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古詩選(1.生年不滿百 2.四月十五夜鐵窗下過) (南一版B4L2)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下)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請完成下列關於「《古詩十九首》」的敘述:

 

(1)最早見於哪一部書:【        】,此書為中國最早的

   【        】。


(2)不是【      】的作品,作者【      】。

 

(3)編者是南朝 梁 昭明太子【    】。


(4)是【    】末年【      】詩的成熟作、代表作。


(5)內容多寫親友【        】、文人【        】的心情。


(6)後人將這十九首詩的【        】訂為題目。


(7)標誌著中國詩歌的一大里程碑,劉勰《文心雕龍》曾以

    「【        】」來盛讚它。


2.請完成下列關於「古體詩」的敘述:


(1)每首詩的句數【        】。

 

(2)每句詩的字數【        】。


(3)是否要對仗:【        】。


(4)用韻靈活,可以【        】,也可以【    】。


(5)古詩多為【    】作品,只可【  】,不可【  】,風格

     【        】。


3.請完成下列關於「《生年不滿百》」的敘述:


(1)作者在這段詩文中展現的人生觀和處世態度,與

     【                】最接近。

 

(2)本詩是【    】末年的作品。

 

(3)本詩有轉韻,押【  】聲韻。 


(4)本詩是藉【        】抒情,以第【  】人稱敘說心情,利用

    【    】語氣凸顯主題。


(5)本詩以【      】的故事凸顯無法追求長生,應善用【    】。


(6)本詩從生命的【    】與【    】寫起,表達人生苦短應

   【        】。


(7)透過【    】的方式,凸顯生命的現實。


(8)《生年不滿百》:「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描寫【    】有限但

    【    】無限的感慨。


(9)《生年不滿百》一詩的主旨,與

 【                            】最接近。


(10)《生年不滿百》:「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這二句表現出

    【                    】的思想。

 

4.請完成下列關於「《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的敘述:


(1)詩中用【                  】的典故,說明主角與其手足

    間的情誼,呈現兄弟歡聚之景。

 

(2)詩中家中妻小與兄弟宴會為【      】景,有【        】之

    處。


(3)全詩一韻到底且【    】不入韻,押【  】聲韻。


(4)全詩以【    】之時為其詩作背景,旨在傳達【    】的情懷。


(5)本詩是【    】時期的作品。


(6)本詩是【    】抒情。


(7)《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又如桃李園」,作者欲以此託出【    】情

     誼。


(8)《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詩中所寫的月形,應與

    【                    】中的月形相同。


(9)《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既聯群季歡,浩嘆皆同聲」:表達對

    【        】的感嘆。


(10)在詩中,主角與家人分別已過了多久的時間:【      】。



(二)請依下列解釋寫出相對應的成語:


(1)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圓和好:【        】。


(2)好像魚進入水中般的契合,自在任意悠游。比喻進入渴望已久之地,並得盡情發

    揮所長:【        】。


(3)露水一經陽光曝晒即蒸散。比喻暫時結合而非正式的夫妻:

   【        】。


(4)形容良馬跑得很快。後比喻進步神速或事業發展得很快:

   【        】。


(5)年齡比別人稍大。引申為資格較老,閱歷較豐富:【        】。


(6)一天的交情。比喻交情不深:【        】。


(7)想念殷切:【        】。



(三)請寫出文中有「草」字象徵離別之情的句子:


1.【                                】。


2.【                    】。


3.【                    】。



(四)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 

       而涕下。」此詩主要是在抒發作者【        】的傷感。



(五)國字及注音:


1.平「仄」: 


2.「佚」名:

 

3.「晝」夜:

 

4.愚「昧」:


5.「嗤」笑: 


6.「閨」中:


7.「攜」幼: 


8.「涕」淚: 


9.「辜」負: 


10.憂「悶」: 


11.「秉」燭夜遊: 


12.直抒胸「臆」:

 

13.「囿」於成見: 


14.身陷「囹」圄:

 

15.身陷囹「圄」: 


16.「襯」托:


17.「茲」事體大:


18.「徇」私枉法: 


19.涕「零」: 


20.感「慨」:


21.七「旬」老翁:


22.「融」情於景:


23.「詢」問:


24.更「迭」: 


25.瓜「瓞」綿綿:


26.「ㄐㄧㄢ」禁:


27.真「ㄓˋ」:


28.「一ˋ」名:


29.「ㄓㄡˋ」夜:


30.愚「ㄇㄟˋ」:


31.「ㄔ」笑:


32.瓜「ㄉㄧㄝˊ」綿綿:


33.「ㄒㄧ」幼:


34.更「ㄉㄧㄝˊ」:


35.「一ㄢˋ」會:


36.「ㄐㄧˊ」時行樂:


37.「ㄩˊ」笨:


38.監「ㄩˋ」:


39.「ㄔㄡˊ」備:


40.「ㄧㄥˊ」繞:



(六)注釋:


1.生年:


2.千歲憂:

 

3.晝短苦夜長: 


4.「晝」短苦夜長: 


5.晝短「苦」夜長:


6.秉燭遊:


7來茲: 


8.愚者: 


9.愚者愛惜「費」: 


10.嗤:


11.王子喬:

 

12.等期:

 

13.萬念紛交縈:

 

14.七旬: 


15.旬:


16.孤負:

 

17.三回明:

 

18.三回「明」: 


19.閨中人:

 

20.涕下如雨零: 


21.「涕」下如雨零: 


22.涕下如雨「零」: 


23.桃李園: 


24.置酒張華燈: 


25.華燈:

 

26.群季:

 

27.浩嘆: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請完成下列關於「《古詩十九首》」的敘述:

    (1)最早見於哪一部書:【《昭明文選》】,此書為中國最早的【詩文總集】。

    (2)不是【一個人】的作品,作者【不可考】。

    (3)編者是南朝 梁 昭明太子【蕭統】。

    (4)是【東漢】末年【五言古】詩的成熟作、代表作。

    (5)內容多寫親友【離別懷鄉】、文人【失意憂悶】的心情。

    (6)後人將這十九首詩的【第一句詩】訂為題目。

    (7)標誌著中國詩歌的一大里程碑,劉勰《文心雕龍》曾以「【五言冠冕】」來盛讚它。

    2.請完成下列關於「古體詩」的敘述:

    (1)每首詩的句數【沒有限制】。

    (2)每句詩的字數【沒有限制】。

    (3)是否要對仗:【沒有限制】。

    (4)用韻靈活,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

    (5)古詩多為【文人】作品,只可【誦】,不可【歌】,風格【溫婉含蓄】。

    3.請完成下列關於「《生年不滿百》」的敘述:

    (1)作者在這段詩文中展現的人生觀和處世態度,與【豁達自適,及時行樂】最接近。

    (2)本詩是【東漢】末年的作品。

    (3)本詩有轉韻,押【平】聲韻。

    (4)本詩是藉【自身感觸】抒情,以第【一】人稱敘說心情,利用【反問】語氣凸顯主題。

    (5)本詩以【王子喬】的故事凸顯無法追求長生,應善用【時光】。

    (6)本詩從生命的【短促】與【憂愁】寫起,表達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

    (7)透過【對比】的方式,凸顯生命的現實。

    (8)《生年不滿百》:「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描寫【生命】有限但【憂愁】無限的感慨。

    (9)《生年不滿百》一詩的主旨,與【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得意時要盡情地尋歡作樂,别讓金杯玉露空對天上明月) 最接近。

    (10)《生年不滿百》:「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這二句表現出【人生無常,應當及時行樂】的思想。
     
    4.請完成下列關於「《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的敘述:

    (1)詩中用【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典故,說明主角與其手足間的情誼,呈現兄弟歡聚之景。

    (2)詩中家中妻小與兄弟宴會為【想像虛】景,有【虛筆懷想】之處。

    (3)全詩一韻到底且【首句】不入韻,押【平】聲韻。

    (4)全詩以【望日】之時為其詩作背景,旨在傳達【思親】的情懷。

    (5)本詩是【日治】時期的作品。

    (6)本詩是【即景】抒情。

    (7)《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又如桃李園」,作者欲以此託出【兄弟】情誼。

    (8)《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詩中所寫的月形,應與【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中的月形相同。

    (9)《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既聯群季歡,浩嘆皆同聲」:表達對【自身遭遇】的感嘆。

    (10)在詩中,主角與家人分別已過了多久的時間:【七十日】。


    回覆刪除
  2. (二)請依下列解釋寫出相對應的成語:

    (1)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圓和好:【破鏡重圓】。

    (2)好像魚進入水中般的契合,自在任意悠游。比喻進入渴望已久之地,並得盡情發揮所長:【如魚得水】。

    (3)露水一經陽光曝晒即蒸散。比喻暫時結合而非正式的夫妻:【露水夫妻】。

    (4)形容良馬跑得很快。後比喻進步神速或事業發展得很快:【一日千里】。

    (5)年齡比別人稍大。引申為資格較老,閱歷較豐富:【一日之長】。

    (6)一天的交情。比喻交情不深:【一日之雅】。

    (7)想念殷切:【一日三秋】。


    (三)請寫出文中有「草」字象徵離別之情的句子:

    1.【樓前亂草是離人方寸,倚遍欄杆意無盡】。

    2.【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3.【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四)陳子昂 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
    而涕下。」此詩主要是在抒發作者【懷才不遇】的傷感。

    回覆刪除
  3. (五)國字及注音:

    1.平「仄」:ㄗㄜˋ

    2.「佚」名:一ˋ

    3.「晝」夜:ㄓㄡˋ

    4.愚「昧」:ㄇㄟˋ

    5.「嗤」笑:ㄔ

    6.「閨」中:ㄍㄨㄟ

    7.「攜」幼:ㄒㄧ

    8.「涕」淚:ㄊ一ˋ

    9.「辜」負:ㄨ

    10.憂「悶」:ㄇㄣˋ

    11.「秉」燭夜遊:ㄅㄧㄥˇ

    12.直抒胸「臆」:ㄧˋ

    13.「囿」於成見:ㄧㄡˋ

    14.身陷「囹」圄:ㄌㄧㄥˊ 

    15.身陷囹「圄」:ㄩˇ

    16.「襯」托:ㄔㄣˋ

    17.「茲」事體大:ㄗ

    18.「徇」私枉法:ㄒㄩㄣˋ

    19.涕「零」:ㄌㄧㄥˊ

    20.感「慨」:ㄎㄞˇ

    21.七「旬」老翁:ㄒㄩㄣˊ

    22.「融」情於景:ㄖㄨㄥˊ

    23.「詢」問:ㄒㄩㄣˊ

    24.更「迭」:ㄉㄧㄝˊ

    25.瓜「瓞」綿綿:ㄉㄧㄝˊ

    26.「ㄐㄧㄢ」禁:監

    27.真「ㄓˋ」:摯

    28.「一ˋ」名:佚

    29.「ㄓㄡˋ」夜:晝

    30.愚「ㄇㄟˋ」:昧

    31.「ㄔ」笑:嗤
    32.瓜「ㄉㄧㄝˊ」綿綿:瓞

    33.「ㄒㄧ」幼:攜

    34.更「ㄉㄧㄝˊ」:迭

    35.「一ㄢˋ」會:宴

    36.「ㄐㄧˊ」時行樂:及

    37.「ㄩˊ」笨:愚

    38.監「ㄩˋ」::獄

    39.「ㄔㄡˊ」備::籌

    40.「ㄧㄥˊ」繞:縈


    (六)注釋:

    1.生年:活著的年數。

    2.千歲憂:形容憂愁眾多。

    3.晝短苦夜長:即「苦晝短夜長」, 意指憂慮白天很短,夜晚很長。

    4.「晝」短苦夜長:白天。

    5.晝短「苦」夜長:憂慮。

    6.秉燭遊:在夜裡持燭遊樂。比喻及時行樂。

    7來茲:將來。

    8.愚者:愚昧的人。

    9.愚者愛惜「費」:財物。

    10.嗤:譏笑。

    11.王子喬:傳說中的仙人。傳說王子喬為周靈王太子,後入山修行三十餘年,乘白鶴飛仙而去。

    12.等期:相同的壽命。

    13.萬念紛交縈:眾多念頭纏繞一起。

    14.七旬:十天。

    15.旬::立刻、馬上。

    16.孤負::違背他人的好意,亦作「辜負」。

    17.三回明:三次月圓之日。

    18.三回「明」::明亮,借指月圓之日。

    19.閨中人:女子房裡的人,這裡指自己的妻子。

    20.涕下如雨零:眼淚像雨一樣落下。

    21.「涕」下如雨零:眼淚。

    22.涕下如雨「零」:降下、落下。

    23.桃李園:李白曾撰有春夜宴桃李園序,記錄他與同宗諸弟一同宴飲的情景。這裡借指深厚的兄弟情誼。

    24.置酒張華燈:設置宴席,張掛燈籠。

    25.華燈:裝飾華美的燈籠。

    26.群季::諸多兄弟。

    27.浩嘆:感慨深長而大聲嘆息。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心囚(翰林版B1L7)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上)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最新版《心囚》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心囚(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心囚》一文所要傳達的意旨為【                】。 2.杏林子認為一個人只要能突破心靈的枷鎖,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什麼能困得住他    了。可知杏林子希望人如何自處:【        】。 3.《心囚》:「有些人看似生活得繁華熱鬧,卻往往是天底下最寂寞的人。」這是因     為【                    】。 4.從《心囚》一文中可以知道,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在於    【        】。 5.在《心囚》一文中,作者讓人體會到:人生究竟是充滿希望,或者是失望頹喪,其    結果是取決於【    】。 6.《心囚》全文以第【  】人稱的觀點寫成,採【        】的結構方式    寫成,透過【        】的手法,使主題分外凸顯。 7.《心囚》:「世上多的是身體健康,卻心理不健全的人;多的是表面歡樂,卻心中    痛苦的人; 多的是行動自如,卻找不到一條正確人生方向的人。」這段話意近於   【                        】。 8.《心囚》:「比起我,到底誰更像是囚犯呢?」作者以反問手法作結,其作用為  【          】。 9.《心囚》一文中,「心囚」意指【        】,全文主旨在說明    「【  】,才是一切的主宰」。  10.《心囚》一文中提到「任何疾病、痛苦、挫敗都不能真正限制、困住一個人,除      非他的心先被 【        】所囚禁 」。作者以【    】為例,將      她的【        】化為文字,激勵人心。 (二)國字及注音: 1.沉「溺」: 2.「ㄌㄤˊ」鐺入獄: 3.鎖「ㄌㄧㄢˋ」: 4.「ㄅㄛ」奪: 5.「ㄕˋ」好: 6.「ㄩˋ ㄩˋ」寡歡: 7.「ㄈㄢˊ」華熱鬧: 8.嚴刑「ㄎㄠˇ」打: 9.「ㄒㄧㄥˊ」具: 10.「ㄌㄧˊ」患: 11.伊「甸」園: 12.創作不「ㄔㄨㄛˋ」: 13.病痛「ㄔㄢˊ」身: 14.「ㄘㄤ」白: 15.禁「ㄍㄨˋ」: 16.「悶悶」不樂:  17.字跡「ㄌㄧㄠˊ」草: 18.水庫枯「ㄏㄜˊ」: 19.桎「ㄍㄨˋ」: 20.憂「ㄩˋ」: 21.「ㄐㄧˊ」寞: 22.主「宰」: 23.沉「

論語選(康軒版第一冊第五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3學年)

  康軒版第一冊其他選文: 康軒版第一冊第一課 夏夜 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生之歌選《手的故事》《一顆珍珠》 康軒版第一冊第三課 吃冰的滋味 康軒版第一冊第四課 差不多先生傳 康軒版第一冊第六課 那默默的一群 康軒版第一冊第七課 兒時記趣 康軒版第一冊第八課 紙船印象 康軒版第一冊第九課 下雨天 真好 康軒版第一冊第十課 鬧元宵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一 善用時間的方法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二 拄拐杖的小男孩 康軒版第一冊自學三 曹操掉下去了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一部分:閱讀策略) 康軒版第一冊語文常識一 閱讀策略與資料檢索(第二部分:資料檢索)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並時常     【    】 是令人 【    】 的。 (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句中的「說」指的是     【    】 的喜悅。 (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說明     「 【    】 」與「 【    】 」兩者相輔相     成。 (4)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與【    】的     朋友互相切磋學習之樂 。 (5)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別人不知道我的     【    】,我卻不【    】、    【    】 。 (6)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君子」是     指 【    】 的人 。 (7)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與     「 【    】 」相近。 (8) 上文中連用三個 「 【    】 問」,用意 是     【    】、【    】 。 (9) 上文中 從學習「 【    】 ( 【    】 )」、     「 【    】 ( 【    】 )」與     「 【    】 ( 【    】 )」,說明人之     【    】 的重要。 (10) 上文中, 孔子 敘說 【    】 能提升自我,所以內       心喜悅;與 【    】 的朋友相聚切磋,令人心情       愉悅。 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