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近體詩選:贈汪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出獄歸家(翰林版B2L5)國中國文填空講義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精熟課文內容:

 

《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在《贈汪倫》一詩中,哪一句最能感受送別情懷是歡

   而非落寞惆悵的

   :【           】


2.贈汪倫一詩中,哪一句點出整首詩的起因

   【              】。


3.贈汪倫一詩中,李白運用「具體事物」來寫

   「抽象感受」。請問「具體事物」是

  【      】,「抽象感受」是【    】


4.贈汪倫一詩中,哪一句最能感受到作者是驚

   【              】。


5.贈汪倫一詩中,作者用【       】

   來與「汪倫對自己的深情」做對比。


6.贈汪倫一詩中,哪一句最能感受到李白

   的友誼真摯深刻 【            】。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可看出作

   者是用【          】 的角度來看待送

   別


8.贈汪倫一詩的前兩句【    】,後兩句

   【    】


9.贈汪倫一詩用【    】手法寫桃花潭水之

   深。


10.贈汪倫一詩是【  】起式的七言絕句,

     【  】【  】【  】句皆押韻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1.外忽傳收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這是在描寫

   哪一種情境:  【              】


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哪一句可以看出

   者的驚喜之情 【             】


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哪一句可以看出

   報的突然 【             】


4.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文中,杜甫「涕淚滿衣

   裳」,是一種【       】的哭泣方式。


5.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作者「卻看妻子

  何在」是因為想要【        】與妻子

  共享【    】


6.(1)計畫返鄉 (2)縱酒放歌 (3)欣喜若狂 (4)忽聞捷報 

   (5)收拾行囊。請按照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一詩內容的寫作順序,將上述五個選項填入格子

   中:【        】

 【        】【        】

 【        】【        】


7.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洛陽。」給

   【        】的感覺。

                                      

8.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的敘述以第【  】

  人稱的觀點描寫


9.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描寫的季節為

   【  】


10.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末聯連用四個地名,顯示了

     【        】之意

 


出獄歸家賴和

莽莽乾坤舉目非,此身拚與世相違。

誰知到處人爭看,反似沙場戰勝歸。


1.出獄歸家一詩中,哪一句展現作者充滿改變時

   命運的志節

   :【               】


2.出獄歸家一詩的主旨為藉【    】所見所

   表達【      】意識。


3.哪一個詞語可以用來形容賴和反強權的心態

   :【        】


4.出獄歸家一詩中,哪一句可說是全詩的轉折

    【              】


5.出獄歸家一詩中,作者描寫自己從囚犯變成

   場戰勝的英雄,這樣寫的目的為前後【   】

   突,讓讀者思考在【    】時代中真正的

   【    】該是怎樣的。


6.請完成關於出獄歸家一詩的寫作內容


(1)第一句為【  】:敘述

   【          】


(2)第二句為【  】:抒發

  【                】


(3)第三句為【  】:敘述

  【              】


(4)第四句為【  】:表達

  【                 】


7.出獄歸家一詩中,作者用寫實的筆調記下所

   見所聞,其實是反映出怎樣的決心:【   】


8.出獄歸家一詩中,哪一句點出作者入獄的原

   【              】


9.出獄歸家一詩中,原本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出獄後得到怎樣的待遇

   :【        】


10.出獄歸家一詩中,作者用哪一句表達出殖民強

     統治下,臺灣早已失去原有的風貌

     【              】

 


()請依據下列解釋寫出原詩句:


1.指每個人都各有所長

   :【           】


2.比喻心靈相連,情意相通,意念相契合

  :【              】


3.3.今泛稱作成一事而因此聲名遠播

   :【              】


4.4.比喻絕處逢生,忽現轉機

  :【              】



 

()填空


1.1.來【  】去脈 / 【  】彈琴 

/ 【  】識途 / 狐群【  】

 / 【  】補牢


2.2.「殖民統治往往高壓,會讓人民產生抵抗的想法,

   一旦決定挺身而出,  就會抱著

  【          的心態,絕不回頭!」



 

()請寫出下列詩句所描寫的季節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纔能沒馬蹄【  】


2.金風扇微涼,遠煙凝翠晶【  】


3.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


4.隨風柳絮輕,映日杏花明【  】


5.黃葉覆溪橋,荒村惟古木【  】季。

 


()字義


1.水深「及」【      】膝 

/ 「及」【      】


2.「穿」【      】巫峽 

/ 看「穿」【        】


3.舉」【            】國 

/ 「舉」【              】


4.「還」【    】鄉 

/ 交「還」【    】


5.不在話「下」【      】 

/ 煙花三月「下」【        】揚州

/ 打我一「下」【           】 

/ 便「下」【        】襄陽洛陽



 

()請依據下列解釋寫出成語:


1.貧賤時所交往的朋友。或比喻患難知己的朋友

   :【        】


2.比喻夫婦愛情深厚,相處融洽

  :【        】


3.3.教與學互相增長,指通過教授、學習,不但能使學

   生得到進步,而且教師本身的水準也可藉此提高

   : 【        】


4.4.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的結伴嬉戲

   :【        】

 


()請寫出關於「杜甫」的關鍵字:

       【      】【      】

  【      】【      】

  【      】【      】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

      」和【             】

       的情境最相近。

 


()請完成下列有關「絕句」、「律詩」

      的敘述:


1.絕句、律詩兩者合稱【    】詩。


2.都分【  】言、【  】言兩種。


3.皆須講究【    】【    】


4. 【    】一定要對仗,【    】不一定要

    對仗


 

()請寫出下列「  」中的詩句所表達的心

      情:


1.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


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        】


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

 

 

(十一)注音國字:


  1.     「叛」軍:


  2.        八「卦」山


  3.        ㄓˊ」民:


  4.        總「ㄉㄨ」:


  5.        」北:


  6.        ㄎㄨㄞˋ」炙人口:


  7.        汪「ㄌㄨㄣˊ


  8.        「膾」炙人口:


  9.        「巫」峽


10.        ㄉㄞˇ」捕:


11.        行「ㄐㄧㄥˋ」:


12.        ㄍㄨㄥˇ」固:


13.        真「ㄓˋ」:


14.        ㄐㄧㄝˊ」徑:


15.        「仄」聲:


16.        ㄢˊ」坤:


17.        ㄒㄧㄝˋ」任:


18.        丘「ㄌㄧㄥˊ」:


19.        桃花潭ㄆㄢˋ」:


20.        ㄆㄥ」湃:


21.        ㄍㄡ」繪:


22.        ㄅㄟˋ」嘗「ㄐㄧㄢ」辛:


23.        漫「卷」詩書:


24.        乾「ㄎㄨㄣ」:


25.        ㄐㄧㄢ」禁:


26.        ㄆㄢˋ」命:


27.        「隴」西


28.        ㄊㄧˋ」淚:


29.        「涕」淚:


30.        秋「ㄆㄨˇ


31.        共「ㄒㄧㄤ」盛舉:


32.        ㄊㄚˋ」歌:


33.        「莽」夫:


34.        澎「ㄆㄞˋ」:


35.        「涇」縣


36.        耐人「ㄒㄩㄣˊ」味:


37.        草「ㄇㄤˇ」:


38.        放「ㄗㄨㄥˋ」:


 

(十二)注釋:


   1.     「卻」看妻子:


  2.        青春:


  3.        踏歌:


  4.        此生「拚」與世相違:


  5.        漫卷:


  6.        此生拚與世相違:


  7.        漫「卷」:


  8.        放歌:


  9.        卻看妻子:


10.        縱酒:


11.        莽莽:


12.        乾坤: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我噢!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39764420692




 


留言

  1. (一)精熟課文內容:

    《贈汪倫》

    1.在贈汪倫一詩中,哪一句最能感受送別情懷是歡樂而非落寞
    惆悵的:【忽聞岸上踏歌聲】。

    2.在贈汪倫一詩中,哪一句點出整首詩的起因:
    【李白乘舟將欲行】。

    3.在贈汪倫一詩中,李白運用「具體事物」來寫「抽象感受」。
    請問「具體事物」是【桃花潭水】,「抽象感受」是【友情】。

    4.在贈汪倫一詩中,哪一句最能感受到作者是驚喜的:
    【忽聞岸上踏歌聲】。

    5.在贈汪倫一詩中,作者用【所見之潭水】來與「汪倫對自己
    的深情」做對比。

    6.在贈汪倫一詩中,哪一句最能感受到李白對汪倫的友誼真摯
    深刻:【不及汪倫送我情】。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可看出作者是用【充滿想像力】
    的角度來看待送別。

    8.贈汪倫一詩的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

    9.贈汪倫一詩用【誇飾】手法寫桃花潭水之深。

    10.贈汪倫一詩是【仄】起式的七言絕句,第【一】、【二】、
    【四】句皆押韻。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這是在描寫哪一種情境
    :【初獲捷報,喜極而泣】。

    2.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哪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驚喜之情
    :【初聞涕淚滿衣裳】。

    3.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捷報的突然:
    【劍外忽傳收薊北】。

    4.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文中,杜甫「涕淚滿衣裳」,是一種
    【喜極而泣】的哭泣方式。

    5.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作者「卻看妻子愁何在」是因為想要
    【第一時間】與妻子共享【喜悅】

    6.(1)計畫返鄉 (2)縱酒放歌 (3)欣喜若狂 (4)忽聞捷報 (5)收拾行囊
    請按照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內容的寫作順序,將上述五個選項填入
    格子中:【忽聞捷報】、【欣喜若狂】、【收拾行囊】、【縱酒放歌】、
    【計畫返鄉】

    7.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給人【輕快迅捷】的感覺。

    8.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的敘述以第【一】人稱的觀點描寫。

    9.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描寫的季節為【春】季。

    10.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末聯連用四個地名,顯示了【歸心似箭】之意。


    《出獄歸家》

    1.在出獄歸家一詩中,哪一句展現作者充滿改變時代命運的志節:
    【此生拚與世相違】。

    2.出獄歸家一詩的主旨為藉【出獄】所見所感表達【反殖民】意識。

    3.哪一個詞語可以用來形容賴和反強權的心態:【忍辱負重】。

    4.在出獄歸家一詩中,哪一句可說是全詩的轉折之處:
    【誰知到處人爭看】。

    5.在出獄歸家一詩中,作者描寫自己從囚犯變成沙場戰勝的英雄,
    這樣寫的目的為前後【身分】上的衝突,讓讀者思考在【動亂】
    時代中真正的【英雄】該是怎樣的。

    6.請完成關於出獄歸家一詩的寫作內容:

    (1)第一句為【起】:敘述【出獄後所見】。

    (2)第二句為【承】:抒發【自身抵抗強權的心境】。

    (3)第三句為【轉】:敘述【夾道歡迎的景況】。

    (4)第四句為【合】:表達【自身與人民反抗強權的意志】。

    7.在出獄歸家一詩中,作者用寫實的筆調記下所見所聞,其實是反映出
    怎樣的決心:【反抗強權】。

    8.在出獄歸家一詩中,哪一句點出作者入獄的原因:【此生拚與世相違】。

    9.在出獄歸家一詩中,原本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賴和,出獄後得到怎樣的
    待遇:【被英雄式歡迎】。

    10.出獄歸家一詩中,作者用哪一句表達出殖民強權統治下,臺灣早已失去
    原有的風貌:【莽莽乾坤舉目非】。


    (二)請依據下列解釋寫出原詩句:

    1.指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天生我才必有用】。

    2.比喻心靈相連,情意相通,意念相契合:【心有靈犀一點通】。

    今泛稱作成一事而因此聲名遠播:【一舉成名天下知】。比喻絕處逢生
    ,忽現轉機:【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填空:來【龍】去脈 / 對【牛】彈琴 / 老【馬】識途
    / 狐群【狗】黨 / 亡【羊】補牢「殖民統治往往高壓,會讓人民
    產生抵抗的想法,一旦決定挺身而出,就會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
    心態,絕不回頭!」

    (四)請寫出下列詩句所描寫的季節: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纔能沒馬蹄:【春】季

    2.金風扇微涼,遠煙凝翠晶:【秋】季

    3.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秋】季

    4.隨風柳絮輕,映日杏花明:【春】季

    5.黃葉覆溪橋,荒村惟古木:【秋】季。


    (五)字義:

    1.水深「及」【到、到達】膝 / 「及」【到、到達】第

    2.「穿」【使通過】巫峽 / 看「穿」【明白、透澈】

    3.「舉」【全部的、整個的】國 / 「舉」【扛起、抬起、往上托】高

    4.「還」【回來】鄉 / 交「還」【歸回】

    5.不在話「下」【內、裡面】 / 煙花三月「下」【順流而下】揚州
    / 打我一「下」【量詞,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
    / 便「下」【順流而下】襄陽向洛陽


    (六)請依據下列解釋寫出成語:

    1.貧賤時所交往的朋友。或比喻患難知己的朋友:【布衣之交】。

    2.比喻夫婦愛情深厚,相處融洽:【鶼鰈情深】。

    3.教與學互相增長,指通過教授、學習,不但能使學生得到進步,
    而且教師本身的水準也可藉此提高:【教學相長】。

    4.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的結伴嬉戲:【青梅竹馬】。


    (七)請寫出關於「杜甫」的關鍵字:【詩聖】、【詩史】、【盛唐】
    、【杜工部集】、 【社會寫實】、【安史之亂】


    (八)「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和【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情境
    最相近。


    (九)請完成下列有關「絕句」、「律詩」的敘述:

    1.絕句、律詩兩者合稱【近體】詩。

    2.都分【五】言、【七】言兩種。

    3.皆須講究【平仄】、【押韻】

    4.【律詩】一定要對仗,【絕句】不一定要對仗


    (十)請寫出下列「 」中的詩句所表達的心情:

    1.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隨遇而安】。

    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閒適安逸】。

    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期待、喜悅】。


    (十一)注音國字:

    1. 「叛」軍:ㄆㄢˋ

    2. 八「卦」山:ㄍㄨㄚˋ

    3. 「ㄓˊ」民:殖

    4. 總「ㄉㄨ」:督

    5. 「薊」北:ㄐㄧˋ

    6. 「ㄎㄨㄞˋ」炙人口:膾

    7. 汪「ㄌㄨㄣˊ」:倫

    8. 「膾」炙人口:ㄎㄨㄞˋ

    9. 「巫」峽:ㄨ

    10. 「ㄉㄞˇ」捕:逮

    11. 行「ㄐㄧㄥˋ」:徑

    12. 「ㄍㄨㄥˇ」固:鞏

    13. 真「ㄓˋ」:摯

    14. 「ㄐㄧㄝˊ」徑:捷

    15. 「仄」聲:ㄗㄜˋ

    16. 「ㄑ一ㄢˊ」坤:乾

    17. 「ㄒㄧㄝˋ」任:卸

    18. 丘「ㄌㄧㄥˊ」:陵

    19. 桃花潭「ㄆㄢˋ」:畔

    20. 「ㄆㄥ」湃:澎

    21. 「ㄍㄡ」繪:勾

    22. 「ㄅㄟˋ」嘗「ㄐㄧㄢ」辛:備;艱

    23. 漫「卷」詩書:ㄐㄩㄢˇ

    24. 乾「ㄎㄨㄣ」:坤

    25. 「ㄐㄧㄢ」禁:監

    26. 「ㄆㄢˋ」命:拚

    27. 「隴」西:ㄌㄨㄥˇ

    28. 「ㄊㄧˋ」淚:涕

    29. 「涕」淚:ㄊㄧˋ

    30. 秋「ㄆㄨˇ」:浦

    31. 共「ㄒㄧㄤ」盛舉:襄

    32. 「ㄊㄚˋ」歌:踏

    33. 「莽」夫:ㄇㄤˇ

    34. 澎「ㄆㄞˋ」:湃

    35. 「涇」縣:ㄐㄧㄥ

    36. 耐人「ㄒㄩㄣˊ」味:尋

    37. 草「ㄇㄤˇ」:莽

    38. 放「ㄗㄨㄥˋ」:縱


    (十二)注釋:

    1. 「卻」看妻子:回頭。

    2. 青春:指春天,因春天草木繁茂呈現青綠色。

    3. 踏歌: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節拍。

    4. 此生「拚」與世相違:指拚命,盡全力去做。

    5. 漫卷:隨意收拾。

    6. 此生拚與世相違:這輩子總不顧性命地去做與世俗行徑相
    違背的事。

    7. 漫「卷」:通「捲」。

    8. 放歌:盡情歌唱。

    9. 卻看妻子:回頭看看妻子兒女。

    10. 縱酒:盡情飲酒。

    11. 莽莽:無邊無際的樣子。

    12. 乾坤:原為易經的兩個卦名,此指天地。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空城計(課文)

  空城計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 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 十五萬,望西城蜂 擁而來。時孔明身邊並無大將,止有一班文官,所引五 千軍,已分一半先 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 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眾將旌 旗,盡皆 藏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 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 士,扮作 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  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 敵樓前,凭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 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 止住三軍,自飛馬 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 琴。左有一童子, 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 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懿看畢 ,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 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 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 險。今大開 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 輩焉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眾官無不駭然,乃問 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便 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 生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 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 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 候。」 眾皆驚服, 曰:「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 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 不能遠遁。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言訖,拍手大笑, 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任何學習上的問題或是教學方面的需求, 都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臉書私訊! https://reurl.cc/rLYMZy

罐頭由來(康軒版B4L6)國中國文填空講義(111學年)

  第二次段考其他選文 康軒版B4L4 我所知道的康橋 答案在下方留言處 ( 一 ) 精熟課文內容: 1. 《 罐頭由來 》 一文是一篇 【    】 文,以罐頭的    【    】 、 【    】 為重點,兼以大量的    【    】 來佐證。 2. 《 罐頭由來 》 一文的作者 周惠民 是知名 【    】 學    者,除了研究 【    】 、 【    】 關係史及世    界近代史外,也對 【    】 文化史頗有興趣。 3. 《 罐頭由來 》 一文從罐頭的 【    】 談起,接著說    明食物保存對 【    】 的重要性, 逐步帶出罐頭的    由來及後續的 【    】 過程。 4. 《 罐頭由來 》 一文作者以 【    】 、 【    】    的態度來說明事物,並藉由 【    】 、   【    】 、 【    】 的寫作手法來呈現。 5. 法國 糕餅商 【    】 使用玻璃瓶製作出了罐頭雛    形, 英國 商人 【    】 則是進一步 改良,發明鐵    皮罐頭,接著 英國 人 【    】 發明了開罐器,而    後 法國 科學家 【    】 提出了食品腐敗與細菌的    關係,使罐頭生產工序改變。 6. 根據 《 罐頭由來 》 一文,糕餅商 阿佩特 從哪一個關鍵點    找出製造罐頭的方法 : 「 【    】 」。 7. 《 罐頭由來 》 一文指出罐頭發展初期存在一些缺點,讓    民眾普遍不接受這種新式飲食。請問其中 包含哪些缺點    : 【    】、【    】、【    】 。 8. 《 罐頭由來 》: 「罐頭發展初期,售價不菲,也經常有    中毒的意外事件傳出,社會大眾普遍不接 受這種新式飲    食,只有軍隊或是行旅才會購買,還得冒著生命危險。    」根據文意, 【    】 最適合用來形容軍人及行旅    冒著生命危險吃罐頭食品的心情 。 9. 根據 《 罐頭由來 》 一文, 巴黎 糕餅商 阿佩特 研發玻璃罐    密封保存食物的製造過程依序為: 【    】 à 【    】 à 【    】 à 【    】。 10. 《 罐頭由來 》: 「古語說得好:『皇帝不差餓兵』      ,自古征戰之際,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 根據文      意,罐頭起初的發展與 【    】 有密切關