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那默默的一群(康軒版B1L6)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上)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最新版《那默默的一群》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那默默的一群(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那默默的一群》:「她們的名字不會被人知道,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她們是有資格

      被稱之為『人 物』的一群。」作者藉由這段話,表達對清道婦工作態度【    】

        【    】的感受。


2.那默默的一群》:「誰也不會保留自己的力量,就像搶奪一種東西一樣,搶著去

      幹」描寫清道【        】【        】

  

3.那默默的一群》:「好天時會塵土飛揚,雨天時便泥濘遍地」點出清道婦在工作上

      面臨的【    】

 

4.那默默的一群》:「她們總是披著一身淡淡的夜色便開始工作」指出清道婦

      【        】就開始工作。

 

5.那默默的一群》:「這些街道和巷弄才可以經常保有一張清潔的容顏」清道婦以   

      【    】的態度來打掃,保持街道清潔。

 

6.在《那默默的一群》中,作者用「默默的一群」形容清道婦,其原因為 

  【                      】


7.那默默的一群》:「凡被認為是垃圾的那些東西出現在他們的防區,他們便予以清

      除。」這句 話表現出清道婦的何種工作心態

    【                】


8.那默默的一群》:「泥土是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好東西,可是當它出現在馬路時,就

       惹人厭了。」  這句話的意思接近於【                】

   

9.那默默的一群一文中,作者將清道婦比喻為兵士,如果以這個比喻來看,「其中

     一位肥胖婦人,端著她那長長的掃把,急急的去追趕一個被風吹跑的空塑膠袋子,

      ……,終於把那個空塑膠袋給捉了回來。」句中的「空塑膠袋」相當於何種角色

【    】

  

10.拿破崙:「哪邊有困難,就往哪邊去。」這句話的意思與那默默的一群文中的

         哪一句話最相近 

【                                                】。

 


()請寫出下列解釋所對應有關「人物」的「成語」:


1.言語幽默,行為逗趣,能帶給大眾歡笑的人:【    】人物。


2.平常、無足輕重的人:【    】人物。


3.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人物:【    】人物。


4.重要的、主要的人:【    】人物。


5.指活躍一時,言論行爲能影響大局的人物:【    】人物。

 


()詞性:


1.她們也「經常」(【    】)拿著掃把在大風中去追趕一塊「碎紙」

        (【    】)或是一片落葉什麼的。 

 

2.好天時會塵土飛揚,雨天時便「泥濘」(【    】)遍地。


3.路面已經被風吹洗得相當「乾淨」(【    】),她們還是照掃不誤 

 /洗過澡,換上「乾淨」(【    】)的衣服,整個人感覺清爽多了。


4.那默默的一群,以「忠實」(【    】)的態度,「護衛」(【    】)

        一條條長長的街道和巷弄。 

 

5.因為「施工」(【    】)時不注意,弄得馬路上遍地是黃黃的泥巴 

 /大雨過後,路面上到處都是 坑洞,「施工」(【    】)單位簡直疲於奔命。

 


()修辭:


1.從來沒有一寸路面會在她們的掃把底下漏掉:【        】。


2.施工時不注意,弄得馬路上遍地是黃黃的泥巴:【        】兼

  【        】。


3.我不知道她們是自什麼地方掃起,也不知道她們掃到什麼地方為止

  【        】。


4.她們總是披著一身淡淡的夜色便開始工作:【        】。


5.哪有貓兒不吃腥,哪有狗兒不吃屎,哪有老鼠不偷油:【        】。

 


()請在「忠實、負責、道路、選擇、防區、搶奪、巷弄

    、肥胖」中選出義複詞

    【                    】        

 


()請寫出下列解釋所對應「慣用語」:


1.經過陽關通往西域的大道。後泛指廣大平坦的道路:【      】。


2.比喻絕路:【      】。


3.比喻一開始便向對方示威,以挫其銳氣:【      】。


4.逛街:【      】。

 


()填空:


1.「那個【  】生人沉【  】不語的坐在角落,顯得有些落【  】【  】

      他覺得我們對他太過冷【  】。」(以上空格中均唸「ㄇㄛˋ」) 

 

2.面「容」【    】姣好 / 「容」【    】身之處 

         / 不被「容」【      】

         / 女為悅己者「容」【        】(請寫出各句中「容」的字義)


 

() 請寫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語氣」: 


1.天氣變涼了,出門時別忘了加件外套:【    】語氣。


2.在我的心目中,她們是有資格被稱之為「人物」的一群:【    】語氣。


3.莫非你已郎才盡:【    】語氣。


4.你如果不偷懶,功課早已做完了:【    】語氣。


5.看到他再次奪冠,大夥兒驚呼:「有神快拜!」:【    】語氣。

 


() 請寫出下列各句中的數字代表「實數」或是「虛數」:


1.文房「四」(【  】)寶。


2.「三」(【  】)從四德。


3.「七」(【  】)竅生煙。


4.益者「三」(【  】)友。


5.「三」(【  】)顧茅廬。


6.「五」(【  】)彩繽紛。


7.「千」(【  】)載難逢。


8.「萬」(【  】)人空巷。

 


() 請完成下列與「馬路」相關的歇後語」:


1.馬路上的電線桿——【        】。


2.螃蟹過馬路——【        】。


3.馬路新聞——【        】。


4.老太太過馬路——【        】。


5.火車開到馬路上——【        】。

 


(十一)國字及注音


1.「階」級:


2.嚴「ㄙㄨˋ」:


3.

(1)苟:音【  】,(1)草率、隨便。(2)姑且、暫且。

(2)荀:音【  】,姓。

(3)筍:音【  】,竹類地下莖所生的嫩芽。


4.盡力「ㄈㄨˋ」出:


5.「ㄖㄨㄥˊ」顏:


6.清「ㄒㄧ」:


7.「ㄔㄣˊ」土:


8.不「假」思索:


9.「ㄙㄨˋ」膠袋:


10.粗「ㄙㄨˊ」:


11.「ㄓˋ」在必得:


12.不「為」人知:


13.「樸」實:


14.歷經「ㄈㄥ」火:


15.嚴「謹」:


16.(樸、璞、僕、撲)

   (1)【  】(2)【  】(3) 【  】滅。(4) 【  】玉。

(5) 【  】實無華。(6)飛蛾【  】火。


17.泥「ㄋㄧㄥˋ」:


18.撿「便」宜:


19.(默、墨)

    (1)【  】紙硯。(2) 【  】寫。(3)【  】寡言。

(4)潛移【  】化。(5)胸無點【  】


20.一絲不「苟」:


21.「ㄔˊ」續:


22.張騰「蛟」:


23.「塑」膠袋:


24.「ㄐㄩㄝˊ」不撿便宜:


25.不「嫌」麻煩:


26.「ㄑㄧˋ」合:


27.

(1)樸:音【  】,質實而未加修飾。

(2)璞:音【  】,未經琢磨加工的玉石。

(3)僕:音【  】,供人使喚的工役或車夫。

(4)撲:音【  】,(1)擊打。(2)向前猛衝。


28.

(1)默:音【  】,(1)沉靜無聲。(2)憑記憶讀出或寫出。(3)暗中。

(2)墨:音【  】,(1)書畫用的黑色顏料。(2)文字、文章或知識。


29.嚴「ㄐㄧㄣˇ」:


30.「ㄐㄧㄢˇ」便宜:


31.「ㄖㄜˇ」人厭:


32.泥「濘」:


33.「予」以清除:


34.「ㄑㄧˇ」示:


35.護衛「ㄐㄧㄤ」土:


36.一絲不「ㄍㄡˇ」:


37.「培」養:


38.(苟、荀、筍)

    (1)一絲不【  】(2) 【  】

(3)雨後春【  】(4) 【  】延殘喘。


39.

(1)「掃」把: 

(2)打「掃」:


40.「披」著:


41.「ㄉㄨㄣ」厚:


42.沉「ㄇㄛˋ」寡言:


43.

(1)巷「弄」: 

(2)玩「弄」:


44.「漏」掉:


45.照掃不「ㄨˋ」:


46.「盡」力付出:


47.「碎」紙:


48.「ㄈㄢˊ」重:


49.習「ㄍㄨㄢˋ」:


50.「遍」地:


51.不「ㄧㄢˋ」其煩:


52.「予」取「予」求:


53.「惹」人厭:


54.「刻」畫:


55.搶「奪」:


56.「凸」顯:

 


(十二)注釋


1.不厭其煩:


2.一絲不「苟」:


3.風範:


4.人物:


5.泥濘:


6.一絲不苟:


7.弄:


8.巷弄:


9.敦厚:


10.文雅:


11.防區:


12.疆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39764420692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那默默的一群》:「她們的名字不會被人知道,可是在我的心目中,
    她們是有資格被稱之為『人物』的一群。」作者藉由這段話,表達對清
    道婦工作態度【讚許】與【肯定】的感受。

    2.《那默默的一群》:「誰也不會保留自己的力量,就像搶奪一種東西一
    樣,搶著去幹」描寫清道婦【當仁不讓】、【義不容辭】。

    3.《那默默的一群》:「好天時會塵土飛揚,雨天時便泥濘遍地」點出清
    道婦在工作上面臨的【挑戰】。

    4.《那默默的一群》:「她們總是披著一身淡淡的夜色便開始工作」指出
    清道婦【天還沒亮】就開始工作。

    5.《那默默的一群》:「這些街道和巷弄才可以經常保有一張清潔的容
    顏」清道婦以【忠實】的態度來打掃,保持街道清潔。

    6.在《那默默的一群》中,作者用「默默的一群」形容清道婦,其原因
    為【她們的名字不會被人知道】。

    7.《那默默的一群》:「凡被認為是垃圾的那些東西出現在他們的防區
    ,他們便予以清除。」這句話表現出清道婦的何種工作心態
    :【職責所在,義不容辭】。

    8.《那默默的一群》:「泥土是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好東西,可是當它出現
    在馬路時,就惹人厭了。」 這句話的意思接近於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9.《那默默的一群》一文中,作者將清道婦比喻為兵士,如果以這個比喻
    來看,「其中一位肥胖婦人,端著她那長長的掃把,急急的去追趕一個
    被風吹跑的空塑膠袋子,……,終於把那個空塑膠袋給捉了回來。」句中
    的「空塑膠袋」相當於何種角色:【敵人】。

    10.拿破崙:「哪邊有困難,就往哪邊去。」這句話的意思與《那默默的
    一群》文中的哪一句話最相近:【最勇敢的戰士常常朝著最危險的地方
    走去,她們好像也是】。


    (二)請寫出下列解釋所對應有關「人物」的「成語」:

    1.言語幽默,行為逗趣,能帶給大眾歡笑的人:【甘草】人物。

    2.平常、無足輕重的人:【等閒】人物。

    3.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人物:【典型】人物。

    4.重要的、主要的人:【靈魂】人物。

    5.指活躍一時,言論行爲能影響大局的人物:【風雲】人物。


    (三)詞性:
    1.她們也「經常」(【副】詞)拿著掃把在大風中去追趕一塊「碎紙」
    (【名】詞)或是一片落葉什麼的。

    2.好天時會塵土飛揚,雨天時便「泥濘」(【名】詞)遍地。

    3.路面已經被風吹洗得相當「乾淨」(【形容】詞),她們還是照掃不誤
    /洗過澡,換上「乾淨」(【形容】詞)的衣服,整個人感覺清爽多了。

    4.那默默的一群,以「忠實」(【形容】詞)的態度,「護衛」(【動】詞)著
    一條條長長的街道和巷弄。

    5.因為「施工」(【動】詞)時不注意,弄得馬路上遍地是黃黃的泥巴/大雨
    過後,路面上到處都是坑洞,「施工」(【形容】詞)單位簡直疲於奔命。


    (四)修辭:

    1.從來沒有一寸路面會在她們的掃把底下漏掉:【誇飾】。

    2.施工時不注意,弄得馬路上遍地是黃黃的泥巴:【視覺摹寫】兼【類疊】。

    3.我不知道她們是自什麼地方掃起,也不知道她們掃到什麼地方為止:【類疊】。

    4.她們總是披著一身淡淡的夜色便開始工作:【轉化】。

    5.哪有貓兒不吃腥,哪有狗兒不吃屎,哪有老鼠不偷油:【排比】。


    (五)請在「忠實、負責、道路、選擇、防區、搶奪、巷弄、肥胖」中選出「同
    義複詞」:【道路、選擇、搶奪、巷弄、肥胖】。


    (六)請寫出下列解釋所對應「慣用語」:

    1.經過陽關通往西域的大道。後泛指廣大平坦的道路:【陽關道】。

    2.比喻絕路:【死胡同】。

    3.比喻一開始便向對方示威,以挫其銳氣:【下馬威】。

    4.逛街:【壓馬路】。


    (七)填空:

    1.「那個【陌】生人沉【默】不語的坐在角落,顯得有些落【寞】,【莫】非
    他覺得我們對他太過冷【漠】。」(以上空格中均唸「ㄇㄛˋ」)

    2.面「容」【面貌】姣好 / 「容」【含納】身之處
    / 不被「容」【可、允許】許 / 女為悅己者「容」【修飾、妝飾】。
    (請寫出各句中「容」的字義)


    (八) 請寫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語氣」:

    1.天氣變涼了,出門時別忘了加件外套:【叮嚀】語氣。

    2.在我的心目中,她們是有資格被稱之為「人物」的一群:【頌揚】語氣。

    3.莫非你已江郎才盡:【推測】語氣。

    4.你如果不偷懶,功課早已做完了:【假設】語氣。

    5.看到他再次奪冠,大夥兒驚呼:「有神快拜!」:【頌揚】語氣。


    (九) 請寫出下列各句中的數字代表「實數」或是「虛數」:

    1.文房「四」(【實】數)寶。

    2.「三」(【實】數)從四德。

    3.「七」(【實】數)竅生煙。

    4.益者「三」(【實】數)友。

    5.「三」(【實】數)顧茅廬。

    6.「五」(【虛】數)彩繽紛。

    7.「千」(【虛】數)載難逢。

    8.「萬」(【虛】數)人空巷。


    (十) 請完成下列與「馬路」相關的「歇後語」:

    1.馬路上的電線桿——【靠邊站】。

    2.螃蟹過馬路——【橫行霸道】。

    3.馬路新聞——【道聽塗說】。

    4.老太太過馬路——【左顧右盼】。

    5.火車開到馬路上——【越軌】。

    回覆刪除
  2. (十一)國字及注音

    1. 「階」級:ㄐㄧㄝ

    2. 嚴「ㄙㄨˋ」:肅

    3.
    (1)苟:音【ㄍㄡˇ】,(1)草率、隨便。(2)姑且、暫且。
    (2)荀:音【ㄒㄩㄣˊ】,姓。
    (3)筍:音【ㄙㄨㄣˇ】,竹類地下莖所生的嫩芽。

    4. 盡力「ㄈㄨˋ」出:付

    5. 「ㄖㄨㄥˊ」顏:容

    6. 清「ㄒㄧ」:晰

    7. 「ㄔㄣˊ」土:塵

    8. 不「假」思索:ㄐㄧㄚˇ

    9. 「ㄙㄨˋ」膠袋:塑

    10. 粗「ㄙㄨˊ」:俗

    11. 「ㄓˋ」在必得:志

    12. 不「為」人知:ㄨㄟˊ

    13. 「樸」實:ㄆㄨˊ

    14. 歷經「ㄈㄥ」火:烽

    15. 嚴「謹」:ㄐㄧㄣˇ

    16. (樸、璞、僕、撲)
    (1)奴【僕】。
    (2)簡【樸】。
    (3)【撲】滅。
    (4)【璞】玉。
    (5)【樸】實無華。
    (6)飛蛾【撲】火。

    17. 泥「ㄋㄧㄥˋ」:濘

    18. 撿「便」宜:ㄆㄧㄢˊ

    19. (默、墨)
    (1)筆【墨】紙硯。
    (2)【默】寫。
    (3)沉【默】寡言。
    (4)潛移【默】化。
    (5)胸無點【墨】。

    20. 一絲不「苟」:ㄍㄡˇ

    21. 「ㄔˊ」續:持

    22. 張騰「蛟」:ㄐㄧㄠ

    23. 「塑」膠袋:ㄙㄨˋ

    24. 「ㄐㄩㄝˊ」不撿便宜:絕

    25. 不「嫌」麻煩:ㄒㄧㄢˊ

    26. 「ㄑㄧˋ」合:契

    27.
    (1)樸:音【ㄆㄨˊ】,質實而未加修飾。
    (2)璞:音【ㄆㄨˊ】,未經琢磨加工的玉石。
    (3)僕:音【ㄆㄨˊ】,供人使喚的工役或車夫。
    (4)撲:音【ㄆㄨ】,(1)擊打。(2)向前猛衝。

    28.
    (1)默:音【ㄇㄛˋ】,(1)沉靜無聲。(2)憑記憶讀出或寫出。
    (3)暗中。
    (2)墨:音【ㄇㄛˋ】,(1)書畫用的黑色顏料。(2)文字、文章或知識。

    29. 嚴「ㄐㄧㄣˇ」:謹

    30. 「ㄐㄧㄢˇ」便宜:撿

    31. 「ㄖㄜˇ」人厭:惹

    32. 泥「濘」:ㄋㄧㄥˋ

    33. 「予」以清除:ㄩˇ

    34. 「ㄑㄧˇ」示:啟

    35. 護衛「ㄐㄧㄤ」土:疆

    36. 一絲不「ㄍㄡˇ」:苟

    37. 「培」養:ㄆㄟˊ

    38. (苟、荀、筍)
    (1)一絲不【苟】。
    (2)【荀】子。
    (3)雨後春【筍】。
    (4)【苟】延殘喘。

    39.
    (1)「掃」把:ㄙㄠˋ
    (2)打「掃」:ㄙㄠˇ

    40. 「披」著:ㄆㄧ

    41. 「ㄉㄨㄣ」厚:敦

    42. 沉「ㄇㄛˋ」寡言:默

    43.
    (1)巷「弄」:ㄌㄨㄥˋ
    (2)玩「弄」:ㄋㄨㄥˋ

    44. 「漏」掉:ㄌㄡˋ

    45. 照掃不「ㄨˋ」:誤

    46. 「盡」力付出:ㄐㄧㄣˋ

    47. 「碎」紙:ㄙㄨㄟˋ

    48. 「ㄈㄢˊ」重:繁

    49. 習「ㄍㄨㄢˋ」:慣

    50. 「遍」地:ㄅㄧㄢˋ

    51. 不「ㄧㄢˋ」其煩:厭

    52. 「予」取「予」求:ㄩˊ

    53. 「惹」人厭:ㄖㄜˇ

    54. 「刻」畫:ㄎㄜˋ

    55. 搶「奪」:ㄉㄨㄛˊ

    56. 「凸」顯:ㄊㄨˊ


    (十二)注釋

    1. 不厭其煩:不嫌麻煩。

    2. 一絲不「苟」:草率、隨便。

    3. 風範:典範、楷模。

    4. 人物:此指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5. 泥濘:雨後地上水與土混雜的樣子,此指爛泥巴。

    6. 一絲不苟:一點也不草率。

    7. 弄:小巷。

    8. 巷弄:泛稱窄小的街道。

    9. 敦厚:寬宏厚道。

    10. 文雅:溫和有禮、不粗俗。

    11. 防區:軍隊負責防守的地區,此指清道婦負責清掃的範圍。

    12. 疆土:國家的領土。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夏夜 (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上最新版《夏夜》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以「珍珠」比喻為 【      】 ,而以「銀幣」       比 喻為 【      】 。 (2) 把夏夜 【      】 的感覺描繪出來 。 (3)  這是 【      】 的景象 。 (4) 用 【      】 法寫成的 。 (5)  寫的是 【      】 時節 。 2.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這是描寫何     種景象: 【      】 3.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伸長了藤蔓輕     輕地往屋頂上爬。」這顯現出夏夜的 【      】      4. 「來了!來了!/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所     指為 【      】 , 此 句含有 【      】 的 語氣     。 5.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表現出了     【      】 的滿足和 【      】 的 心境 。 6.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這句除了最先     正面點出 【      】 的意思 外,還 給人     【      】 的感覺。 7. 螢火蟲的旅行:呈現夏夜的 【      】 。 8.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 「只有綠色的     小河還醒著」 、 「只有夜風還醒 著」。以 上這些     「只有」和「醒著」連用三次,作者如此寫作有幾     項用意: (1) 為靜謐安詳的夏夜增添無限 【      】 。 (2) 意境同「   【      】   」 。 (3) 增強了深夜 【      】 的效果 。 9. 「旬」是 中國 古代傳統的時間單位,每 【      】    天 叫做一旬,這個概念從 夏朝 就開始存 在, 請問 夏 ...

一顆珍珠(南一版第三冊自學三)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一顆珍珠(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一顆珍珠》一文中提到小小的蚌被沙礫入侵,牠忍著    痛苦包容這個苦難,最後形成美麗的珍珠。有哪些成語    可以用來形容這個過程:【    】、【    】    、【    】。  2.《一顆珍珠》:「當小小的蚌安詳地憩歇在海底,突然    一個打擊臨到牠。」這段話意近於【    】、    【    】。 3.《一顆珍珠》:「蚌強忍著撕裂一般的痛苦,一點點分    泌出光滑的真珠質來層層包容侵入牠生命中的沙礫,最    後終成渾圓美麗的珍珠。」這段話意近於【    】    。   4.《一顆珍珠》:「年年歲歲,漫長的忍耐,無盡的辛    酸,那一粒醜陋的沙礫已變成美麗的珍珠。」 (1)這段話的主旨是「經過漫長的【    】終究能成      就美麗的【    】」。 (2)這段話意近於【    】、     【    】、【    】。 5.《一顆珍珠》:「眼淚化作歡笑,痛苦的代價成就了榮    耀的光彩。」這段話意近於【    】。 6.《一顆珍珠》:「他有強烈的求知欲,卻受不能閱讀之    困。」這段話意指「路易斯因無法【    】而不得    其門而入的困境」。 7.《一顆珍珠》:「他一再的研究試驗,忍受無數的失敗    挫折。」這段話呼應第【    】段的內容,生成珍    珠的過程,同樣也經歷了【    】。 8.《一顆珍珠》:「同樣是一根針,曾經使他失去光明,    卻也因此帶給億萬盲人光明和希望,多麼奇妙的轉變!     」 (1)透過同一根針加以說明【    】。 (2)這段話意近於【    】。 9.《一顆珍珠》:「很多時候,我們只看見不幸的表面,    流血的創口,受傷的心,我們只會埋怨、訴苦、哀憐不    滿。」 (1)這...

夏夜(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在 《 夏夜 》 一 詩 中, 【    】 上 承第一節 夏夜 的    富麗之美, 【    】 為下文的「綠色的 小河」、    「夜風」埋 下伏 筆,是《 夏夜 》   一詩的主旨 ,且具 有    承上啟下的作用。        2. 在 《 夏夜 》 一詩中,「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     著」、「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 著」、「只有 夜風還     醒著」。作者反覆使用「只有……還醒著」的句法    ,主要是 想表達 【    】 。 3. 請寫出 《 夏夜 》 這首新詩中「顏色」所要呈現的意境 : (1) 「綠色的小河」表現 【    】 的感受。 (2) 「銀幣」表現 夏夜【    】之感 。 (3) 「火紅的太陽」表現 【    】 感。 (4) 「藍色的大海」表現 【    】 、 【    】      的意境。      4.由 《 夏夜 》 一詩的 內容,可看出其主要是描寫夏天的哪     個時 段 : 【    】 到 【    】 。 5. 《 夏夜 》: 「小雞和小鴨們關在欄裡睡了。 /聽完了    老祖母的故事, /小弟弟和小妹 妹也闔上眼 睛走向夢    鄉了。」這段詩句中,作者寫動物與人都 沉 睡了,主    要的用意是「凸顯夏夜   的 【    】 與    【    】 」。           6. 在 《 夏夜 》 一詩中,最具有「生活感」的詩句是     【    】 。 7. 《 夏夜 》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上文所描寫的夜空景象,最適合用      【    】 來形容。  (2) 上文 呈現夏夜 【    】 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