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文字構造介紹(康軒版第二冊語文天地一)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2學年)

 



第一次段考其他選文:

康軒版第二冊第一課 傘

康軒版第二冊第二課 近體詩選

康軒版第二冊第三課 另一個春天

康軒版第二冊自學一 賣油翁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文字並非同一人、同一時、同一地所創造出來。扼要解

   釋造字法則的定義者為東漢【    】



2.造字的基本法則為【    】、【    】、

   【    】、【    】



3.關於中國文字,合體的「【    】」,其字形可以

   分析;獨體的「【    】」,字形不能分析。



4.利用同字相疊的方法造字,因而產生各自的意義,這是

   屬於哪一種造字法則:【    】。



5.象形是指【    】【    】指事是指

   【    】【    】。 



6.形聲是結合【    】【    】,以形成的新

   字。



7.「會意」屬於字形可以分析的「【    】」,為合

   併兩個或兩個以上獨體的「【    】」,將它們的

   意思結合起來,用以表現出新字含義的造字法則。



8.中國文字以【    】字最多,【    】字最

   早。



9.「獨體為文,合體為字」,請根據此原則判斷下列各

   字為「文」或是為「字」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0.請寫出下列各形聲字之形符與聲符:


(1)「固」,形符【    】聲符

    【    】


(2)「唱」,形符【    】聲符

    【    】


(3)「忍」,形符【    】聲符

    【    】


(4)「期」,形符【    】聲符

    【    】


(5)「閨」,形符【    】聲符

    【    】



11.請寫出下列各字分別屬於哪一個造字法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姿【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文字並非同一人、同一時、同一地所創造出來。扼要解釋造字法則的定義者為東漢【許慎】。


    2.造字的基本法則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3.關於中國文字,合體的「【字】」,其字形可以分析;獨體的「【文】」,字形不能分析。


    4.利用同字相疊的方法造字,因而產生各自的意義,這是屬於哪一種造字法則:【會意】。


    5.象形是指【具體】的【物】;指事是指【抽象】的【事】。

     
    6.形聲是結合【形符】與【聲符】,以形成的新字。


    7.「會意」屬於字形可以分析的「【字】」,為合併兩個或兩個以上獨體的「【文】」,將它們的意思結合起來,用以表現出新字含義的造字法則。


    8.中國文字以【形聲】字最多,【象形】字最早。


    9.「獨體為文,合體為字」,請根據此原則,判斷下列各字為「文」或是為「字」:

    (1)下:【文】。

    (2)比:【字】。

    (3)張:【字】。

    (4)手:【文】。

    (5)臼:【文】。

    (6)冊:【文】。

    (7)聞:【字】。

    (8)計:【字】。

    (9)大:【文】。

    (10)男:【字】。


    10.請寫出下列各形聲字之形符與聲符:

    (1)「固」,形符:【囗】,聲符:【古】。

    (2)「唱」,形符:【口】,聲符:【昌】。

    (3)「忍」,形符:【心】,聲符:【刃】。

    (4)「期」,形符:【月】,聲符:【其】。

    (5)「閨」,形符:【門】,聲符:【圭】。


    11.請寫出下列各字分別屬於哪一個造字法則:

    (1)瓜:【象形】。

    (2)簡:【形聲】。

    (3)森:【會意】。

    (4)品:【會意】。

    (5)森:【會意】。

    (6)好:【會意】。

    (7)圓:【形聲】。

    (8)烏:【象形】。

    (9)火:【象形】。

    (10)焱:【會意】。

    (11)寸:【指事】。

    (12)炎:【會意】。

    (13)子:【象形】。

    (14)鳥:【象形】。

    (15)月:【象形】。

    (16)花:【形聲】。

    (17)磊:【會意】。

    (18)肉:【象形】。

    (19)姿:【形聲】。

    (20)本:【指事】。

    (21)炙:【會意】。

    (22)婦:【會意】。

    (23)枝:【形聲】。

    (24)頭:【形聲】。

    (25)女:【象形】。

    (26)析:【會意】。

    (27)禾:【象形】。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劉墉寓言作品集《天堂與地獄》《隔山打牛》(南一版B2L9)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第三次段考其他選文: 南一版B2L7 謝天 南一版B2L8 視力與偏見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劉墉寓言作品集(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一〉 《 天堂與地獄 》 1. 《 天堂與地獄 》 :「因為玩得太多,我已經提不起什     麼興趣;吃得太飽,使我身體不斷發胖;睡得太久,     頭腦又變得遲鈍。」上文所表達的意涵是「人類過度     追求身體的 【    】 ,反而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 2.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中的主角來到地獄後,每天「吃     完就睡,睡夠就玩,邊吃邊玩」,又說「三個月下來     ,他漸漸覺得有點不是滋味。」 (1) 上文 前後文意在於主角心境產生變化,無法只滿足     【    】 的身體需求。 (2) 「吃完就睡,睡夠就玩,邊吃邊玩。」這段話表達主     角 【    】 的生活態度。 3. 根據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所謂的「天堂」應該要是   「 【    】 」 、 「 【    】 」 、   「 【    】 」的 樣子。 4. 根據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天堂」與「地獄」之間的    分界線是 【    】。 5.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中,哪一句話最能表現主角瀕臨崩    潰的心境 :【    】。 6.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中,作者所欲表達的主旨為 「 追求    【    】 遠比 【    】 更為重要 」 。 7. 請完成關於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的說明與寫作手法:   (1) 故事透過 【    】 和 【    】 的對話,讓人     一窺 【    】 的世界。  (2) 文末才點出主角就是身處 【    】 ,使文章產生     令人驚訝的效果。 (3) 作者善用 「 【    】 」 的方式凸顯主角前後情緒     的起伏。     〔甲〕 主角一開始只想要「 【    】 」,後來只想   ...

罐頭由來(康軒版第四冊第六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第二次段考其他選文 康軒版B4L4 我所知道的康橋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罐頭由來 》 一文是一篇 【    】 文,以罐頭的    【    】 、 【    】 為重點,兼以大量的    【    】 來佐證。 2. 《 罐頭由來 》 一文的作者 周惠民 是知名 【    】 學    者,除了研究 【    】 、 【    】 關係史及世    界近代史外,也對 【    】 文化史頗有興趣。 3. 《 罐頭由來 》 一文從罐頭的 【    】 談起,接著說    明食物保存對 【    】 的重要性, 逐步帶出罐頭的    由來及後續的 【    】 過程。 4. 《 罐頭由來 》 一文作者以 【    】 、 【    】    的態度來說明事物,並藉由 【    】 、   【    】 、 【    】 的寫作手法來呈現。 5. 法國 糕餅商 【    】 使用玻璃瓶製作出了罐頭雛    形, 英國 商人 【    】 則是進一步 改良,發明鐵    皮罐頭,接著 英國 人 【    】 發明了開罐器,而    後 法國 科學家 【    】 提出了食品腐敗與細菌的    關係,使罐頭生產工序改變。 6. 根據 《 罐頭由來 》 一文,糕餅商 阿佩特 從哪一個關鍵點    找出製造罐頭的方法 : 「 【    】 」。 7. 《 罐頭由來 》 一文指出罐頭發展初期存在一些缺點,讓    民眾普遍不接受這種新式飲食。請問其中 包含哪些缺點    : 【    】、【    】、【    】 。 8. 《 罐頭由來 》: 「罐頭發展初期,售價不菲,也經常有    中毒的意外事件傳出,社會大眾普遍不接 受這種新式飲    食,只有軍隊或是行旅才會購買,還得冒著生命危險。    」根據文意, 【    】 最適合用來形容軍人及行旅    冒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