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瑞穗的靜夜(南一版B1L5)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上)

 

()精熟課文內容: 


1.瑞穗的靜夜》:「放榜之後,像一隻隻新添華美羽毛的小公雞,四處呱呱叫,四處

     去招搖,為 了慶祝這場勝利,我們四個好友結伴到瑞穗溫泉露營。」

請完成以下有關上文的分析

(1)新添華美的羽毛形容【              】。

(2)此處所指的「勝利」為【                  】。

(3)作者四處招搖是因為放榜結果讓他【    】。

(4)放榜後,作者與好友們對結果都很【    】。


2.瑞穗的靜夜》中作者描繪松林的沉靜時,又提到「窸窸窣窣」的聲音有何作用: 

 【              】。


3.瑞穗的靜夜文中,「作者改變想法」的關鍵是哪段話: 

【                                    】。


4.瑞穗的靜夜一文中作者所說沉靜的美味

      【              】。


5.瑞穗的靜夜》:「旅館的老闆出現在門口,制止我們再玩下去。他面容和善,但我

      們明白,他是當真的。大夥只好很不是滋味地噤聲躡足,各自回房。」

 從上文中可以得知

(1)旅館老闆面容【    】

(2)大夥【    】聽話回房。

(3)旅館老闆【        】


6.瑞穗的靜夜》:「於是,我坐下來,靜靜聽、靜靜看。」作者此處應是坐下來欣賞

      何種景色

   :【                        】。


7.瑞穗的靜夜》:「但是我沒走,猶自留在迴廊發呆,好讓老闆知道我不甘心!」

(1)描繪作者以「【        】」表現自己的不滿

(2)作者不甘心原因應為【              】。


8.請完成關於瑞穗的靜夜一文的寫作分析

(1)【        】事件的始末,呈現作者個人【    】。

(2)屬於【    】【    】

(3)全文以【  】敘的手法書寫而成

(4)瑞穗靜夜強調【    】的功夫


9.瑞穗的靜夜》:「我們依然說笑打鬧,在木板迴廊上追逐嬉戲,整座小木屋被我們

      踩得碰碰響」凸顯出少年的【        】。

  

10.瑞穗的靜夜》:「凝視中原以為舞臺上空無一物,誰知布景早已妥當;一時仍不

          相信,只有失措張望」描寫作者【    】【    】。

  


()國字及注音


1.          屋「簷」


2.          意「蘊」無窮


3.          窸窸「窣窣」


4.          失「措」張望


5.          心思「澄」明


6.          「興」致


7.          「嬉」戲


8.          「噤」聲


9.          詞「彙」


10.      泥「濘」


11.      「妥」當


12.      噤聲「ㄋㄧㄝˋ」足


13.      「ㄐㄧㄠ」傲


14.      「ㄐㄧㄥˋ」爭


15.      「ㄒㄩㄢˊ」空


16.      喧「ㄏㄨㄚˊ」


17.      閃「ㄕㄨㄛˋ」


18.      「ㄒㄧ ㄒㄧ」窣窣


19.      沉「ㄉㄧㄢˋ」


20.      「ㄔㄥˊ」明


21.      「ㄒㄧ」戲


22.      帷「ㄇㄨˋ」


23.      品「ㄔㄤˊ」


24.      掩「ㄕˋ」


25.      清「ㄒㄧ」


26.      追「ㄓㄨˊ」


27.      「ㄒㄧㄢ」開


28.      「ㄨㄟˊ」幕


29.      耕「ㄩㄣˊ」


30.      狼「ㄅㄟˋ」



()注釋


1.          招搖


2.          狼狽


3.          噤聲躡足


4.          信手


5.          窸窸窣窣


6.          精敏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瑞穗的靜夜》:「放榜之後,像一隻隻新添華美羽毛的小公雞,
    四處呱呱叫,四處去招搖,為了慶祝這場勝利,我們四個好友結伴
    到瑞穗溫泉露營。」請完成以下有關上文的分析:

    (1)以「新添華美的羽毛」形容【考上理想的學校】。

    (2)此處所指的「勝利」為【順利考上理想的學校】。

    (3)作者四處招搖是因為放榜結果讓他【欣喜】。

    (4)放榜後,作者與好友們對結果都很【滿意】。

    2.《瑞穗的靜夜》中作者描繪松林的沉靜時,又提到「窸窸窣窣」
    的聲音有何作用:【反襯松林的沉靜】。

    3.《瑞穗的靜夜》文中,「作者改變想法」的關鍵是哪段話:
    【我想離開,卻又被窸窸窣窣的一些聲音喚住】。

    4.《瑞穗的靜夜》一文中作者所說「沉靜的美味」是指
    【內心沉澱的寧靜】。

    5.《瑞穗的靜夜》:「旅館的老闆出現在門口,制止我們
    再玩下去。他面容和善,但我們明白,他是當真的。大
    夥只好很不是滋味地噤聲躡足,各自回房。」
    從上文中可以得知:

    (1)旅館老闆面容【祥和】。

    (2)大夥【無奈】聽話回房。

    (3)旅館老闆【不怒而威】。

    6.《瑞穗的靜夜》:「於是,我坐下來,靜靜聽、靜靜看。」
    作者此處應是坐下來欣賞何種景色
    :【雨夜中松林發出的細微聲響】。

    7.《瑞穗的靜夜》:「但是我沒走,猶自留在迴廊發呆,
    好讓老闆知道我不甘心!」

    (1)描繪作者以「【靜坐抗議】」表現自己的不滿。

    (2)作者不甘心原因應為【玩得還不夠盡興】。

    8.請完成關於《瑞穗的靜夜》一文的寫作分析:

    (1)以【夜宿溫泉】事件的始末,呈現作者個人【領悟】。

    (2)屬於【記事】類【記敘】文。

    (3)全文以【順】敘的手法書寫而成。

    (4)藉瑞穗靜夜強調【靜定】的功夫。

    9.《瑞穗的靜夜》:「我們依然說笑打鬧,在木板迴廊上追逐
    嬉戲,整座小木屋被我們踩得碰碰響」凸顯出少年的
    【樂而忘形】。

    10.《瑞穗的靜夜》:「凝視中原以為舞臺上空無一物,誰知
    布景早已妥當;一時仍不相信,只有失措張望」描寫作者
    【驚喜】與【感動】。


    (二)國字及注音

    1. 屋「簷」:一ㄢˊ

    2. 意「蘊」無窮:ㄩㄣˋ

    3. 窸窸「窣窣」:ㄙㄨˋ

    4. 失「措」張望:ㄘㄨㄛˋ

    5. 心思「澄」明:ㄔㄥˊ

    6. 「興」致:ㄒㄧㄥˋ

    7. 「嬉」戲:ㄒㄧ

    8. 「噤」聲:ㄐㄧㄣˋ

    9. 詞「彙」:ㄏㄨㄟˋ

    10. 泥「濘」:ㄋㄧㄥˋ

    11. 「妥」當:ㄊㄨㄛˇ

    12. 噤聲「ㄋㄧㄝˋ」足:躡

    13. 「ㄐㄧㄠ」傲:驕

    14. 「ㄐㄧㄥˋ」爭:競
    15. 「ㄒㄩㄢˊ」空:懸

    16. 喧「ㄏㄨㄚˊ」:譁

    17. 閃「ㄕㄨㄛˋ」:爍

    18. 「ㄒㄧ ㄒㄧ」窣窣:窸

    19. 沉「ㄉㄧㄢˋ」:澱

    20. 「ㄔㄥˊ」明:澄

    21. 「ㄒㄧ」戲:嬉

    22. 帷「ㄇㄨˋ」:幕

    23. 品「ㄔㄤˊ」:嘗

    24. 掩「ㄕˋ」:飾

    25. 清「ㄒㄧ」:晰

    26. 追「ㄓㄨˊ」:逐

    27. 「ㄒㄧㄢ」開:掀

    28. 「ㄨㄟˊ」幕:帷

    29. 耕「ㄩㄣˊ」:耘

    30. 狼「ㄅㄟˋ」:狽


    (三)注釋

    1. 招搖:刻意賣弄的樣子。

    2. 狼狽:比喻處境窘迫,進退兩難。

    3. 噤聲躡足:閉口不敢出聲,用腳尖著地輕輕地走。

    4. 信手:隨手。

    5. 窸窸窣窣:形容聲音細碎而又斷斷續續的樣子。

    6. 精敏:聰明敏捷。這裡指專注靈敏。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小詩選《風箏》《跳水》(翰林版第二冊第一課)國中國文重點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2學年最新版小詩選《風箏》《跳水》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風箏(課文) 跳水(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風箏》 (1) 《 風箏 》 一詩,「想與整座天空拔河」、「拉著天空      奔跑」兩句,透露出 【    】 的人生態度。 (2) 《 風箏 》 一詩中,哪一句使得全詩的意象開闊起來     : 【    】。   (3) 《 風箏 》 一詩中,何句表現出對人生的徹悟      : 【    】 。 (4)「扶搖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懸得多高呢」句中「小小      的希望」其實是寫出人心中的何種期望     :  【    】 。 (5)「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見了/沿著河堤,我開始      拉著天空奔跑」,由詩的內容可知人生就像放風箏,      想飛高或飛低,全由誰來掌控: 【    】 。 2.《跳水》:全詩【    】,【    】。 (1)《跳水》一詩中,「從十米高臺/陶醉於下面的湛      藍」是在描述跳水 【    】 的【    】與      【    】。 (2)《跳水》一詩中,「在跳板與水面之間/描畫出從容     的曲線」是在描述 【    】 。 (3)《跳水》一詩中,【    】一詞象徵著跳水者對     於所追求事物的熱愛。  (4)《跳水》一詩中,末兩句以【    】二字,展現     出跳水者的活力。  (5)《跳水》一詩中,何句最能展現出色彩畫面感      : 【    】 。   3.兩詩比較 (1) 《 風箏 》 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跳水》一詩是【    】抒懷的作品。 (2) 《 風箏 》 蘊含 【    】 的人生態度;      《跳水》描寫 【  ...

溪頭的竹子(南一版B2L6)國中國文填空講義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溪頭 的竹子:「 溪頭 是一簇迷人的風景,而擁簇在這裡的        那些茂密的竹林,乃是風景中的風景。」         這段話所要表達的意思是「 【            】 是        溪頭 最美的景致」。   2. 溪頭 的竹子與其他地方的竹子有什麼不同:特別         【      】 、 【      】 而講究 【      】 。   3. 溪頭 的竹子一文想要表達的意涵是描述竹子的蓬勃        【        】 ,並以之蘊含 【      】 。  4. 從 溪頭 的竹子一文中可知,作者對竹子抱有        【      】 的態度。  5. 溪頭的竹子 一文中使用了 【      】 修辭展現作       者眼裡的風景,再搭配 【      】 法使溪頭竹 子       在讀者面前呈現生動的形象。 6. 溪頭的竹子 中作者在第三段形容竹子「它們在這裡        創造了一種罕見的姿態」,請問「罕見的姿態」 是指      【                  】。     7. 溪頭的竹子 : 「而這裡的竹子不同,它們除了專心專        意地生長,再也不懂其他的了,那種急著生 長的樣子         ,看上去有些近乎痴傻。」  (1) 以「痴傻」形容竹子,使竹子 【      】 化 。   (2) 呼應前一段所說的「 【      】 比賽」 。   (3) 「急著生長」使竹子出現 【      】 感 。   8. 溪頭的竹子 一文中,哪一段文句屬於作者對於 溪頭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