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余光中詩選(1.讓春天從高雄出發 2.控訴一支煙囪) (翰林版B4L2)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下)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1學年最新版《余光中詩選》國中國文填充講義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讓春天從高雄出發》及《控訴一枝煙囪》,這兩首詩

   選自【    】,是作者深入了解當地的

   【    】與【    】後,進一步以

   【    】的觀察和思維而作。兩詩都表露出對城市

   【    】的情懷。



2.《讓春天從高雄出發》:


(1)本詩【    】洋溢,【    】輕快,充滿期

    盼。


(2)本詩滿載著對【    】的祝願與期許。


(3)本詩透過【    】的筆調,道出對高雄的祈願,

     渴盼扭轉長期以來人們對高雄「文化沙漠」的印象。

     那【    】的春天腳步,來凸顯高雄之重要性。

     

(4)「太陽回來了,從南回歸線/春天回來了,從南中國

    海」,可以證明【    】。

 

(5)「用越野賽跑的速度」來形容傳遞春天登陸高雄的消

    息,具有【    】的意涵。

 

(6)詩中的木棉花正好點出高雄的季節是【    】

    天。


(7)本詩中先後用了「海峽」、「潮水」、「堤岸」,可

     以推論作者的寫作目光是【    】。

 

(8)本詩運用【    】修辭增加詩的韻律與節奏感。


(9)本詩首尾【    】,互相【    】,令人印

     象深刻。


(10)從詩中的哪一句可以知道春天在高雄是受歡迎的

      :【    】。

      


3.《控訴一枝煙囪》:


(1)本詩揭露【    】發展所導致的【    】汙

    染與對環境的傷害。


(2)本詩以【    】的口吻,不避【    】的言

    語,凸顯嚴肅的 【    】議題。

    

(3)「假裝看不見一百三十萬張/—不,兩百六十萬張肺

    葉/被你薰成了黑懨懨的蝴蝶/在碟裡蠕蠕地爬動,

    半開半閉/看不見,那許多矇矇的眼瞳/正絕望地仰

    向/連風箏都透不過氣來的灰空」    從這段詩句我們

    可以得知【    】。


(4)在本詩中的動作與其對象配對:

     吞吐—【    】、哮喘—【    】、

  咳嗽—【    】、爬動—【    】。


(5)本詩以「【    】」比喻煙囪。


(6)本詩以「【    】」比喻天空灰濛濛的一片。


(7)本詩以「【    】」比喻煙囪所吐出的煙。


(8)本詩以「【    】」比喻汙染環境。


(9)「用那樣蠻不講理的姿態/翹向南部明媚的青空」此

     段詩句所描繪出煙囪樣貌為【    】。


(10)「還隨意撣著菸屑,把整個城市/當做你私有的一只

       煙灰碟」點出煙囪【    】的特性。

  


4.余光中的創作領域橫跨【    】、【    】、

   【    】與【    】,梁實秋曾讚他

   「【    】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雙

     」。

   

   


(二)詞性結構:



1.禍國殃民:【    】。



2.吞雲吐霧:【    】。



3.眼明手快:【    】。



4.仰天長嘯:【    】。



5.東奔西走:【    】。




(三)修辭:



1.太陽無語,卻放出光輝;高山無語,卻現出巍峨;大地

   無語,卻展出廣博:【    】。

   


2.讓春天從高雄登陸/這轟動南部的消息

   :【    】。



3.春,踏著芭蕾舞女的碎步,潛入了我的晒堂

   :【    】。



4.讓海峽用每一陣潮水/讓潮水用每一陣浪花

   :【    】。



5.巨大的山崖有如一幅石版山水畫:【    】。



6.你聽吧,麻雀都被迫搬了家/風在哮喘,樹在咳嗽

   :【    】。



7.讓潮水用每一陣浪花/向長長的堤岸呼喊

   :【    】。



8.像夢魘,但它是美麗的夢魘,美麗而哀愁

   :【    】。



9.讓木棉花的火把/用越野賽跑的速度:【    】。




(四)空氣汙染造成的「連風箏都透不過氣來的灰空」,有

       哪些詞語可以用來形容作者筆下的灰空

       :【    】【    】 【    】

       

  

     

(五)國字及注音:



1.肆無忌「ㄉㄢˋ」:



2.「ㄔㄤˋ」導:



3.「ㄒㄩㄣ」成:



4.沙「ㄇㄛˋ」:



5.形「塑」:



6.「祈」願:



7.「迥」異:



8.「ㄈㄟˋ」葉:



9.「飆」速: 



10.「矇」矇的眼瞳:



11.「ㄒㄧㄠ」喘:



12.毒「ㄧㄣˇ」:



13.流「ㄇㄤˊ」:



14.「堪」稱妙筆: 



15.「遞」送:



16.「撣」灰: 



17.崎「ㄑㄩ」:



18.病「懨」懨: 



19.「仰」向:



20.「俚」俗: 



21.「控」訴:



22.「勾」勒:



23.「ㄐㄧㄝˋ」毒:



24.煙灰「ㄉㄧㄝˊ」:



25.「拂」拭:



26.明「ㄇㄟˋ」:



27.咳「ㄙㄡˋ」:



28.「ㄇㄢˊ」不講理:



29.名「ㄩˋ」:



30.眼「ㄊㄨㄥˊ」:



31.特「ㄓㄥ」:



32.「崎」嶇: 



33.「朝」霞:



34.海「峽」:



35.「轟」動:



36菸「屑」:



37.朝「ㄒㄧㄚˊ」:



38.「翹」向天空: 



39.直「轄」市:



40.「ㄙˋ」無忌憚:



41.「ㄆㄥˊ」勃:



42.「ㄗㄤ」話:



43.煙「ㄘㄨㄥ」:



44.不「ㄎㄢ」:



45.「ㄖㄨˊ」動:




(六)注釋:



1.懨懨:



2.矇矇:



3.哮喘: 



4.流氓:



5.眼瞳:



6.吞吐: 



7.瞳:



8.越野賽跑: 



9.蠕蠕:



10.控訴: 



11.憚:

 


12.撣: 



13.撣著菸屑: 



14.肆無忌憚: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39764420692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讓春天從高雄出發》及《控訴一枝煙囪》,這兩首詩選自【《夢與地理》】,是作者深入了解當地的【風物】與【民情】後,進一步以【詩人】的觀察和思維而作。兩詩都表露出對城市【愛之深責之切】的情懷。

    2.《讓春天從高雄出發》:

    (1)本詩【熱情】洋溢,【節奏】輕快,充滿期盼。

    (2)本詩滿載著對【高雄】的祝願與期許。

    (3)本詩透過【熱情】的筆調,道出對高雄的祈願,渴盼扭轉長期以來人們對高雄「文化沙漠」的印象。那【一路向北】的春天腳步,來凸顯高雄之重要性。

    (4)「太陽回來了,從南回歸線/春天回來了,從南中國海」,可以證明【高雄會先有春天】。

    (5)「用越野賽跑的速度」來形容傳遞春天登陸高雄的消息,具有【迫不及待分享】的意涵。

    (6)詩中的木棉花正好點出高雄的季節是【春】天。

    (7)本詩中先後用了「海峽」、「潮水」、「堤岸」,可以推論作者的寫作目光是【由遠而近】。

    (8)本詩運用【類疊】修辭增加詩的韻律與節奏感。

    (9)本詩首尾【連成一氣】,互相【呼應】令人印象深刻。

    (10)從詩中的哪一句可以知道春天在高雄是受歡迎的:【轟動南部的消息】。


    3.《控訴一枝煙囪》:

    (1)本詩揭露【工業】發展所導致的【空氣】汙染與對環境的傷害。

    (2)本詩以【批判】的口吻,不避【俚俗】的言語,凸顯嚴肅的【環保】議題。

    (3)「假裝看不見一百三十萬張/—不,兩百六十萬張肺葉/被你薰成了黑懨懨的蝴蝶/在碟裡蠕蠕地爬動,半開半閉/看不見,那許多矇矇的眼瞳/ 正絕望地仰向/連風箏都透不過氣來的灰空」從這段詩句我們可以得知【身處城市中的人民的無奈處境】。

    (4)在本詩中的動作與其對象配對:吞吐—【煙囪】、哮喘—【風】、咳嗽—【樹】、爬動—【肺葉】。

    (5)本詩以「【蠻不講理的流氓】」比喻煙囪。

    (6)本詩以「【毛玻璃】」比喻天空灰濛濛的一片。

    (7)本詩以「【不堪的髒話】」比喻煙囪所吐出的煙。

    (8)本詩以「【破壞朝霞和晚雲的名譽】」比喻汙染環境。

    (9)「用那樣蠻不講理的姿態/翹向南部明媚的青空」此段詩句所描繪出煙囪樣貌為【傲然矗立,不容忽視】。

    (10)「還隨意撣著菸屑,把整個城市/當做你私有的一只煙灰碟」點出煙囪【得寸進尺】的特性。

    4.余光中的創作領域橫跨【新詩】、【散文】、【評論】與【翻譯】,梁實秋曾讚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雙」。


    回覆刪除
  2. (二)詞性結構:

    1.禍國殃民:【動名動名】。

    2.吞雲吐霧:【動名動名】。

    3.眼明手快:【名形名形】。

    4.仰天長嘯:【動名副動】。

    5.東奔西走:【副動副動】。


    (三)修辭:

    1.太陽無語,卻放出光輝;高山無語,卻現出巍峨;大地無語,卻展出廣博:【排比】。

    2.讓春天從高雄登陸/這轟動南部的消息:【轉化】。

    3.春,踏著芭蕾舞女的碎步,潛入了我的晒堂:【轉化】。

    4.讓海峽用每一陣潮水/讓潮水用每一陣浪花:【類疊】。

    5.巨大的山崖有如一幅石版山水畫:【譬喻】。

    6.你聽吧,麻雀都被迫搬了家/風在哮喘,樹在咳嗽:【轉化】。

    7.讓潮水用每一陣浪花/向長長的堤岸呼喊:【轉化】。

    8.像夢魘,但它是美麗的夢魘,美麗而哀愁:【譬喻】。

    9.讓木棉花的火把/用越野賽跑的速度:【轉化】。


    (四)空氣汙染造成的「連風箏都透不過氣來的灰空」,有哪些詞語可以用來
    形容作者筆下的灰空:【如煙籠罩】、【不見天日】、【陰霾晦暗】。


    回覆刪除
  3. (五)國字及注音:

    1.肆無忌「ㄉㄢˋ」:憚

    2.「ㄔㄤˋ」導:倡

    3.「ㄒㄩㄣ」成:薰

    4.沙「ㄇㄛˋ」:漠

    5.形「塑」:ㄙㄨˋ

    6.「祈」願:ㄑㄧˊ

    7.「迥」異:ㄐㄩㄥˇ

    8.「ㄈㄟˋ」葉:肺

    9.「飆」速:ㄅㄧㄠ

    10.「矇」矇的眼瞳:ㄇㄥˊ

    11.「ㄒㄧㄠ」喘:哮

    12.毒「ㄧㄣˇ」:癮

    13.流「ㄇㄤˊ」:氓

    14.「堪」稱妙筆:ㄎㄢ

    15.「遞」送:ㄉㄧˋ

    16.「撣」灰:ㄉㄢˇ

    17.崎「ㄑㄩ」:嶇

    18.病「懨」懨:ㄧㄢ

    19.「仰」向:ㄧㄤˇ

    20.「俚」俗:ㄌㄧˇ

    21.「控」訴:ㄎㄨㄥˋ

    22.「勾」勒:ㄍㄡ

    23.「ㄐㄧㄝˋ」毒:戒

    24.煙灰「ㄉㄧㄝˊ」:碟

    25.「拂」拭:ㄈㄨˊ

    26.明「ㄇㄟˋ」:媚

    27.咳「ㄙㄡˋ」:嗽

    28.「ㄇㄢˊ」不講理:蠻

    29.名「ㄩˋ」:譽

    30.眼「ㄊㄨㄥˊ」:瞳

    31.特「ㄓㄥ」:徵

    32.「崎」嶇:ㄑㄧˊ

    33.「朝」霞:ㄓㄠ

    34.海「峽」:ㄒㄧㄚˊ

    35.「轟」動:ㄏㄨㄥ

    36菸「屑」:ㄒㄧㄝˋ

    37.朝「ㄒㄧㄚˊ」:霞

    38.「翹」向天空:ㄑㄧㄠˊ

    39.直「轄」市:ㄒㄧㄚˊ

    40.「ㄙˋ」無忌憚:肆

    41.「ㄆㄥˊ」勃:蓬

    42.「ㄗㄤ」話:髒

    43.煙「ㄘㄨㄥ」:囪

    44.不「ㄎㄢ」:堪

    45.「ㄖㄨˊ」動:蠕


    回覆刪除
  4. (六)注釋:

    1.懨懨:病弱精神不振的樣子。

    2.矇矇:昏暗不明。

    3.哮喘:音ㄒㄧㄠ ㄔㄨㄢˇ,即氣喘,特徵為呼吸急促、費力。

    4.流氓:為非作歹的人。氓,音ㄇㄤˊ。

    5.眼瞳:眼睛。

    6.吞吐:原指吞進和吐出,這裡只有吐出的意思。

    7.瞳::眼珠。

    8.越野賽跑:在野外或崎嶇地勢上進行的長距離賽跑運動。

    9.蠕蠕:蟲類緩慢爬行的樣子。蠕,音ㄖㄨˊ。

    10.控訴:指責、告發。

    11.憚:音ㄉㄢˋ,畏懼、顧忌。

    12.撣:拂拭。

    13.撣著菸屑:在此指煙囪排放廢氣。

    14.肆無忌憚:任意妄為,毫無顧忌。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生命中的碎珠(翰林版第三冊第八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學年)

  第三次段考其他選文: 翰林版B3L7    張釋之執法 翰林版B3L9 一棵開花的樹 翰林版B3L10 畫的哀傷 翰林版B3自學三 安藤忠雄:孤獨,也要讓夢想開花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生命中的碎珠(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關於 《 生命中的碎珠 》一文 的主旨,可用 【    】    來形容 。 2. 《 生命中的碎珠 》一文中 所提及的「生命中的碎珠」是    指 【    】。 3. 《 生命中的碎珠 》 一文中,提到了一個放滿了大小石頭    的箱子,最後還可以容納細沙,還可以 注入不少清水。    這個比喻意旨為 「 我們可以利用許多 【    】 、    【    】 的時間 」 。 4. 《 生命中的碎珠 》: 「零碎的時間,應該是生命中的碎    珠、沙金、片玉,能勤於撿拾,並集合它們,那的確是    一宗可觀的財富!」 (1) 這是 【    】的 道理 。 (2) 作者用「碎珠、沙金、片玉」來比喻零碎的時間,是     因為它們具有許多相同可對應的本質,包括: ( A ) 【    】   ( B ) 【    】   ( C ) 【    】。 5. 《 生命中的碎珠 》: 「我們每天二十四小時,就是這大    口箱,而我們吃飯、睡覺、洗澡、上學 、辦公、休閒、    沉思的時間,就相當於箱裡大大小小的石頭,那麼,仍    有不少零碎,分散的空 隙,可供我們完成許多事物」由    此可得知 「 【    】 」 。 6. 在《 生命中的碎珠 》一文中, 面對關於髮型的批評,     甘迺迪 回應:「我相信治國的本領,不在 頭皮上,而     在頭皮下面。」他話中的真正意思是 「 領導者擁有     【    】 ,比有 【    】 更重要 」 。 7. 《 生命中的碎珠 》: 「能不能掌握、利用它們,讓每天    的生活更加充實,就全...

應用文:對聯(康軒版B5語文天地一)(南一版B5語文常識二)(翰林版B5語文常識)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應用文:對聯 (康軒版B5語文天地一) (南一版B5語文常識二) (翰林版B5語文常識) (一) 對聯的由來與注意事項: 1.對聯是由漢語 【    】 的特性所形成的獨特文學形式。 2.據傳是由中國民俗【    】演變而來,可用於很多場合中。 3.面對門口,上聯貼 【    】 邊,下聯貼 【    】 邊。   4.上聯末字為「 【    】 聲」,下聯末字為「 【    】 聲」,此原則為 【    】 。   5.上下兩聯必須【    】相等、【    】工整、【    】協調、 【    】相似、【    】相關。 6.對聯講究四聲,一般而言, 【    】 聲分陰陽,為國語一、二聲, 【    】 聲、     【    】 聲約為國語三、四聲, 【    】 聲字分派入國語各聲中。 (二)寫出下列對聯適合使用的行業或店家: 1.學貫中西活人無數/術精內外濟世良多: 【    】 2.生財有大道,信用得中孚: 【    】 3.綠橘黃橙滋味妙/山瓜海梨珍品鮮: 【    】 4.伴我遠征萬里路/隨君更上一層樓: 【    】 5.大塊文章百城富有/名山事業千古永留: 【    】 6.胸中存灼見/眼底辨秋毫: 【    】 7.滄海月明藍田日暖/懷珠川媚韞玉山輝: 【    】 8.還我廬山真面目/愛他秋水舊丰神: 【    】 9.六書傳四海/一刻值千金: 【    】 10.真工夫從頭上起/好消息從耳中來: 【    】   (三)寫出下列對聯所描寫的人物: 1.青龍偃盡千秋月/赤兔追餘萬里風: 【    】 2.是非不出聰明鑒/賞罰全由正直施: 【    】 3.世上瘡痍 詩中聖哲/民間疾苦 筆底波瀾: 【    】 4.心在漢室 原無分先主後主/名高天下 何必辨襄陽南陽: 【    】 5.沒有幾文錢 你也求 他也求 給誰是好/不做半點事 朝也拜 夕也拜 叫我為    難: 【    】 (四)寫出下列對聯適合使用的婚喪喜慶場合: 1.音容宛在/笑貌長存: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