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律詩選《過故人莊》《客至》(南一版B2L2)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下)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過故人莊(課文)

客至(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過故人莊》


(1)本詩寫訪問故人的活動過程,末段寫由於今日相聚的

    快樂,想再訂後約,這是承接了前幾句中的哪一個字

    :【    】。

    

(2)「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這兩句詩顯現出一片

    純真,毫無機心,其情境與【    】這詩句最相

    近。

 

(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表現作者對於此次拜

    訪友人家的感想為【    】。

 

(4)詩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現出「詩中有畫」的境界:

   【    】。


(5)「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表現出【    】的

     快樂。


(6)「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由「【    】」字

     可看出樹木的茂密。


(7)「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就菊花」含有

    【    】之意。


(8)詩中哪一句可以顯示主人質樸的熱情

    :【    】。


(9)詩末點出詩人和友人相約何時再聚:【    】。


(10)本詩押韻字為【    】。



2.《客至》


(1)本詩洋溢著濃郁【    】,散發出純樸的

    【    】。


(2)「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此句表達出主

     人與友人的深刻情誼,下列詩句描寫的對象也與此相

     同:【    】、【    】、【    】。

       


3.律詩


(1)每首【    】句,又分【    】言和

    【    】言。


(2)【    】聯和【    】聯須對仗。


(3)【    】數句不用押韻,【    】數句則要

     押韻。第【    】句要押韻,第【    】句

     可押可不押,第【    】句不可押韻。

     

(4)是否要講究平仄:【    】。



4.絕句


(1)每首【    】句,又分【    】言和

    【    】言。


(2)是否要對仗:【    】。


(3)【    】數句不用押韻,【    】數句則要

    押韻。


(4)是否要講究平仄:【    】。



(二)唐朝詩人依其作品風格區分各流派,請寫出下

      列詩人所屬的流派:

       


1.杜甫、白居易:【    】派。



2.王維、孟浩然:【    】派。



3.孟郊、賈島:【    】派。



4.高適、岑參:【    】派。




(三) 請寫出下列成語的由來與哪位歷史人物相

       關:



1. 畫荻學書:【    】。



2. 破釜沉舟:【    】。



3. 臥薪嘗膽:【    】。



4. 鑿壁偷光:【    】。




(四) 字(詞)義:



1.「把」(【    】)酒話桑麻 

/ 將領「把」(【    】)邊關



2. 「風流」(【    】)可愛 

/ 他生性「風流」(【    】),喜歡拈花惹草



3.「待」(【    】)到重陽日 

/ 凡事「待」(【    】)明日



4.「馬上」(【    】)相逢無紙筆 

/「馬上」(【    】)回家洗澡



5.歸「還」(【    】)欠債 

/ 青春作伴好「還」(【    】)鄉 

/ 「還」(【    】)是不喜歡 

/ 歷劫生「還」(【    】) 

/ 「還」(【    】)來就菊花 

/ 以牙「還」(【    】)牙 

/ 「還」(【    】)手



6.「紅顏」(【    】)棄軒冕 

/ 自古「紅顏」(【    】)多薄命



7.把酒「話」(【    】)桑麻 

/ 與君一席「話」(【    】)



8.風流「天下」(【    】)聞 

/ 大阪直美的球技威震「天下」(【    】)


 


(五)注音及國字:



1.「頷」聯: 



2.「恬」淡: 



3.情「誼」: 



4.「頸」聯:



5.生意「盎」然: 



6.雞「黍」: 



7.「穀」物:



8.「還」來就菊花:



9.意「ㄧㄡˊ」未盡:



10.曲「ㄉㄧㄠˋ」:



11.「ㄩㄢˊ」由:



12.圍「ㄖㄠˋ」:



13.真「ㄓˋ」:



14.流「ㄔㄤˋ」:



15.「ㄊㄢˇ」誠:



16.安 史之「ㄌㄨㄢˋ」:



17.人道「ㄍㄨㄢ」懷:



18.「ㄙㄤ」麻:



19.場「ㄆㄨˇ」:



20.開「ㄧㄢˊ」:




(六)注釋:



1.故人「具」雞黍:


 

2.故人具「雞黍」:


 

3.綠樹村邊「合」:



4.青山郭外「斜」: 



5.青山「郭外」斜:



6.開筵面場圃:



7.開「筵」面場圃:


 

8.開筵面「場圃」:


 

9.把酒話桑麻:



10.把酒:



11.「把」酒話桑麻:



12.把酒話「桑麻」: 



13.待到「重陽」日: 



14.還來「就」菊花: 



15.蓬門: 



16.盤飧市遠無兼味: 



17.盤飧:



18.無「兼味」: 



19.樽酒家貧只舊醅: 



20.樽: 



21.舊「醅」: 



22.餘杯:



23.餘「杯」: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39764420692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過故人莊》

    (1)本詩寫訪問故人的活動過程,末段寫由於今日相聚的快樂,想再訂後約,這是承接了前幾句中的哪一個字:【邀】。

    (2)「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這兩句詩顯現出一片純真,毫無機心,其情境與【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這詩句最相近。

    (3)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表現作者對於此次拜訪友人家的感想為【相談甚歡,期待再聚】。

    (4)詩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現出「詩中有畫」的境界:【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5)「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表現出【好友相聚】的快樂。

    (6)「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由「【合】」字可看出樹木的茂密。

    (7)「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就菊花」含有【約定、期許】之意。

    (8)詩中哪一句可以顯示主人質樸的熱情:【故人具雞黍】。

    (9)詩末點出詩人和友人相約何時再聚:【重陽日】。

    (10)本詩押韻字為【家、斜、麻、花】。

    2.《客至》

    (1)本詩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散發出純樸的【人情味】。

    (2)「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此句表達出主人與友人的深刻情誼,下列詩句描寫的對象也與此相同:【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律詩

    (1)每首【八】句,又分【五】言和【七】言。

    (2)【頷】聯和【頸】聯須對仗。

    (3)【奇】數句不用押韻,【偶】數句則要押韻。第【二、四、六、八】句要押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第【三、五、七】句不可押韻。

    (4)是否要講究平仄:【是】。

    4.絕句

    (1)每首【四】句,又分【五】言和【七】言。

    (2)是否要對仗:【否】。

    (3)【奇】數句不用押韻,【偶】數句則要押韻。

    (4)是否要講究平仄:【否】。

    回覆刪除
  2. (二)唐朝詩人依其作品風格區分各流派,請寫出下列詩人所屬的流派:

    1.杜甫、白居易:【社會寫實】派。

    2.王維、孟浩然:【自然】派。

    3.孟郊、賈島:【奇險】派。

    4.高適、岑參:【邊塞】派。

    (三) 請寫出下列成語的由來與哪位歷史人物相關:

    1. 畫荻學書:【歐陽脩】。

    2. 破釜沉舟:【項羽】。

    3. 臥薪嘗膽:【句踐】。

    4. 鑿壁偷光:【匡衡】。

    (四) 字(詞)義:

    1.「把」(【握、拿】)酒話桑麻 / 將領「把」(【看守】)邊關

    2. 「風流」(【儀表態度】)可愛 / 他生性「風流」(【男子處處留情貪好女色】),喜歡拈花惹草

    3. 「待」(【等到】)到重陽日 / 凡事「待」(【等到】)明日

    4. 「馬上」(【馬背】)相逢無紙筆 / 「馬上」(【立刻】)回家洗澡

    5. 歸「還」(【交回】)欠債 / 青春作伴好「還」(【回】)鄉 / 「還」(【仍然】)是不喜歡 / 歷劫生「還」(【回】) / 「還」(【再】)來就菊花 / 以牙「還」(【回報】)牙 / 「還」(【回報】)手

    6. 「紅顏」(【少年】)棄軒冕 / 自古「紅顏」(【美人】)多薄命

    7. 把酒「話」(【談論】)桑麻 / 與君一席「話」(【言論】)

    8. 風流「天下」(【指全世界】)聞 / 大阪直美的球技威震「天下」(【指全世界】) 

    回覆刪除
  3. (五)注音及國字:

    1.頷」聯:ㄏㄢˋ

    2.「恬」淡:ㄊㄧㄢˊ

    3.情「誼」:ㄧˋ

    4.「頸」聯:ㄐㄧㄥˇ

    5.生意「盎」然:ㄤˋ

    6.雞「黍」:ㄕㄨˇ

    7.「穀」物:ㄍㄨˇ

    8.「還」來就菊花:ㄏㄞˊ

    9.意「ㄧㄡˊ」未盡:猶

    10.曲「ㄉㄧㄠˋ」:調

    11.「ㄩㄢˊ」由:緣

    12.圍「ㄖㄠˋ」:繞

    13.真「ㄓˋ」:摯

    14.流「ㄔㄤˋ」:暢

    15.「ㄊㄢˇ」誠:坦

    16.安 史之「ㄌㄨㄢˋ」:亂

    17.人道「ㄍㄨㄢ」懷:關

    18.「ㄙㄤ」麻:桑

    19.場「ㄆㄨˇ」:圃

    20.開「ㄧㄢˊ」:筵

    回覆刪除
  4. (六)注釋:

    1.故人「具」雞黍:準備。

    2.故人具「雞黍」:泛指招待客人的飯菜。

    3.綠樹村邊「合」:圍繞。

    4.青山郭外「斜」:側臥。

    5.青山「郭外」斜:外城。

    6.開筵面場圃:擺起酒席面對著外面的園地。

    7.開「筵」面場圃:酒席。

    8.開筵面「場圃」:農家用來晒榖子和種蔬菜的地方。

    9.把酒話桑麻:一邊端著酒杯喝酒,一邊討論農作物的生長情形。

    10.把酒:拿著酒杯,這裡指喝酒。

    11.「把」酒話桑麻:握、拿。

    12.把酒話「桑麻」:桑與麻,這裡借指農作物。

    13.待到「重陽」日:指農曆九月九日,也稱「重九」,有登高、飲菊花酒等習俗。

    14.還來「就」菊花:趨近、靠近。

    15.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

    16.盤飧市遠無兼味:因為距離市場很遠,所以盤中的菜肴不豐盛。

    17.盤飧:盤中的菜肴。

    18.無「兼味」:兩種以上的食物。

    19.樽酒家貧只舊醅:因為家境貧困,所以杯中只有舊釀的酒。

    20.樽:酒杯。

    21.舊「醅」:沒過濾的酒。

    22.餘杯:剩餘的酒。

    23.餘「杯」:酒杯,這裡借代酒。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劉墉寓言作品集《天堂與地獄》《隔山打牛》(南一版B2L9)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第三次段考其他選文: 南一版B2L7 謝天 南一版B2L8 視力與偏見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劉墉寓言作品集(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一〉 《 天堂與地獄 》 1. 《 天堂與地獄 》 :「因為玩得太多,我已經提不起什     麼興趣;吃得太飽,使我身體不斷發胖;睡得太久,     頭腦又變得遲鈍。」上文所表達的意涵是「人類過度     追求身體的 【    】 ,反而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 2.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中的主角來到地獄後,每天「吃     完就睡,睡夠就玩,邊吃邊玩」,又說「三個月下來     ,他漸漸覺得有點不是滋味。」 (1) 上文 前後文意在於主角心境產生變化,無法只滿足     【    】 的身體需求。 (2) 「吃完就睡,睡夠就玩,邊吃邊玩。」這段話表達主     角 【    】 的生活態度。 3. 根據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所謂的「天堂」應該要是   「 【    】 」 、 「 【    】 」 、   「 【    】 」的 樣子。 4. 根據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天堂」與「地獄」之間的    分界線是 【    】。 5.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中,哪一句話最能表現主角瀕臨崩    潰的心境 :【    】。 6.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中,作者所欲表達的主旨為 「 追求    【    】 遠比 【    】 更為重要 」 。 7. 請完成關於 《 天堂與地獄 》 一文的說明與寫作手法:   (1) 故事透過 【    】 和 【    】 的對話,讓人     一窺 【    】 的世界。  (2) 文末才點出主角就是身處 【    】 ,使文章產生     令人驚訝的效果。 (3) 作者善用 「 【    】 」 的方式凸顯主角前後情緒     的起伏。     〔甲〕 主角一開始只想要「 【    】 」,後來只想   ...

夏夜 (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上最新版《夏夜》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以「珍珠」比喻為 【      】 ,而以「銀幣」       比 喻為 【      】 。 (2) 把夏夜 【      】 的感覺描繪出來 。 (3)  這是 【      】 的景象 。 (4) 用 【      】 法寫成的 。 (5)  寫的是 【      】 時節 。 2.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這是描寫何     種景象: 【      】 3.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伸長了藤蔓輕     輕地往屋頂上爬。」這顯現出夏夜的 【      】      4. 「來了!來了!/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所     指為 【      】 , 此 句含有 【      】 的 語氣     。 5.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表現出了     【      】 的滿足和 【      】 的 心境 。 6.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這句除了最先     正面點出 【      】 的意思 外,還 給人     【      】 的感覺。 7. 螢火蟲的旅行:呈現夏夜的 【      】 。 8.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 「只有綠色的     小河還醒著」 、 「只有夜風還醒 著」。以 上這些     「只有」和「醒著」連用三次,作者如此寫作有幾     項用意: (1) 為靜謐安詳的夏夜增添無限 【      】 。 (2) 意境同「   【      】   」 。 (3) 增強了深夜 【      】 的效果 。 9. 「旬」是 中國 古代傳統的時間單位,每 【      】    天 叫做一旬,這個概念從 夏朝 就開始存 在, 請問 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