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知識與表達的盛宴:專題報告(南一版第五冊第十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根據知識與表達的盛宴:專題報告一文,進行專題

   報告寫作時,首先要注意【    】。



2.「題目聚焦法」:


(1)「題目聚焦法」三步驟,依序為:【    】、

    【    】、【    】


(2)專題報告訂題目時宜【    】題目範圍,也就是

    【    】。


(3)提出【    】個問題就可繼續進行深入研究。


(4)最終目的為由【    】主題凝聚出較

    【    】的題目


(5)提出自己已經了解的事實



3.「內文架構法」:【    】、【    】、

                                   【    】


(1)首先訂定【    】,再開始思考表現

   【    】。


(2)開頭說明研究【    】以及【    】力求

    【    】清晰,條理分明


(3)將主題【    】【    】

   【    】【    】闡述


(4)結尾清楚呈現研究【    】並發表自己的

    【    】【    】


(5)寫作時要適當【    】來佐證說明


(6)每個段落不要太長,勿超過【    】字。


(7)單句避免【    】,也應避免【    】

    子



4.「當你要進行專題報告寫作時,首先要决定兩件事;我

   要寫什麼?以及我要怎麼寫?」由上文可知,專題報告

   最應注意【    】。



5.「我做了什麼實驗或研究?」屬於結論四大提問

   哪一部分:【    】。



6.知識與表達的盛宴:專題報告一文作者建議「找出

   線索」時,可以將自己當作哪兩個角色

   :【    】、【    】



7.「多數學生撰寫專題報告時,最容易流於資料羅列而缺

   乏觀點」根據這段話,可知多數學生缺乏

   「【    】能力。



8.「理想結論」能總結【    】的內容,並提出

   【    】,表現自己的【    】




()注音:



1.累贅:



2.邏「輯」:



3.莫「札」特



4.「闡」述主題:




()國字:



1.開宗明「ㄧˋ」:



2.累「ㄓㄨㄟˋ」:



3.「ㄙㄡ」集資料:



4.入學「ㄓㄣ」選:



5.「ㄗㄨㄛˇ」証:




()注釋:



1.開宗明義:



2.邏輯



3.累贅: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根據《知識與表達的盛宴:專題報告》一文,進行專題報告寫作時,首先要注意【寫作方向及其寫法】。


    2.「題目聚焦法」:

    (1)「題目聚焦法」三步驟,依序為:【找出線索】、【提出問題】、【聚焦題目】。

    (2)專題報告訂題目時宜【縮小】題目範圍,也就是【聚焦】。

    (3)提出【三】個問題就可繼續進行深入研究。

    (4)最終目的為由【大】主題凝聚出較【小】的題目。

    (5)提出自己已經了解的事實。


    3.「內文架構法」:【開頭】、【闡述主題】、【結尾】

    (1)首先訂定【題目】,再開始思考表現【形式】。

    (2)開頭說明研究【動機】以及【目的】,力求【邏輯】清晰,條理分明。

    (3)將主題由【小】至【大】、【淺】而【深】闡述。

    (4)結尾清楚呈現研究【結果】並發表自己的【見解】與【感想】。

    (5)寫作時要適當【引用資料】來佐證說明。

    (6)每個段落不要太長,勿超過【二百】字。

    (7)單句避免【過長】,也應避免【重複】句子。


    4.「當你要進行專題報告寫作時,首先要决定兩件事;我要寫什麼?以及我要怎麼寫?」由上文可知,專題報告最應注意【慎始】。


    5.「我做了什麼實驗或研究?」屬於「結論四大提問」的哪一部分:【我從哪幾個方面的探索?如何得到這個發現】。


    6.《知識與表達的盛宴:專題報告》一文作者建議「找出線索」時,可以將自己當作哪兩個角色:【記者】、【偵探】。


    7.「多數學生撰寫專題報告時,最容易流於資料羅列而缺乏觀點」根據這段話,可知多數學生缺乏「【提出見解】」的能力。


    8.「理想結論」能總結【正文】的內容,並提出【問題】,表現自己的【創意】。


    回覆刪除
  2. (二)注音:


    1.累贅:ㄌㄟˇ ㄓㄨㄟˋ


    2.邏「輯」:ㄐㄧˊ


    3.莫「札」特:ㄓㄚˊ


    4.「闡」述主題:ㄔㄢˇ


    回覆刪除

  3. (三)國字:


    1.開宗明「ㄧˋ」:義


    2.累「ㄓㄨㄟˋ」:贅


    3.「ㄙㄡ」集資料:蒐


    4.入學「ㄓㄣ」選:甄


    5.「ㄗㄨㄛˇ」証:佐


    回覆刪除

  4. (四)注釋:


    1.開宗明義:指說話或寫文章一開始就揭明主旨綱要。


    2.邏輯:研究思想本質和過程的科學。此處指合乎一般常情的規律。


    3.累贅:拖累、多餘、麻煩。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夏夜(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在 《 夏夜 》 一 詩 中, 【    】 上 承第一節 夏夜 的    富麗之美, 【    】 為下文的「綠色的 小河」、    「夜風」埋 下伏 筆,是《 夏夜 》   一詩的主旨 ,且具 有    承上啟下的作用。        2. 在 《 夏夜 》 一詩中,「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     著」、「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 著」、「只有 夜風還     醒著」。作者反覆使用「只有……還醒著」的句法    ,主要是 想表達 【    】 。 3. 請寫出 《 夏夜 》 這首新詩中「顏色」所要呈現的意境 : (1) 「綠色的小河」表現 【    】 的感受。 (2) 「銀幣」表現 夏夜【    】之感 。 (3) 「火紅的太陽」表現 【    】 感。 (4) 「藍色的大海」表現 【    】 、 【    】      的意境。      4.由 《 夏夜 》 一詩的 內容,可看出其主要是描寫夏天的哪     個時 段 : 【    】 到 【    】 。 5. 《 夏夜 》: 「小雞和小鴨們關在欄裡睡了。 /聽完了    老祖母的故事, /小弟弟和小妹 妹也闔上眼 睛走向夢    鄉了。」這段詩句中,作者寫動物與人都 沉 睡了,主    要的用意是「凸顯夏夜   的 【    】 與    【    】 」。           6. 在 《 夏夜 》 一詩中,最具有「生活感」的詩句是     【    】 。 7. 《 夏夜 》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上文所描寫的夜空景象,最適合用      【    】 來形容。  (2) 上文 呈現夏夜 【    】 的意象...

古詩選《慈烏夜啼》《迢迢牽牛星》(翰林版B3L2)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上)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慈烏夜啼 》 : (1) 《 慈烏夜啼 》 是一首 【    】 詩,藉此詩表達 「 【              】 」的遺憾,並勸諭世人力行 【    】 。 (2) 《 慈烏夜啼 》一詩中敘述「 烏鴉尚有反哺之恩,羔羊且知跪乳之意, 【    】 的不孝,連禽獸都不如。 」 (3) 請完成關於 《 慈烏夜啼 》一詩中的 「 代詞 」 所指稱的人、事、物 : (A) 聞「者」為沾襟 :【  】 。 (B) 「其」心不如禽 :【    】 。 (C) 慈烏失「其」母 :【    】 。 (D) 嗟哉「斯」徒輩 :【                】 。 (4) 《 慈烏夜啼 》一詩中 以 吳起 為例來諷刺哪種人 : 【                      】 。 (5) 白居易 在 《 慈烏夜啼 》 一詩中,斥責 吳起 不孝的主要原因是 【                】 。 (6) 《 慈烏夜啼 》 一詩中,「夜夜夜半啼」一句,朗誦音節應作 「 【      】 / 【      】 」 。 (7) 《 慈烏夜啼 》 一詩藉 「 夜夜啼叫的慈烏 」 來諷諭 【                      】 。 (8) 《 慈烏夜啼 》 一詩主旨為傳達 【        】 。 (9) 《 慈烏夜啼 》 詩中提及 【    】 ,是孝子的典範。 (10) 《 慈烏夜啼 》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此二句所表達的意涵與 【                            】 相同。 出處:素養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2. 《 迢迢牽牛星 》 (1) 《 迢迢牽牛星 》 一詩中, 織女 本應善織,為何「札札弄機杼」,卻又「終日不成 章」呢 : 【                              】 。 (2) 請完成關於 《 迢迢牽牛星 》一詩的 特色 敘述 : (A) 善用詩歌中的 【    】 技巧 。 (B) 善用 【    】 ,增添節奏感及音韻之美,反覆吟詠,餘味無窮 。 (C) 【  】 近 【  】 遠, 【  】 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