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畫的哀傷(翰林版第三冊第十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畫的哀傷(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畫的哀傷》一文中,岡本與志村不約而同地到了同一

  個寫生的地方,我們可以用【    】來形容他們。



2.《畫的哀傷》一文中,從哪件事可以看出岡本和志村真

   的是默契十足:【    】。



3.《畫的哀傷》:「連校長都應付不來,常用退學恫嚇

   我。」對於此文句的闡述是 「生動點出主角有多麼

   【    】」。



4.《畫的哀傷》抒發人生有苦有樂、無常難以掌握的感

   慨,尤其是得知志村的死訊後,岡本心中最深的感慨

   應該為【    】。



5.《畫的哀傷》一文中,作品展出後,所有人的評價都倒

   向志村,連岡本自己對於志村的作品的出色都感到大吃

   一驚,於是他放聲大哭,抓起石頭亂丟,由此可推測岡

   本因為輸給了志村而有【    】的感受。



6.《畫的哀傷》一文中,岡本與志村同具繪畫天分卻時時

   被比較,產生一種【    】的微妙關係。



7.《畫的哀傷》一文中,岡本和志村都喜好繪畫,為何一

   開始岡本卻對志村充滿敵意:【    】。



8.《畫的哀傷》一文中,岡本描述自己與志村寒暑假時必

   須結伴走二十多里的山路回家,為何卻渾然不覺時光的

   流逝:【    】。



9.《畫的哀傷》一文開始於岡本的自述,包含個性、外

   貌、興趣……等,而和志村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岡本開

   始對志村的態度為「【    】又【    】」。



10.《畫的哀傷》一文,文章的布局安排是從岡本的

     【    】開始,以【    】的視角開展

     故事,從兩人【    】寫到【    】,

     刻劃同儕【    】的心理。




(二)國字及注音:



1.草「ㄘㄨㄥˊ」:



2.更勝一「ㄔㄡˊ」:



3.「瀑」布: 



4.獨占「ㄠˊ」頭:



5.「ㄉㄨㄥˋ」嚇:



6.思「ㄙㄨㄛˇ」:



7.「ㄔㄨˊ」藏:



8.「ㄒㄩㄣˋ」色:



9.「湛」藍:



10.「ㄓㄥ」得同意:



11.「忿」恨:



12.「刻」意:



13.「撒」野:



14.「潺」潺:



15.言「ㄩˋ」:



16.藤「ㄇㄢˋ」:



17.「仰」望:



18.「ㄐㄧㄚ」伙:



19.「ㄔㄨㄥˊ」拜:



20.「憎」恨:



21.「ㄉㄠˇ」蛋鬼:



22.「肖」像:



23.「渾」然:



24.發「ㄒㄧㄝˋ」:



25.白「皙」: 



26.「ㄕㄨㄣˋ」間:



27.保「ㄇㄧˋ」:



28.輪「廓」:



29.「摯」友:



30.全神「ㄍㄨㄢˋ」注:



31.「ㄔㄨㄟˊ」胸頓足:



32.河「ㄆㄢˋ」:



33.「ㄒㄩㄢˊ」掛:



34.深「ㄩㄢ」:



35.盛氣「ㄌㄧㄥˊ」人:



36.臨「摹」: 



37.「ㄓㄜˊ」返:



38.面「ㄐㄧㄚˊ」:



39.「赫」然: 



40.馬「廄」:



41.帽「簷」:



42.「捎」來: 



43.臉「ㄆㄤˊ」:



44.音「訊」: 




(三)注釋:



1.「恫」嚇:



2.獨占「鰲」頭: 



3.赫然:



4.目「眩」神迷: 



5.目眩神迷:



6.捶胸頓足: 



7.獨占鰲頭:



8.恫嚇: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3976442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畫的哀傷》一文中,岡本與志村不約而同地到了同一個寫生的地方,我們可以用【心有
    靈犀一點通】來形容他們。

    2.《畫的哀傷》一文中,從哪件事可以看出岡本和志村真的是默契十足:
    【都選擇對水車寫生】。

    3.《畫的哀傷》:「連校長都應付不來,常用退學恫嚇我。」對於此文句的闡述是「生動點
    出主角有多麼【頑皮】」。

    4.《畫的哀傷》抒發人生有苦有樂、無常難以掌握的感慨,尤其是得知志村的死訊後,岡本
    心中最深的感慨應該為【人有旦夕禍福】。

    5.《畫的哀傷》一文中,作品展出後,所有人的評價都倒向志村,連岡本自己對於志村的作
    品的出色都感到大吃一驚,於是他放聲大哭,抓起石頭亂丟,由此可推測岡本因為輸給了
    志村而有【羞憤不已】的感受。

    6.《畫的哀傷》一文中,岡本與志村同具繪畫天分卻時時被比較,產生一種【瑜亮情結】的
    微妙關係。

    7.《畫的哀傷》一文中,岡本和志村都喜好繪畫,為何一開始岡本卻對志村充滿敵意:
    【將他視為競爭對手】。

    8.《畫的哀傷》一文中,岡本描述自己與志村寒暑假時必須結伴走二十多里的山路回家,為
    何卻渾然不覺時光的流逝:【一路上說說笑笑因此不覺疲累】。

    9.《畫的哀傷》一文開始於岡本的自述,包含個性、外貌、興趣……等,而和志村的比較中可
    以看出岡本開始對志村的態度為「【討厭】又【忌妒】」。

    10.《畫的哀傷》一文,文章的布局安排是從岡本的【內心獨白】開始,以【岡本】的視角
    開展故事,從兩人【暗中較勁】寫到【惺惺相惜】,刻劃同儕【競爭】的心理。


    (二)國字及注音:

    1.草「ㄘㄨㄥˊ」:叢

    2.更勝一「ㄔㄡˊ」:籌

    3.「瀑」布:ㄆㄨˋ

    4.獨占「ㄠˊ」頭:鰲

    5.「ㄉㄨㄥˋ」嚇:恫

    6.思「ㄙㄨㄛˇ」:索

    7.「ㄔㄨˊ」藏:儲

    8.「ㄒㄩㄣˋ」色:遜

    9.「湛」藍:ㄓㄢˋ

    10.「ㄓㄥ」得同意:徵

    11.「忿」恨:ㄈㄣˋ

    12.「刻」意:ㄎㄜˋ

    13.「撒」野:ㄙㄚ

    14.「潺」潺:ㄔㄢˊ

    15.言「ㄩˋ」:喻

    16.藤「ㄇㄢˋ」:蔓

    17.「仰」望:ㄧㄤˇ

    18.「ㄐㄧㄚ」伙:傢

    19.「ㄔㄨㄥˊ」拜:崇

    20.「憎」恨:ㄗㄥ

    21.「ㄉㄠˇ」蛋鬼:搗

    22.「肖」像:ㄒㄧㄠˋ

    23.「渾」然:ㄏㄨㄣˊ

    24.發「ㄒㄧㄝˋ」:洩

    25.白「皙」:ㄒㄧ

    26.「ㄕㄨㄣˋ」間:瞬

    27.保「ㄇㄧˋ」:密

    28.輪「廓」:ㄎㄨㄛˋ

    29.「摯」友:ㄓˋ

    30.全神「ㄍㄨㄢˋ」注:貫

    31.「ㄔㄨㄟˊ」胸頓足:捶

    32.河「ㄆㄢˋ」:畔

    33.「ㄒㄩㄢˊ」掛:懸

    34.深「ㄩㄢ」:淵

    35.盛氣「ㄌㄧㄥˊ」人:凌

    36.臨「摹」:ㄇㄛˊ

    37.「ㄓㄜˊ」返:折

    38.面「ㄐㄧㄚˊ」::頰

    39.「赫」然:ㄏㄜˋ

    40.馬「廄」:ㄐㄧㄡˋ

    41.帽「簷」:ㄧㄢˊ

    42.「捎」來:ㄕㄠ

    43.臉「ㄆㄤˊ」:龐

    44.音「訊」:ㄒㄩㄣˋ


    (三)注釋:

    1.「恫」嚇:恐懼。

    2.獨占「鰲」頭:一種海中的大龜。

    3.赫然:吃驚的樣子。

    4.目「眩」神迷:眼睛昏花。

    5.目眩神迷:形容所見情景令人驚異。

    6.捶胸頓足:形容極為悲憤或悔恨的樣子。

    7.獨占鰲頭:指在競賽中獲得第一名。

    8.恫嚇:恐嚇。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近體詩選:贈汪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出獄歸家(翰林版B2L5)國中國文填空講義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贈汪倫 》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 在《贈汪倫》一詩中,哪一句最能感受送別情懷是歡     樂 而非落寞惆悵的    : 【           】 。 2. 在 《 贈汪倫 》 一詩中,哪一句點出整首詩的起因     : 【              】。 3. 在 《 贈汪倫 》 一詩中, 李白 運用「具體事物」來寫     「抽象感受」 。請問 「具體事物」是   【      】 ,「抽象感受」是 【    】 。 4. 在 《 贈汪倫 》 一詩中,哪一句最能感受到作者是驚     喜 的 : 【              】。 5. 在 《 贈汪倫 》 一詩中,作者用 【       】     來與「 汪倫 對自己的深情」做對比。 6. 在 《 贈汪倫 》 一詩中,哪一句最能感受到 李白 對 汪     倫 的友誼真摯深刻 :  【            】。 7. 「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可看出作     者是用 【          】  的 角度來看待送    別 。 8. 《 贈汪倫 》 一詩的前兩句 【    】 ,後兩句    【    】 。 9. 《 贈汪倫 》 一詩用 【    】 手法寫 桃花潭 水之    深。 10. 《 贈汪倫 》 一詩是 【  】 起式的七言絕句, 第      【  】 、 【  】 、 【  】 句皆押韻 。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1. 「 劍 外忽傳收 薊 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這是在描寫     哪一種情境:   【              】 。 2. 在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 一詩中,哪一句可以看出     作 者的驚喜之情 :  【             】 。 3. 在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 一詩中,哪一句可以看出     捷 報的突然  【             】 。 4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罐頭由來(康軒版B4L6)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第二次段考其他選文 康軒版B4L4 我所知道的康橋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罐頭由來 》 一文是一篇 【    】 文,以罐頭的    【    】 、 【    】 為重點,兼以大量的    【    】 來佐證。 2. 《 罐頭由來 》 一文的作者 周惠民 是知名 【    】 學    者,除了研究 【    】 、 【    】 關係史及世    界近代史外,也對 【    】 文化史頗有興趣。 3. 《 罐頭由來 》 一文從罐頭的 【    】 談起,接著說    明食物保存對 【    】 的重要性, 逐步帶出罐頭的    由來及後續的 【    】 過程。 4. 《 罐頭由來 》 一文作者以 【    】 、 【    】    的態度來說明事物,並藉由 【    】 、   【    】 、 【    】 的寫作手法來呈現。 5. 法國 糕餅商 【    】 使用玻璃瓶製作出了罐頭雛    形, 英國 商人 【    】 則是進一步 改良,發明鐵    皮罐頭,接著 英國 人 【    】 發明了開罐器,而    後 法國 科學家 【    】 提出了食品腐敗與細菌的    關係,使罐頭生產工序改變。 6. 根據 《 罐頭由來 》 一文,糕餅商 阿佩特 從哪一個關鍵點    找出製造罐頭的方法 : 「 【    】 」。 7. 《 罐頭由來 》 一文指出罐頭發展初期存在一些缺點,讓    民眾普遍不接受這種新式飲食。請問其中 包含哪些缺點    : 【    】、【    】、【    】 。 8. 《 罐頭由來 》: 「罐頭發展初期,售價不菲,也經常有    中毒的意外事件傳出,社會大眾普遍不接 受這種新式飲    食,只有軍隊或是行旅才會購買,還得冒著生命危險。    」根據文意, 【    】 最適合用來形容軍人及行旅    冒著生命危險吃罐頭食品的心情 。 9. 根據 《 罐頭由來 》 一文, 巴黎 糕餅商 阿佩特 研發玻璃罐    密封保存食物的製造過程依序為: 【    】 à 【    】 à 【    】 à 【    】。 10. 《 罐頭由來 》: 「古語說得好:『皇帝不差餓兵』      ,自古征戰之際,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 根據文      意,罐頭起初的發展與 【    】 有密切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