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良馬對(南一版B4L4)國中國文填充講義

《良馬對                       岳飛

    帝問岳飛曰:「卿得良馬否?」

    對曰:「臣有二馬,日啗芻豆數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即不受;介而馳,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奮迅,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不幸相繼以死。今所乘者,日不過數升,而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躍疾驅,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

    帝稱善。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1.岳飛說他的兩匹良馬「不幸相繼以死」,除了感慨良馬已死,

      其實也是在暗喻:                      


2.岳飛良馬對時,適逢兵逼境,秦檜把權之際,所以他做這

      篇文章,表面上雖在談論馬的好壞,其實是隱含哪些其他意義

    【                  】、

    【                  】、

    【            】


3.良馬對一文中「寡取易盈,好逞易窮」是指

    【                        】的人。


4.良馬對一文中,岳飛藉「良馬」來比喻【    】。


5.良馬對一文中,岳飛從哪兩方面來比較良馬與劣馬之別:

    【    】與【    】。


6.良馬對一文中,「攬轡未安,踴躍疾驅」的涵義與

    【            】相近。


7.良馬對一文中,「秣不擇粟」的意思是

    【                      】


8.岳飛出生時有大鵬鳥從天空飛過,在空中朗聲長鳴,因此取字

    「【    】」。母於其背刺【        】」,

      使不忘志向,最後以「【      】」罪名被殺害,僅三十九歲。


9.良馬對一文中,哪些句子何者可以看出劣馬「寡取易盈」的特性:

     【                            】


10.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可見千里馬的什麼特性【    】 


11. 良馬對」的「對」字意思為【    】


12. 「介而馳,初不甚疾」此句暗示了賢才該具備

           【                】的美德


13.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這兩句話告訴我們做人應該:

          【        】



()古人所取的名和字常常有意義上的關聯,或取近義

             ,或取反義。哪些古人的名和字是取其反義


1. 【    】,字【    】


2. 【    】,字【    】


3. 【    】,字【    】



()詞性


1. 「介」而馳:【    】詞


2. 不息不「汗」:【    】詞


3. 寡取「易」盈:【    】詞


4. 「秣」不擇粟:【    】詞


5. 「然」(【    】詞)非精潔即不受 / 殆欲斃「然」(【    】詞)



()請寫出下列解釋所代表的成語(均與「馬」有關)


1. 比喻人行事像禽獸一般:【        】


2. 比喻才智平庸的人,若能努力不懈,也能趕得上聰明的人:【        】


3. 比喻臣子對君主的忠心,如犬馬之報答主人:【        】


4. 形容樂聲優美動聽,連馬都輟食仰首傾聽:【        】


5. 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        】



 ()填空
1. 【  】前失蹄【  】充棟狗尾續【  】直搗黃【  】

            (【 】內均為動物名)


2. 「拐彎【  】角、【  】馬厲兵、相濡以【  】


           (【 】內均為「末」字旁)



()請寫出下列「文人別稱」所指稱的文人:


1.韓昌黎:【      】


2.柳河東:【      】


3.六一居士:【      】


4.岳鵬舉:【      】



()字義:


1. 「殆」(【          】)欲斃然 / 情況危「殆」(【    】)


2. 初不甚「疾」(【  】) / 「疾」(【  】)步行走


3. 不「息」(【    】)不汗 / 川流不「息」(【    】)


4. 帝稱「善」(【  】) / 英勇「善」(【    】)


5. 不幸相繼「以」(【  】)死 / 「以」(【  】)身作則



()「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

            這句話的含義,同於

      【                    】



() 詞性結構:


1. 人仰馬翻:【        】


2. 招兵買馬:【        】


3. 兵強馬壯:【        】


4. 厲兵秣馬:【        】


5. 馬革裹屍:【        】



() 寫出下列新詩所歌詠歷史人物


1. 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認你做謫仙,便更加佯狂/用一隻中了魔咒的小酒壺

        /把自己藏起來,連太太也尋不到你:【    】


2. 你的瞳孔是一個箭靶/昂貴無比、神奇無比/丘陵高山都是你

        /那怕一卷春秋已斷爛/你永不哭泣:【    】


3. 當圖窮匕見,只能/孤注一擲,傾盡所有/命運繞著柱子旋轉

         /中與不中之間懸著興興亡亡的弔詭:【    】


4. 他被雷聲風聲雨聲/追趕至垓下/糧絕/兵盡/狂飆折斷纛旗/烏騅赫然咆哮

        /時不利兮可奈何:【    】



(十一)注音國字:


1.          秣不擇「ㄙㄨˋ」:


2.          褫「ㄢ」甲:


3.          駕「馭」:


4.          「嗚」呼:


5.          東施效「ㄆㄧㄣˊ」:


6.          伯樂「相」馬:


7.          毛「ㄙㄨㄟˋ」自荐:


8.          助「」為虐:


9.          」之交:


10.      「ㄍㄡˇ」取:


11.      「寓」意:


12.      「駑」鈍:


13.      「ㄍㄨㄚˇ」取易盈:


14.      「ㄉㄞˋ」欲斃然:


15.      「甫」百里:


16.      「ㄩㄥˇ」躍:


17.      攬「ㄆㄟˋ」未安:


18.      「ㄔㄥˇ」強:


19.      「秣」不擇粟:


20.      「ㄓˋ」遠之材也:


21.      今所「乘」者:


22.      不息不「汗」:


23.      自午至「酉」:


24.      「褫」鞍甲:


25.      岳「鄂」王


26.      始「ㄈㄣˋ」迅:


27.      「比」行百里:


28.      「ㄐㄧㄝˋ」而馳:


29.      一「斛」:


30.      「ㄔㄨˊ」豆:


31.      慷「ㄎㄞˇ」:


32.      日「啗」芻豆數斗:


33.      「闡」明:


34.      規「ㄐㄧㄢˋ」:


35.      「說」服力:


36.      激「ㄤˊ」:


37.      「召」還:


38.      北「伐」:


39.      「率」軍:


40.      「紹」興


41.      「鵬」舉


42.      「徽」宗:


43.      「崇」寧


44.      圖窮「ㄅㄧˇ」見:


45.      「ㄍㄨㄟ」隨:


46.      廢「ㄒㄩ」:


47.      獨具「ㄏㄨㄟˋ」眼:


48.      危「殆」:


49.      「ㄑㄧㄢˊ」能:


50.      馬「廄」:



(十二)注釋:


1.          「卿」得良馬否:


2.          日「啗」芻豆:


3.          芻豆:


4.          「芻」豆:


5.          猶可:


6.          「比」行百里:


7.          自午至酉:


8.          「褫」鞍甲:


9.          不息不汗:


10.      受大而不苟取:


11.      力裕而不求逞:


12.      秣不擇粟:


13.      攬轡未安:


14.      「攬」轡:


15.      寡取易盈:


16.      好逞易窮:


17.      駑鈍:


18.      「殆」欲斃然:


19.      帝稱善:


20.      帝「稱」善:


21.      「介」而馳:


22.      飲泉一「斛」: 


23.      「午」時:


24.        「酉」時: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1.岳飛說他的兩匹良馬「不幸相繼以死」,除了感慨良馬已死,

    其實也是在暗喻:【賢才難得,君王應引以為戒】


    2.岳飛作良馬對時,適逢金兵逼境,秦檜把權之際,所以他做

    這篇文章,表面上雖在談論馬的好壞,其實是隱含哪些其他意義:

    【希望宋高宗重用賢者】、【隱諫宋高宗遠離小人】、【賢才自重自愛】


    3.良馬對一文中「寡取易盈,好逞易窮」是指

    【量小才疏,愛表現又不自量力】的人。


    4.在良馬對一文中,岳飛藉「良馬」來比喻【賢才】。


    5.在良馬對一文中,岳飛從哪兩方面來比較良馬與劣馬之別:

    【飲食】與【奔馳】。


    6.在良馬對一文中,「攬轡未安,踴躍疾驅」的涵義與

    【半瓶水,響叮噹】相近。


    7.在良馬對一文中,「秣不擇粟」的意思是【吃飼料不選擇精潔的小米】


    8.岳飛出生時有大鵬鳥從天空飛過,在空中朗聲長鳴,因此取字

    「【鵬舉】」。岳母於其背刺「【盡忠報國】」,使不忘志向,

    最後以「【莫須有】」罪名被殺害,僅三十九歲。


    9.在良馬對一文中,哪些句子何者可以看出劣馬「寡取易盈」

    的特性:【日不過數升,而秣不擇粟,飲不擇泉】


    10.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可見千里馬的什麼特性:【受大】

     
    11. 「良馬對」的「對」字意思為【回答】


    12. 「介而馳,初不甚疾」此句暗示了賢才該具備

    【含蓄謙遜,沉穩從容】的美德。


    13.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這兩句話告訴我們做人應該

    :【潔身自好】


    (二)古人所取的名和字常常有意義上的關聯,或取近義,或取反義。

    哪些古人的名和字是取其反義:

    1. 【韓愈】,字【退之】


    2. 【陶潛】,字【元亮】


    3. 【朱熹】,字【元晦】


    (三)詞性:


    1. 「介」而馳:【動】詞


    2. 不息不「汗」:【動】詞


    3. 寡取「易」盈:【副】詞


    4. 「秣」不擇粟:【動】詞


    5. 「然」(【連】詞)非精潔即不受 / 殆欲斃「然」(【助】詞)


    (四)請寫出下列解釋所代表的成語(均與「馬」有關):


    1. 比喻人行事像禽獸一般:【馬牛襟裾】


    2. 比喻才智平庸的人,若能努力不懈,也能趕得上聰明的人:【駑馬十駕】


    3. 比喻臣子對君主的忠心,如犬馬之報答主人:【犬馬之心】


    4. 形容樂聲優美動聽,連馬都輟食仰首傾聽:【六馬仰秣】


    5. 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馬首是瞻】


    (五)填空:
    1. 「【馬】前失蹄、汗【牛】充棟、狗尾續【貂】、直搗黃【龍】」

    (【 】內均為動物名)


    2. 「拐彎【抹】角、【秣】馬厲兵、相濡以【沫】」

    (【 】內均為「末」字旁)


    (六)請寫出下列「文人別稱」所指稱的文人:


    1.韓昌黎:【韓愈】


    2.柳河東:【柳宗元】


    3.六一居士:【歐陽脩】


    4.岳鵬舉:【岳飛】


    (七)字義:

    1. 「殆」(【幾乎、差不多】)欲斃然 / 情況危「殆」(【危險】)


    2. 初不甚「疾」(【快】) / 「疾」(【快】)步行走


    3. 不「息」(【喘氣】)不汗 / 川流不「息」(【停止】)


    4. 帝稱「善」(【好】) / 英勇「善」(【擅長】)武


    5. 不幸相繼「以」(【而】)死 / 「以」(【用】)身作則


    (八)「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這句話的含義,

    同於【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九) 詞性結構:


    1. 人仰馬翻:【名動名動】


    2. 招兵買馬:【動名動名】


    3. 兵強馬壯:【名形名形】


    4. 厲兵秣馬:【動名動名】


    5. 馬革裹屍:【形名動名】



    (十) 寫出下列新詩所歌詠歷史人物:


    1. 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認你做謫仙,便更加佯狂/用一隻中了魔咒的小酒壺

    /把自己藏起來,連太太也尋不到你:【李白】


    2. 你的瞳孔是一個箭靶/昂貴無比、神奇無比/丘陵高山都是你

    /那怕一卷春秋已斷爛/你永不哭泣:【孔子】


    3. 當圖窮匕見,只能/孤注一擲,傾盡所有/命運繞著柱子旋轉

    /中與不中之間懸著興興亡亡的弔詭:【荊軻】


    4. 他被雷聲風聲雨聲/追趕至垓下/糧絕/兵盡/狂飆折斷纛旗/烏騅赫然咆哮

    /時不利兮可奈 何:【項羽】



    (十一)注音國字:


    1. 秣不擇「ㄙㄨˋ」:粟


    2. 褫「ㄢ」甲:鞍


    3. 駕「馭」:ㄩˋ


    4. 「嗚」呼:ㄨ


    5. 東施效「ㄆㄧㄣˊ」:顰


    6. 伯樂「相」馬:ㄒㄧㄤˋ


    7. 毛「ㄙㄨㄟˋ」自荐:遂


    8. 助「紂」為虐:ㄓㄡˋ


    9. 管「鮑」之交:ㄅㄠˋ


    10. 「ㄍㄡˇ」取:苟


    11. 「寓」意:ㄩˋ


    12. 「駑」鈍:ㄋㄨˊ


    13. 「ㄍㄨㄚˇ」取易盈:寡


    14. 「ㄉㄞˋ」欲斃然:殆


    15. 「甫」百里:ㄈㄨˇ


    16. 「ㄩㄥˇ」躍:踴


    17. 攬「ㄆㄟˋ」未安:轡


    18. 「ㄔㄥˇ」強:逞


    19. 「秣」不擇粟:ㄇㄛˋ


    20. 「ㄓˋ」遠之材也:致


    21. 今所「乘」者:ㄔㄥˊ


    22. 不息不「汗」:ㄏㄢˋ


    23. 自午至「酉」:ㄧㄡˇ


    24. 「褫」鞍甲:ㄔˇ


    25. 岳「鄂」王:ㄜˋ


    26. 始「ㄈㄣˋ」迅:奮


    27. 「比」行百里:ㄅㄧˋ


    28. 「ㄐㄧㄝˋ」而馳:介


    29. 一「斛」:ㄏㄨˊ


    30. 「ㄔㄨˊ」豆:芻


    31. 慷「ㄎㄞˇ」:慨


    32. 日「啗」芻豆數斗:ㄉㄢˋ


    33. 「闡」明:ㄔㄢˇ


    34. 規「ㄐㄧㄢˋ」:諫


    35. 「說」服力:ㄕㄨㄟˋ


    36. 激「ㄤˊ」:昂


    37. 「召」還:ㄓㄠˋ


    38. 北「伐」:ㄈㄚ


    39. 「率」軍:ㄕㄨㄞˋ


    40. 「紹」興:ㄕㄠˋ


    41. 「鵬」舉:ㄆㄥˊ


    42. 「徽」宗:ㄏㄨㄟ


    43. 「崇」寧:ㄔㄨㄥˊ


    44. 圖窮「ㄅㄧˇ」見:匕


    45. 蕭「ㄍㄨㄟ」曹隨:規


    46. 廢「ㄒㄩ」:墟


    47. 獨具「ㄏㄨㄟˋ」眼:慧


    48. 危「殆」:ㄉㄞˋ


    49. 「ㄑㄧㄢˊ」能:潛


    50. 馬「廄」:ㄐㄧㄡˋ


    (十二)注釋:


    1. 「卿」得良馬否:古代君王對臣下的美稱。


    2. 日「啗」芻豆:吃。


    3. 芻豆:餵養牲畜的飼料。


    4. 「芻」豆:草料。


    5. 猶可:還可以。


    6. 「比」行百里:等到。


    7. 自午至酉:從中午到黃昏。


    8. 「褫」鞍甲:脫掉、卸下。


    9. 不息不汗:不喘氣也不流汗。


    10. 受大而不苟取:食量大卻不隨便取用。


    11. 力裕而不求逞:精力充沛卻不逞強。


    12. 秣不擇粟:指(駑)馬吃飼料,不選擇較精潔的小米。


    13. 攬轡未安:(騎馬者)還沒拉好韁繩。


    14. 「攬」轡:拉。


    15. 寡取易盈:吃得少而容易飽。


    16. 好逞易窮:愛逞強而容易力盡。


    17. 駑鈍:能力低下。


    18. 「殆」欲斃然:幾乎、差不多。


    19. 帝稱善:皇帝(宋高宗)稱讚岳飛說得好。


    20. 帝「稱」善:稱讚。


    21. 「介」而馳:鐵甲。這裡當動詞用,指在馬身上披上鐵甲。


    22. 飲泉一「斛」: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十斗為「一斛」。


    23. 「午」時:從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


    24. 「酉」時:從下午五時到七時。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夏夜 (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第一冊第一課)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8學年)

請參考最新修訂版本: 110上最新版《夏夜》國文填空講義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夏夜(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1)  以「珍珠」比喻為 【      】 ,而以「銀幣」       比 喻為 【      】 。 (2) 把夏夜 【      】 的感覺描繪出來 。 (3)  這是 【      】 的景象 。 (4) 用 【      】 法寫成的 。 (5)  寫的是 【      】 時節 。 2.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這是描寫何     種景象: 【      】 3.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伸長了藤蔓輕     輕地往屋頂上爬。」這顯現出夏夜的 【      】      4. 「來了!來了!/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所     指為 【      】 , 此 句含有 【      】 的 語氣     。 5.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表現出了     【      】 的滿足和 【      】 的 心境 。 6.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這句除了最先     正面點出 【      】 的意思 外,還 給人     【      】 的感覺。 7. 螢火蟲的旅行:呈現夏夜的 【      】 。 8.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 「只有綠色的     小河還醒著」 、 「只有夜風還醒 著」。以 上這些     「只有」和「醒著」連用三次,作者如此寫作有幾     項用意: (1) 為靜謐安詳的夏夜增添無限 【      】 。 (2) 意境同「   【      】   」 。 (3) 增強了深夜 【      】 的效果 。 9. 「旬」是 中國 古代傳統的時間單位,每 【      】    天 叫做一旬,這個概念從 夏朝 就開始存 在, 請問 夏 ...

母親的教誨 (翰林版B1L3)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0上)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母親的教誨 》 一文透過許多具體描述,呈現出母親 「 【          】 」的管教方式。 2. 《 母親的教誨 》 是以第 【  】 人稱的口吻寫作。 3. 《 母親的教誨 》 : 「我母親心裡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 我叫醒,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一段文句表達了母親 【        】 的 心態。 4. 《 母親的教誨 》 : 「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 話,要我認錯。」母親希望 胡適 能 【            】 。 5. 《 母親的教誨 》 : 「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 人—我都 得感謝我的慈母。」作者的母親影響他最大的是 【    】 。 6. 《 母親的教誨 》 : 「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是希望 胡適 學習其父親的 【    】 。 7. 《 母親的教誨 》 : 「她是慈母兼任嚴父」說明 胡 母的管教方式是 【        】 。 8. 《 母親的教誨 》 : 「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這是為了替 胡適 【              】 。 9. 《 母親的教誨 》 一 文節選自 【        】 ,作者是 【    】 , 字 【    】 。 10. 本文作者提倡 【    】 詩、文創作,闡揚 【        】 ,鼓吹 【        】 ,對我國近代學術 思想影響很大。 ( 二 ) 字義: 1. 因為「得」 ( 【    】 ) 到大家的幫助,我才能度過難關 / 氣「得」 ( 【                                  】 ) 發抖 / 你沒有老子,是多麼「得」 ( 【        】 ) 意的事 /只曉「得」 ( 【                                  】 ) 這一個完全的人 / 我都「得」 ( 【        】 ) 感謝我的慈母 / 我學「得」 ( 【    】 ) 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 /懂「得」 ( 【                                  】 ) 做人的道理 2. 「傍」 ( 【    】 ) 晚 /依山「傍」 ( 【    】 ) 水 3.如果我能體「諒」 ( ...

一顆珍珠(南一版第三冊自學三)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09學年)

  建議大家先看完課文再來作答 一顆珍珠(課文)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一)精熟課文內容: 1.《一顆珍珠》一文中提到小小的蚌被沙礫入侵,牠忍著    痛苦包容這個苦難,最後形成美麗的珍珠。有哪些成語    可以用來形容這個過程:【    】、【    】    、【    】。  2.《一顆珍珠》:「當小小的蚌安詳地憩歇在海底,突然    一個打擊臨到牠。」這段話意近於【    】、    【    】。 3.《一顆珍珠》:「蚌強忍著撕裂一般的痛苦,一點點分    泌出光滑的真珠質來層層包容侵入牠生命中的沙礫,最    後終成渾圓美麗的珍珠。」這段話意近於【    】    。   4.《一顆珍珠》:「年年歲歲,漫長的忍耐,無盡的辛    酸,那一粒醜陋的沙礫已變成美麗的珍珠。」 (1)這段話的主旨是「經過漫長的【    】終究能成      就美麗的【    】」。 (2)這段話意近於【    】、     【    】、【    】。 5.《一顆珍珠》:「眼淚化作歡笑,痛苦的代價成就了榮    耀的光彩。」這段話意近於【    】。 6.《一顆珍珠》:「他有強烈的求知欲,卻受不能閱讀之    困。」這段話意指「路易斯因無法【    】而不得    其門而入的困境」。 7.《一顆珍珠》:「他一再的研究試驗,忍受無數的失敗    挫折。」這段話呼應第【    】段的內容,生成珍    珠的過程,同樣也經歷了【    】。 8.《一顆珍珠》:「同樣是一根針,曾經使他失去光明,    卻也因此帶給億萬盲人光明和希望,多麼奇妙的轉變!     」 (1)透過同一根針加以說明【    】。 (2)這段話意近於【    】。 9.《一顆珍珠》:「很多時候,我們只看見不幸的表面,    流血的創口,受傷的心,我們只會埋怨、訴苦、哀憐不    滿。」 (1)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