托全文主
旨。
10.《寄弟墨書》一文語氣【 】,顯示
【 】對【 】的教誨與叮嚀。
11.在《寄弟墨書》一文中,鄭燮認為讀書人應有的本分
為「【 】」。
12.鄭燮在《寄弟墨書》一文中表達敬重農夫之意,是因
為他認為農夫是「【 】」的人。
13.《寄弟墨書》一文主旨在說明「敬重【 】的
心意」。
14.《寄弟墨書》一文寫作的布局為「以批評當時
【 】的錯誤觀念,來烘托出【 】的
可敬」。
15.鄭燮,字【 】,號【 】。出身貧
窮,極富同情心。除詩文外,又善於【 】
,為清代「【 】」之一。
(二)注音:
1.一「捧」書本:
2.悲「憫」:
3.三百「畝」:
4.更不可「當」:
5.出則「弟」:
6.出「閣」:
7.「賈」人:
8.束修自「好」:
9.經「濟」自期:
10.秋「稼」:
11.修身「見」於世:
12.何所「措」手足:
13.鄉里作「惡」:
14.禮「儀」:
15.不可久「恃」:
(三)國字:
1.忍氣「ㄊㄨㄣ」聲:
2.「ㄎㄤˋ」懷千古:
3.「ㄉㄧㄢˇ」產:
4.「ㄉㄞˋ」之以禮:
5.「ㄏㄨㄥ」托:
6.「ㄅㄧˋ」校:
7.五百「ㄏㄨˊ」:
8.「ㄕㄨㄞˋ」真:
9.「ㄊㄢ」求:
10.「ㄆㄧˋ」美:
11.清「ㄌㄧㄢˊ」:
12.「ㄩˊ」兄:
13.貪求無「ㄧㄢˋ」:
14.「ㄓㄨㄢˋ」刻:
15.制「ㄑㄧˋ」利用:
16.叮「ㄋㄧㄥˊ」:
17.「ㄐㄧ」民:
18.「ㄕㄨˊ」回:
(四)注釋:
1.秋「稼」:
2.更不可「當」:
3.抗懷千古:
4.貪求無「厭」︰
5.四民︰
6.出則「弟」︰
7.「制」器利用:
8.業地:
9.一「夫」:
10.「何所」措手足乎:
11.何所措手足乎:
12.舉人:
13.進士:
14.發達:
15.典產:
https://reurl.cc/rLYMZy
(一)精熟課文內容:
回覆刪除1.《寄弟墨書》:「天下無田無業者多矣,我獨何人,貪求無厭,窮民將何所措手足乎」這段話的涵義,所表現的胸懷,接近於「【設身處地,民胞物與,悲天憫人】」。
2.《寄弟墨書》:「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意謂「【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3.《寄弟墨書》:「一捧書本,便想中舉人,中進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錢」是古代讀書人「【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觀念。
4.《寄弟墨書》:「工人制器利用,賈人搬有運無,皆有便民之處,而士獨於民大不便,無怪乎居四民之末也。」這段話的含義近於「批評士人無益於【民生】,只知營求【私利】的心意」。
5.鄭燮在《寄弟墨書》一文中以為「士為四民之末」的原因為「【士人只想求功名,賺大錢】」。
6.在《寄弟墨書》一文中,鄭燮認為當時讀書人受尊重的程度不如以前,其主要原因為「讀書的【目的】不同」。
7.《寄弟墨書》一文以【設問】句表達對堂弟的叮嚀。
8.《寄弟墨書》一文首尾寫【置產】之事,相互呼應,顯現作者立志「【終身為農夫】」的決心,使文章的結構完整。
9.《寄弟墨書》一文運用【對比】手法烘托全文主旨。
10.《寄弟墨書》一文語氣【親切溫馨】,顯示【兄】對【弟】的教誨與叮嚀。
11.在《寄弟墨書》一文中,鄭燮認為讀書人應有的本分為「【入孝出弟,守先待後】」。
12.鄭燮在《寄弟墨書》一文中表達敬重農夫之意,是因為他認為農夫是「【耕種收穫,以養天下】」的人。
13.《寄弟墨書》一文主旨在說明「敬重【農夫】的心意」。
14.《寄弟墨書》一文寫作的布局為「以批評當時【讀書人】的錯誤觀念,來烘托出【農夫】的可敬」。
15.鄭燮,字【克柔】,號【板橋】。出身貧窮,極富同情心。除詩文外,又善於【書畫篆刻】,為清代「【揚州八怪】」之一。
(二)注音:
回覆刪除1.一「捧」書本:ㄆㄥˇ
2.悲「憫」:ㄇㄧㄣˇ
3.三百「畝」:ㄇㄨˇ
4.更不可「當」:ㄉㄤ
5.出則「弟」:ㄊㄧˋ
6.出「閣」:ㄍㄜˊ
7.「賈」人:ㄍㄨˇ
8.束修自「好」:ㄏㄠˋ
9.經「濟」自期:ㄐㄧˋ
10.秋「稼」:ㄐㄧㄚˋ
11.修身「見」於世:ㄒㄧㄢˋ
12.何所「措」手足:ㄘㄨㄛˋ
13.鄉里作「惡」:ㄜˋ
14.禮「儀」:ㄧˊ
15.不可久「恃」:ㄕˋ
(三)國字:
回覆刪除1.忍氣「ㄊㄨㄣ」聲:吞
2.「ㄎㄤˋ」懷千古:抗
3.「ㄉㄧㄢˇ」產:典
4.「ㄉㄞˋ」之以禮:待
5.「ㄏㄨㄥ」托:烘
6.「ㄅㄧˋ」校:敝
7.五百「ㄏㄨˊ」:斛
8.「ㄕㄨㄞˋ」真:率
9.「ㄊㄢ」求:貪
10.「ㄆㄧˋ」美:媲
11.清「ㄌㄧㄢˊ」:廉
12.「ㄩˊ」兄:愚
13.貪求無「ㄧㄢˋ」:厭
14.「ㄓㄨㄢˋ」刻:篆
15.制「ㄑㄧˋ」利用:器
16.叮「ㄋㄧㄥˊ」:嚀
17.「ㄐㄧ」民:饑
18.「ㄕㄨˊ」回:贖
(四)注釋:
回覆刪除1.秋「稼」:穀類。
2.更不可「當」:承受,此處有忍受之意。
3.抗懷千古:使自己的心志高尚,媲美古人。
4.貪求無「厭」︰通「饜」,滿足。
5.四民︰舊時士、農、工、商四種不同職業的人。
6.出則「弟」︰通「悌」,敬重兄長、友愛兄弟。
7.「制」器利用:通「製」,製造。
8.業地:耕地。
9.一「夫」:成年男子。
10.「何所」措手足乎:哪裡。
11.何所措手足乎:手腳要放哪裡呢?指要怎麼生存呢?
12.舉人:明清科舉制度,秀才在省城參加鄉試及格的稱為「舉人」。
13.進士:明清科舉制度,舉人在京城參加禮部會試及格,再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及格的稱為「進士」。
14.發達:發跡顯達,這裡指考場順利、官場得意。
15.典產:典押的產業,期滿後原持有人仍可付款贖回,並未賣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