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愛蓮說(翰林版B3L4)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上)

 

第二次段考其他選文:

翰林版B3L5山豬學校

翰林版B3L6鳥

翰林版B3自學二:不要再吃黑鮪魚了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愛蓮說(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請寫出下列各種君子的德行分別呼應愛蓮說》一文中的哪一句


(1)鄙夷富貴,不阿權勢:【            】


(2)潔身自好,不隨流俗:【            】


(3)高風亮節,清譽遠播:【        】



編號:030917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知識向度:單字解釋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2.請完成下列有關愛蓮說一文的說明


(1)文中以「【  】」代表兼善天下,有道德理想的君子,寄託作者的心志,

    作為全文主軸


(2)【  】象徵世人絢爛歸於平靜的心態


(3)闡述社會上能【              】的人不多,能

    【                】的人更少


(4)作者以【  】自喻出淤泥而不染。



知識向度:一字多義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能運用字典或辭典了解一字多音及一字多義的現象。

知識向度:一字多義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能運用字典或辭典了解一字多音及一字多義的現象。

知識向度:詞性辨識

核心素養: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學習內容: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學習表現: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3.愛蓮說「噫!菊之愛,後鮮有聞。」周敦頤為何發此感嘆

      【              】



4.請完成下列有關愛蓮說一文的文意敘述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意指君子

    【                  】


(2)「香遠益清,亭亭淨植」意指君子

    【                          】


(3)「濯清漣而不妖」意指君子【                    】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意指君子不可【        】



5.愛蓮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這是暗示愛蓮的人

     【          】,可知作者的心境 【        】


 

6.愛蓮說「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委婉【    】世人對【    】

     追求。



7.愛蓮說內容先泛論【    】,再聚焦描寫【  】的特質,最後

     【    】



8.周敦頤【    】之祖、【    】先生。



9.愛蓮說一文可知,愛菊之人個性應該接近於【        】



10.愛蓮說作者用哪一句話來比喻「君子莊重自持,望之儼然」

      【                  】



()詞性:


1.可愛者甚「蕃」(【    】)

香遠「益」(【    】)

「噫」(【    】)!菊之愛


2.牡丹「之」(【    】)

中通外「直」(【    】)

亭亭淨「植」(【    】)


3.你要有主見,不受人「左右」(【    】)

/隊伍「左右」(【    】)看齊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宜「乎」(【    】)眾矣

「自」(【    】)李唐

花之君子者「也」(【    】)


5.他們有「手足」(【    】)之情

/親愛的「手足」(【    】)



()詞性結構:


1.狂風暴雨:【        】


2.天崩地裂:【        】


3.活蹦亂跳:【        】


4.中通外直:【        】


5.苟延殘喘:【        】


6.海闊天空:【        】


7.去蕪存菁:【        】


8.張牙舞爪:【        】



()請依下列解釋寫出相對應的成語:


1.指竭力說服別人:【        】


2.比喻女子失寵而遭受冷落:【        】


3.用以譏嘲妻子凶悍,使丈夫畏懼:【        】


4.比喻相差極為懸殊:【        】


5.喜歡故意造成懸疑高深或耍狡猾的手段:【        】



()字義:


1.蓮「之」(【                  】)

花「之」(【      】)隱逸者也

水陸草木「之」(【      】)

主義「是」(【                  】)

不可褻玩「焉」(【                    】)。 


2.出淤泥「而」(【  】)不染

/濯清漣「而」(【  】)不妖。


3.香遠「益」(【    】)

/延年「益」(【    】)壽。


4.「自」(【  】)李唐

/有朋「自」(【  】)遠方來。


5.「盛」(【    】)愛牡丹

/裝「盛」(【  】)食物。



()注音國字:


1.「刻」畫:


2. 芙「蕖」:


3. 不可「褻」玩:


4. 守正不「阿」:


5. 「ㄆㄢ」附:


6. 蓮「ㄆㄥˊ」:


7. 「ㄔㄢˇ」述:


8. 「省」思:


9. 「菡」萏:


10. 「予」取「予」求:


11. 「媚」世隨俗:


12. 「ㄒㄧㄝˋ」玩焉:


13. 「噫」!菊之愛:


14. 「ㄆㄟˊ」襯:


15. 草木甚「蕃」:


16. 從中作「梗」:


17. 菡「萏」:


18. 天「禧」元年:


19. 洗「ㄉㄧˊ」:


20. 「鮮」有聞:


21. 大快朵「ㄧˊ」:


22. 寡廉「鮮」恥:


23. 「ㄩ」泥:


24遠「播」:


25. 「寓」意深遠:


26. 債臺高「ㄓㄨˊ」:


27. 「ㄡˇ」斷絲連:


28. 同流合「ㄨ」:


29. 「淤」積:


30. 「闡」述:


31. 「ㄓㄨㄛˊ」清漣:


32. 「鮮」為人知:


33. 「予」獨愛蓮:


34. 「ㄧˊ」指氣使


35. 隱「ㄧˋ」:


36. 蓮「ㄡˇ」:


37. 「ㄊㄢˇ」蕩:


38. 「濯」清漣:編號:030895



()注釋:


1.「鮮」有聞:


2. 褻「玩」焉:


3. 清漣:


4. 「淤」泥:


5. 噫:


6. 褻玩焉:


7. 「濯」清漣:


8. 宜乎:


9. 「褻」玩焉:


10. 褻玩「焉」:


11. 可愛者甚「蕃」:


12. 香遠「益」清:


13. 予「謂」:


14. 隱逸者:


15. 不蔓不枝:


16. 亭亭淨「植」:


17. 亭亭:


18. 菊之愛:


19. 亭亭淨植:


20. 中通外直:


21. 濯清「漣」: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知識向度:易誤讀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30875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知識向度:正確用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知識向度:易誤讀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30891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知識向度:易誤讀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30894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知識向度:易誤讀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30896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知識向度:易誤讀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編號:030898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知識向度:易誤讀字

核心素養: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學習內容:4,0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學習表現:認識國字至少4,500字,使用3,500字。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39764420692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請寫出下列各種「君子的德行」分別呼應《愛蓮說》一文中的哪一句:
    (1)鄙夷富貴,不阿權勢:【濯清漣而不妖】。
    (2)潔身自好,不隨流俗:【出淤泥而不染】。
    (3)高風亮節,清譽遠播:【香遠益清】。

    2.請完成下列有關《愛蓮說》一文的說明:
    (1)文中以「【蓮】」代表兼善天下,有道德理想的君子,寄託作者的心志,作為全文主軸。
    (2)以【菊】象徵世人絢爛歸於平靜的心態。
    (3)闡述社會上能【隱逸以潔身自愛】的人不多,能【守正道以待人處事】的人更少。
    (4)作者以【蓮】自喻出淤泥而不染。

    3.《愛蓮說》:「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周敦頤為何發此感嘆:【能抱持節操者少】。

    4.請完成下列有關《愛蓮說》一文的文意敘述: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意指君子【端莊正直,不趨炎附勢】。
    (2)「香遠益清,亭亭淨植」意指君子【品德醇美,流芳遠播,且高潔不屈】。
    (3)「濯清漣而不妖」意指君子【有高雅的節操,不取媚於世】。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意指君子不可【侮慢狎弄】。

    5.《愛蓮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這是暗示愛蓮的人【恐怕很難找】,可知作者的心境【孤單感嘆】。 

    6.《愛蓮說》:「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委婉【貶責】世人對【富貴】的追求。

    7.《愛蓮說》內容先泛論【眾花】,再聚焦描寫【蓮】的特質,最後【抒懷】。

    8.周敦頤是【理學】之祖、【濂溪】先生。

    9.從《愛蓮說》一文可知,愛菊之人個性應該接近於【獨善其身】。

    10.《愛蓮說》作者用哪一句話來比喻「君子莊重自持,望之儼然」:【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二)詞性:

    1.可愛者甚「蕃」(【形容】詞)
    /香遠「益」(【副】詞)清
    /「噫」(【嘆】詞)!菊之愛

    2.牡丹「之」(【助】詞)愛
    /中通外「直」(【形容】詞)
    /亭亭淨「植」(【動】詞)

    3.你要有主見,不受人「左右」(【動】詞)
    /隊伍「左右」(【名】詞)看齊。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助】詞)
    / 宜「乎」(【助】詞)眾矣
    /「自」(【介】詞)李唐來
    /花之君子者「也」(【助】詞)

    5.他們有「手足」(【形容】詞)之情
    /親愛的「手足」(【名】詞)


    (三)詞性結構:

    1.狂風暴雨:【形名形名】。

    2.天崩地裂:【名動名動】。

    3.活蹦亂跳:【副動副動】。

    4.中通外直:【名形名形】。

    5.苟延殘喘:【副動副動】。
    6.海闊天空:【名形名形】。

    7.去蕪存菁:【動名動名】。

    8.張牙舞爪:【動名動名】。


    (四)請依下列解釋寫出相對應的成語:

    1.指竭力說服別人:【大費脣舌】。

    2.比喻女子失寵而遭受冷落:【秋扇見捐】。

    3.用以譏嘲妻子凶悍,使丈夫畏懼:【河東獅吼】。

    4.比喻相差極為懸殊:【判若雲泥】。

    5.喜歡故意造成懸疑高深或耍狡猾的手段:【好弄玄虛】。





    回覆刪除

  2. (五)字義:

    1.蓮「之」(【助詞,表賓語提前,無義】)愛
    /花「之」(【助詞,的】)隱逸者也
    /水陸草木「之」(【助詞,的】)花
    /主義「是」(【助詞,表賓語提前,無義】)從
    /不可褻玩「焉」(【句末助詞,表示結束語氣】) 。

    2.出淤泥「而」(【卻】)不染
    /濯清漣「而」(【卻】)不妖。

    3.香遠「益」(【更加】)清
    /延年「益」(【增加】)壽。

    4.「自」(【從】)李唐來
    /有朋「自」(【從】)遠方來。

    5.「盛」(【非常】)愛牡丹
    /裝「盛」(【裝】)食物。


    (六)注音國字:

    1.「刻」畫:ㄎㄜˋ

    2. 芙「蕖」:ㄑㄩˊ

    3. 不可「褻」玩:ㄒㄧㄝˋ

    4. 守正不「阿」:ㄜ

    5. 「ㄆㄢ」附:攀

    6. 蓮「ㄆㄥˊ」:蓬

    7. 「ㄔㄢˇ」述:闡

    8. 「省」思:ㄒㄧㄥˇ

    9. 「菡」萏:ㄏㄢˋ

    10. 「予」取「予」求:ㄩˊ

    11. 「媚」世隨俗:ㄇㄟˋ

    12. 「ㄒㄧㄝˋ」玩焉:褻

    13. 「噫」!菊之愛:ㄧˋ

    14. 「ㄆㄟˊ」襯:陪

    15. 草木甚「蕃」:ㄈㄢˊ

    16. 從中作「梗」:ㄍㄥˇ

    17. 菡「萏」:ㄉㄢˋ

    18. 天「禧」元年:ㄒㄧ

    19. 洗「ㄉㄧˊ」:滌

    20. 「鮮」有聞:ㄒㄧㄢˇ

    21. 大快朵「ㄧˊ」:頤

    22. 寡廉「鮮」恥:ㄒㄧㄢˇ

    23. 「ㄩ」泥:淤

    24遠「播」:ㄅㄛˋ

    25. 「寓」意深遠:ㄩˋ

    26. 債臺高「ㄓㄨˊ」:築

    27. 「ㄡˇ」斷絲連:藕

    28. 同流合「ㄨ」:汙

    29. 「淤」積:ㄩ

    30. 「闡」述:ㄔㄢˇ

    31. 「ㄓㄨㄛˊ」清漣:濯

    32. 「鮮」為人知:ㄒㄧㄢˇ

    33. 「予」獨愛蓮:ㄩˊ

    34. 「ㄧˊ」指氣使:頤

    35. 隱「ㄧˋ」:逸

    36. 蓮「ㄡˇ」:藕

    37. 「ㄊㄢˇ」蕩:坦

    38. 「濯」清漣:ㄓㄨㄛˊ


    (七)注釋:

    1.「鮮」有聞:少。

    2. 褻「玩」焉:玩弄。

    3. 清漣:此指清水。

    4. 「淤」泥:沉積、阻塞。

    5. 噫: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白話的「唉」。

    6. 褻玩焉:輕慢地接近玩弄。

    7. 「濯」清漣:洗滌。

    8. 宜乎:應當。

    9. 「褻」玩焉:輕慢。

    10. 褻玩「焉」:句末助詞,無義。

    11. 可愛者甚「蕃」:通「繁」,眾多。

    12. 香遠「益」清:更加。

    13. 予「謂」:認為。

    14. 隱逸者:隱居的高士。

    15. 不蔓不枝:沒有蔓延細莖,沒有旁生枝條。

    16. 亭亭淨「植」:立。

    17. 亭亭:高挺的樣子。

    18. 菊之愛:愛菊(的人)。

    19. 亭亭淨植:高挺而潔淨地直立在水中。

    20. 中通外直:花梗中空,外表挺直。

    21. 濯清「漣」:水面被風吹起的細紋。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夏夜 (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上最新版《夏夜》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以「珍珠」比喻為 【      】 ,而以「銀幣」       比 喻為 【      】 。 (2) 把夏夜 【      】 的感覺描繪出來 。 (3)  這是 【      】 的景象 。 (4) 用 【      】 法寫成的 。 (5)  寫的是 【      】 時節 。 2.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這是描寫何     種景象: 【      】 3.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伸長了藤蔓輕     輕地往屋頂上爬。」這顯現出夏夜的 【      】      4. 「來了!來了!/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所     指為 【      】 , 此 句含有 【      】 的 語氣     。 5.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表現出了     【      】 的滿足和 【      】 的 心境 。 6.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這句除了最先     正面點出 【      】 的意思 外,還 給人     【      】 的感覺。 7. 螢火蟲的旅行:呈現夏夜的 【      】 。 8.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 「只有綠色的     小河還醒著」 、 「只有夜風還醒 著」。以 上這些     「只有」和「醒著」連用三次,作者如此寫作有幾     項用意: (1) 為靜謐安詳的夏夜增添無限 【      】 。 (2) 意境同「   【      】   」 。 (3) 增強了深夜 【      】 的效果 。 9. 「旬」是 中國 古代傳統的時間單位,每 【      】    天 叫做一旬,這個概念從 夏朝 就開始存 在, 請問 夏 ...

母親的教誨 (翰林版B1L3)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上)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母親的教誨 》 一文透過許多具體描述,呈現出母親 「 【          】 」的管教方式。 2. 《 母親的教誨 》 是以第 【  】 人稱的口吻寫作。 3. 《 母親的教誨 》 : 「我母親心裡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 我叫醒,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一段文句表達了母親 【        】 的 心態。 4. 《 母親的教誨 》 : 「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 話,要我認錯。」母親希望 胡適 能 【            】 。 5. 《 母親的教誨 》 : 「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 人—我都 得感謝我的慈母。」作者的母親影響他最大的是 【    】 。 6. 《 母親的教誨 》 : 「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是希望 胡適 學習其父親的 【    】 。 7. 《 母親的教誨 》 : 「她是慈母兼任嚴父」說明 胡 母的管教方式是 【        】 。 8. 《 母親的教誨 》 : 「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這是為了替 胡適 【              】 。 9. 《 母親的教誨 》 一 文節選自 【        】 ,作者是 【    】 , 字 【    】 。 10. 本文作者提倡 【    】 詩、文創作,闡揚 【        】 ,鼓吹 【        】 ,對我國近代學術 思想影響很大。 ( 二 ) 字義: 1. 因為「得」 ( 【    】 ) 到大家的幫助,我才能度過難關 / 氣「得」 ( 【                                  】 ) 發抖 / 你沒有老子,是多麼「得」 ( 【        】 ) 意的事 /只曉「得」 ( 【                                  】 ) 這一個完全的人 / 我都「得」 ( 【        】 ) 感謝我的慈母 / 我學「得」 ( 【    】 ) 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 /懂「得」 ( 【                                  】 ) 做人的道理 2. 「傍」 ( 【    】 ) 晚 /依山「傍」 ( 【    】 ) 水 3.如果我能體「諒」 ( ...

土芭樂的生存之道(南一版第二冊第五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土芭樂的生存之道》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土芭樂的生存之道(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土芭樂的生存之道》:「一來樹身滑溜不好攀爬,果    實各自散在枝枒末梢,常得 冒著摔落的危 險。再則整棵    樹的果實,往往不同時間成熟。」採摘土芭樂時須面臨    的風險是 【      】 。 2.根據《土芭樂的生存之道》一文,作者認為珍珠芭樂或    是泰國芭樂的市場優勢為 【      】 , 【      】    。   3.《土芭樂的生存之道》:「為了繁衍後代,它必須讓自    己香氣四溢,吸引覓食者到 來。但為了保 護自己,結出    的果實,又刻意在不同的時間成熟,以免被我們這些    惡 童或鳥群吃光。」哪句成語 適合用來形容土芭樂的生   存 策略: 【      】 。            4.請完成土芭樂果實的生長策略:   (1)熟度不一: 【      】 。 (2)不同時成熟: 【      】 。 (3)香氣迷人: 【      】 。 (4)多籽: 【      】 。 5.《土芭樂的生存之道》:「有一回忍俊不住,就近摘了    熟透的一顆,不過李子般 大,試咬之,腐 熟軟塌的果肉   ,自齒間傳出,口感欠佳。」由此可推斷,土芭樂 具有   何種缺點: 【      】 。         6.《土芭樂的生存之道》:「縱使沒有熟果掉落,站在芭    樂樹下,閉上眼,深呼吸, 照樣聞得到那 種質樸的香氣    ,籠罩整個空間。」由此可推斷,土芭樂具有       【      】 的特色。   7.《土芭樂的生存之道》:「不若時下珍珠芭樂的脆實,    果肉熟度亦不均勻。再摘一 顆皮硬青綠的, 盡是粗澀之    感,但它繼續報以芳醇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