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無關歲月(康軒版第五冊自學三)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上學期)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無關歲月(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無關歲月一文中,以哪一句話開啟文章回憶幼時

   過年的種種:【    】。


 

2.無關歲月》:「一進臘月,各種醃臘風乾的食物,便

   用炒過的花椒鹽細細抹過,浸泡了醬油,用紅繩穿掛了

   ,一一吊晒在牆頭竹竿上。」根據上文,為何作者要細

   寫母親處理食材的過程:【    】。

 


3.無關歲月》:「母親也和鄰居本地婦人們學做了發粿

   和式年糕」從上文中,可以推斷出作者母親的何種形

   象:【    】。

 


4.無關歲月》:「這些小時候不十分懂,大了以後有一

   點厭煩的瑣細行為,現今回想起來是有不同滋味的。」

   作者有上文的心境改變是因為【    】的洗禮豐

   富了【    】,讓人心境產生變化」。

 


5.無關歲月》:「母親也十分忌諱在臘月間打破器物,

   如果不慎失手打碎了盤碗,必要說一句:『歲歲(碎碎

   )平安。』」


(1)作者的母親為什麼要這麼說:【    】。


(2)根據上文,可顯示母親具有「【    】」的形

    象。

 


6.無關歲月》:「那從石磨下汩汩流出的白色米漿,被

   盛放在洗淨的麵粉袋中,紮成飽滿厚實胖鼓鼓的樣子,

   每每逗引孩子們禁不住去戳弄它們。」根據上文,我們

   可以用【    】來形容孩子們的舉止


 

7.無關歲月》:「放假無事的孩童,在各處忙碌的大人

   腳邊鑽竄著,驅之不去。」根據上文,可看出孩童

   「【    】」的神態

 


8.無關歲月》:「民國四十年許,我們從大陸遷,不

   僅保留了故鄉過年的儀節規矩,也同時增加了不少本地

   新的習俗。」根據上文,可以顯示作者父母對過往生活

   的【    】【    】,同時也【    】

   了新的文化與環境

 


9.無關歲月》:「父親把這字條高高貼在白牆上,下面

   用新買的腳踏縫衣機做桌案,鋪了紅布,置放了幾盤果

   點,兩檯蠟燭,因為連香爐也沒有,便用舊香菸罐裝了

   米,上面覆了紅紙,端端正正插了三炷香。」根據上文

   ,可顯示父親「【    】」的慎重 。

 


10.〈無關歲月〉一文的寫作手法


(1)以【    】筆法記錄小時候過年的情景。


(2)藉細節描寫,呈現母親【    】【    】

    的情形


(3)文末藉【    】傳遞對晚輩的期許與祝福。


(4)文字【    】,【    】方式回憶孩童時

    期情景。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39764420692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在《無關歲月》一文中,以哪一句話開啟文章回憶幼時過年的種種:【今日的過年是與我童年相差很大了】。


    2.《無關歲月》:「一進臘月,各種醃臘風乾的食物,便用炒過的花椒鹽細細抹過,浸泡了醬油,用紅繩穿掛了,一一吊晒在牆頭竹竿上。」根據上文,為何作者要細寫母親處理食材的過程:【凸顯母親過年準備的用心及講究】。


    3.《無關歲月》:「母親也和鄰居本地婦人們學做了發粿和閩式年糕」從上文中,可以推斷出作者母親的何種形象:【與鄰里和睦相處】。


    4.《無關歲月》:「這些小時候不十分懂,大了以後有一點厭煩的瑣細行為,現今回想起來是有不同滋味的。」作者有上文的心境改變是因為「【歲月】的洗禮豐富了【人生閱歷】,讓人心境產生變化」。


    5.《無關歲月》:「母親也十分忌諱在臘月間打破器物,如果不慎失手打碎了盤碗,必要說一句:『歲歲(碎碎)平安。』」

    (1)作者的母親為什麼要這麼說:【祈求化解災厄】。

    (2)根據上文,可顯示母親具有「【在意傳統禁忌】」的形象。


    6.《無關歲月》:「那從石磨下汩汩流出的白色米漿,被盛放在洗淨的麵粉袋中,紮成飽滿厚實胖鼓鼓的樣子,每每逗引孩子們禁不住去戳弄它們。」根據上文,我們可以用「【調皮淘氣】」來形容孩子們的舉止。


    7.《無關歲月》:「放假無事的孩童,在各處忙碌的大人腳邊鑽竄著,驅之不去。」根據上文,可看出孩童「【愛湊熱鬧】」的神態。


    8.《無關歲月》:「民國四十年許,我們從大陸遷臺,不僅保留了故鄉過年的儀節規矩,也同時增加了不少本地新的習俗。」根據上文,可以顯示作者父母對過往生活的【懷念】與【珍惜】,同時也【融入】了新的文化與環境。


    9.《無關歲月》:「父親把這字條高高貼在白牆上,下面用新買的腳踏縫衣機做桌案,鋪了紅布,置放了幾盤果點,兩檯蠟燭,因為連香爐也沒有,便用舊香菸罐裝了米,上面覆了紅紙,端端正正插了三炷香。」根據上文,可顯示父親「【設案祭祖】」的慎重 。


    10.〈無關歲月〉一文的寫作手法:

    (1)以【敘事】筆法記錄小時候過年的情景。

    (2)藉細節描寫,呈現母親【儲備食物】及【注重禁忌】的情形。

    (3)文末藉【壓歲錢】傳遞對晚輩的期許與祝福。

    (4)文字【溫暖】,以【倒敘】方式回憶孩童時期情景。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夏夜 (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上最新版《夏夜》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以「珍珠」比喻為 【      】 ,而以「銀幣」       比 喻為 【      】 。 (2) 把夏夜 【      】 的感覺描繪出來 。 (3)  這是 【      】 的景象 。 (4) 用 【      】 法寫成的 。 (5)  寫的是 【      】 時節 。 2.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這是描寫何     種景象: 【      】 3.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伸長了藤蔓輕     輕地往屋頂上爬。」這顯現出夏夜的 【      】      4. 「來了!來了!/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所     指為 【      】 , 此 句含有 【      】 的 語氣     。 5.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表現出了     【      】 的滿足和 【      】 的 心境 。 6.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這句除了最先     正面點出 【      】 的意思 外,還 給人     【      】 的感覺。 7. 螢火蟲的旅行:呈現夏夜的 【      】 。 8.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 「只有綠色的     小河還醒著」 、 「只有夜風還醒 著」。以 上這些     「只有」和「醒著」連用三次,作者如此寫作有幾     項用意: (1) 為靜謐安詳的夏夜增添無限 【      】 。 (2) 意境同「   【      】   」 。 (3) 增強了深夜 【      】 的效果 。 9. 「旬」是 中國 古代傳統的時間單位,每 【      】    天 叫做一旬,這個概念從 夏朝 就開始存 在, 請問 夏 ...

一顆珍珠(南一版第三冊自學三)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一顆珍珠(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一顆珍珠》一文中提到小小的蚌被沙礫入侵,牠忍著    痛苦包容這個苦難,最後形成美麗的珍珠。有哪些成語    可以用來形容這個過程:【    】、【    】    、【    】。  2.《一顆珍珠》:「當小小的蚌安詳地憩歇在海底,突然    一個打擊臨到牠。」這段話意近於【    】、    【    】。 3.《一顆珍珠》:「蚌強忍著撕裂一般的痛苦,一點點分    泌出光滑的真珠質來層層包容侵入牠生命中的沙礫,最    後終成渾圓美麗的珍珠。」這段話意近於【    】    。   4.《一顆珍珠》:「年年歲歲,漫長的忍耐,無盡的辛    酸,那一粒醜陋的沙礫已變成美麗的珍珠。」 (1)這段話的主旨是「經過漫長的【    】終究能成      就美麗的【    】」。 (2)這段話意近於【    】、     【    】、【    】。 5.《一顆珍珠》:「眼淚化作歡笑,痛苦的代價成就了榮    耀的光彩。」這段話意近於【    】。 6.《一顆珍珠》:「他有強烈的求知欲,卻受不能閱讀之    困。」這段話意指「路易斯因無法【    】而不得    其門而入的困境」。 7.《一顆珍珠》:「他一再的研究試驗,忍受無數的失敗    挫折。」這段話呼應第【    】段的內容,生成珍    珠的過程,同樣也經歷了【    】。 8.《一顆珍珠》:「同樣是一根針,曾經使他失去光明,    卻也因此帶給億萬盲人光明和希望,多麼奇妙的轉變!     」 (1)透過同一根針加以說明【    】。 (2)這段話意近於【    】。 9.《一顆珍珠》:「很多時候,我們只看見不幸的表面,    流血的創口,受傷的心,我們只會埋怨、訴苦、哀憐不    滿。」 (1)這...

古詩選《慈烏夜啼》《迢迢牽牛星》(翰林版B3L2)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上)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慈烏夜啼 》 : (1) 《 慈烏夜啼 》 是一首 【    】 詩,藉此詩表達 「 【              】 」的遺憾,並勸諭世人力行 【    】 。 (2) 《 慈烏夜啼 》一詩中敘述「 烏鴉尚有反哺之恩,羔羊且知跪乳之意, 【    】 的不孝,連禽獸都不如。 」 (3) 請完成關於 《 慈烏夜啼 》一詩中的 「 代詞 」 所指稱的人、事、物 : (A) 聞「者」為沾襟 :【  】 。 (B) 「其」心不如禽 :【    】 。 (C) 慈烏失「其」母 :【    】 。 (D) 嗟哉「斯」徒輩 :【                】 。 (4) 《 慈烏夜啼 》一詩中 以 吳起 為例來諷刺哪種人 : 【                      】 。 (5) 白居易 在 《 慈烏夜啼 》 一詩中,斥責 吳起 不孝的主要原因是 【                】 。 (6) 《 慈烏夜啼 》 一詩中,「夜夜夜半啼」一句,朗誦音節應作 「 【      】 / 【      】 」 。 (7) 《 慈烏夜啼 》 一詩藉 「 夜夜啼叫的慈烏 」 來諷諭 【                      】 。 (8) 《 慈烏夜啼 》 一詩主旨為傳達 【        】 。 (9) 《 慈烏夜啼 》 詩中提及 【    】 ,是孝子的典範。 (10) 《 慈烏夜啼 》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此二句所表達的意涵與 【                            】 相同。 出處:素養題 認知向度:基本語文知識 難易度:易 2. 《 迢迢牽牛星 》 (1) 《 迢迢牽牛星 》 一詩中, 織女 本應善織,為何「札札弄機杼」,卻又「終日不成 章」呢 : 【                              】 。 (2) 請完成關於 《 迢迢牽牛星 》一詩的 特色 敘述 : (A) 善用詩歌中的 【    】 技巧 。 (B) 善用 【    】 ,增添節奏感及音韻之美,反覆吟詠,餘味無窮 。 (C) 【  】 近 【  】 遠, 【  】 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