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一部分:閱讀策略〕(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天地二)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學年)


第二次段考其他選文:

康軒版B1L4差不多先生傳

康軒版B1L6那默默的一群

康軒版B1自學二:拄拐杖的小男孩 

康軒版B1語文常識二: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PART1:資料檢索)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讀書摘要,是擇取書籍或篇章的重點,扼要敘述,便

   於閱讀時了解大意。」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讀書摘要

   的【    】」。

〈歸仁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2.各閱讀技巧可視【    】調整使用。


3.閱讀文章可視【    】及【    】選擇精讀或

   略讀


4.所謂「三階段閱讀策略」,指的是哪三個階

   段:【    】閱讀à【    】閱讀

  à【    】閱讀。

〈民族實驗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5.「閱讀標題」屬於【    】閱讀階段。


6.「摘要重點」屬於【    】閱讀階段。


7.「深度閱讀」階段,側重於【    】的閱讀方式。


8. 「俗話說:『刀要石磨,人要事磨。』刀不磨不快,

    人不磨不精明練達,顯不出聰明才智毅力品德。」

    (梁啟超)這段話如果只擷取一個字作關鍵,應該選

    擇【    】


9.在三階段閱讀策略中,對於文章內容與寫作技巧作分析

   比較,是屬於哪一階段的閱讀技巧:【    】閱讀

   。


10.白靈每讀完一本書,就試著用一小段話來歸納這本書

     的大意。這是運用了何種閱讀策略:【    】

〈五峰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1. 「倫敦大學的教授曾對一萬多名七歲左右的兒童進行

      研究,發現若是晚上九點後才睡覺的小孩,成長過程

      中的認知能力會較差,尤其是在閱讀和數理領域。研

      究指出,大腦在一天內需要接收許多資訊,ㄧ旦睡眠

      不足將影響大腦發展,認知功能、專注力及記憶力會

      跟著減弱。」歸納這篇報導的文意,請幫這段文章下

      一個適當的標題:【    】

〈五峰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2.請依閱讀策略的順序,將段落理解全文統整

     文概覽依序填入空格中

     :【    】【    】【    】

〈中興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3.「看青青的潭水有多冷,十月的寒意有多深,以及,

     幽壑奔冽的光,有一種可觸及的悲涼。啊!誰說秋天

     月圓,佳節中儘是殘缺—每回西風走過,總踩痛我思

    鄉的弦!」 上述這段文字,可以表達主題的「關鍵詞

    」為【    】

〈大同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4.「無論什麼時候,你都需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底線,

     因為很多時候,有些人會一點一點磨消你的底線,當

     你沒有底線的時候,你就完全被別人控制。」如果以

     一個詞語作為這段文字的關鍵訊息,最適合的是

     【    】

〈歸仁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5.根據閱讀經驗與閱讀策略,「初步閱讀──全文概覽」

     時可達成的行為有【    】【    】

     、【    】。

〈新興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6.「南方的黃梅天的確糟糕得可以。天,老是陰沉沉的

     布滿厚重的破棉絮似的雲,雨是天天下,但下得又不

     乾脆:有時翻江倒海下一個整天整夜,有時竟連綿到

     三四天。」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夏季的氣候,若用「擷

     取訊息」的閱讀策略,哪一句最適合作為關鍵句

     :【    】。 


17.根據閱讀經驗與閱讀策略,「深度閱讀」的階段可達

     成的行為有【    】【    】

     、【    】。


18.「據傳落第秀才因懷才不遇,乃編演戲劇嘲諷朝政,

     為免惹禍上身,而以木偶代言。另一說為落第書生流

     落街頭以說書為生,因顧及顏面不願拋頭露面,故而

     隔布簾講古,又以垂簾說故事過於單調,於是操弄木

     偶敘事。」請為這段話摘要重點:【    】


19.張震閱讀一篇文章時,先從題目去預想文章內容,接

     著運用畫線技巧,畫出文章中的關鍵訊息,然後再與

     自身的經驗作連結。由張震的閱讀歷程,可知他運用

     的是哪一階段的閱讀技巧:【    】閱讀。


20.「無論什麼時候,你都需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底線,

     因為很多時候,有些人會一點一點磨消你的底線,當

     你沒有底線的時候,你就完全被別人控制。」這段文

     字的關鍵詞是【    】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讀書摘要,是擇取書籍或篇章的重點,扼要敘述,便於閱讀時了解大意。」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讀書摘要的【意義】」。
    〈歸仁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2.各閱讀技巧可視【文章類型】調整使用。


    3.閱讀文章可視【文章難度】及【自己需求】選擇精讀或略讀。


    4.所謂「三階段閱讀策略」,指的是哪三個階段:【初步】閱讀【深度】閱讀【統合】閱
    讀。
    〈民族實驗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5.「閱讀標題」屬於【初步】閱讀階段。


    6.「摘要重點」屬於【深度】閱讀階段。


    7.「深度閱讀」階段,側重於【段落理解】的閱讀方式。


    8. 「俗話說:『刀要石磨,人要事磨。』刀不磨不快,人不磨不精明練達,顯不出聰明才智毅力品德。」(梁啟超)這段話如果只擷取一個字作關鍵,應該選擇【磨】。


    9.在三階段閱讀策略中,對於文章內容與寫作技巧作分析比較,是屬於哪一階段的閱讀技巧:【統合】閱讀。


    10.白靈每讀完一本書,就試著用一小段話來歸納這本書的大意。這是運用了何種閱讀策略:【摘要重點】。
    〈五峰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1. 「倫敦大學的教授曾對一萬多名七歲左右的兒童進行 研究,發現若是晚上九點後才睡覺的小孩,成長過程中 的認知能力會較差,尤其是在閱讀和數理領域。研究指 出,大腦在一天內需要接收許多資訊,ㄧ旦睡眠不足將 影響大腦發展,認知功能、專注力及記憶力會跟著減 弱。」歸納這篇報導的文意,請幫這段文章下一個適當的「標題」:【熬夜恐讓孩子變笨】。
    〈五峰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2.請依閱讀策略的順序,將「段落理解、全文統整、全文概覽」依序填入空格中
    :【全文概覽】、【段落理解】、【全文統整】。
    〈中興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3. 「看青青的潭水有多冷,十月的寒意有多深,以及,幽壑奔冽的光,有一種可觸及的悲涼。啊!誰說秋天月圓,佳節中儘是殘缺—每回西風走過,總踩痛我思鄉的弦!」 上述這段文字,可以表達主題的「關鍵詞」為【思鄉】。
    〈大同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4.「無論什麼時候,你都需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底線,因為很多時候,有些人會一點一點磨消你的底線,當你沒有底線的時候,你就完全被別人控制。」如果以一個詞語作為這段文字的關鍵訊息,最適合的是【原則】。
    〈歸仁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5.根據閱讀經驗與閱讀策略,「初步閱讀──全文概覽」時可達成的行為有【連結經驗】、【閱讀標題】、【擷取訊息】。
    〈新興國中109上第一次段考試題〉


    16.「南方的黃梅天的確糟糕得可以。天,老是陰沉沉的布滿厚重的破棉絮似的雲,雨是天天下,但下得又不乾脆:有時翻江倒海下一個整天整夜,有時竟連綿到三四天。」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夏季的氣候,若用「擷取訊息」的閱讀策略,哪一句最適合作為關鍵句:【南方的黃梅天的確糟糕得可以】。 


    17.根據閱讀經驗與閱讀策略,「深度閱讀」的階段可達成的行為有【摘要重點】、【聯想想像】、【自我提問】。


    18.「據傳落第秀才因懷才不遇,乃編演戲劇嘲諷朝政,為免惹禍上身,而以木偶代言。另一說為落第書生流落街頭以說書為生,因顧及顏面不願拋頭露面,故而隔布簾講古,又以垂簾說故事過於單調,於是操弄木偶敘事。」請為這段話摘要重點:【布袋戲的由來】。


    19.張震閱讀一篇文章時,先從題目去預想文章內容,接著運用畫線技巧,畫出文章中的關鍵訊息,然後再與自身的經驗作連結。由張震的閱讀歷程,可知他運用的是哪一階段的閱讀技巧:【初步】閱讀。


    20.「無論什麼時候,你都需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底線,因為很多時候,有些人會一點一點磨消你的底線,當你沒有底線的時候,你就完全被別人控制。」這段文字的關鍵詞是【原則】。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我所知道的康橋(康軒版第四冊第二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我所知道的康橋》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我所知道的康橋(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春!』這勝利的晴空彷彿在你的耳邊私語。」這句     話表達了尋春人的何種心 情:   【    】   2. 關於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 徐志摩 觀賞夕陽時所    看到的景物有 哪 些: 【    】   、 【    】 、          【    】。         3.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所寫的季節是     【    】,時間上採用「【    】敘    法」,  不是以 固定觀點敘 述,寫的是     【    】中的 康橋 ,而不是眼界中的 康橋    。     4.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中,「成絲的、成縷的、成      捲的,輕快的、遲重的,濃灰的  、淡青 的、慘白 的」      一段文字所描寫的主題為【    】。        5.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循著那錦帶似的林木想     像那一流清淺」的「清淺」是指 【    】。 6. 「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靜地,看天,聽     鳥,讀書。」此句在描寫 【    】的心境。       7. 「遠近的炊煙,成絲的、成縷的、成捲的,輕快的、     遲重的,濃灰的、淡青的 、慘白 的。」這 段描寫包括     炊煙的哪些方面:【    】、【    】     、 【    】     8.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中寫曙光乍現:「...

小詩選《風箏》《跳水》(翰林版第二冊第一課)國中國文重點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小詩選《風箏》《跳水》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風箏(課文) 跳水(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風箏》 (1) 《 風箏 》 一詩,「想與整座天空拔河」、「拉著天空      奔跑」兩句,透露出 【    】 的人生態度。 (2) 《 風箏 》 一詩中,哪一句使得全詩的意象開闊起來     : 【    】。   (3) 《 風箏 》 一詩中,何句表現出對人生的徹悟      : 【    】 。 (4)「扶搖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懸得多高呢」句中「小小      的希望」其實是寫出人心中的何種期望     :  【    】 。 (5)「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見了/沿著河堤,我開始      拉著天空奔跑」,由詩的內容可知人生就像放風箏,      想飛高或飛低,全由誰來掌控: 【    】 。 2.《跳水》:全詩【    】,【    】。 (1)《跳水》一詩中,「從十米高臺/陶醉於下面的湛      藍」是在描述跳水 【    】 的【    】與      【    】。 (2)《跳水》一詩中,「在跳板與水面之間/描畫出從容     的曲線」是在描述 【    】 。 (3)《跳水》一詩中,【    】一詞象徵著跳水者對     於所追求事物的熱愛。  (4)《跳水》一詩中,末兩句以【    】二字,展現     出跳水者的活力。  (5)《跳水》一詩中,何句最能展現出色彩畫面感      : 【    】 。   3.兩詩比較 (1) 《 風箏 》 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跳水》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2) 《 風箏 》 蘊含 【    】 的人生態度;      《跳水》描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