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備戰會考,必讀重點(歷史第五冊)(FOR 1-5冊模擬考)(109下)

 

1.《【        】》為英國政治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內容規定:「國

    王未經國會同意,不能廢除任何法律或徵稅、召集常備軍;議員在國會有自由發言

    權;人民有向政府請願的權利等。」

    請問,造成此法案通過的事件為【        】。


2.歷史家評論某一政權,指出:「他的帝國實為新、舊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變

   國家的社會與經濟結構,保留象徵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衛者

   ;另一方面,他雖號稱革命之子,實為開明專制的精神後裔,忽略主權在民而行絕

  對君權,強調平等而不重視自由。」評論中的「他」是指【      】。


3.下列是歐洲某一文化潮流的背景與特色: 

(1)起源地:義大利北部。 

(2)背景:

(甲)與拜占庭、伊斯蘭世界貿易交流。

(乙)城市的發展及市民階級的崛起。

(丙)銀行家、富商對藝文活動的贊助。

(3)特色:

(甲)重新發現古典文化的償值。

(乙)繪畫、雕刻等藝術的創新。

(丙) 【    】文學的興起。 

請問:此文化潮流為【            】,而「古典文化」指的是古

            【    】、【    】的【    】文化。


4.西元1502年,公爵鮑吉亞占領羅馬納一地,委任親信倭柯以高壓手段統治該地。一

   年後,羅馬納果然從混亂狀態變得井然有序,但倭柯的殘酷手段卻激起人民的憎恨

   ,羅馬納再度陷入混亂,公爵的統治權岌岌可危。鮑吉亞遂斷然處決倭柯,並棄屍

   於公共廣場,民怨遂得平息。當時某位學者讚嘆鮑吉亞行事果斷,能以非常之手段

   維繫政權。請問:上述學者是【        】,他是義大利

   【        】時期的重要人物,被稱為「近代政治學之父」,是政治哲學

   大師,他所著的《【      】》一書提出了現實主義的政治理論。


5.歐洲人在【          】後足跡遍布世界各處,除了進行貿易、文化交

   流、移民外,也建立許多殖民地;及至【  】世紀以後,這些殖民地開始先後争

   取自治及脫離母國統治;其中某文件內容提到不可被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自由

   和幸福的追求」以及「無代表,就不納稅」的主張。上述「文件」最有可能為

   《【        】》。


6.西班牙語成為中、南美洲大多數國家的官方語言,這是受到哪一項歷史發展的影

   響:【          】。


7.法王【        】的妻子瑪麗˙安東娃妮特雖然擁有令法國人民傾倒的美

   貌,但是因為她揮金如土、熱衷於舞會、時裝、玩樂和慶宴,奢侈無度,而不被

   法國民眾喜愛,稱她為「赤宇夫人」。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王室出逃未成,1792

   年【        】被廢,法國宣布廢除君主專制。

請問: 

(1)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只有【    】階级納税。

(2)革命爆發以後,國民會議發表【        】。

(3)法國大革命的過程反覆,拿破崙家族【  】度稱帝,破壞【    】。

(4)歐洲各國君主的立場是支持或是反對法國大革命呢:【    】。


8.有一描述戰争的史書——《高盧戰記》,敘述了羅馬【    】時代末期獨裁者

  【    】 (Julius Caesar)的征戰過程。內容描述他從西元前58年到西元前50年

   遠征高盧(今【    】)一帶時所遭遇到的種種事件。本書中最可能出現他襲擊

   哪一個民族的情節:【      】。


9.「這個帝國興盛時期,疆域廣大,橫跨三洲。皇帝在政治上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同時在宗教上也是上帝的代表,可以任命帝國首都主教,主導教會行事,而且也常

   頒布與基督教教義有關的規定。」

請問:

(1)此一帝國最可能是【      】帝國。

(2)此一帝國皇帝為政治上最高領袖,也是宗教上最高領袖,這是屬於

    【        】的制度。  

(3)除了此一帝國外,還有哪些帝國的疆域也是橫跨歐亞非三洲:【    】帝

    國、【        】帝國、【    】帝國、【      】帝國

    、【            】帝國。


10.西亞古文明主要位於【        】地區(今【      】境内),起

     源於以【    】人所創造的【    】文明及【    】文字最具特

     色。


11.歷史上某時期由於【  】業逐漸復甦,促成了某「階級」的出現,不僅加速

    【    】制度的瓦解,也因為他們懂得向【    】爭取自身權益,而

    成為推動近代歐洲歷史發展的重要力量。

(1)該「階級」為【    】階級。

(2)該「階級」最早可能出現在「【  】世紀後期【      】半島城市」。


12.《【        】法典》是目前已知較早的成文法典,下面列舉的是它部

    分條文的內容:(1)甲如果傷害乙的眼睛,則乙也可以傷害甲的眼睛。(2)如果有一

    座房子因建築者施工不慎而倒塌,並且壓死了屋主,則該建築者應處死。請問:

    這些內容反映出的立法精神是「以牙還牙的【    】主義」。


13.在中古時期,東方由大唐帝國獨領風騷的同時,西歐是【      】帝國,

     東歐是【      】帝國,西亞是【      】帝國來統治各地。


14.西元1799年,拿破崙遠征埃及時,在羅塞塔這個地方發現一塊古石碑,石碑上有

     三段文字,其中包含古埃及文和古希臘文。碑文內容大致是說:「西元前196年

     有一位祭司撰文敕令,為的是慶祝統治埃及的托勒密王駕臨,對其歌頌讚揚......」

     請問:羅塞塔石碑上出現希臘文與「【            】後,其將領

     曾統治埃及」最有關聯。


15.某古代文明的政治運作是由具有公民資格的【        】來參與選舉城

     邦的官員,並透過【    】的方式來放逐對城邦有害的人。

請問:

(1)此文明為【    】文明。

(2)此運作模式類似現今的【    】制度。


16. (甲)「議會政治的先驅」(乙)「工業革命的起源」(丙)「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

     以上三個關鍵詞,最可能是用來形容哪個國家:【    】。


17.這位十八世紀的歐洲君主,他受到【    】思潮的影響,在國內推行各項改

     革---在宗教政策上,他採取寬容態度,鼓勵宗教自由;教育方面,他延續了父親

     的教育政策,在國內興建多所學校,推動教育。此外,他也推動法律改革,奉行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準則,並積極贊助藝文活動,種種政策展現出開明的

     形象。

請問:

(1)上述的君主最可能為哪一國的哪一位君主:【      】、

     【          】。

(2)這位君主的統治方式是屬於「【    】專制」。


18.埃及是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金字塔與木乃伊是其重要的文化特色遺跡。請問:

     古埃及人製作 木乃伊的最主要目的為【            】。


19.「《古蘭經》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必須經常誦讀。他們在出生時聽到的第一句

     話和臨死前聽到的最後一句話,都是《古蘭經》的經文。他們認為《古蘭經》雖

     然有多種語言譯本,但只能幫助理解經義,只有阿拉伯文的版本,才是真正的

     《古蘭經》,誦讀才有意義。」

請問:

(1)文中的「他們」應是信仰哪個宗教:【      】教。

(2)信奉此宗教的信徒被稱為【      】。


20.西元1852年7月4日,美國著名的「廢奴運動」演說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Frederick Douglas) , 在美國獨立紀念日演講時語出驚人道:「在令人髪

    指的野蠻和厚顏無恥的偽善方面,美國的確是舉世無雙!《獨立宣言》所說

    人生而平等,只是空洞的承諾,因為在美國有一大種族從來沒有『生 命、自

    由、幸福』的權利」。

請問:

(1)上述所言的問題,後來得到哪位總統的支持與解決:【    】。

(2)文中「一大種族」是指【    】。

(3)文中的問題最後透過哪場戰爭解決:【        】。


留言

  1. 1.《【權利法案】》為英國政治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內容規定
    :「國王未經國會同意,不能廢除任何法律或徵稅、召集常備軍;
    議員在國會有自由發言權;人民有向政府請願的權利等。」
    請問,造成此法案通過的事件為【光榮革命】。

    2.歷史家評論某一政權,指出:「他的帝國實為新、舊秩序的混合。
    一方面,他改變國家的社會與經濟結構,保留象徵自由、平等、博
    愛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衛者;另一方面,他雖號稱革命之子,
    實為開明專制的精神後裔,忽略主權在民而行絕對君權,強調平等
    而不重視自由。」評論中的「他」是指【拿破崙】。

    3.下列是歐洲某一文化潮流的背景與特色:
    (1)起源地:義大利北部。
    (2)背景:
    (甲)與拜占庭、伊斯蘭世界貿易交流。
    (乙)城市的發展及市民階段的崛起。
    (丙)銀行家、富商對藝文活動的贊助。
    (3)特色:
    (甲)重新發現古典文化的償值。
    (乙)繪畫、雕刻等藝術的創新。
    (丙)【方言】文學的興起。
    請問:此文化潮流為【文藝復興運動】,而「古典文化」指的是
    古【希臘】、【羅馬】的【拉丁】文化。

    4.西元1502年,公爵鮑吉亞占領羅馬納一地,委任親信倭柯以高壓
    手段統治該地。一年後,羅馬納果然從混亂狀態變得井然有序,
    但倭柯的殘酷手段卻激起人民的憎恨,羅馬納再度陷入混亂,公
    爵的統治權岌岌可危。鮑吉亞遂斷然處決倭柯,並棄屍於公共廣
    場,民怨遂得平息。當時某位學者讚嘆鮑吉亞行事果斷,能以非
    常之手段維繫政權。請問:上述學者是【馬基維利】,他是義大
    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人物,被稱為「近代政治學之父」,
    是政治哲學大師,他所著的《【君王論】》一書提出了現實主義
    的政治理論。

    5.歐洲人在【地理大發現】後足跡遍布世界各處,除了進行貿易、
    文化交流、移民外,也建立許多殖民地;及至【18】世紀以後,
    這些殖民地開始先後争取自治及脫離母國統治;其中某文件內容
    提到不可被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以及「
    無代表,就不納稅」的主張。上述「文件」最有可能為
    《【獨立宣言】》。

    6.西班牙語成為中、南美洲大多數國家的官方語言,這是受到哪一項
    歷史發展的影響:【地理大發現】。

    7.法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東娃妮特雖然擁有令法國人民傾倒
    的美貌,但是因為她揮金如土、熱衷於舞會、時裝、玩樂和慶宴,奢
    侈無度,而不被法國民眾喜愛,稱她為「赤宇夫人」。法國大革命爆
    發後,王室出逃未成,1792年【路易十六】被廢,法國宣布廢除君主
    專制。
    請問:
    (1)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只有【平民】階级納税。

    (2)革命爆發以後,國民會議發表【人權宣言】。

    (3)法國大革命的過程反覆,拿破崙家族【兩】度稱帝,破壞【共和】。

    (4)歐洲各國君主的立場是支持或是反對法國大革命呢:【反對】。

    8.有一描述戰争的史書——《高盧戰記》,敘述了羅馬【共和】時代
    末期獨裁者【凱撒】 (Julius Caesar)的征戰過程。內容描述
    他從西元前58年到西元前50年遠征高盧(今【法國】)一帶時所遭
    遇到的種種事件。本書中最可能出現他襲擊哪一個民族的情節
    :【日耳曼】。

    9.「這個帝國興盛時期,疆域廣大,橫跨三洲。皇帝在政治上享有
    至高無上的權力,同時在宗教上也是上帝的代表,可以任命帝國
    首都主教,主導教會行事,而且也常頒布與基督教教義有關的規
    定。」
    請問:
    (1)此一帝國最可能是【拜占庭】帝國。

    (2)此一帝國皇帝為政治上最高領袖,也是宗教上最高領袖,這是
    屬於【政教合一】的制度。

    (3)除了此一帝國外,還有哪些帝國的疆域也是橫跨歐亞非三洲
    :【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
    【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10.西亞古文明主要位於【兩河流域】地區(今【伊拉克】境内),起源於
    以【蘇美】人所創造的【城邦】文明及【楔形】文字最具特色。
    11.歷史上某時期由於【商】業逐漸復甦,促成了某「階級」的出現,不
    僅加速【封建】制度的瓦解,也因為他們懂得向【領主】爭取自身權
    益,而成為推動近代歐洲歷史發展的重要力量。

    (1)該「階級」為【市民(中產)】階級。

    (2)該「階級」最早可能出現在「【中】世紀後期【義大利】半島城市」。

    12.《【漢摩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較早的成文法典,下面列舉的是它
    部分條文的內容:(1)甲如果傷害乙的眼睛,則乙也可以傷害甲的眼睛。
    (2)如果有一座房子因建築者施工不慎而倒塌,並且壓死了屋主,則該建
    築者應處死。請問:這些內容反映出的立法精神是「以牙還牙的【報復】
    主義」。

    13.在中古時期,東方由大唐帝國獨領風騷的同時,西歐是【查理曼】帝國
    ,東歐是【拜占庭】帝國,西亞是【阿拉伯】帝國來統治各地。

    14.西元1799年,拿破崙遠征埃及時,在羅塞塔這個地方發現一塊古石碑,
    石碑上有三段文字,其中包含古埃及文和古希臘文。碑文內容大致是說
    :「西元前196年有一位祭司撰文敕令,為的是慶祝統治埃及的托勒密
    王駕臨,對其歌頌讚揚......」請問:羅塞塔石碑上出現希臘文與
    「【亞歴山大東征】後,其將領曾統治埃及」最有關聯。

    15.某古代文明的政治運作是由具有公民資格的【成年男子】來參與選舉城邦
    的官員,並透過【投票】的方式來放逐對城邦有害的人。
    請問:

    (1)此文明為【雅典】文明。

    (2)此運作模式類似現今的【民主】制度。

    16. (甲)「議會政治的先驅」(乙)「工業革命的起源」(丙)「莎士比亞的
    文學作品」
    以上三個關鍵詞,最可能是用來形容哪個國家:【英國】。

    17.這位十八世紀的歐洲君主,他受到【啟蒙】思潮的影響,在國內推行各項
    改革---在宗教政策上,他採取寬容態度,鼓勵宗教自由;教育方面,他
    延續了父親的教育政策,在國內興建多所學校,推動教育。此外,他也推
    動法律改革,奉行「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準則,並積極贊助藝文活動
    ,種種政策展現出開明的形象。
    請問:

    (1)上述的君主最可能為哪一國的哪一位君主:【普魯士】、【腓特烈二世】。

    (2)這位君主的統治方式是屬於「【開明】專制」。

    18.埃及是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金字塔與木乃伊是其重要的文化特色遺跡。
    請問: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的最主要目的為【以備來世可用】。

    19.「《古蘭經》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必須經常誦讀。他們在出生時聽到的
    第一句話和臨死前聽到的最後一句話,都是《古蘭經》的經文。他們認為
    《古蘭經》雖然有多種語言譯本,但只能幫助理解經義,只有阿拉伯文的
    版本,才是真正的《古蘭經》,誦讀才有意義。」
    請問:

    (1)文中的「他們」應是信仰哪個宗教:【伊斯蘭】教。

    (2)信奉此宗教的信徒被稱為【穆斯林】。

    20.西元1852年7月4日,美國著名的「廢奴運動」演說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Frederick Douglas) ,
    在美國獨立紀念日演講時語出驚人道:「在令人髪指的野蠻和厚顏無恥的偽善
    方面,美國的確是舉世無雙!《獨立宣言》所說人生而平等,只是空洞的承諾
    ,因為在美國有一大種族從來沒有『生命、自由、幸福』的權利」。
    請問:

    (1)上述所言的問題,後來得到下列哪位總統的支持與解決:【林肯】。

    (2)文中「一大種族」是指【黑人】。

    (3)文中的問題最後透過哪場戰爭解決:【南北戰争】。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心囚(翰林版B1L7)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上)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最新版《心囚》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心囚(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心囚》一文所要傳達的意旨為【                】。 2.杏林子認為一個人只要能突破心靈的枷鎖,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什麼能困得住他    了。可知杏林子希望人如何自處:【        】。 3.《心囚》:「有些人看似生活得繁華熱鬧,卻往往是天底下最寂寞的人。」這是因     為【                    】。 4.從《心囚》一文中可以知道,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在於    【        】。 5.在《心囚》一文中,作者讓人體會到:人生究竟是充滿希望,或者是失望頹喪,其    結果是取決於【    】。 6.《心囚》全文以第【  】人稱的觀點寫成,採【        】的結構方式    寫成,透過【        】的手法,使主題分外凸顯。 7.《心囚》:「世上多的是身體健康,卻心理不健全的人;多的是表面歡樂,卻心中    痛苦的人; 多的是行動自如,卻找不到一條正確人生方向的人。」這段話意近於   【                        】。 8.《心囚》:「比起我,到底誰更像是囚犯呢?」作者以反問手法作結,其作用為  【          】。 9.《心囚》一文中,「心囚」意指【        】,全文主旨在說明    「【  】,才是一切的主宰」。  10.《心囚》一文中提到「任何疾病、痛苦、挫敗都不能真正限制、困住一個人,除      非他的心先被 【        】所囚禁 」。作者以【    】為例,將      她的【        】化為文字,激勵人心。 (二)國字及注音: 1.沉「溺」: 2.「ㄌㄤˊ」鐺入獄: 3.鎖「ㄌㄧㄢˋ」: 4.「ㄅㄛ」奪: 5.「ㄕˋ」好: 6.「ㄩˋ ㄩˋ」寡歡: 7.「ㄈㄢˊ」華熱鬧: 8.嚴刑「ㄎㄠˇ」打: 9.「ㄒㄧㄥˊ」具: 10.「ㄌㄧˊ」患: 11.伊「甸」園: 12.創作不「ㄔㄨㄛˋ」: 13.病痛「ㄔㄢˊ」身: 14.「ㄘㄤ」白: 15.禁「ㄍㄨˋ」: 16.「悶悶」不樂:  17.字跡「ㄌㄧㄠˊ」草: 18.水庫枯「ㄏㄜˊ」: 19.桎「ㄍㄨˋ」: 20.憂「ㄩˋ」: 21.「ㄐㄧˊ」寞: 22.主「宰」: 23.沉「

論語選(康軒版第一冊第五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3學年)

  康軒版第一冊其他選文: 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 夏夜 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生之歌選《手的故事》《一顆珍珠》 康軒版第一冊第三課 吃冰的滋味 康軒版第一冊第四課 差不多先生傳 康軒版第一冊第六課 那默默的一群 康軒版第一冊第七課 兒時記趣 康軒版第一冊第八課 紙船印象 康軒版第一冊第九課 下雨天 真好 康軒版第一冊第十課 鬧元宵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一 善用時間的方法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二 拄拐杖的小男孩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三 曹操掉下去了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一部分:閱讀策略)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二部分:資料檢索)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並時常     【    】 是令人 【    】 的。 (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句中的「說」指的是     【    】 的喜悅。 (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說明     「 【    】 」與「 【    】 」兩者相輔相     成。 (4)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與【    】的     朋友互相切磋學習之樂 。 (5)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別人不知道我的     【    】,我卻不【    】、    【    】 。 (6)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君子」是     指 【    】 的人 。 (7)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與     「 【    】 」相近。 (8) 上文中連用三個 「 【    】 問」,用意 是     【    】、【    】 。 (9) 上文中 從學習「 【    】 ( 【    】 )」、     「 【    】 ( 【    】 )」與     「 【    】 ( 【    】 )」,說明人之     【    】 的重要。 (10) 上文中, 孔子 敘說 【    】 能提升自我,所以內       心喜悅;與 【    】 的朋友相聚切磋,令人心情       愉悅。 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