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近體詩選《登鸛雀樓》《早發白帝城》《山居秋暝》《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康軒版B2L2)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下)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1學年最新版《近體詩選》國中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登觀雀樓(課文)

早發白帝城(課文)

山居秋暝(課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登鸛雀樓》


(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句含有

     【    】【    】的意思。

 

(2)《登鸛雀樓》一詩前兩句寫【    】,「白日依

     山盡」是【    】筆,「黃河入海流」是

     【    】筆描繪想像之景,凸顯黃河水流的

     【    】【    】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採用【    】

     氣來說明想要看得更遠,就要爬得更高。

     

(4)《登鸛雀樓》首句為【    】視視角,是一首

     【    】起式,首句【    】韻的五絕,

     共有【    】組對仗,融【    】於寫景。

     


2.《早發白帝城》


(1)「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給人

    【    】的感覺。 


(2)由詩中的哪一句可知白帝城的地勢高聳

     :【    】


(3)從詩中哪一句可知作者終於放下心中沉重的擔子而感

    到愉悅:【    】。 

 

(4)以「【    】」點出時間,並說明

    【    】。 


(5)「千里江陵一日還」為【    】筆,表示

     【    】在一天之內到達。 


(6)「猿聲」在古典詩文中多象徵【    】,與自己

    愉快的心情形成對比,故為【    】襯。

     


3.《山居秋暝》


(1)「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此詩句給人

     【    】的感覺。

 

(2)「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句中的「王孫」在詩中

     實際上是指【    】

     

(3)因為「浣女歸」才有「【    】」;因為「漁舟

     下」才有「【    】」

 

(4)「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可還原為

    「【    】」。 


(5)「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兩句具【    】

     關係。 


(6)「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句中使得詩境躍動起

    來的是哪些字:【    】。

    

(7)「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寫出了【    】

     意境。


(8)本詩有「以【    】【    】」、

    「【    】中有【    】」的特色。



4.《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作者連續運

     用四個地名,是表達【    】的心情。 

    

(2)「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從內容上來

     看,先【    】,後【    】,此聯表達出

     作者的什麼情感:【    】。 

    

(3)「卻看妻子愁何在」句中的「愁何在」,意思為

     【    】。  


(4)杜甫聽到收復薊北的消息,為何反而流下眼淚

    :【    】。 

    

(5)本詩寫作的架構依序為【    】

     【    】【    】【    】

    


5.請完成下列有關「絕句」的說明:


(1)為【    】詩的一種。


(2)字數、句數【    】。 


(3)第一句是否要押韻:【    】


(4)是否要對仗:【    】



6.請完成下列有關「律詩」的說明:


(1)與絕句同屬【    】詩(又稱【    】詩)。 


(2)第【    】聯、第【    】聯必須對仗。 


(3)每首【    】句,有【    】言、

     【    】言之別。 


(4)是否可以轉韻:【    】




(二)詞性:



1.「漫」卷詩書喜欲狂:【    】詞。 



2.青春作「伴」好還鄉:【    】詞。 



3.百「聞」不如一見:【    】詞。 



4.「空」山新雨後:【    】詞。

 


5.王孫自可「留」:【    】詞。

 


6.劍外「忽」傳收薊北:【    】詞。


 

7.此人孤陋寡「聞」,俗不可耐:【    】詞。 



8.蓮「動」下漁舟:【    】詞。 



9.便「下」襄陽向洛陽:【    】詞。 



10.「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詞。 




(三)修辭:



1.夏蚊成雷:【    】。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3.阿爸每日每日的上下班:【    】。 



4.初聞涕淚滿衣裳:【    】。



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6.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



7.去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    】。



8.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9.敗草裡的鮮花:【    】。



10.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




(四)季節:



1.端午節:【  】季。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季。



3.中秋節:【  】季。



4.青春作伴好還鄉:【  】季。



5.重陽節:【  】季。



6.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  】季。



7.清明節:【  】季。




(五)國字及注音:



1.蘇「軾」: 



2.自然「率」真: 



3.「鸛」雀樓:



4.「祁」縣:



5.「ㄉㄧㄠ」謝: 



6.依「傍」:



7.人「質」: 



8.漁「舟」: 



9.歸「ㄧㄣˇ」: 



10.「隴」西: 



11.「ㄒㄧㄤ」陽:



12.摩「詰」: 



13.一「艘」船: 



14.空「ㄎㄨㄤˋ」: 



15.「ㄐㄧˋ」北:



16.氣「概」:



17.「浣」女:



18.王之「ㄏㄨㄢˋ」:



19.「ㄑㄧ」苦:



20.天才橫「ㄧˋ」:



21.平「仄」: 



22.「ㄕㄢˋ」長繪畫:



23.「渲」染:



24.明「ㄇㄟˋ」春光:



25.「還」鄉: 



26.豪放飄「ㄧˋ」:



27.輕快飛「ㄔˊ」:



28.「ㄕㄜˋ」免:



29.洗「滌」:



30.天才橫「ㄧˋ」:



31.「空」山: 



32.季「淩」:



33.「絳」州: 



34.「涕」淚: 



35.氣「氛」:



36.春芳「歇」:



37.「縱」酒: 



38.「剎」那: 



39.「鞏」縣: 



40.「輾」轉: 



41.竹「ㄒㄩㄢ」歸浣女:



42.喜「欲」狂:

 


43.開「ㄎㄨㄛˋ」:



44.生趣「ㄤˋ」然:



45.「凸」顯: 



46.「ㄒㄧㄝ」息:




(六)注釋:



1.放歌: 



2.妻子:



3.白日「依」山盡: 



4.早「發」白帝城: 



5.兩岸猿聲啼不「住」:



6.薊北:



7.卻看: 



8.「欲」窮千里目: 



9.「王孫」自可留: 



10.漫卷: 



11.欲窮千里目: 



12.空山「新雨後」: 



13.竹「喧」歸浣女:



14.朝「辭」白帝彩雲間: 



15.隨意春芳「歇」:



16.蓮動「下」漁舟: 



17.「空山」新雨後: 



18.縱酒:



19.欲「窮」千里目:



20.「青春」作伴好還鄉:

 


21.竹喧歸「浣」女: 



22.劍外:



23.秋暝:



24.白日依山「盡」: 



25.「隨意」春芳歇: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39764420692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登鸛雀樓》

    (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句含有【精益求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意思。

    (2)《登鸛雀樓》一詩前兩句寫【景】,「白日依山盡」是【實】筆,「黃河入海流」是【虛】筆描繪想像之景,凸顯黃河水流的【壯闊】與【連綿不絕】。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採用【肯定】語氣來說明想要看得更遠,就要爬得更高。

    (4)《登鸛雀樓》首句為【仰】視視角,是一首【仄】起式,首句【不入】韻的五絕,共有【兩】組對仗,融【說理】於寫景。

    2.《早發白帝城》

    (1)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給人【輕鬆愉快】的感覺。

    (2)由詩中的哪一句可知白帝城的地勢高聳:【朝辭白帝彩雲間】。

    (3)從詩中哪一句可知作者終於放下心中沉重的擔子而感到愉悅:【輕舟已過萬重山】。

    (4)以「【朝辭】」點出時間,並說明【回江陵的迫切】。

    (5)「千里江陵一日還」為【虛】筆,表示【無法】在一天之內到達。

    (6)「猿聲」在古典詩文中多象徵【淒苦】,與自己愉快的心情形成對比,故為【反】襯。

    3.《山居秋暝》

    (1)「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此詩句給人【氣氛熱鬧】的感覺。

    (2)「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句中的「王孫」在詩中實際上是指【作者自己】。

    (3)因為「浣女歸」才有「【竹喧】」;因為「漁舟下」才有「【蓮動】」 

    (4)「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可還原為「【竹喧浣女歸,蓮動漁舟下】」。 

    (5)「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兩句具【因果】關係。

    (6)「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句中使得詩境躍動起來的是哪些字:【照、流】。

    (7)「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寫出了【恬靜優美】的意境。

    (8)本詩有「以【動】顯【靜】」、「【靜】中有【動】」的特色。

    4.《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作者連續運用四個地名,是表達【歸心似箭】的心情。

    (2)「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從內容上來看,先【抒情】,後【記敘】,此聯表達出作者的什麼情感:【又驚又喜】。

    (3)「卻看妻子愁何在」句中的「愁何在」,意思為【不再憂愁了】。

    (4)杜甫聽到收復薊北的消息,為何反而流下眼淚:【內心欣喜激動】。

    (5)本詩寫作的架構依序為【忽傳捷報】、【欣喜若狂】、【收拾行囊】、【準備賦歸】。

    5.請完成下列有關「絕句」的說明:

    (1)為【近體】詩的一種

    (2)字數、句數【有一定的限制】

    (3)第一句是否要押韻:【可押可不押】。

    (4)是否要對仗:【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

    6.請完成下列有關「律詩」的說明:

    (1)與絕句同屬【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2)第【二】聯、第【三】聯必須對仗。

    (3)每首【八】句,有【五】言、【七】言之別。

    (4)是否可以轉韻:【一韻到底,不可轉韻】。

    回覆刪除
  2. (二)詞性:

    1.「漫」卷詩書喜欲狂:【副】詞。

    2.青春作「伴」好還鄉:【名】詞。

    3.百「聞」不如一見:【動】詞。

    4.「空」山新雨後:【形容】詞。

    5.王孫自可「留」:【動】詞。

    6.劍外「忽」傳收薊北:【副】詞。

    7.此人孤陋寡「聞」,俗不可耐:【名】詞。

    8.蓮「動」下漁舟:【動】詞。

    9.便「下」襄陽向洛陽:【動】詞。

    10.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動】詞。

     
    (三)修辭:

    1.夏蚊成雷:【誇飾】。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對偶】。

    3.阿爸每日每日的上下班:【類疊】。

    4.初聞涕淚滿衣裳:【誇飾】。

    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設問】。

    6.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映襯】。

    7.去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譬喻】。

    8.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對偶】。

    9.敗草裡的鮮花:【映襯】。

    10.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摹寫】。


    (四)季節:

    1.端午節:【夏】季。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夏】季。

    3.中秋節:【秋】季。

    4.青春作伴好還鄉:【春】季。

    5.重陽節:【秋】季。

    6.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秋】季。

    7.清明節:【春】季。

    回覆刪除
  3. (五)國字及注音:

    1.蘇「軾」:ㄕˋ

    2.自然「率」真:ㄕㄨㄞˋ

    3.「鸛」雀樓:ㄍㄨㄢˋ

    4.「祁」縣:ㄑㄧˊ

    5.「ㄉㄧㄠ」謝:凋

    6.依「傍」:ㄅㄤˋ

    7.人「質」:ㄓˋ

    8.漁「舟」:ㄓㄡ

    9.歸「ㄧㄣˇ」:隱

    10.「隴」西:ㄌㄨㄥˇ

    11.「ㄒㄧㄤ」陽:襄

    12.摩「詰」:ㄐㄧㄝˊ

    13.一「艘」船:ㄙㄠ

    14.空「ㄎㄨㄤˋ」:曠

    15.「ㄐㄧˋ」北:薊

    16.氣「概」:ㄍㄞˋ

    17.「浣」女:ㄨㄢˇ

    18.王之「ㄏㄨㄢˋ」:渙

    19.「ㄑㄧ」苦:淒

    20.天才橫「ㄧˋ」:溢

    21.平「仄」:ㄗㄜˋ

    22.「ㄕㄢˋ」長繪畫:擅

    23.「渲」染:ㄒㄩㄢˋ

    24.明「ㄇㄟˋ」春光:媚

    25.「還」鄉:ㄏㄨㄢˊ

    26.豪放飄「ㄧˋ」:逸

    27.輕快飛「ㄔˊ」:馳

    28.「ㄕㄜˋ」免:赦

    29.洗「滌」:ㄉㄧˊ

    30.天才橫「ㄧˋ」:溢

    31.「空」山:ㄎㄨㄥ

    32.季「淩」:ㄌㄧㄥˊ

    33.「絳」州:ㄐㄧㄤˋ

    34.「涕」淚:ㄊㄧˋ

    35.氣「氛」:ㄈㄣ

    36.春芳「歇」:ㄒㄧㄝ

    37.「縱」酒:ㄨㄥˋ

    38.「剎」那:ㄔㄚˋ

    39.「鞏」縣:ㄍㄨㄥˇ

    40.「輾」轉:ㄓㄢˇ

    41.竹「ㄒㄩㄢ」歸浣女:喧

    42.喜「欲」狂:ㄩˋ

    43.開「ㄎㄨㄛˋ」:闊

    44.生趣「ㄤˋ」然:盎

    45.「凸」顯:ㄊㄨˊ

    46.「ㄒㄧㄝ」息:歇

    回覆刪除
  4. (六)注釋:

    1.放歌:放聲高歌。

    2.妻子:妻與子女,指家人。

    3.白日「依」山盡:靠著、倚傍。

    4.早「發」白帝城:出發。

    5.兩岸猿聲啼不「住」:停止。

    6.薊北:唐代 薊州北部,在今北京市一帶。

    7.卻看:回頭看。

    8.「欲」窮千里目:想要。

    9.「王孫」自可留:本指貴族的後代,此指作者自己。

    10.漫卷:隨意收拾。

    11.欲窮千里目:想要看得更遠、更廣。

    12.空山「新雨後」:指剛剛下過一場雨。

    13.竹「喧」歸浣女:大聲說話。

    14.朝「辭」白帝彩雲間:告別。

    15.隨意春芳「歇」:停止,此指凋謝。

    16.蓮動「下」漁舟:順流而下。

    17.「空山」新雨後:空曠的山野。

    18.縱酒:盡情喝酒。

    19.欲「窮」千里目:極盡。

    20.「青春」作伴好還鄉:此指明媚的春光。

    21.竹喧歸「浣」女:洗滌。

    22.劍外:劍門關以南的地方,此指梓州。劍,劍門關,在今四川省 劍閣縣。

    23.秋暝:指秋天的夜晚。

    24.白日依山「盡」:隱沒。

    25.「隨意」春芳歇:任憑。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心囚(翰林版B1L7)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上)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最新版《心囚》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心囚(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心囚》一文所要傳達的意旨為【                】。 2.杏林子認為一個人只要能突破心靈的枷鎖,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什麼能困得住他    了。可知杏林子希望人如何自處:【        】。 3.《心囚》:「有些人看似生活得繁華熱鬧,卻往往是天底下最寂寞的人。」這是因     為【                    】。 4.從《心囚》一文中可以知道,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在於    【        】。 5.在《心囚》一文中,作者讓人體會到:人生究竟是充滿希望,或者是失望頹喪,其    結果是取決於【    】。 6.《心囚》全文以第【  】人稱的觀點寫成,採【        】的結構方式    寫成,透過【        】的手法,使主題分外凸顯。 7.《心囚》:「世上多的是身體健康,卻心理不健全的人;多的是表面歡樂,卻心中    痛苦的人; 多的是行動自如,卻找不到一條正確人生方向的人。」這段話意近於   【                        】。 8.《心囚》:「比起我,到底誰更像是囚犯呢?」作者以反問手法作結,其作用為  【          】。 9.《心囚》一文中,「心囚」意指【        】,全文主旨在說明    「【  】,才是一切的主宰」。  10.《心囚》一文中提到「任何疾病、痛苦、挫敗都不能真正限制、困住一個人,除      非他的心先被 【        】所囚禁 」。作者以【    】為例,將      她的【        】化為文字,激勵人心。 (二)國字及注音: 1.沉「溺」: 2.「ㄌㄤˊ」鐺入獄: 3.鎖「ㄌㄧㄢˋ」: 4.「ㄅㄛ」奪: 5.「ㄕˋ」好: 6.「ㄩˋ ㄩˋ」寡歡: 7.「ㄈㄢˊ」華熱鬧: 8.嚴刑「ㄎㄠˇ」打: 9.「ㄒㄧㄥˊ」具: 10.「ㄌㄧˊ」患: 11.伊「甸」園: 12.創作不「ㄔㄨㄛˋ」: 13.病痛「ㄔㄢˊ」身: 14.「ㄘㄤ」白: 15.禁「ㄍㄨˋ」: 16.「悶悶」不樂:  17.字跡「ㄌㄧㄠˊ」草: 18.水庫枯「ㄏㄜˊ」: 19.桎「ㄍㄨˋ」: 20.憂「ㄩˋ」: 21.「ㄐㄧˊ」寞: 22.主「宰」: 23.沉「

論語選(康軒版第一冊第五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3學年)

  康軒版第一冊其他選文: 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 夏夜 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生之歌選《手的故事》《一顆珍珠》 康軒版第一冊第三課 吃冰的滋味 康軒版第一冊第四課 差不多先生傳 康軒版第一冊第六課 那默默的一群 康軒版第一冊第七課 兒時記趣 康軒版第一冊第八課 紙船印象 康軒版第一冊第九課 下雨天 真好 康軒版第一冊第十課 鬧元宵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一 善用時間的方法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二 拄拐杖的小男孩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三 曹操掉下去了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一部分:閱讀策略)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二部分:資料檢索)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並時常     【    】 是令人 【    】 的。 (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句中的「說」指的是     【    】 的喜悅。 (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說明     「 【    】 」與「 【    】 」兩者相輔相     成。 (4)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與【    】的     朋友互相切磋學習之樂 。 (5)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別人不知道我的     【    】,我卻不【    】、    【    】 。 (6)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君子」是     指 【    】 的人 。 (7)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與     「 【    】 」相近。 (8) 上文中連用三個 「 【    】 問」,用意 是     【    】、【    】 。 (9) 上文中 從學習「 【    】 ( 【    】 )」、     「 【    】 ( 【    】 )」與     「 【    】 ( 【    】 )」,說明人之     【    】 的重要。 (10) 上文中, 孔子 敘說 【    】 能提升自我,所以內       心喜悅;與 【    】 的朋友相聚切磋,令人心情       愉悅。 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