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古體詩選《慈烏夜啼》《庭中有奇樹》(康軒版B3L2)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上)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慈烏夜啼》


(1) 白居易藉由慈烏夜啼》一詩,主要是想提醒為人子女應

【        】


(2)慈烏夜啼》一詩中,作者特別強調「夜半啼」的原因為

【        】而引發感觸」。


(3)慈烏夜啼》一詩中,「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

心」、「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可以和詩中哪一句相呼應

【          】


(4)慈烏夜啼》是一首【    】詩。


(5)慈烏夜啼》:「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A)哪二句解釋詩名為「慈烏夜啼」的原因【          】

【          】。 


(B)後二句表現慈烏對母親深切的【    】之情。


(C)【  】」字帶有作者當時喪母的主觀情感。 


(D)由「【    】」到「【    】」表達時間的持續。


2.庭中有奇樹》


(1)庭中有奇樹》一詩中,作者說「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卻又說「此物何

足貴」,造成這樣的轉變,其主要原因為【          】

(請以本詩原文回答)


(2)庭中有奇樹》一詩中,「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由這段詩句可以得到

哪些訊息

(A) 奇樹生長的【    】

(B) 奇樹為人所【    】

(C) 奇樹花朵的【    】


(3) 庭中有奇樹》一詩中,哪一句最能予人「動態」之感

【          】


(4) 庭中有奇樹》一詩中,「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由這段詩句可知,作者

折花當時的心情為【        】


(5) 庭中有奇樹》一詩中,作者是藉由【  】來表達對遠方親友的思念。



()詞性:


1. 綠葉發華「滋」:【    】詞


2. 路遠莫「致」之:【    】詞


3. 「嗟」哉斯徒輩:【    】詞


4. 「爾」獨哀怨深:【    】詞


5. 路不拾「遺」(【    】

/ 不「遺」(【    】)餘力 

/ 澈底「遺」(【    】) 

/ 將以「遺」(【    】)所思



()請寫出下列解釋所對應的「成語」:


1. 形容恩德極重:【        】


2. 比喻生活極為窮困,或是無法顧及整體,照顧不周的窘態:

【        】


3. 悲哀從心底發出:【        】


4. 能安於所處的環境:【        】


5. 比喻父母疼愛子女之深情:【        】



()近體詩」與「古體詩的比較


1.【    】詩無句數限制


2.【    】詩不必講求平仄、對仗。


3.【    】詩不可換韻


4. 古體詩以【  】言、【  】言居多,亦有

【  】言、【  】言、【  】言等體




()請寫出可以用來形容「鳥類的叫聲的詞語

【    】【    】【    】




()字義:

1.使「爾」(【  】)悲不任 

/ 「爾」(【  】)虞我詐 

/ 莞「爾」(【            】)一笑 

/ 不過爾「爾」(【        】

/ 「爾」(【    】)後,再也不許做糊塗事。


2.微不「足」(【    】)道 

/ 豐衣「足」(【              】)食 

/ 此物何「足」(【    】)貴 

百「足」

(【                        】)之蟲

/ 心滿意「足」(【              】)




()注音國字:


1.「ㄑㄧㄣˊ」獸:


2.

(1)襟:

(2)噤:


3.雀「躍」:


4.「ㄅㄧㄢˇ」官:


5.悲不「任」:


6.「晝」夜:


7.「譴」責:


8.(嗟、磋、蹉、搓)

(1) 【  】跎自誤。

(2) 【  】揉雙手。

(3) 【  】嘆再三。

(4)【  】球技。


9.母「歿」:


10.「ㄆㄢ」條:


11.「佚」名:


12.人生感「ㄎㄞˇ」:


13.得罪「ㄑㄩㄢˊ」貴:


14.「皎」潔:


15.反「哺」:


16.發「華」滋:


17.醞「釀」:


18.子「輿」:


19.眾說紛「ㄩㄣˊ」:


20.衣「ㄒㄧㄡˋ」:


21.增「ㄊㄧㄢ」:


22.元「ㄓㄣˇ」:


23.機「杼」:


24.「遺」所思:


25.「貶」官:


26.「ㄓㄜˊ」其榮:


27.發人深「省」:


28.(襟、噤)

(1) 【  】若寒蟬。

(2)【  】危坐。


29.老「嫗」能解:


30.「輾」轉難眠:


31.下「邽」:


32.「咫」尺天涯:


33.強烈「ㄑㄧㄢˇ」責:


34.曾「參」:


35.真「摯」:


36.

(1)馨:

(2)聲:

(3)罄:


37.「ㄔㄣˋ」托:


38.(馨、聲、罄)

(1) 【  】竹難書。

(2)【  】鼎沸。

(3) 【  】香撲鼻。


39.質「ㄆㄨˊ」:


40.隨「ㄩˋ」而安:


41.實「ㄐㄧㄢˋ」孝道:


42.「ㄧㄥˊ」懷「ㄒㄧㄡˋ」:


43.沾「ㄐㄧㄣ」:


44.

(1)嗟:

(2)磋:

(3)蹉:

(4)搓:


45.含「ㄒㄩˋ」:


46.情感真「ㄓˋ」:


47.「傾」訴思念:


48.「啞」啞吐哀音:


49.「喪」不臨:


50.元「稹」:


51.平「仄」:


52.作者「ㄧˋ」名:


53.

(1)「ㄒㄧㄣ」香:

(2)「ㄑㄧㄥˋ」竹難書:

(3)「ㄕㄥ」名大噪:


54.老「ㄩˋ」能解:


55.

(1)「ㄗ」事體大:

(2)「ㄗ」味:

(3)父「ㄘˊ」子孝:

(4)「ㄘˊ」鐵:


56.

(1)「ㄐㄧㄣˋ」若寒蟬:

(2)捉「ㄐㄧㄣ」見肘:


57.

(1)「ㄐㄧㄝ」哉斯徒輩:

(2)「ㄘㄨㄛ」跎光陰:

(3)切「ㄘㄨㄛ」學問:


()注釋:


1.但感別「經時」:


2.反「哺」:


3.「馨」香盈懷袖:


4.沾襟:


5.啞啞:


6.嗟哉:


7.「爾」獨哀怨深:


8.斯「徒輩」:


9.發華滋:


10.「斯」徒輩:


11.但感別經時:


12.反哺:


13.「遺」所思:


14.喪不臨:


15.沾「襟」:


16.悲不「任」:


17.攀條折其「榮」:


18.何足「貴」:


19.慈烏「復」慈烏:


20.路遠莫「致」之:


21.發華「滋」:


22.母「歿」喪不臨:


23.將「以」遺所思:


24.斯徒輩:


25.將以遺所思:


26.馨香「盈」懷袖:


27.發「華」滋: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慈烏夜啼》:

    (1) 白居易藉由《慈烏夜啼》一詩,主要是想提醒為人子女應【及時行孝】。

    (2)《慈烏夜啼》一詩中,作者特別強調「夜半啼」的原因為「【夜聞烏啼】而引發感觸」。

    (3)《慈烏夜啼》一詩中,「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可以和詩中哪一句相呼應:【啞啞吐哀音】。

    (4)《慈烏夜啼》是一首【諷諭】詩。

    (5)《慈烏夜啼》:「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A)哪二句解釋詩名為「慈烏夜啼」的原因:【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B)後二句表現慈烏對母親深切的【孺慕】之情。
    (C)「【哀】」字帶有作者當時喪母的主觀情感。 
    (D)由「【晝夜】」到「【經年】」表達時間的持續。

    2.《庭中有奇樹》:

    (1)《庭中有奇樹》一詩中,作者說「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卻又說「此物何足貴」,造成這樣的轉變,其主要原因為【路遠莫致之】。(請以本詩原文回答)

    (2)《庭中有奇樹》一詩中,「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由這段詩句可以得到哪些訊息:
    (A) 奇樹生長的【地點】。
    (B) 奇樹為人所【珍視】。
    (C) 奇樹花朵的【盛放】。

    (3) 《庭中有奇樹》一詩中,哪一句最能予人「動態」之感:【攀條折其榮】。

    (4) 《庭中有奇樹》一詩中,「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由這段詩句可知,作者折花當時的心情為:【滿懷希望】。

    (5) 《庭中有奇樹》一詩中,作者是藉由【花】來表達對遠方親友的思念。


    回覆刪除

  2. (二)詞性:

    1. 綠葉發華「滋」:【形容】詞。

    2. 路遠莫「致」之:【動】詞。

    3. 「嗟」哉斯徒輩:【嘆】詞。

    4. 「爾」獨哀怨深:【代】詞。

    5. 路不拾「遺」(【名】詞)
    / 不「遺」(【動】詞)餘力
    / 澈底「遺」(【動】詞)忘
    / 將以「遺」(【動】詞)所思


    (三)請寫出下列解釋所對應的「成語」:

    1. 形容恩德極重:【恩重如山】。

    2. 比喻生活極為窮困,或是無法顧及整體,照顧不周的窘態:【捉襟見肘】。

    3. 悲哀從心底發出:【悲從中來】。

    4. 能安於所處的環境:【隨遇而安】。

    5. 比喻父母疼愛子女之深情:【舐犢情深】。


    (四)「近體詩」與「古體詩」的比較:

    1.【古體】詩無句數限制。

    2.【古體】詩不必講求平仄、對仗。

    3.【近體】詩不可換韻。

    4. 古體詩以【五】言、【七】言居多,亦有【四】言、【六】言、【雜】言等體。


    (五)請寫出可以用來形容「鳥類的叫聲」的詞語:【關關】、【吱喳】、
    【呢喃】。


    (六)字義:

    1.使「爾」(【你】)悲不任
    / 「爾」(【你】)虞我詐
    / 莞「爾」(【語尾助詞,無義】)一笑
    / 不過爾「爾」(【此、而已】如)
    / 「爾」(【此、這】)後,再也不許做糊塗事。

    2.微不「足」(【值得】)道
    / 豐衣「足」(【夠量的、不缺乏的】)食
    / 此物何「足」(【值得】)貴
    / 百「足」(【動物的下肢,用來奔走或爬行】)之蟲
    / 心滿意「足」(【夠量的、不缺乏的】)。





    回覆刪除

  3. (七)注音國字:

    1.「ㄑㄧㄣˊ」獸:禽

    2.
    (1)襟:ㄐㄧㄣ
    (2)噤:ㄐㄧㄣˋ

    3.雀「躍」:ㄩㄝˋ

    4.「ㄅㄧㄢˇ」官:貶

    5.悲不「任」:ㄖㄣˊ

    6.「晝」夜:ㄓㄡˋ

    7.「譴」責:ㄑㄧㄢˇ

    8.(嗟、磋、蹉、搓)
    (1)【蹉】跎自誤。
    (2)【搓】揉雙手。
    (3)【嗟】嘆再三。
    (4)切【磋】球技。

    9.母「歿」:ㄇㄛˋ

    10.「ㄆㄢ」條:攀

    11.「佚」名:ㄧˋ

    12.人生感「ㄎㄞˇ」:慨

    13.得罪「ㄑㄩㄢˊ」貴:權

    14.「皎」潔:ㄐㄧㄠˇ

    15.反「哺」:ㄅㄨˇ

    16.發「華」滋:ㄏㄨㄚ

    17.醞「釀」:ㄋㄧㄤˋ

    18.子「輿」:ㄩˊ

    19.眾說紛「ㄩㄣˊ」:紜

    20.衣「ㄒㄧㄡˋ」:袖

    21.增「ㄊㄧㄢ」:添

    22.元「ㄓㄣˇ」:稹

    23.機「杼」:ㄓㄨˋ

    24.「遺」所思:ㄨㄟˋ
    25.「貶」官:ㄅㄧㄢˇ

    26.「ㄓㄜˊ」其榮:折

    27.發人深「省」:ㄒㄧㄥˇ

    28.(襟、噤)
    (1)【噤】若寒蟬。
    (2)正【襟】危坐。

    29.老「嫗」能解:ㄩˋ

    30.「輾」轉難眠:ㄓㄢˇ

    31.下「邽」:ㄍㄨㄟ

    32.「咫」尺天涯:ㄓˇ

    33.強烈「ㄑㄧㄢˇ」責:譴

    34.曾「參」:ㄕㄣ

    35.真「摯」:ㄓˋ

    36.
    (1)馨:ㄒㄧㄣ
    (2)聲:ㄕㄥ
    (3)罄:ㄑㄧㄥˋ

    37.「ㄔㄣˋ」托:襯

    38.(馨、聲、罄)
    (1)【罄】竹難書。
    (2)人【聲】鼎沸。
    (3)【馨】香撲鼻。

    39.質「ㄆㄨˊ」:樸

    40.隨「ㄩˋ」而安:遇

    41.實「ㄐㄧㄢˋ」孝道:踐

    42.「ㄧㄥˊ」懷「ㄒㄧㄡˋ」:盈袖

    43.沾「ㄐㄧㄣ」:襟

    44.
    (1)嗟:ㄐㄧㄝ
    (2)磋:ㄘㄨㄛ
    (3)蹉:ㄘㄨㄛ
    (4)搓:ㄘㄨㄛ

    45.含「ㄒㄩˋ」:蓄

    46.情感真「ㄓˋ」:摯

    47.「傾」訴思念:ㄑㄧㄥ

    48.「啞」啞吐哀音:ㄧㄚ

    49.「喪」不臨:ㄙㄤ

    50.元「稹」:ㄓㄣˇ

    51.平「仄」:ㄗㄜˋ

    52.作者「ㄧˋ」名:佚

    53.
    (1)「ㄒㄧㄣ」香:馨
    (2)「ㄑㄧㄥˋ」竹難書:罄
    (3)「ㄕㄥ」名大噪:聲

    54.老「ㄩˋ」能解:嫗

    55.
    (1)「ㄗ」事體大:茲
    (2)「ㄗ」味:滋
    (3)父「ㄘˊ」子孝:慈
    (4)「ㄘˊ」鐵:磁

    56.
    (1)「ㄐㄧㄣˋ」若寒蟬:噤
    (2)捉「ㄐㄧㄣ」見肘:襟

    57.
    (1)「ㄐㄧㄝ」哉斯徒輩:嗟
    (2)「ㄘㄨㄛ」跎光陰:蹉
    (3)切「ㄘㄨㄛ」學問:磋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飛魚(翰林版第三冊第三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版講義: 飛魚(翰林版B4L7)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下)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飛魚(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根據 廖鴻基 《飛魚》一文的敘述, 【    】 是飛魚亢奮的藥引。 2.《飛魚》一文全文充滿 【    】 畫面,讓人彷彿 【        】 。 3.《飛魚》一文中,作者在 【    】 的過程中意外看到飛魚 。 4.《飛魚》一文中主要在描述阿美族人捕捉飛魚的過 程 與情景,東海岸阿美族人將捕獲的飛魚 視為 【        】。     5. 「我俯下舷邊,手臂伸進水裡,燈泡邊還在充電靜止 的飛魚,竟然允許我用指頭,如愛撫寵 物般 輕輕順撫 牠的頭。」這段話可以看出飛魚具有 【        】的特性。 6. 根據 《飛魚》 一文,可知阿美族男人積極去捕飛魚, 除了經濟因素外,還有什麼其他原因:   【            】。 7.《飛魚》一文是作者在進行 【    】的 生態調查而寫下的文章。       (二)字義: 1.日「暮」 【                  】 時分    /  「暮」 【        】 春三月  / 天寒歲「暮」 【        】     /  「夕陽薄暮」的「暮」 【                  】    /  「暮」 【      】 氣沉沉    2.「薄」 【      】 雲巖際出  / 夕陽「薄」 【    】 暮   / 出身微「薄」 【    】 /  日「薄」 【    】 西山  / 如履「薄」 【      】 冰  (三)修辭:    1. 燈火密密湧湧簡直如海上鬧市夜街: 【        】法  2.那真是賊頭賊腦的一群搞怪海豚: 【        】法  3.我也知道,那六頭精靈樣的虎鯨也和我們緊緊抱在一起: 【        】法  4.點點漁火熱鬧浮散在銀潔海面,天地宛如倒置,閃燦星辰全落在海面湧動:  【  

五柳先生傳(翰林版第二冊第七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五柳先生傳(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五柳先生傳 》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句中    的「去留」可換為 【    】 。 2. 《 五柳先生傳 》 中的哪段話最能表現 陶淵明 安於貧窮的    個性: 【    】 。 3. 《 五柳先生傳 》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這句話所呈現的精神,與 【    】 接近,這是呼應    了 五 柳 先生 【    】 的個性。 4. 《 五柳先生傳 》 一文最後以「 無懷 氏之民歟! 葛天 氏之    民歟!」作結尾,其用意是暗喻自己 【    】 ,有    如 【    】 的人。 5. 請完成下列對於 五柳先生 行事作為的說明:  (1)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到親友家做客 表露 【    】 的性格 。   (2) 好讀書,不求甚解 —— 讀書態度著重   【    】 、 【    】 。  (3)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 個性 【    】 ,不羨     慕 【    】 。  (4) 無懷 氏之民歟! 葛天 氏之民歟 —— 像 【    】     的人一樣。 6. 下列「 」中所指的對象均為 《 五柳先生傳 》 一文中的    人物,請寫出其所指的人物:   (1) 「茲」若人之儔乎: 【    】 。  (2) 極「其」言: 【    】 。  (3) 以樂「其」志: 【    】 。  (4) 「或」置酒而招之: 【    】 。 7. 《 五柳先生傳 》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    簞瓢屢空 —— 晏如也。」這是說 明 五柳 先生 處於貧困    卻 【    】 。 8. 《 五柳先生傳 》 為 陶淵明 的自況,但為何 陶淵明 不直接    寫自傳呢?因為以虛擬人物,寄託自我的理想較為    【    】 。 9. 請完成下列有關「茲若人之儔乎」的涵義: (1) 「若人」指的是 【    】 。  (2) 五柳先生 欣賞 黔婁 的 【    】 。  (3) 「茲」指的是 【    】 。  (4) 整句意思是: 【    】 。 10. 《 五柳先生傳 》 是採用 【    】 人稱的立場寫      成。   ( 二 ) 詞性: 編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