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差不多先生傳(康軒版B1L4)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上)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上最新版《差不多先生傳》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差不多先生傳(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差不多先生傳》中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所諷刺的對象是當時的中國人:

(1)【                              】

(2)【                    】

(3)【                          】


2.差不多先生傳》:「他媽媽叫他去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回來。他媽罵他,他搖 

    搖頭 道:『紅糖同白糖,不是差不多嗎?』」這段話可作為文中哪段話的注解

    【                        】


3.差不多先生傳:「陜西山西,不是差不多嗎?」這句話與文中哪段話可以 

   呼應【                        】

        

4.差不多先生傳》:「於是大家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成有關「圓通大師」的解說

(1)原指【                      】

(2)這裡為【    】用法,具有【    】意味

(3)諷刺差不多先生處事【        】


5.差不多先生傳》:「他有一雙眼,但看得不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得不很分

      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

      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細密。」這段話對差不多先生的介紹,是採用由

     【  】【  】

       

6.差不多先生傳一文中,以哪一句話貫串全文: 

 【                                】


7.請完成有關「胡適」的敘述

(1)曾任駐【  】大使、【        】院長

(2)提倡【    】【    】,主張【    】的人生觀」。

(3)所著【      】一書,是中國第一部【    】詩集

(4) 領導文學革命,鼓吹【    】文,強調「【          】」。


8.差不多先生傳》:「大家都很稱讚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這 

    【    】他做事糊塗隨便,因循苟且。

         

9.差不多先生傳差不多先生平生做事不夠認真,從對紅、白糖的不分,一直寫

   到結尾對生死 的差不多心態。請完成關於文章的這種鋪陳與設計的解讀 :  

(1)按事件發生的前後順序鋪陳,屬【  】敘筆法

(2)書寫策略上,事件逐漸【        】,更深刻描述【    】特色

(3)暗藏【    】,說明差不多先生因為一錯再錯,最後因糊塗而死。

(4)發生的事情越來越【    】,最後的影響也愈加【    】


10.差不多先生傳一文中必須有關鍵句來透露作者反諷的用意,否則會使讀者誤

     差不多生確實是個看得破,想得通的人。此一關鍵句為   

 【                              】

 


()請寫出可以「死亡」的替代語詞:【    】

    【    】【    】【        】

  

 

()請填入適當的疊字詞:


1.這一處溫泉終年熱「【    】」的,可以煮熟生蛋。


2.經濟不景氣,日子過得苦「【    】」的人真不少。


3.時間一久,之前的悲傷也【    】平復了。


4.秋天一到,【    】充滿了蕭瑟的氣氛。


5.這傢伙存心找麻煩,【    】與我作對。


 

()詞性:


1.處處「聞」(【    】)名/見「聞」(【    】)廣博。


2.他那副「鬼鬼祟祟」(【    】)的模樣,一看就像個賊眉賊眼的小偷。


3.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    】

   /飲食要「講究」(【    】)安全衛生,才能永保健康。 

 

4.登高「望」(【    】)遠/德高「望」(【    】)重。


5.他一面說,一面「慢慢」(【    】)地走回家。


 

()字義:


1.要「緊」(【    】)/手頭很「緊」(【              】)


2.即使狀況緊急也要「從容」(【              】)不迫,保持頭腦

   清晰 / 不必擔心遲到,時間還很「從容」(【          】) 

 

3.處處「聞」(【    】)名/孤陋寡「聞」(【    】)


4.「白」(【    】)瞪著眼/「白」(【      】)頭偕老

    /真相大「白」(【    】)

 /「白」(【                  】)吃白喝 

 /「白」(【                    】)了一眼。


5.「朱」(【      】)門酒肉臭/「赤」(【    】)身露體 

 /名垂「青」(【    】)

    /胸無點「墨」(【              】)

 


()成語:


1.比喻人的胸懷坦蕩,品格高潔:【        】


2.做事切實,力求真確:【        】


3.比喻經常看到,不足為奇:【        】


4.兩者截然不同,相去甚遠:【        】


5.形容女子的容貌美麗:【        】


 

()請依據解釋,寫出其屬於何種稱號:


1.依死者生前的事蹟所給予的稱號:【    】。


2.本名外另起的外號:【    】。


3.本名之外另取的名字:【    】。


4.佛教徒受戒時取的名字,或是死後所加的名號:【    】。

 


()填入適當的答案:


1.「不虞【  】乏、【  】不成軍、回【  】社會、功虧一【  】

   、情緒崩【  】        (以上【】內均唸作ㄎㄨㄟˋ)


2. 一年半「載」(【  】)/下「載」(【  】)資料/億「載」(【  】)金城

 /記「載」(【  】)詳盡/怨聲「載」(【  】)

    /刊「載」(【  】)廣告/「載」(【  】歌載舞 

    /千「載」(【  】)難逢 

   (請填入讀音)

 


()請問下列各文句分別屬於設問法中的哪一類 

      (提問、懸問、激問)


1.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


2.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


3.如果沒有群星閃耀,怎會有如此燦爛的夜空:【    】。


4.人生什麼事最苦呢?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    】。

 


()標點符號中的刪節號,用於節略原文,語句未完、意思未 

       盡,或表示語句斷斷續續等。請寫出下列各句中的刪節號

       分別有些作用:  


1.「他的便當菜色豐富,有滷雞腿、紅燒肉、煙燻鮭魚……」

   : 【                】


2.「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太認真 

   呢」【            】

 

3.「她止不住笑的說:『你……你……你也太逗趣了。』」

   : 【            】。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首詩大概可算是中國第一思鄉詩吧」

   :【        】

 


(十一)注音、國字:


1.敷「ㄧㄢˇ」了事:


2.德「行」:


3.一小「ㄆㄧㄝˇ」:


4.(櫃、匱、簣、潰)

()翻箱倒【  】

() 【  】不成軍。

()民窮財【  】

() 【  】乏。

()功虧一【  】

() 【  】堤。


5.「褒」貶:


6.相「ㄇㄠˋ」堂堂:


7.法

()「法」子:

()「法」號:


8.請在【】中填入正確的讀音。

()腦:音【  】,頭部。

()惱:音【  】,(1)氣恨、發怒。(2)煩憂、苦悶。


9.嘲「諷」:


10.無「數」:


11.「從」從容容:


12.「陝」西


13.開「拓」:


14.(腦、惱

()搖頭晃【  】
(
)自尋煩
【  】
(
)頭昏
【  】脹。
(4)【  】羞成怒。


15.「ㄔˊ」到:


16.(賠、陪、培、焙)

() 【  】償。

() 【  】本生意。

() 【  】伴。

()高溫烘【  】

() 【  】罪。

()【  】末座。

()【  】


17.褒「貶」:


18.「ㄌㄢˇ」惰:


19.「ㄧㄠˊ」頭晃腦:


20.「一」院:


21.「ㄓㄨˋ」大使:


22.稱「讚」:


23.

()頭「ㄋㄠˇ」:

()「ㄋㄠˇ」怒:

()懊「ㄋㄠˇ」:


24.算「ㄓㄤˋ」:


25.牛醫「大」夫:


26.差

()誤「差」:

()「差」遣:

()參「差」不齊:


27.反「ㄈㄥˋ」:


28.白「瞪」著眼:


29.「傳」記:


30.記「載」:


31.「榜」樣:


32.要「緊」:


33.直「隸」省


34.講「ㄐㄧㄡˋ」:


35.掌「ㄍㄨㄟˋ」的:


36.「ㄍㄡˇ」且:


37.

()衣「ㄍㄨㄟˋ」:

()「ㄎㄨㄟˋ」乏:

()功虧一「ㄎㄨㄟˋ」:


38.一命「ㄨ」呼:


39.「ㄉㄨㄢˋ ㄉㄨㄢˋ」續續:

 

40.

()賠:音【  】,(1)道歉。(2)虧損、損失。(3)補償。

()陪:音【  】,伴隨。

()培:音【  】,滋養。

()焙:音【  】,用微火加熱燒烤。


41.笑「ㄒㄧ ㄒㄧ」:


42.尋不「著」:


43.「相」貌:


44.「ㄉㄥˋ」大眼睛:


45.虛「ㄍㄡˋ」人物:


46.等不「得」:


47.兩分「ㄓㄨㄥ」:


48.提「ㄔㄤˋ」:


49.錢「鋪」:


50.「夥」計:


51.「差」不多:

 

52.

()櫃:音【  】,收藏東西的箱櫥。

()匱:音【  】,缺乏。

()簣:音【  】,盛土的竹筐。

()潰:音【  】,(1)大水沖破堤岸,四處奔流。(2)敗逃、流散。


53.名「ㄩˋ」:


54.撇

()多一小「撇」:

()「撇」開不談:


55.奴「ㄌㄧˋ」:


56.

()煤「ㄧㄢ」:

()「ㄧㄣ」沒:

()「ㄧㄢ」霧:

 


(十二)注釋:


1.錢鋪:


2.圓通大師:


3.法號:


4.一命嗚呼:


5.掌櫃的:


6.賠小心:


7.一命「嗚呼」:


8.夥計:


9.不上: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差不多先生傳》中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所諷刺的對象是當時的中國人:
    (1)【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縣各村人氏】。
    (2)【他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
    (3)【中國從此就成了一個懶人國了】。

    2.《差不多先生傳》:「他媽媽叫他去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回來。他媽罵他
    ,他搖搖頭道:『紅糖同白糖,不是差不多嗎?』」這段話可作為文中哪
    段話的注解:【他有一雙眼,但看得不很清楚】。

    3.《差不多先生傳》:「陜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嗎?」這句話與文中哪段
    話可以互相呼應:【有兩隻耳朵,但聽得不很分明】。

    4.《差不多先生傳》:「於是大家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請完成有關「圓通大師」的解說:
    (1)原指【智慧圓融,通達事理的高僧】。
    (2)這裡為【倒反】用法,具有【嘲諷】意味。
    (3)諷刺差不多先生處事【敷衍、隨便】。

    5.《差不多先生傳》:「他有一雙眼,但看得不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
    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
    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細密。」這段話對差不多先
    生的介紹,是採用由【外】而【內】。

    6.《差不多先生傳》一文中,以哪一句話貫串全文: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7.請完成有關「胡適」的敘述:
    (1)曾任駐【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
    (2)提倡【民主】與【自由】,主張「【科學】的人生觀」。
    (3)所著【嘗試集】一書,是中國第一部【白話】詩集。
    (4) 領導文學革命,鼓吹【白話】文,強調「【我手寫我口】」。

    8.《差不多先生傳》:「大家都很稱讚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
    通。」這句話【反諷】他做事糊塗隨便,因循苟且。
     
    9.《差不多先生傳》寫差不多先生平生做事不夠認真,從對紅、白糖的不
    分,一直寫到結尾對生死的差不多心態。請完成關於文章的這種鋪陳與
    設計的解讀:
    (1)按事件發生的前後順序鋪陳,屬【順】敘筆法。
    (2)書寫策略上,事件逐漸【繁複詳細】,更深刻描述【主角】特色。
    (3)暗藏【伏筆】,說明差不多先生因為一錯再錯,最後因糊塗而死。
    (4)發生的事情越來越【重大】,最後的影響也愈加【嚴重】。

    10.《差不多先生傳》一文中必須有關鍵句來透露作者反諷的用意,否則會
    使讀者誤以為差不多先生確實是個看得破,想得通的人。此一關鍵句為
     【然而中國從此就成了一個懶人國了】。


    (二)請寫出可以「死亡」的替代語詞:【歸西】、【圓寂】、【大去】、 
      【一命嗚呼】。

    (三)請填入適當的疊字詞:

    1.這一處溫泉終年熱「【滾滾】」的,可以煮熟生蛋。

    2.經濟不景氣,日子過得苦「【哈哈】」的人真不少。

    3.時間一久,之前的悲傷也【漸漸】平復了。

    4.秋天一到,【處處】充滿了蕭瑟的氣氛。

    5.這傢伙存心找麻煩,【處處】與我作對。


    (四)詞性:

    1.處處「聞」(【動】詞)名/見「聞」(【名】詞)廣博。

    2.他那副「鬼鬼祟祟」(【形容】詞)的模樣,一看就像個賊眉賊眼的小偷。

    3.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動】詞) /飲食要「講究」(【動】詞)
    安全衛生,才能永保健康。

    4.登高「望」(【動】詞)遠/德高「望」(【名】詞)重。

    5.他一面說,一面「慢慢」(【副】詞)地走回家。


    (五)字義:

    1.要「緊」(【重要】)/手頭很「緊」(【生活困窘、不寬裕】)
    2.即使狀況緊急也要「從容」(【舒緩悠閒的樣子】)不迫,保持頭腦清晰
    /不必擔心遲到,時間還很「從容」(【充裕、不緊迫】)

    3.處處「聞」(【著稱】)名/孤陋寡「聞」(【知識】)

    4.「白」(【徒然】)瞪著眼/「白」(【白色的】)頭偕老
    /真相大「白」(【彰明】)/「白」(【不付代價而得到好處】)吃白喝
    /「白」(【表示輕視或不滿的動作】)了一眼。

    5.「朱」(【大紅色】)門酒肉臭/「赤」(【裸露】)身露體
    /名垂「青」(【竹簡】)史
    /胸無點「墨」(【文字、文章或知識】)。


    回覆刪除
  2. (六)成語:

    1.比喻人的胸懷坦蕩,品格高潔:【光風霽月】。

    2.做事切實,力求真確:【實事求是】。

    3.比喻經常看到,不足為奇:【司空見慣】。

    4.兩者截然不同,相去甚遠:【判若雲泥】。

    5.形容女子的容貌美麗:【沉魚落雁】。


    (七)請依據解釋,寫出其屬於何種稱號:

    1.依死者生前的事蹟所給予的稱號:【諡號】。

    2.本名外另起的外號:【綽號】。

    3.本名之外另取的名字:【別號】。

    4.佛教徒受戒時取的名字,或是死後所加的名號:【法號】。


    (八)填入適當的答案:

    1.「不虞【匱】乏、【潰】不成軍、回【饋】社會、功虧一【簣】、
    情緒崩【潰】」(以上【】內均唸作「ㄎㄨㄟˋ」)

    2. 一年半「載」(【ㄗㄞˇ】)/下「載」(【ㄗㄞˋ】)資料
    /億「載」(【ㄗㄞˇ】)金城/記「載」(【ㄗㄞˋ】)詳盡
    /怨聲「載」(【ㄗㄞˋ】)道/刊「載」(【ㄗㄞˋ】)廣告
    /「載」(【ㄗㄞˋ】)歌載舞/千「載」(【ㄗㄞˇ】)難逢
    (請填入讀音)


    (九) 請問下列各文句分別屬於「設問法」中的哪一類(提問、懸問、激問):

    1.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激問】。

    2.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激問】。

    3.如果沒有群星閃耀,怎會有如此燦爛的夜空:【激問】。

    4.人生什麼事最苦呢?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
    責任:【提問】。


    (十)標點符號中的刪節號,用於節略原文,語句未完、意思未盡,或表示
    語句斷斷續續等。請寫出下列各句中的刪節號分別有些作用:

    1.「他的便當菜色豐富,有滷雞腿、紅燒肉、煙燻鮭魚……」
    :【語句未完、意思未盡】。

    2.「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
    太認真呢」:【語句斷斷續續】。

    3.「她止不住笑的說:『你……你……你也太逗趣了。』」:【語句斷斷續續】。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首詩大概可算是中國第一思鄉詩吧」
    :【節略原文】。


    (十一)注音、國字:

    1. 敷「ㄧㄢˇ」了事:衍

    2. 德「行」:ㄒㄧㄥˋ

    3. 一小「ㄆㄧㄝˇ」:撇

    4. (櫃、匱、簣、潰)
    (1)翻箱倒【櫃】。
    (2) 【潰】不成軍。
    (3)民窮財【匱】。
    (4) 【匱】乏。
    (5)功虧一【簣】。
    (6) 【潰】堤。

    5. 「褒」貶:ㄅㄠ

    6. 相「ㄇㄠˋ」堂堂:貌

    7. 法
    (1)「法」子:ㄈㄚˊ
    (2)「法」號:ㄈㄚˇ

    8. 請在【】中填入正確的讀音。
    (1)腦:音【ㄋㄠˇ】,頭部。
    (2)惱:音【ㄋㄠˇ】,(1)氣恨、發怒。(2)煩憂、苦悶。

    9. 嘲「諷」:ㄈㄥˋ

    10. 無「數」:ㄕㄨˋ

    11. 「從」從容容:ㄘㄨㄥ

    12. 「陝」西:ㄕㄢˇ

    13. 開「拓」:ㄊㄨㄛˋ

    14. (腦、惱)
    (1)搖頭晃【腦】。
    (2)自尋煩【惱】。
    (3)頭昏【腦】脹。
    (4)【惱】羞成怒。

    15. 「ㄔˊ」到:遲

    16. (賠、陪、培、焙)
    (1) 【賠】償。
    (2) 【賠】本生意。
    (3) 【陪】伴。
    (4)高溫烘【焙】。
    (5) 【賠】罪。
    (6)敬【陪】末座。
    (7)栽【培】。

    17. 褒「貶」:ㄅㄧㄢˇ

    18. 「ㄌㄢˇ」惰:懶

    19. 「ㄧㄠˊ」頭晃腦:搖

    20. 「一」院:醫

    21. 「ㄓㄨˋ」美大使:駐

    22. 稱「讚」:ㄗㄢˋ

    23.
    (1)頭「ㄋㄠˇ」:腦
    (2)「ㄋㄠˇ」怒:惱
    (3)懊「ㄋㄠˇ」:惱

    24. 算「ㄓㄤˋ」:帳

    25. 牛醫王「大」夫:ㄉㄞˋ

    26. 差
    (1)誤「差」:ㄔㄚ
    (2)「差」遣:ㄔㄞ
    (3)參「差」不齊:ㄘ

    27. 反「ㄈㄥˋ」:諷

    28. 白「瞪」著眼:ㄉㄥˋ

    29. 「傳」記:ㄓㄨㄢˋ

    30. 記「載」:ㄗㄞˋ

    31. 「榜」樣:ㄅㄤˇ
    32. 要「緊」:ㄐㄧㄣˇ

    33. 直「隸」省:ㄌㄧˋ

    34. 講「ㄐㄧㄡˋ」:究

    35. 掌「ㄍㄨㄟˋ」的:櫃

    36. 「ㄍㄡˇ」且:苟

    37.  
    (1)衣「ㄍㄨㄟˋ」:櫃
    (2)「ㄎㄨㄟˋ」乏:匱
    (3)功虧一「ㄎㄨㄟˋ」:簣

    38. 一命「ㄨ」呼:嗚

    39. 「ㄉㄨㄢˋ ㄉㄨㄢˋ」續續:斷

    40.
    (1)賠:音【ㄆㄟˊ】,(1)道歉。(2)虧損、損失。(3)補償。
    (2)陪:音【ㄆㄟˊ】,伴隨。
    (3)培:音【ㄆㄟˊ】,滋養。
    (4)焙:音【ㄅㄟˋ】,用微火加熱燒烤。

    41. 笑「ㄒㄧ ㄒㄧ」:嘻

    42. 尋不「著」:ㄓㄠˊ

    43. 「相」貌:ㄒㄧㄤˋ

    44. 「ㄉㄥˋ」大眼睛:瞪

    45. 虛「ㄍㄡˋ」人物:構

    46. 等不「得」:ㄉㄜˊ

    47. 兩分「ㄓㄨㄥ」:鐘

    48. 提「ㄔㄤˋ」:倡

    49. 錢「鋪」:ㄆㄨˋ

    50. 「夥」計:ㄏㄨㄛˇ
    51. 「差」不多:ㄔㄚ

    52.
    (1)櫃:音【ㄍㄨㄟˋ】,收藏東西的箱櫥。
    (2)匱:音【ㄎㄨㄟˋ】,缺乏。
    (3)簣:音【ㄎㄨㄟˋ】,盛土的竹筐。
    (4)潰:音【ㄎㄨㄟˋ】,(1)大水沖破堤岸,四處奔流。(2)敗逃、流散。

    53. 名「ㄩˋ」:譽

    54. 撇
    (1)多一小「撇」:ㄆㄧㄝˇ
    (2)「撇」開不談:ㄆㄧㄝ

    55. 奴「ㄌㄧˋ」:隸

    56.
    (1)煤「ㄧㄢ」:煙
    (2)「ㄧㄣ」沒:湮
    (3)「ㄧㄢ」霧:煙


    (十二)注釋:

    1. 錢鋪:舊式的銀行,也稱「錢莊」。

    2. 圓通大師:指智慧圓融,通達事理的高僧,此暗寓諷刺的意味。

    3. 法號:佛教徒受戒時取的名字,或是死後所加的名號。

    4. 一命嗚呼:意指死亡。

    5. 掌櫃的:總管店務的人。

    6. 賠小心:低聲下氣的道歉。

    7. 一命「嗚呼」:表示悲哀的感嘆詞,借指「人死」。

    8. 夥計:商店中雇用的人。

    9. 不上:不到。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心囚(翰林版B1L7)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上)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最新版《心囚》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心囚(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心囚》一文所要傳達的意旨為【                】。 2.杏林子認為一個人只要能突破心靈的枷鎖,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什麼能困得住他    了。可知杏林子希望人如何自處:【        】。 3.《心囚》:「有些人看似生活得繁華熱鬧,卻往往是天底下最寂寞的人。」這是因     為【                    】。 4.從《心囚》一文中可以知道,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在於    【        】。 5.在《心囚》一文中,作者讓人體會到:人生究竟是充滿希望,或者是失望頹喪,其    結果是取決於【    】。 6.《心囚》全文以第【  】人稱的觀點寫成,採【        】的結構方式    寫成,透過【        】的手法,使主題分外凸顯。 7.《心囚》:「世上多的是身體健康,卻心理不健全的人;多的是表面歡樂,卻心中    痛苦的人; 多的是行動自如,卻找不到一條正確人生方向的人。」這段話意近於   【                        】。 8.《心囚》:「比起我,到底誰更像是囚犯呢?」作者以反問手法作結,其作用為  【          】。 9.《心囚》一文中,「心囚」意指【        】,全文主旨在說明    「【  】,才是一切的主宰」。  10.《心囚》一文中提到「任何疾病、痛苦、挫敗都不能真正限制、困住一個人,除      非他的心先被 【        】所囚禁 」。作者以【    】為例,將      她的【        】化為文字,激勵人心。 (二)國字及注音: 1.沉「溺」: 2.「ㄌㄤˊ」鐺入獄: 3.鎖「ㄌㄧㄢˋ」: 4.「ㄅㄛ」奪: 5.「ㄕˋ」好: 6.「ㄩˋ ㄩˋ」寡歡: 7.「ㄈㄢˊ」華熱鬧: 8.嚴刑「ㄎㄠˇ」打: 9.「ㄒㄧㄥˊ」具: 10.「ㄌㄧˊ」患: 11.伊「甸」園: 12.創作不「ㄔㄨㄛˋ」: 13.病痛「ㄔㄢˊ」身: 14.「ㄘㄤ」白: 15.禁「ㄍㄨˋ」: 16.「悶悶」不樂:  17.字跡「ㄌㄧㄠˊ」草: 18.水庫枯「ㄏㄜˊ」: 19.桎「ㄍㄨˋ」: 20.憂「ㄩˋ」: 21.「ㄐㄧˊ」寞: 22.主「宰」: 23.沉「

論語選(康軒版第一冊第五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3學年)

  康軒版第一冊其他選文: 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 夏夜 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生之歌選《手的故事》《一顆珍珠》 康軒版第一冊第三課 吃冰的滋味 康軒版第一冊第四課 差不多先生傳 康軒版第一冊第六課 那默默的一群 康軒版第一冊第七課 兒時記趣 康軒版第一冊第八課 紙船印象 康軒版第一冊第九課 下雨天 真好 康軒版第一冊第十課 鬧元宵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一 善用時間的方法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二 拄拐杖的小男孩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三 曹操掉下去了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一部分:閱讀策略)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二部分:資料檢索)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並時常     【    】 是令人 【    】 的。 (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句中的「說」指的是     【    】 的喜悅。 (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說明     「 【    】 」與「 【    】 」兩者相輔相     成。 (4)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與【    】的     朋友互相切磋學習之樂 。 (5)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別人不知道我的     【    】,我卻不【    】、    【    】 。 (6)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君子」是     指 【    】 的人 。 (7)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與     「 【    】 」相近。 (8) 上文中連用三個 「 【    】 問」,用意 是     【    】、【    】 。 (9) 上文中 從學習「 【    】 ( 【    】 )」、     「 【    】 ( 【    】 )」與     「 【    】 ( 【    】 )」,說明人之     【    】 的重要。 (10) 上文中, 孔子 敘說 【    】 能提升自我,所以內       心喜悅;與 【    】 的朋友相聚切磋,令人心情       愉悅。 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