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故鄉的桂花雨(翰林版B3L3)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上)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請完成有關故鄉的桂花雨一文的說明

(1) 全文充滿【        】【    】情懷

(2) 透露出「【    】」不僅不俗,而且還是「【    】」的品味

(3) 從桂花的「【  】」、「【  】」、「【  】」著筆

(4) 作者用「【        】」來比擬桂花灑落地上後的景象。

(5) 「桂花雨」是作者心目中【    】的象徵。

(6)故鄉的桂花雨一文充滿【    】【    】的氣息。


2.「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請完成有關這首詩的說明:

(1) 「細細香風」指【    】香及【  】

(2) 「淡淡煙」指【        】

(3) 整首詩是從「【    】」的角度歌頌花季

(4) 末兩句最能看出生活的【        】

(5) 詩中描繪的情境,用【        】來形容最適切。


3.故鄉的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喜愛桂花的原因包括:

(1) 【  】桂花的樂趣

(2) 【  】桂花

(3) 桂花的【  】


4.故鄉的桂花雨:「杭州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

這句話表現了【                   】心態,也表現

作者母親對故鄉桂花【        】的看法。


編號:030724

出處:試題

認知向度:理解意旨內涵

難易度:中

知識向度:古典韻文文意理解

核心素養:具備欣賞文學與相關藝術的能力,並培養創作的興趣,透過對文本的反思與分享,印證生活經驗,提升審美判斷力。

學習內容: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學習表現: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編號:032899

出處:課本應用練習

認知向度:理解意旨內涵

難易度:中

知識向度:白話文意理解

核心素養: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學習內容: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學習表現: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5.故鄉的桂花雨一文中,作者用【  】描繪桂花飄落的景象,使文章充滿

詩意,予人無限遐想。


6.請完成下列關於琦君的敘述:

(1) 本名【      】浙江省 永嘉縣人。

(2) 是享譽文壇的現代【    】作家,作品風格【        】

(3) 擅長【    】抒情,自然流露【        】的情感。

(4) 著有【      】【      】

【             】等書。



()請寫出下列解釋所對應的「成語」或「用語」:


1. 比喻人品高潔,垂範久遠,亦用以比喻情誼或恩德深厚

【        】


2. 將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澆到頭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

澈底醒悟:【        】

  

3. 沒有痛苦,充滿喜樂的世界:【        】


4. 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至的地方:【        】


5. 胸中沒有一滴墨水。比喻人毫無學識:【        】



()請寫出下列性格特點所對應的「植物」:


1. 謙沖自牧:【      】


2. 出淤泥而不染:【      】


3. 遁世避俗:【      】


4. 雍容華貴:【    】


5. 慈母形象:【      】



()「桂花,真叫我魂牽夢縈。」句中的「魂牽夢縈」可以用

                   

           來替代



()字義:


1.謀未發而「聞」(【    】)其國

/彷彿「聞」(【        】)到了

/香「聞」(【        】)十里

/風流天下「聞」(【    】)

/百「聞」(【    】)不如一見

/久而不「聞」(【        】)其香。


2. 舊「雨」(【    】)新知

/風「雨」(【                        】)交加

/夏雨「雨」(【    】)

/風「雨」(【    】)名山之業。


3.「曠」(【        】)日廢時

/一片「曠」(【    】)場。


4. 店「鋪」(【    】)

/打地「鋪」(【    】)

/幫著在桂花樹下「鋪(【        】) 」篾

/「鋪」(【        】)

/平「鋪」(【        】)直敘。


5. 蒼松翠柏,高下相「間」(【    】)

/天地之「間」(【        】)

/「間」(【    】)不容髮

/茶花與木樨相「間」(【    】)

/挑撥離「間」(【        】)

/契合無「間」(【    】)



()注音國字:


1.蓮「ㄡˇ」:編號:030529


2.「儘」管:


3. 木「樨」:


4. 「ㄎㄨㄤˋ」野:


5. 「篾」簟:


6. 滿覺「壠」


7. 溫文「ㄖㄨˊ」雅:


8. 吹「拂」:


9. 金沙「ㄆㄨ」地:


10. 魂牽夢「ㄧㄥˊ」:


11. 「簟」子:


12「隧」道:


13. 廊「ㄧㄢˊ」:


14. 溼「漉漉」:


15. 「藉」口:


16. 「ㄌㄨˇ」味:


17. 栗子「ㄍㄥ」:


18. 「ㄇㄧㄝˋ」簟:


19. 「ㄗ」態:


20. 攪「和」:


21. 「ㄋㄧㄠˇ ㄋㄧㄠˇ」炊煙:


22. 「ㄅㄧㄣ」紛:


23. 「盯」著母親:


24. 新「ㄅㄛ」栗子:


25. 船「塢」:


26. 「栗」子:


27. 「雋」永:


28. 家鄉舊「ㄓㄞˊ」:


29. 烏雲「ㄇㄧˋ」布:


30. 詩「興」大發:


31. 沉「浸」:


32. 吩「ㄈㄨˋ」:


33. 香味濃「郁」:


34. 「淳」樸:


35. 「ㄒㄧㄚˊ」想:


36. 「娓娓」道來:


37. 「折」桂:


38. 慈「ㄞˇ」敦厚:


39. 口「占」一絕:


40. 甘「霖」:出處:試題


41.篾「ㄉㄧㄢˋ」:


42.

(1) 與外人「間」隔:

(2) 「間」不容髮:

(3) 挑撥離「間」:

(4) 與木樨相「間」:

(5) 伯仲之「間」:


43. 「撮」一撮:


44. 笨「ㄓㄨㄛˊ」:


45. 「蟾」宮折桂:


46. (空格內的字形均為「出」字偏旁)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1) 相形見「【  】

(2) 左支右「【  】

(3) 長大「【  】」壯

(4) 【    】」逼人



()注釋:


1.「撮」一撮桂花:


2. 魂牽夢縈:


3. 長工:


4. 山「塢」:


5. 才高八斗:


6. 裊裊:


7. 玻璃琉璃:


8. 「曠」場:


9. 極樂世界:


10. 「口占」一絕:


11. 茶花與木樨相「間」:


12. 曠場:


13. 撮一「撮」桂花:


14. 桂花「滷」:


15. 玻璃「琉璃」:


16. 溼漉漉:


17. 篾簟:


18. 金沙鋪地:


19. 一「斗」:


20. 魂牽夢「縈」:


21. 撮一撮:


22. 風水忌: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請完成有關《故鄉的桂花雨》一文的說明:
    (1) 全文充滿【溫馨純真】的【思鄉】情懷。
    (2) 透露出「【吃花】」不僅不俗,而且還是「【高雅】」的品味。
    (3) 從桂花的「【色】」、「【香】」、「【味】」著筆。
    (4) 作者用「【金沙鋪地】」來比擬桂花灑落地上後的景象。
    (5) 「桂花雨」是作者心目中【鄉愁】的象徵。
    (6)《故鄉的桂花雨》一文充滿【純真】、【溫馨】的氣息。

    2.「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請完成有關這首詩的說明:
    (1) 「細細香風」指【桂花】香及【檀】香。
    (2) 「淡淡煙」指【檀香爐煙】。
    (3) 整首詩是從「【豐收】」的角度歌頌花季。
    (4) 末兩句最能看出生活的【安適幸福】。
    (5) 詩中描繪的情境,用【富足和樂】來形容最適切。

    3.《故鄉的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喜愛桂花的原因包括:(1)【搖】桂花的樂趣(2)【吃】桂花(3) 桂花的【香味】。

    4.《故鄉的桂花雨》:「杭州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裡的金桂。」這句話表現了【月是故鄉圓,水是故鄉甜】的心態,也表現作者母親對故鄉桂花【情有獨鍾】的看法。

    5.《故鄉的桂花雨》一文中,作者用【雨】來描繪桂花飄落的景象,使文章充滿詩意,予人無限遐想。

    6.請完成下列關於琦君的敘述:
    (1) 本名【潘希珍】,浙江省 永嘉縣人。
    (2) 是享譽文壇的現代【散文】作家,作品風格【溫潤樸實】。
    (3) 擅長【懷舊】抒情,自然流露【溫柔敦厚】的情感。
    (4) 著有【《紅紗燈》】、【《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等書。

    回覆刪除

  2. (二)請寫出下列解釋所對應的「成語」或「用語」:

    1. 比喻人品高潔,垂範久遠,亦用以比喻情誼或恩德深厚:【山高水長】。

    2. 將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澆到頭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澈底醒悟:【醍醐灌頂】。

    3. 沒有痛苦,充滿喜樂的世界:【極樂世界】。

    4. 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至的地方:【世外桃源】。

    5. 胸中沒有一滴墨水。比喻人毫無學識。:【胸無點墨】。


    (三)請寫出下列性格特點所對應的「植物」:

    1. 謙沖自牧:【落花生】。

    2. 出淤泥而不染:【蓮】。

    3. 遁世避俗:【菊】。

    4. 雍容華貴:【牡丹】。

    5. 慈母形象:【萱草】。


    (四)「桂花,真叫我魂牽夢縈。」句中的「魂牽夢縈」可以用
       【掛肚牽腸】、【心往神馳】、【朝思暮想】來替代。


    (五)字義:

    1.謀未發而「聞」(【傳達】)其國
    /彷彿「聞」(【用鼻子嗅】)到了
    /香「聞」(【用鼻子嗅】)十里
    /風流天下「聞」(【著稱】)
    /百「聞」(【聽到】)不如一見
    /久而不「聞」(【用鼻子嗅】)其香。

    2. 舊「雨」(【朋友】)新知
    /風「雨」(【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降落的小水滴】)交加
    /夏雨「雨」(【下雨】)人
    /風「雨」(【亂世】)名山之業。

    3.「曠」(【空缺、荒廢】)日廢時
    /一片「曠」(【寬廣】)場。

    4. 店「鋪」(【商店】)
    /打地「鋪」(【床位】)
    /幫著在桂花樹下「鋪(【攤開、展平】) 」篾
    /「鋪」(【攤開、展平】)床
    /平「鋪」(【陳述、陳說】)直敘。

    5. 蒼松翠柏,高下相「間」(【錯雜】)
    /天地之「間」(【兩者之中】)
    /「間」(【空隙】)不容髮
    /茶花與木樨相「間」(【錯雜】)
    /挑撥離「間」(【挑撥、分化】)
    /契合無「間」(【空隙】) 。



    回覆刪除

  3. (六)注音國字:

    1.蓮「ㄡˇ」:藕

    2.「儘」管:ㄐㄧㄣˇ

    3. 木「樨」:ㄒㄧ

    4. 「ㄎㄨㄤˋ」野:曠

    5. 「篾」簟:ㄇㄧㄝˋ

    6. 滿覺「壠」:ㄌㄨㄥˇ

    7. 溫文「ㄖㄨˊ」雅:儒

    8. 吹「拂」:ㄈㄨˊ

    9. 金沙「ㄆㄨ」地:鋪

    10. 魂牽夢「ㄧㄥˊ」:縈

    11. 「簟」子:ㄉㄧㄢˋ

    12「隧」道:ㄙㄨㄟˋ

    13. 廊「ㄧㄢˊ」:簷

    14. 溼「漉漉」:ㄌㄨˋ

    15. 「藉」口:ㄐㄧㄝˋ

    16. 「ㄌㄨˇ」味:滷

    17. 栗子「ㄍㄥ」:羹

    18. 「ㄇㄧㄝˋ」簟:篾

    19. 「ㄗ」態:姿

    20. 攪「和」:ㄏㄨㄛˋ

    21. 「ㄋㄧㄠˇ ㄋㄧㄠˇ」炊煙:裊

    22. 「ㄅㄧㄣ」紛:繽

    23. 「盯」著母親:ㄉㄧㄥ

    24. 新「ㄅㄛ」栗子:剝

    25. 船「塢」:ㄨˋ

    26. 「栗」子:ㄌㄧˋ

    27. 「雋」永:ㄐㄩㄢˋ

    28. 家鄉舊「ㄓㄞˊ」:宅

    29. 烏雲「ㄇㄧˋ」布:密

    30. 詩「興」大發:ㄒㄧㄥˋ

    31. 沉「浸」:ㄐㄧㄣˋ

    32. 吩「ㄈㄨˋ」:咐

    33. 香味濃「郁」:ㄩˋ

    34. 「淳」樸:ㄔㄨㄣˊ

    35. 「ㄒㄧㄚˊ」想:遐

    36. 「娓娓」道來:ㄨㄟˇ

    37. 「折」桂:ㄓㄜˊ

    38. 慈「ㄞˇ」敦厚:藹

    39. 口「占」一絕:ㄓㄢˋ

    40. 甘「霖」:ㄌㄧㄣˊ

    41.篾「ㄉㄧㄢˋ」:簟

    42.
    (1) 與外人「間」隔:ㄐㄧㄢˋ
    (2) 「間」不容髮:ㄐㄧㄢˋ
    (3) 挑撥離「間」:ㄐㄧㄢˋ
    (4) 與木樨相「間」:ㄐㄧㄢˋ
    (5) 伯仲之「間」:ㄐㄧㄢ

    43. 「撮」一撮:ㄘㄨㄛˋ

    44. 笨「ㄓㄨㄛˊ」:拙

    45. 「蟾」宮折桂:ㄔㄢˊ

    46. (空格內的字形均為「出」字偏旁)
    (1) 相形見「【絀】」
    (2) 左支右「【絀】」
    (3) 長大「【茁】」壯
    (4) 「【咄咄】」逼人


    (七)注釋:

    1.「撮」一撮桂花:抓取。

    2. 魂牽夢縈:形容極為思念。

    3. 長工:長期被僱用的工人。

    4. 山「塢」:泛指四周高而中央低的地方。

    5. 才高八斗:比喻才學極高。

    6. 裊裊:繚繞的樣子。

    7. 玻璃琉璃:形容光明華美的樣子。

    8. 「曠」場:寬廣。

    9. 極樂世界:佛家語,指沒有痛苦,充滿喜樂的世界。

    10. 「口占」一絕:作詩文時不起草稿,脫口而出。

    11. 茶花與木樨相「間」:錯雜。

    12. 曠場:廣場。

    13. 撮一「撮」桂花:計算手指抓取物的單位。

    14. 桂花「滷」:濃稠的湯汁,可以調和食物。

    15. 玻璃「琉璃」:一種有色半透明的玉石。

    16. 溼漉漉:潮溼的樣子。

    17. 篾簟:竹席。

    18. 金沙鋪地:本指西方極樂世界光明華美的景象。後用以形容極為莊嚴祥和的情境。

    19. 一「斗」:計算容量的單位,十升為一斗。

    20. 魂牽夢「縈」:旋繞。

    21. 撮一撮:抓取一把。

    22. 風水忌:浙江一帶的俚語,指颱風季節。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我所知道的康橋(康軒版第四冊第二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我所知道的康橋》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我所知道的康橋(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春!』這勝利的晴空彷彿在你的耳邊私語。」這句     話表達了尋春人的何種心 情:   【    】   2. 關於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 徐志摩 觀賞夕陽時所    看到的景物有 哪 些: 【    】   、 【    】 、          【    】。         3.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所寫的季節是     【    】,時間上採用「【    】敘    法」,  不是以 固定觀點敘 述,寫的是     【    】中的 康橋 ,而不是眼界中的 康橋    。     4.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中,「成絲的、成縷的、成      捲的,輕快的、遲重的,濃灰的  、淡青 的、慘白 的」      一段文字所描寫的主題為【    】。        5.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一文,「循著那錦帶似的林木想     像那一流清淺」的「清淺」是指 【    】。 6. 「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靜地,看天,聽     鳥,讀書。」此句在描寫 【    】的心境。       7. 「遠近的炊煙,成絲的、成縷的、成捲的,輕快的、     遲重的,濃灰的、淡青的 、慘白 的。」這 段描寫包括     炊煙的哪些方面:【    】、【    】     、 【    】     8.  《  我所知道的康橋》 中寫曙光乍現:「...

小詩選《風箏》《跳水》(翰林版第二冊第一課)國中國文重點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小詩選《風箏》《跳水》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風箏(課文) 跳水(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風箏》 (1) 《 風箏 》 一詩,「想與整座天空拔河」、「拉著天空      奔跑」兩句,透露出 【    】 的人生態度。 (2) 《 風箏 》 一詩中,哪一句使得全詩的意象開闊起來     : 【    】。   (3) 《 風箏 》 一詩中,何句表現出對人生的徹悟      : 【    】 。 (4)「扶搖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懸得多高呢」句中「小小      的希望」其實是寫出人心中的何種期望     :  【    】 。 (5)「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見了/沿著河堤,我開始      拉著天空奔跑」,由詩的內容可知人生就像放風箏,      想飛高或飛低,全由誰來掌控: 【    】 。 2.《跳水》:全詩【    】,【    】。 (1)《跳水》一詩中,「從十米高臺/陶醉於下面的湛      藍」是在描述跳水 【    】 的【    】與      【    】。 (2)《跳水》一詩中,「在跳板與水面之間/描畫出從容     的曲線」是在描述 【    】 。 (3)《跳水》一詩中,【    】一詞象徵著跳水者對     於所追求事物的熱愛。  (4)《跳水》一詩中,末兩句以【    】二字,展現     出跳水者的活力。  (5)《跳水》一詩中,何句最能展現出色彩畫面感      : 【    】 。   3.兩詩比較 (1) 《 風箏 》 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跳水》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2) 《 風箏 》 蘊含 【    】 的人生態度;      《跳水》描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